抢抓机遇攻坚克难为厦门科学发展新跨越提供强有力的水利支撑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一 文章抢抓机遇攻坚克难为厦门科学发展新跨越提供强有力的水利支撑更新完毕开始阅读7582dfeb50e79b89680203d8ce2f0066f4336437

抢抓机遇攻坚克难为厦门科学发展新跨越提供强有力的水利支撑

国务院批准实施《厦门市深化两岸合作综合配套改革试验总体方案》(以下简称《总体方案》),标志着厦门经济特区又站在新的起点,迎来难得的发展机遇。市水利局将认真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的决策部署,按照“围绕一个主题,确保三个安全,实现五个突破”的水利工作思路,主动作为、善于作为、体现作为,为厦门科学发展新跨越提供强有力的水利支撑。

一、抢抓机遇,“围绕一个主题”,扎实推进我市水利科学发展、跨越发展

中央关于加快水利改革发展的重大决策,为水利实现科学发展、跨越发展提供了千载难逢的历史机遇。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市水利工作将“紧紧围绕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市关于水利改革发展的重大决策部署,扎实推进水利科学发展、跨越发展”这一主题,按照市委市政府《实施意见》的决策部署,全面实施“十二五”水利发展规划,认真落实《总体方案》对水利工作提出的新任务、新要求,以时不我待的紧迫感,以求真务实的精神,扎实推进我市水利改革发展各项工作的落实。

第一、认真抓好《实施意见》的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实施意见》是统领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市水利改革发展的行动指南。《实施意见》在准确把握我市基本市情水情的基础上,提出要通过5至8年努力,基本建成“防汛抗旱减灾体系、水资源保障体系、水生态文明体系、滨水景观体系和水利科学发展制度保障体系”五大体系,实现防汛抗旱减灾由基本保障型向全面保障型提升;供水安全保障由基本满足型向质和量并重、节水型提升;水生态环境安全由基本消除无序开发逐步向生态修复提升;水景观建设由零星建设向系统开发提升;体制机制保障由多龙管水、粗放利用到统一管理、高效利用转变。市水利部门将按照市委、市政府作出的决策部署,按照年度任务分工和时间节点,加快推进水利工程项目建设,深化水利改革,一项一项抓好落实,确保《实施意见》明确的水利改革发展目标实现。 第二、全面实施“十二五”水利发展规划。根据“十二五”水利发展规划,“十二五”时期,我市将投入约346亿元,实施防汛抗旱减灾、城乡水资源保障、高标准农田水利、水生态治理和水环境保护以及滨水景观“五大工程”建设。市水利部门将集中力量,加快推进。一是加快防汛减灾保安工程建设。重点完成病险水库水闸除险加固和流域面积20平方公里以上河流主要河段治理,推进环东海域海岸线、大嶝岛岸线等沿海堤防高标准建设,加快马銮海堤、集杏海堤、高集海堤开口改造。二是加快水资源配置工程建设。重点加快枋洋水利枢纽和莲花水库等新水源工程、改扩建现有水源和应急水源工程、配套原水输水管网和完善净水供水管网,形成“两江三库、两通多环”的水资源配置骨干工程体系。三是加快农田水利建设。有计划地推进小型农田水利重点镇(村)建设,着力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提高旱涝保收覆盖面。四是加快水生态环境工程建设。重点加快汀溪水库、石兜水库和在建莲花水

库等重要饮用水源地综合整治和重要河流湖泊截污治污工程建设。五是加快滨水景观工程建设。利用厦门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对滨水地区进行规划整治,美化城市环境,提升城市品位。 第三、认真落实《总体方案》的新任务、新要求。市委、市政府根据《总体方案》制定出台《行动计划》,对水利工作提出了新任务新要求。市水利部门将会同相关部门继续推动城乡一体化水务管理体制的建立,争取走在全省各设区市前列;落实国务院关于“实行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的要求,抓紧建立水资源管理“三条红线”和考核制度,以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保障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落实建管并重的要求,尽快健全基层水利服务体系,建立权责明确、精简高效、制度完善、管理科学的工程良性运行机制。

二、真抓实干,“确保三个安全”,为厦门科学发展新跨越提供有力的水利保障 牢固的防洪安全、完善的排涝挡潮设施是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基本保障,充分而清洁的水源是城市生存与发展的前提条件。在进一步打好“五大战役”、推进岛内外一体化、厦漳泉同城化、实现“五个厦门”和落实《总体方案》的新形势下,我市城市规模、结构、功能、政治经济地位和城市发展阶段将发生较大变化,解决好防洪、供水等城市所面临的水问题,确保“防洪安全、供水安全、工程安全”三个安全,水利部门责任重大、使命光荣,必须沉下身心,真抓实干,为厦门科学发展新跨越提供有力的水利保障。

第一、确保防洪安全。立足于防大汛、抗大灾、抢大险,未雨绸缪,超前部署,扎实备汛,打牢基础。认真落实“预警到镇、预案到村、责任到人”工作机制,强化预测预警预报,完善镇村防汛预案,落实三包责任制。切实做好水库安全度汛和地质灾害防治,落实责任人,加强防洪调度。健全完善防洪防台风应急管理体制机制,增强灾害应急管理能力,提升应急管理水平。

第二,确保供水安全。加快推进我市第二水源、备用水源和原水互联互通工程建设,并通过科学调度,保障全市生活、生产、生态用水需求。尽快划定水功能区,抓好饮用水源保护,落实禁养限养,实施退果还林,调整农业种植结构,并加强水源地巡查和饮用水水质监测,涵养水源,保护水质,确保饮水安全。联合环保、市政等部门建立相关信息沟通机制,逐步做到监测联网、信息共享、措施联动,并按照各自职责分工,相互配合,共同做好水质保护、水污染控制和突发供水事件的应急处置工作,及时有效消除供水安全隐患,维护社会稳定。

第三,确保工程安全。坚持强化预防为主、强化措施落实、强化应急处置、强化责任落实,加大监督检查和管理力度,确保水利工程的质量、施工、运行安全。紧盯地下隧洞、涵洞施工等重点部位,抓住施工的关键环节,确保工程质量安全。制定和落实在建水利工程安全度汛预案,确保施工期间的度汛安全。进一步规范水利工程设施运行管理,落实水利工程监管单位和责任人,提高管理水平,确保水利工程运行安全。

三、攻坚克难,“实现五个突破”,着力破解我市水利改革发展难题

第一、在推进重大水利工程建设上取得新突破。按照“在建一批,规划一批,储备一批,滚动发展”的要求,精心策划、适度超前、科学合理地策划水利重大建设项目。加快推进莲花水库、长泰枋洋水利枢纽工程、汀溪水库群综合整治以及水库(水闸)除险加固、中小河流治理等工程建设,尽快建成一批骨干水利工程。同时,按照全省大水网规划和厦漳泉同城化的要求,着力推动石兜坂头水库、莲花水库和汀溪水库连通工程以及汀溪水库群至翔安输水工程等输配水管网前期工作。

第二,在推进最严格水资源管理上取得新突破。以实施《厦门经济特区水资源条例》为契机,编制完成《厦门市水功能区划报告》,强力推动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的落实。全面落实取水许可制度,严格取水许可审批,控制用水需求的不合理增长。建立完善考核指标体系和管理制度体系,严格水资源开发利用管理。制定主要河流和重要饮用水源地排污总量控制性指标,开展入河排污口调查和整治,严格入河排污管理。

第三,在推进农田水利基础设施上取得新突破。抓紧开工前期工作成熟、初步设计到位的青田食品蔬菜基地农业水利设施、新圩镇后亭片农田水利建设等5个项目。加快推进新圩镇凤路村连片农田灌溉工程、双龙潭花卉专业合作社钢柱连栋大棚、灌口镇牡丹馨利农良种基地农业水利基础设施等7个项目前期工作。同时,继续抓好新项目的调查摸底,做好项目储备。

第四,在推进水土保持工作上取得新突破。结合学习长汀开展水土保持工作的经验,树立新理念,探索新路子,扎实推进我市水土保持工作。坚持把水土流失治理重点区域放到重要水源地保护区,采取治山、治水、治污相结合的方式,通过生态清洁型小流域治理保护水源。严格落实水土保持“三同时”制度,加强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申报审批管理,努力提高水土保持方案申报率、实施率和验收率。加快推进《厦门经济特区水土保持条例》立法工作,进一步建立和完善水土保持监督管理制度。

第五,在推进行业管理能力水平上取得新突破。完善水利工程建设市场监管制度,推进水利建设市场诚信体系建设,进一步规范水利工程建筑领域的市场监管。创新在建水利工程质量监督手段,加大督查整改力度,坚决打击偷工减料、降低设计标准和“三违”行为,确保在建水利工程质量安全和施工安全。研究建立水利工程管理奖惩制度,重点推进中小型水利工程管理创新,积极探索多样化水利工程管理模式,规范水利工程运行管理。加强执法巡查,依法严厉打击水事违法行为,切实有效维护水事秩序。大力引进、培养和使用各类水利管理人才、专业技术人才和高技能人才,健全市、区、镇(街)三级水利队伍,强化教育培训和实践锻炼,全面提升水利干部职工素质和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