勐梭龙潭湖景区设计说明 - 图文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六 文章勐梭龙潭湖景区设计说明 - 图文更新完毕开始阅读74f6b0c489eb172ded63b7e5

同时设置两个次入口,一个次入口设置永克洛园与运动场的结合部位,是作为佤族人在祭拜时的专用入口,平时不对外开放;另一个入口则是进入休闲度假会务区的通道,和城市道路相接。

4.3.1龙潭湖保护区:

龙潭湖保护区作为整个景区的核心自然景观资源,我们将其作为一个功能保护区。在这个区域我们以对原生态自然资源保护为主。保护区设置了两个入口来对游人量实行控制,一个入口即是景区的西入口,另一个入口位于龙潭湖保护区东面,与民俗风情休闲区相连。

龙潭湖保护区已经修建完成一条环湖的游线道路,由于这条道路的设计缺乏整体性的分析和规划,因此在此次设计的过程中,我们根据景观资源的属性,以及最佳的景观资源分析,重新调整了部分线路,使其能充分的展示龙潭湖保护区独特的风景资源。同时我们将景区的景点资源做了重新的梳理和整理,取消了一些原有的不适合的景点,改造了部分景点,也增加了部分新的景点。

设计了原始丛林景观游线和湖滨景观游线两条不同体验的游览线路,通过这两条游线将景区的各个景点串连起来。

4.3.2佤山秘境保护区:

该区域位于龙潭湖保护区内,“龙摩爷”是主要景点。作为佤族人的圣地,相传是众神灵的聚集地,内有无限延伸的牛头桩群落,成千上万的牛头悬挂在山崖两边。景点的设计上,我们以尊重和保护作为指导思想,通过“程序化”的策划设计,以及对原著文化的提炼,同时进一步强化其“万物皆有灵”的神秘性、原始性、神圣性、文化性的体现,使其成为展示佤族独特文化的重点部分。

该区域已经完成了初级的开发,在设计上我们尊重并保存原有核心景观的设计形式,但在景点的策划、功能安排及外围的景观设计上作出调整。

策划上,我们强调其游览的程序性和人员的控制性。在游览的程序性设计上,增加游人游览线路的流程性,“景区入口——敬神道——九九折——圣幽潭——神门——回环道——灵桥——龙摩爷——回环道——神门”,敬神道和九九折这段道路主要以经过防腐处

勐梭龙潭景区规划设计

理的原木和自然块石来铺设,形成极具原始丛林特色的道路,使游人形成对龙摩爷的心理预期;在到达龙摩爷核心景点的阶段设置“九九折”,折是一段上坡和下坡共九段的道路,以达到增加景点纵深不足的因素,增强景点的神秘性。

在进入龙摩爷核心区时,先要经过圣幽潭,穿过圣幽潭的景桥,然后遵循佤族人祭祀的传统由魔巴带领进入龙摩爷核心景点,以期达到原始宗教崇拜的神秘性、神圣性。在核心景点处增加佤族最传统的取水方式设计成的水帘,用一圈空中水帘来形成独特的“净心”仪式。在崖壁溪流的深处,利用现代的科技方式,在隐蔽处设计了原子冷雾系统,以期更加好的展示佤山云雾时段龙摩爷的神秘。

设计形式上,强调原始古朴性,将现有进入龙摩爷景点处的水泥道路改为自然块石路面;并在道路两侧增加一些随意放置的人头桩和牛头桩;进一步强化景点进、出入口设计形式的厚重性和原始性。取消现有设计的江南园林式的小桥,设计成古朴的具有原滋原味的佤族特点的小桥。

在人员的控制性上,每次进入景点的人数需有控制,以20人为一个单元组进入。通过策划使游人增加对龙摩爷的心理预期及神圣感。

功能上,通过进和出两个入口,将龙摩爷核心景观划分入到核心重点保护区,在出入口处设置一定人员等候、停留、休憩、活动的空间。

4.3.3民俗风情休闲区:

在该区域的定位上,以展示民俗精粹、民俗风情表演、餐饮娱乐、度假休闲、会务

接待为主,同时作为西盟主要的夜间活动区域。整个区域连成一个整体,并在功能上划分为司岗里佤族村庄(佤族原生态文化传播中心)、佤族风情区(购物、餐饮、夜间娱乐表演)、佤山茶园、永克洛园、度假会务接待区五个功能片区。在园区的东面设置停车场。

整个区域整体布局依山就势,一条由龙潭湖流出的溪流景观带贯穿整个园区,通过一条园区的主园道将园区各个功能区块窜连起来。建筑形式以佤族为主,错落有致的布置在山林之间,形成独特的民俗景观。

1)司岗里佤族村庄

- 9 -

定位及功能:集中展示西盟佤族社会历史发展进程以及民俗民风的精粹。将西盟县佤族原生态文化传播中心与佤族部落民居结合起来,使其在功能的复合性上具有多元化,增强其吸引力。主要有:西盟佤族原生态文化传播中心、司岗里、藤索桥、寨心桩、人头桩、牛角桩、祭祀桩、佤族民居、窝朗房等。

总体上保存其原有的整体,但由于现状设计存在不足,因此以改造为主。通过四个方面来改造,一是强化入口区的形式感,突出中心场地氛围的营造,对中心场地的空间布局及色彩表现进行重新设计,充分利用木鼓、人头桩、牛角桩、祭祀桩等元素。二是设计一条游线道路,将村庄里面的各个景点元素窜接起来;三是将司岗里增加一部分,设计一个司岗山洞,并增加佤族独特的藤索桥;四是增加植物设计,多种植高大乔木,形成浓荫遮蔽的景观,使其民居建筑和环境更好的融合。

2)佤族风情区

定位及功能:展示民俗风情,以休闲娱乐表演、民俗产品及土特产购物、餐饮功能为主。

与司岗里佤族村庄紧连在一起,通过依山就势的地形,设计一条风情购物街,购物街的建筑形式采用佤族,以风情服饰、土特产品、饮食服务为主;穿过购物街则到达,进入风情区就是一个椭圆形的圆形中心表演广场,围绕着表演广场的是独具佤族特色的餐饮娱乐建筑,既满足餐饮服务的需要,也可以作为观演节目的场地。

在夜间策划大型表演活动,结合佤族独特的民族饮食文化,边吃边看表演,同时进行一系列的参与活动。

3)佤山茶园

定位及功能:展示佤族的茶文化,供游客品茶为主。

一个独具佤族特色的茶园,茶园采用围合的整体布局,茶园中心是一个幽静的水池,幽幽的池水映衬着宁静的茶园,水池的水源来自流自龙潭湖的自然溪流景观带,这使池水更具有特别的灵性。茶园西侧是展示佤山独特茶文化的区域,中心西侧是主茶楼,主茶楼和东侧的茶楼一起组成整个品茶、赏茶的空间;接着通过亭廊将中心水池和茶楼结合起来,形成具有趣味的风情。

勐梭龙潭景区规划设计

4)永克洛园

定位及功能:展示佤族独特的木鼓文化。

以尊重和保存现有设计为指导思想,以改造为主。设置一条景观视线轴(虚轴),在这条轴上,布置三个祭拜木鼓神器的平台,主要是供佤族人祭拜木鼓的时候使用,通过轴线来突出木鼓神器的重要性,通过设定的祭拜路线来体现祭拜木鼓的神圣性。将现有的木鼓雕塑取消,将世界上最大的实木木鼓放置于现有木鼓雕塑的位置,并将实木木鼓重新设置放置的平台,使其具有更高的平台,突出木鼓神器的重要性。由于已建《阿佤人民唱新歌》纪念碑和最大木鼓以及最大木鼓群不在一条轴线上,所以通过设置偏转角度的轴线,来将这两者之间更好的连接起来。

将天下第一木鼓房前的观景平台采用退台式和出挑式重新设计,突出天下第一木鼓的神圣和气势;将《阿佤人民唱新歌》纪念碑的周围环境进行整理,通过高大植物种植以及灌木的整齐修剪来加强纪念性,强调对民俗文化的尊重;在植物设计上,多种植高大的乔木作为景观的背景,烘托永克洛园的整体感;同时适当的种植修剪整齐的灌木。

5)度假会务接待区

定位及功能:以旅游休闲度假村、会务接待为主。

该区块紧邻龙潭湖和县城城区。在规划布局上,将主入口布置在景区的北面,和县城道路相连,这样既满足了交通和功能的要求,也更好的解决了景区禁止车辆通行的保护问题。同时还设置了一个次入口和景区内现有的一条主园道相连。

接待区以组团式布局为主,在区块中心布置接待及会务区,围绕中心接待区,依山就势的布置客房区。客房区设计上以佤族民族建筑及村寨布局为特点,形成“村寨”客房区;在建筑形式保持其民族形式,利用现代技术和材料来实现,形成独具特色的度假休闲会务区,满足不同消费层次和需要的消费者。

4.3.4城市滨水空间展示区:

此区域具有文化长廊展示、龙潭湖观景、大型活动广场、运动休闲活动、龙潭保护区入口等功能。整个区域广场采用平实质朴的原则,以佤山甩发舞者充满灵动、热情、奔放

- 10 -

的长发作为设计的形式。

该区域具有以下特点:一、作为西盟县城城市空间的连续部分,成为城市与龙潭湖连接纽带的共享生态活动空间;二、通过设计来保护龙潭湖作为原生态自然景观资源的完整性;三、使湖与城市互为背景,很好的融合成为一个整体,使其成为展示西盟发展进程、展示西盟独特佤文化的窗口。

临湖一面采用生态绿化带和回环水廊的方式,既能使城市居民、游人与湖能够有亲切的接触,同时又能通过生态绿化带来保存湖面的完整性,使龙潭湖的生态环境能够更好的得到保护。穿插在湖面和绿荫中的回环水廊,成为连接城市与龙潭湖生态区的纽带,也同时形成了丰富的空间层次。中心广场设置龙潭湖传说的雕塑,雕塑成为整个滨水空间的视觉焦点,将龙潭的文化进行充分的结合、展示和赋予新的发展内涵。

中心广场的西侧设置景区的西入口及服务设施、林荫休闲树阵。西入口采用超写实的形式来设计了一个巨大的牛头,牛头和一圈麻绳结合在一起。同时在其后设计巨大的山石形成氛围的衬托和呼应,辅以高大的热带雨林植物,营造出一个具有佤山浓郁风情的入口,使其充满神秘、原始和古朴感。

文化长廊分为两部分空间:佤山印象、神秘信仰。两部分空间由林荫来围合,形成相互独立又相互连通的独特生态长廊。文化长廊之神秘信仰部分,在设计上采用佤族生产生活历史的石刻抽象图案镶嵌在草坪上,仿若一篇规模宏大的记录佤族发展的大地石刻,在石刻板上预留可以布展,作为整个空间的印象;文化长廊之佤山印象部分,在设计上通过用提炼过的佤文化“人头桩”作为构成的主要元素,采用其传统的形式,用现代的仿木材料来和实木材料结合设计景观柱,景观柱上以微雕的形式展示佤山史诗神话的故事;景观柱间隔形成长廊的序列空间,同时景观柱也可做为活动展示板连接的支撑柱。整个文化长廊可以满足展示佤文化的原始图腾、文化服饰,展示人民文化活动的内容,如书画及摄影艺术展、文化娱乐活动图片展、政策宣传展等功能。

林荫休闲树阵以通透的形式设计,成为城市与湖区很好的过渡空间。树阵下面设置休闲座椅,供城市居民及游人观景、休息。服务设施主要有龙潭湖保护区次入口管理处、小卖部、公共厕所等;

中心广场的北侧设置有供游人和城市居民休憩、遮荫避雨的景观花架长廊,同时保留了原有的运动设施门球场,使其作为佤族人民文化活动展示的一部分。

勐梭龙潭景区规划设计

中心广场的东侧连接着现已建成的龙潭公园主入口区,通过绿地和林荫树阵形成城市与景区的过渡连接空间。

4.4建筑设计

佤族竹楼为竹木干栏式。用板梯上楼,设前廊及大晒台,室内高敞凉爽。草排歇山屋

顶高峻,别具一格。 1)建筑的材料:

详细设计:建筑材料方面保存其原有的特色。竹子、木材虽然有取材容易,加工简单的优点,却有不耐久的缺陷。因而用钢筋混凝土作承重构件,用竹材及木材作墙面装饰和其他构件的做法就显示出一定的优越性。而傣族村寨里,屋顶材料用方瓦片。在佤族村落里,用茅草覆盖的屋顶是我们的首选,因为这种屋顶的主要材料:白茅,就像鸭子身上的羽毛一样积聚起来,缠在一起。为防止湿气进入茅草而发霉,屋顶上再托上木制的骨架,然后覆盖茅草,这样可以通风防腐。屋脊两端均保留树叉,呈交叉状,保持佤族建筑原有的风味。房屋内部的细节主要用竹子作装饰,仰头可看到紧紧包围着竹子的整洁,匀称。建筑的外墙用木材装饰,进行防腐处理。这些材料散发出令人兴奋的清香,立刻把旅客带回西盟的佤族文化。

2)建筑平面布局形式:

1、佤族建筑背景:住房内布局简单,西盟等地的佤族住宅则有主火塘、客火塘及鬼火塘之分。房内隔做两间(主间跟客间)。在客间的端边开一“客门”,连接客门的外边一般都架置一个掌子(用竹子和木材搭成的七、八平方米的晒台)。房子的前边开有一道“主门”,“主门”外是一条过道,外加一个晒台,可以从房屋了通到下厦,由于房檐较低,人行走时都必须弯腰而过。

详细设计:佤族渡假屋的平面总体上保存其原有的整体,但由于其布局上的不足,因此以改造为主。在功能上,我们结合佤族民居的文化,使其在功能上具有多元化。房屋基本同形,所不同之处分单体套房、家庭式套房及普通客房三种:

A、普通客房,由三间标准房围合,中间设过厅,形成半封闭半开放的空间,自然而然地成为室内外的媒介。

B、单体套房,属于豪华型套房,我们将功能和佤族文化结合起来,房内分隔为两间

- 11 -

(主间跟客间),主间为寝卧处,客间为起居部分,在房子的中间砌一个火塘,反映佤族人民的生活文化。

C、家庭式套房,房内划分为3个空间,即2个标准间跟一个客间,客间做法及形式跟单体套房一样。

3) 建筑立面形式:保持和尊重佤族建筑的文化传统。 4) 筑与环境的联系

佤族村寨坐落于西盟地区的青山绿水之间,茅草顶木墙的建筑,远山近水,小桥绿草的优美环境会使你的心情豁然开朗。做到协调与统一。在宁静的夜色中,尽情享受乡村的那份宁静与舒适。

第五章 保护培育规划

5.1总则

1、在资源普查的基础上,确定保护对象,划定保育规划范围,确定保育原则。 2、本规划以分级保护为主要的规划和管理方法。根据西盟风景资源的具体情况,将风景保护的等级分为特级、一级、二级和外围影响区。

3、西盟风景区环境质量优良,为防止急功近利,超环境容量的开发,有必要采取集法律、行政、科学技术和宣传教育为一体的保育管理方法。

4、保育方法以国务院公布的《风景名胜区暂行条例》、《森林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为依据,并根据地区实际情况,制定颁布西盟风景名胜区保护管理办法。

5.2保育规划与措施

1、特级保护区

1) 勐梭龙潭景区保护范围:佤山秘境保护区

2) 保护措施:

① 核心保护区周围以桩定界,核心景区外围方圆3公里划为缓冲控制区域。

勐梭龙潭景区规划设计

封山育林,保护水资源,绝对禁止砍伐及采石取土;未经许可下,游人及当地居民均不得入内。

② 在景区中,严格控制游人的进入量,每日游客量控制在该区域游客容量的50-

60%,游人的一切活动严格按照《自然保护区条例》中所做规定进行。

2、一级保护区

1)勐梭龙潭景区保护范围:龙潭湖保护区 2)保护措施:

① 保护原始生态植被,禁止砍伐及采石取土;每日的游人量,不超过环境容量的50%为宜;可以按规划实施少量人工建设,不得在规划以外兴建任何项目。

② 保护湿地植物,保护鸟类;在不破坏植被及鸟类生存环境的基础上,只允许建观光栈道等游览设施;限制游人量。

③ 严禁乱扔瓜皮果壳、矿泉水瓶等固体垃圾,违者按有关条款处理

3、二级保护区

1)勐梭龙潭景区保护范围:民俗风情休闲区

2)保护措施:保护植被,禁止砍伐及采石取土;限制建设项目。

4、外围影响区

1)范围:各景区周边区域

2)限制措施:禁止向河流排污;保护山林,保护水土,不建有污染的工矿企业。

5.3生态环境保护

1、水环境保护

勐梭龙潭景区紧邻县城,水域污染主要是生活性污水,为防止污水随意地流入景区河流、湖池,应统一排放污水,县城应建设污水处理厂。

水利部门应做好水资源保护工作,加强对旅游区内突发性或累积性水质污染实时监控,采

- 1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