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学复习资料 - 图文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二 文章植物学复习资料 - 图文更新完毕开始阅读756a56fcde80d4d8d05a4f3c

③绒毡层细胞的生物学功能:为花粉粒的发育提供营养物质、孢粉素和外壁蛋白;合成和分泌胼胝质酶。

④雄配子体的发育:造孢细胞进行分裂或直接发育为花粉母细胞。花粉母细胞经过减数分裂后形成4个小孢子四分体,它们被胼胝质壁所包围。

随后绒毡层分泌胼胝质酶,将四分体的胼胝质壁溶解,释放出幼期单核花粉粒。单核花粉粒的核吸取营养和水分,体积迅速增大,细胞质明显液泡化,接着进行一次不均等的有丝分裂,形成两个大小悬殊的细胞,其中呈透镜状的小细胞为生殖细胞;另一个大细胞则为营养细胞。一些植物的花粉,在花药开裂前,其生殖细胞还要进行一次有丝分裂,形成2个精细胞(精子),它们是以含有1个营养细胞和2个精细胞进行传粉的,被称为3—细胞型花粉。花粉粒又被称为雄配子体,精子则称为雄配子。

⑤成熟花粉粒的结构:包括花粉外壁(含孢粉素)、花粉内壁、萌发孔(沟)、1个营养细胞、1个生殖细胞或2个精子。

13、为什么说裸子植物的种子是“三代同堂”?

裸子植物的种子是由三个世代的产物组成的:种皮是由珠被发育来的,属老一代的孢子体(2n);胚乳为雌配子体的一部分,属于配子体世代(n);胚是新一代的孢子体(2n)。所以说,裸子植物的种子是“三代同堂”。

14、简述禾本科植物的识别要点。

茎秆圆柱形,节明显,叶两列,叶鞘常开裂,常有叶舌或叶耳。小穗组成各种花序。颖果。

15、以荠菜为例,简述双子叶植物胚的发育。

合子横分裂1次,形成近珠孔端的基细胞和合点端的顶细胞。基细胞经过几次横裂形成胚柄。顶细胞经过多次分裂发育成胚的本体,依次经过原胚期(最后阶段为球形胚)、心形胚、鱼雷形胚、拐杖胚,最后发育成成熟胚(成马蹄形弯曲)。

16、比较石莼和海带生活史的异同。

相同点:两者的生活史中均有世代交替现象。

不同点:石莼的生活史为同型世代交替,海带的生活史为孢子体占优势的异型世代交替。

17、试述蕨类植物的生活史。

其孢子体发达。生长到一定时期,其叶背长许多“孢子囊群”。孢子囊中的孢子母细胞经减数分裂产生许多小孢子(2),孢子成熟时散出。孢子在适宜的环境中,萌发成为心脏形的扁平配子体(2)。配子体构造简单,含叶绿体,能进行光合作用,能独立生活。其腹面的假根之间生有许多精子器。凹陷之处生有许多颈卵器(2),在有水条件下受精,产生合子。合子在颈卵器中发育成胚,而后成长为幼小的孢子体(2),幼小的孢子体暂时依附配子体。不久配子体死去,进一步发育为独立生活的孢子体。其世代交替非常明显。从合子起至孢子母细胞经减数分裂前,细胞的染色体是2N,属于孢子体世代。从孢子开始至受精前,细胞的染色体是N,属于配子体世代。生新的次生维管组织,这样,根就一年一年地长粗。

18、木栓形成层的发生及活动。

一年生双子叶植物和大多炸毁单子叶植物的根的初生生长完成一生而多数双子叶,裸子植物根,却经过次生生长,产生次生结构。随着次生信管组织和继续增加,根的直径不断扩大。到一定程度,表皮和皮层因受内部组织增加所形成的压力而遭胀破,形成木栓形成层。木栓形成层。木栓形成层细胞向外分裂产生大量数层木栓细胞组成的木栓层,覆盖在根外起保护

作用。向内分裂产生由少量薄壁细胞组成的栓内层。木栓形成层,木栓层,栓内层,合称为目瞪口呆皮,是根加粗过程中形成的次生保护组织。木栓层形成的,由于木栓层不透水气,其外方的表皮和皮层因得不到水分和营养物质的供应而脱落。在多年植物的根中,形成层的活动延续多年,而木栓形成层则每年都重新发生,以配合形成层的活动。木栓形成层的发生位置逐年内移,可深至次生韧皮部的薄壁组织或韧皮射线部分发生,因周皮逐年产生和死后连续积累,可以形成较厚的树皮。

19、叙述双子叶植物茎的次生生长过程及产生的次生构造。

次生生长包括维管形成层和木栓形成层的发生和活动 ⑴维管形成层的发生和活动:

茎的维管形成层由束中形成层和束间形成层连成圆环状形成层。其分裂活动与根的相同,向外产生次生韧皮部,向内产生次生木质部。 次生木质部和初生木质部的不同:

次生木质部的导管以孔纹导管最为普遍,且具有木射线,木射线细胞为薄壁细胞,细胞壁常常木质化。次生韧皮部中有韧皮射线,但细胞壁没有木质化,且形状也没有木射线那么规则。韧皮射线通过维管形成层的射线原始细胞,和次生木质部中的木射线相连接,共同构成维管射线,也称次生射线,既是横向输导组织,也是储藏组织。 ⑵木栓形成层的发生及其活动:

第一次发生的位置可由表皮、皮层的厚角组织、皮层薄壁组织或初生韧皮部发生,因植物种类而异。其分裂活动与根一样,但产生的周皮有皮孔结构,栓内层细胞含有叶绿体。 ⑶茎的次生结构大体可分成树皮和木材两部分。 ①树皮狭义的指历年形成的周皮及它们之间的死亡 组织;广义的指维管形成层以外的所有组织,包括狭义的树皮及其内方正在执行其功能的次生韧皮部。

②木材主要指次生木质部,初生木质部只占很微小的部分。木材有两个特征:一是有年轮,一是有边材和心材之分。

20、试述蕨类植物的生活史(以卷柏属为例):

其孢子体的叶为小型叶。茎叶体的下部着生营养叶。上部是由孢子叶组成的孢子叶穗(球)。孢子囊单生于孢子叶的腋部。 大孢子囊内含1个大孢子母细胞。经减数分裂产生4个大孢子。每个小孢子囊内有多个小孢子母细胞减数分裂后产生许多小孢子。小孢子和大孢子的体积非常悬殊为异型孢子。 雄配子体在未从孢子囊散出的小孢子的壁内发育的。小孢子首先进行一次不等分裂,产生大、小两个细胞。小的是原叶细胞,以后不再分裂。

大细胞分裂几次形成精子器。其内有多个精原细胞,经分裂产生256个具双鞭毛的精子。雌配子体的早期在未从孢子囊散出的大孢子的壁内发育的。大孢子经多次核分裂,形成许多游离核,然后从外向内细胞化。当大孢子的壁开裂时,裂口处的细胞变为绿色,产生假根,并形成数个颈卵器。小孢子的壁破裂,释放出精子。在有水的条件下,精子进入颈卵器与卵结合形成合子。合子在颈卵器内发育为胚。成熟胚由基足、根、苗端和叶组成。胚成熟后萌发,形成新一代的孢子体。其世代交替非常明显。从合子起至大小孢子母细胞减数分裂前细胞的染色体是2N,属于孢子体世代。从大小孢子母细胞减数分裂产生的孢子开始至受精以前,细胞的染色体是N,属于配子体世代。

21.树木为什么能长高和增粗?

答:树木由于顶芽茎尖顶端分生组织的分裂活动和伸长区细胞迅速伸长生长, 从而导致不断长高。由于侧生分生组织维管形成层和木栓形成层的分裂活动,形成次生维管组织和周皮,从而导致增粗。

22.为什么“树怕剥皮,而不怕烂心”?

答:在树木的皮部有输导有机养分的韧皮部,环剥皮则会将韧皮部分割开,导致养分输导的途径中断,环剥部位以下的部分尤其是植物的根部会因得不到养分供应,而不能进行正常的生理活动,最终导致整枝植物死亡。

6.根是怎样增粗的?

初生韧皮部薄壁细胞恢复分裂能力,再进行平周分裂,产生弧形片段形成层,扩展到初生木质部脊,再中柱鞘恢复分裂能力。靠近内部的一层细胞与形成层孤连接,形成波状形成层,再凹入部分形成层比突出形成层快,从而使根增粗。

7.侧根的发生位置。

种子植物的侧根多发生于根尖的成熟区,但在分生区、伸长区、根毛区以上也可发生。 侧根的发生位置与母根的初生木质部有一定的关系。具有二原型的根上,侧根发生于初生木质部辐射角的两侧,或对着初生韧皮部发生。具有三原型、四原型的根上,侧根正对着初生木质部发生,在多原型的根上,侧根对着韧皮部发生。 本质上,侧根发生于中柱鞘细胞

11.为什么幼苗的根与茎之间必须有一个过渡区?

在幼苗时期,根的初生结构呈辐射状,木质部和韧皮部相间排列,是辐射维管束。茎的初生结构中,木质部和韧皮部相连,中间夹有形成层,是外韧维管束,且环状排列。 又由于幼苗是个连续的系统,所以在下轴胚由根向上,通过分割,旋转,靠合,来完成由根向茎初生结构上的过度。

12.简述双子叶木本植物茎的次生生长过程。

茎的初生结构形成后,束内形成层开始分裂,此时与束内形成层相连的髓射线细胞也恢复分生能力,形成束间形成层。形成层细胞进行切向分裂向内形成次生木质部,加在初生木质部的外方;向外形成次生韧皮部,加在初生韧皮部的内方。形成层细胞也进行径向分裂和横向分裂以适应内方的不断增粗,这样就形成了次生维管组织。而在次生生长初期,木栓形成侧也开始形成,向内外分别产生栓内层和木栓层,共同组成周皮。周皮上会产生一些皮孔用以进行气体交换。

14.什么是髓射线、维管射线,二者有哪些不同?

髓射线:由髓部射向皮层的束间薄壁细胞。

维管射线:径向排列的细胞,贯穿于次生木质部和次生韧皮部,是横向运输的结构。 从排列方向和生理功能上看,维管射线和髓射线相似,但二者来源不同。维管射线由射线原始细胞产生,属次生结构,所以也称次生射线,它随着新维管组织的形成在不断增加;髓射线是由基本分生组织形成,出现在初生结构中,因此称为初生射线,虽在次生结构中能继续生长,但数目却是固定不变的。

16.比较根、双子叶植物茎、单子叶植物茎初生维管束的异同点

1)根可能产生髓;单子叶植物茎不分皮层与髓部,都为基本组织构成;而双子叶植物分皮层与髓。

2)根的初生维管束即初生维管组织,辐射状分布;双子叶植物维管束环状排列;而单子叶植物维管束分布于基本组织中,大多散生。

3)双子叶植物维管束为无限维管束;而单子叶植物茎的维管束为有限维管束。

4)根的初生木质部和初生韧皮部相间排列,各自成束;双子叶植物维管束木质部与韧皮部有许多不同的位置关系,但一般为木质部在束内,韧皮部在束外,一起成束;而单子叶植物维管束初生木质部成“Y”字形,木质部在束内,韧皮部在束外,合称束。

13.双子叶植物和单子叶植物(竹子)茎的初生构造有何不同? 差异 细胞成分 双子叶 导管、管胞、木纤维、木薄壁细胞;筛管、伴胞、筛胞;韧皮纤维、韧皮薄壁细胞 单斜面或双斜面;叠生或非叠生 散孔材、环孔材;射线大多多列,同形或异形射线 单子叶 管胞、筛胞、韧皮纤维(有或无) 纺锤状原始细胞 木材结构 其他 单斜面;非叠生 无孔材;同形射线 松柏类常具树脂道 17.比较双子叶植物根与茎的初生构造。

(1)相同之处:均由表皮、皮层、维管柱三部分组成,各部分的细胞类型在根、茎中也基本相同,根、茎中初生韧皮部发育顺序均为外始式. (2)不同之处:

a.根表皮具根毛、无气孔,茎表皮无根毛而往往具气孔。

b.根中有内皮层,内皮层细胞具凯氏带,维管柱有中柱鞘;而大多数双子叶植物茎中无显著的内皮层,更谈不上具凯氏带,茎维管柱也无中柱鞘。

c.根中初生木质部和初生韧皮都相间排列,各自成束,而茎中初生木质部与初生韧皮部内外并列排列,共同组成束状结构。

d.根初生木质部发育顺序是外始式,而茎中初生木质部发育顺序是内始式。 e.根中无髓射线,有些双子叶植物根无髓,茎中央为髓,维管束间具髓射线。 根与茎的这些差异是由二者所执行的功能和所处的环境条件不同决定的。

区别如下名词:维管组织、维管束、维管柱、中柱和维管系统

① 维管组织是植物中形成维管系统的特化的输导组织包括木质部和韧皮部两种复合组织。

② 维管束为成束状的维管组织。根中的初生维管组织即初生木质部和初生韧皮部各自成束,而茎中初生木质部和初生韧皮部内外并列,共同组成维管束。茎中维管束根据有无束中形成层而分为有限维管束和无限维管束;根据初生木质部和初生韧皮部排列方式的不同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