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江苏省南京市中考化学试题及参考答案(word解析版)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六 文章2019年江苏省南京市中考化学试题及参考答案(word解析版)更新完毕开始阅读75432cad178884868762caaedd3383c4ba4cb47f

(3)如图是实验室稀释浓硫酸的正确和错误操作,请说明不能将水直接倒入浓硫酸中进行稀释的原因 。

【知识考点】浓硫酸的性质及浓硫酸的稀释;固体溶解度的概念;固体溶解度曲线及其作用. 【思路分析】根据固体的溶解度曲线可以:①查出某物质在一定温度下的溶解度,从而确定物质的溶解性,②比较不同物质在同一温度下的溶解度大小,从而判断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的大小,③判断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变化情况,从而判断通过降温结晶还是蒸发结晶的方法达到提纯物质的目的。

【解题过程】解:(1)在20℃时,将20g氯化钾固体加入50g水中,充分搅拌后,仍有3g氯化钾固体未溶解,所得溶液中氯化钾的质量分数为

×100%=25.4%;20℃时,50g的水中溶解了17g

的氯化钾,所以20℃时,氯化钾的溶解度为34g;

(2)t1℃时,甲、乙溶液的状态不能确定,所以甲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与乙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相比,前者与后者的关系是无法确定,故选:D;

(3)如图是实验室稀释浓硫酸的正确和错误操作,不能将水直接倒入浓硫酸中进行稀释的原因是:浓硫酸的密度比水大,水会浮在浓硫酸上面,浓硫酸溶于水产生的热量不能散失,造成液滴飞溅。 故答案为:(1)25.4%,34g; (2)D;

(3)浓硫酸的密度比水大,水会浮在浓硫酸上面,浓硫酸溶于水产生的热量不能散失,造成液滴飞溅。

【总结归纳】本题难度不是很大,主要考查了固体的溶解度曲线所表示的意义,及根据固体的溶解度曲线来解决相关的问题,从而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本题包括1小题,共8分)

18.(8分)人类文明进步与金属材料发展关系十分密切。某课外兴趣小组探究金属的性质。 (1)用等质量相同表面积的镁条,等体积不同浓度的稀盐酸,在一定条件下反应,实验结果如图所示:

13

对比a、b曲线,引起a曲线压强迅速增大的因素可能有

, 。 (2)将1g含镁48%的镁铝合金(不含其他元素)粉末在氧气中加热,至反应完全。 ①该合金中镁消耗氧气的质量最多是多少?

②该合金与氧气反应后生成固体的质量最多是 (计算结果保留一位小数) 【知识考点】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计算.

【思路分析】(1)根据曲线图以及金属与酸的反应进行分析;

(2)根据镁的质量求算消耗的氧气的质量以及生成的氧化镁的质量;根据铝的质量求算对应的氧化铝的质量。

【解题过程】解:(1)只看a曲线说明反应为放热反应,因为压强先大后小,而对比a、b曲线,引起a曲线压强迅速增大的因素可能有温度,但更是盐酸浓度高,导致放热快,所以变化更明显。所以影响因素为:温度,盐酸的浓度。

(2)将1g含镁48%的镁铝合金(不含其他元素)粉末在氧气中加热,至反应完全。 ①设该合金中镁消耗氧气的质量为x,生成的氧化镁的质量为y 2Mg+O2

2MgO

48 32 80 1g×48% x y

x=0.32g,y=0.8g,

②设生成的氧化铝的质量为z 4Al+3O2

2Al2O3

108 204 1g×(1-48%) z

14

z≈1.0g

则该合金与氧气反应后生成固体的质量最多是0.8g+1.0g=1.8g。 故答案为:(1)温度,盐酸的浓度。(2)①0.32g;②1.8g。

【总结归纳】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时,第一要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第二要使用正确的数据,第三计算过程要完整。

四、(本题包括2小题,共14分)

19.(8分)2019年1月3日嫦娥四号探测器成功着陆在月球背面,并通过“鹊桥”中继星传回了近距离拍摄的月背影像图,揭开了月背的神秘面纱。“鹊桥”号上伞状通信天线是用表面镀金的钼丝编织而成的金属网。这种镀金钼丝纤维只有头发丝四分之一细,其性能稳定。“编”出来的金属网既强韧,受得住发射飞行外力“折腾”,又能在太空中收放自如,可以说是“刚柔并济”。 (1)钼能制成细丝,是利用了钼 性。

(2)钼丝表面镀金,原因之一是利用了金的化学性质 。 (3)我国的钼矿储量非常丰富,用辉钼矿(AMS)制备的过程如图

①完成过程I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MoS2+7O2②过程Ⅱ分两个阶段:

2MoO3+4 。

第一阶段反应中反应物与生成物的化学计量数之比为1:1:1:1 写出下列化学方程式

第一阶段 。

第二阶段 ,该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为 。

【知识考点】金属的物理性质及用途;金属的化学性质;常见金属的冶炼方法;书写化学方程式、文字表达式、电离方程式.

【思路分析】(1)根据金属的性质进行分析; (2)根据金的化学性质进行分析; (3)①根据质量守恒定律进行分析;

②根据题干信息书写化学方程式,根据化学方程式的类型进行分析。 【解题过程】解:(1)钼能制成细丝,是利用了钼的延展性;

(2)钼丝表面镀金,是为了防止钼与其他物质发生反应,原因之一是利用了金的化学性质稳定性;

15

(3)①在化学方程式:2MoS2+7O2生成物中:2个Mo;6个O; 故空格上的化学式是:SO2;

②根据题干所给信息和框图进行分析。

2MoO3+4中,反应物:2个Mo;4个S;14个氧原子;

第一阶段:MoO3和H2在高温的条件反应生成MoO2和H2O,化学方程式为:MoO3+H2MoO2+H2O;

第二阶段:MoO2和H2在高温的条件反应生成Mo和水,化学方程式为:MoO2+2H2该反应符合“一换一”的特点,是置换反应; 故答案为:(1)延展;(2)不活泼; (3)①SO2;②MoO3+H2

MoO2+H2O;MoO2+2H2

Mo+2H2O;置换反应。

Mo+2H2O;

【总结归纳】本题考查了钼、金的性质、钼的制取、有关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和反应类型,综合性强,掌握相应的知识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20.(6分)图中A-J是初中化学常见的化合物。A和B物质类别相同,只有C、F、G、H、I由两种元素组成,B、C中含有一种相同的元素,C可用作干燥剂,J是焙制糕点所用的发酵粉的主要成分之一,E和J分别与足量I反应的生成物相同。图中“____”表示两端的物质间能发生化学反应;“→”表示物质间存在转化关系;部分反应物、生成物或反应条件已略去。

(1)写出化学式:J ,B 。

(2)写出E→F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3)写出C与D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知识考点】物质的鉴别、推断;书写化学方程式、文字表达式、电离方程式.

【思路分析】根据图中A-J是初中化学常见的化合物,A和B物质类别相同,只有C、F、G、H、I由两种元素组成,B、C中含有一种相同的元素,C可用作干燥剂,所以C是氧化钙或氯化钙,J是焙制糕点所用的发酵粉的主要成分之一,所以J是碳酸氢钠,E和J分别与足量I反应的生成物相同,所以E是碳酸钠,I是盐酸,碳酸钠、碳酸氢钠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B会与碳酸钠反应,A会转化成碳酸钠,所以B是氢氧化钙,A是氢氧化钠,碳酸钠会转化成G、H,G也会转化成H,所以G是二氧化碳,H是水,D会与C、F反应,所以D是硝酸银,C是氯化钙,F是氯化钠,然后将推出的物质进行验证即可。

【解题过程】解:(1)图中A-J是初中化学常见的化合物,A和B物质类别相同,只有C、F、G、

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