八年级历史下册全套教案(华师大) - 图文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二 文章八年级历史下册全套教案(华师大) - 图文更新完毕开始阅读74f251c72cc58bd63186bd9b

随 堂 备 注 [ 教学目标 ] 1、知识识记: (1)司马光和《资治通鉴》 (2)佛教的传播及主要教义 (3)道教的兴盛及主要教义 2、能力培养: (1)通过对佛教、道教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深远影响的分析,培养学生多角度分析问题的能力。 (2)通过对佛教与道教的同异比较,培养学生概括比较的能力。 3、情感教育与价值观: (1)佛教的传播与道教的兴盛,一方面适应了统治阶层的需要,另一方面对中国的传统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对宗教总是要全面辩证地分析。 (2)史学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读史不仅使人明了历史兴替,而且使人提高文化素养,我们要正确看待传统文化遗产。 随 堂 备 注 [ 教学要点 ] 1、重点:《资治通鉴》的内容、体例及史学价值; 佛教、道教的主要内容。 2、难点:佛教、道教的主要内容; 对佛教、道教的分析、评价。 [ 教具] 课本插图、教学软件、拂尘、教学课件 [ 教学方法 ] 比较教学法 分组讨论法 问题探究法 讲授法 [ 教学设计 ] 1、导课:复习提问已学过的《史记》的有关内容,由此导入新课。 2、司马光和《资治通鉴》 投影“司马光图像”和“《资治通鉴》书影” 让学生读书、分组讨论,提出问题,然后师生共同解答。这样可让学生融入课堂,发挥主体地位,活跃课堂气氛,避免了枯燥乏第18课 思想文化 课程标准 :知道《资治通鉴》的作者和体例。了解佛教传入和道教兴起的主要史实。 味,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学生能提出的问题可有: (1)《资治通鉴》是怎样写成的? (2)《资治通鉴》记载了什么内容? (3)《资治通鉴》是什么体裁?有何史学地位? (4)什么是编年体? (5)司马光为何能写出《资治通鉴》?等等。 可以让一组的同学提出问题,其他组同学回答,教师小结并解释书名的含义。 解答问题后,师结合课本《司马光手迹》图,提出问题:“我们应学习司马光的什么精神?结合自己的学习,你从中受到哪些启示?”以此对学生进行创新精神和一丝不苟的学习态度的培养。 师小结,《资治通鉴》被视为与《史记》并列的史学名著。指导学生列出表格比较《史记》与《资治通鉴》。(书名、作者、成书时期、体例、叙史范围、史学地位) 提问:同学们知道哪几种宗教?家喻户晓的是什么?(佛教) 学生回答后导入下一目题: 3、佛教的中国化 因为宗教较抽象,可从学生身边熟悉的事物入手,借用表演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1)投影《少林寺》图,让同学们说出知道的佛教建筑和石窟。 (2)请一位同学用一个形体动作让别人知道你是佛家弟子。 (3)通过以上两题让学生觉得“原来宗教就在我身边,肯定能学好”,激发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后,教师分析讲解佛教的教义和“佛教传入中国后为什么能不断发展?”(佛教的中国化;教义的吸引力;统治者的支持。)。 (4)结合《中国历史教学软件》(七年级下)的佛教图片视频及课本上的《三教图》帮助学生理解佛教的中国化。 投影问题:我国古代反映佛教的一部文学作品是什么?(《西游记》) 随 堂 备 注 《西游记》中有另一种宗教的影子,有哪一位同学知道是什么宗教?(道教) 学生回答后导入下一目题: 4、道教的兴盛 (1)投影《道教圣地青城山》,师介绍“道教是一种土生土长的宗教,东汉后期形成。”请一位同学用动作表示道士心中想什么?(找一位同学到前面用拂尘表演) (2)投影问题:“佛教与道教的主要不同点是什么?”引导学生通过比较两种宗教的基本教义得出“佛教等待来世而道教更注重现实”的结论,从而帮助学生理解道教的基本教义。 (3)指导学生对佛教与道教从起源地、主要教义、政治作用和对文化的影响等方面进行比较,列出表格。 (4)联系现实,展示《刘思影自焚后被抬上救护车》的图片,设计题目“今日说‘法’”:你认为法轮功是宗教吗?为什么?作为刘思影的同龄孩子,你有何感受?你想对还在练习的法轮功者说点什么? 通过此题对学生进行法制思想教育,提醒同学们对法轮功要“警钟常鸣,斗争到底”。 随 堂 备 注 作业设计: 连连看——谁有信心连结 玉 皇 大 帝 佛教 如 来 佛 八 仙 太 上 老 君 道教 孙 悟 空 菩 萨 通过本次作业,可检验学生对佛教、道教是否真正理解掌握。 随 堂 备 注 1、知识识记 ⑴知道明、清“海禁”、闭关政策、清王朝自大封闭心理的基本概况。 ⑵了解清乾隆后期出现由盛转衰,面临内乱外患深重危机的原因所在。 2、能力培养 ⑴比较明海禁与清海禁的差别。 ⑵整理出清代自顺治到嘉庆“闭关锁国”的大致轨迹。 ⑶联系西方资本主义的发展,分析清王朝实行闭关政策的社会根源。 ⑷对比汉、唐的对外开放,简述“闭关锁国”政策的历史影响。 3、情感教育和价值观 ⑴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闭关锁国”是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的反映,是自大封闭心理的体现,是一种消极落后的政策。 ⑵ 通过分析,使学生认识正是因为清王朝实行“闭关锁国”政策,统治阶级更加愚昧无知,中国社会日益落后,中国才失去了一次了解世界,与时俱进,崛起于世界民族之林的机会。 ⑶通过对比,使学生明确对外开放是一个国家繁荣强盛的必由之路,而“闭关锁国”只能导致愚昧和落后。 随 堂 备 注 附:板书设计 第 18 课 思 想 文 化 《史记》与《资治通鉴》比较 佛教、道教异同比 教学后记 第16课 闭关锁国 二、教学要点 1、重点 面对西方资本主义的迅速发展,清王朝实行“闭关锁国”政策,使中国在长达200年几乎与世隔绝的情况下,完全落伍了,这对中国历史的发展带来了极其不利的影响,最终造成了中国落后挨打的结果。由此,使学生认识到“闭关锁国”政策的危害,从而更能体会改革开放政策的英明。本课的重点即“闭关锁国”政策。 2、难点 由于清王朝实行“闭关锁国”政策既有对外防范的一面,更有愚昧保守的一面;影响既有一定程度上的自我保护,更有极大程度上的落伍,有一定的复杂性。因此,如何将清王朝“闭关锁国”的原因和影响分析透彻,是本课教学的难点。 三、教学方法 自学指导法 探究教学法 四、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明初的郑和下西洋,使中国扬威海外。可谁曾想到时隔200多年,中国的国门却紧紧地关了起来,是什么原因促使当时的统治者采取如此下策,“闭关锁国”政策又给中国带来了什么影响,这内容标准:简述“闭关锁国”政策的历史影响。 一、教学目标 是本节课所要探讨的问题。 过程: 一、探究“闭关锁国”的大致过程 组织学生自学第一部分,对明朝“海禁”的情况和清朝从“海禁”到闭关的过程进行整理和探索。 1、明朝“海禁”的基本情况 首先,明朝在洪武年间通过法令严格禁止人民“与外洋番人贸易”,教师可补充朱元璋实行“海禁”的有关内容。明成祖时是明朝实行对外开放政策,郑和下西洋的内容可充分说明这一点。明中期以后,由于倭寇之患,明政府又厉行海禁,并封锁沿海港口,销毁出海出海船只。戚继光平息倭患之后,明朝开禁,允许人民出海贸易,结合小字使学生体会到开放政策给中国带来的活力。归纳明朝:海禁——松弛——严禁——开禁的这样一条对外政策。 2、清朝从“海禁”到“闭关” 组织学生探寻清朝实行闭关锁国政策的过程。清初是严行海禁,将沿海人民内迁50里的措施,目的是为了断绝东南沿海对郑成功等抗清力量的物质供应,教师可适当补充。1683年,康熙统一台湾,至此,全国归于统一。于是,清政府在广东澳门、福建漳州、浙江宁波、江南云台山四处设立海关,准许外商来华贸易。1757年,乾隆下令封闭沿海通商口岸,只许欧洲船只在广州一处通商,并且只许和朝廷特许的“行商”做买卖,实行闭关政策。乾隆后期还拒绝同英通商,嘉庆时继续拒绝通商。综上所述,清朝对外政策的大致过程:海禁——开放——闭关(顺治——康熙——乾隆、嘉庆) 二、探究“闭关锁国”原因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探究“闭关锁国”原因所在,教师可归纳如下: 1、防范自卫的产物 防范自卫既有防范海疆不受西方殖民者入侵,又有害怕外国商人与沿海居民往来会“滋扰生事”的含义。再加上在正常贸易的同时,西方殖民者又在中国沿海劫掠和搜集情报,进行非法活动。而对当时世界形势不了解的清朝统治者,梦想紧锁国门,永保王朝统治。 2、自然经济为根源 清朝前期,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比较稳定,不需要外来商品也可自我供给。乾隆帝给英国国王的信中说“天朝无所不有,原不藉外夷货物以通有无”。即是这种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在思想上随 堂 备 注 的反映,也是造成清朝统治者故步自封、闭关自守的根本原因。 3、自大心理的反映 明朝中叶以后,欧洲资本主义兴起,中国与世界的距离逐渐拉大。而当时的中国在相当长的时间里对这一状况并不了解,一直以为自己是“天下的中心”,其他国家都是落后的“蛮夷之邦”。清朝统治者妄自尊大地视西方为“夷”、为“藩臣”,就是这种自大心里的典型反映。 三、探讨“闭关锁国”的不利影响 组织学生探讨“闭关锁国”对中国社会所带来的不利影响,在学生探讨的基础上,教师归纳如下: 1、一定程度上起了防止西方殖民者入侵的作用 “闭关锁国”政策在一定程度上防止了西方殖民者的入侵,有维护主权和民族独立的考虑,但决不能评价过高。因为,“闭关锁国”政策归根结底是一种消极落后的政策,是一种愚昧保守的鸵鸟行为,它并不能削弱西方殖民主义者的力量,相反却妨碍了中国自身的发展,导致了经济的停滞和倒退,最终仍无法防御西方殖民者的入侵。 2、更大程度上导致了中国的落后挨打 不加分辨地关闭国门,一是导致海关制度混乱,贪污勒索公行,增加商品成本,影响商品质量;二是导致盛世之下,君臣安祥太平,刮民脂民膏,奢侈无度,引起内乱;三是导致中国与世界的隔绝,中断了正常的外贸和外交活动,阻碍了中国社会经济和文化的发展,中国从此被抛在世界进程的后面,这对中国历史的发展带来极其不利的影响,最终造成了中国的落后挨打的结果。 小结:中国与世界的关系,有汉唐的辉煌,也有明清的血泪。汉时,张骞出使西域,试图打开对外交流的国门,向世界展示中国;唐时,中国自豪地向世界敞开国门,带来的是唐朝空前繁荣和全世界的尊敬;明时,国门开始合拢,为郑和的下西洋,使中国一度扬威海外;到了清朝,国门终于完全关闭,这并未给中国带来安宁和稳定,却将鸦片与战争带来了苦难的中国,中国历史随 堂 备 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