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教育版高中数学一下4.4《对数概念及其运算》word教案3篇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三 文章上海教育版高中数学一下4.4《对数概念及其运算》word教案3篇更新完毕开始阅读7584b10b492fb4daa58da0116c175f0e7dd11957

2)logaM?logaM?logaN(a?0且a?1;M?0;N?0) Nn3)logaM?nlogaM(a?0且a?1;M?0)

五、作业布置

书后练习1、2、3、4做在书上,5做在练习本上. 练习册第1页第4、5题做在练习本上. 七、教学设计说明

1、本节课设计用具体的计算引入,形象直观,便于学生自己发现对数的运算性质,培养了学生自己观察归纳的能力.

2、本节课设计从指数与对数的关系及指数的运算法则入手,让学生从联系的观点出发,探究对数的运算法则,注重了知识的整体建构.

3、在巩固对数的运算法则时,设计了一些实际问题,纠正学生初学时容易产生的一些错误,(而产生这些错误的主要原因就是将积、商、幂的对数与对数的积、商、幂混淆了)加深了学生的认识.

4、本设计给学生创设了大量的尝试、思考、交流、讨论、表述的机会,有利于学生创造思维的培养;注重了类比、归纳思想的渗透.

5、结合实际的地震能量的问题,让学生了解对数的运算性质在实际问题中的简单应用,并借此对学生进行生命安全教育.

4.4(3) 对数的概念及运算——换底公式

二、 教学内容分析

为了解决不同底数的对数式之间的运算,引入了换底公式.本节课是对数的第三课时,考虑到学生已经具备了对数的概念以及在底数相同情况下的对数式运算,因此要在将对数不同底数转化为相同底数的运算上重点讲解,和学生共同经历由不同底数转化到相同底数的过程.

二、教学目标设计

1.掌握换底公式及其应用; 2.形成归纳、猜想的能力.

网]三、教学重点及难点

重点:换底公式及其应用;

难点:应用换底公式求对数值和证明对数恒等式 四、教学用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五、教学流程设计

实例引入 非常用对数 换底公式 常用对数 运用与深化(例题解析、巩固练习) 课堂小结并布置作业

六、教学过程设计 一、 情景引入

1.利用计算器,计算lg5、lg24、log1.064; 问题:已知常用对数,当底数不为10时,该如何求解? 2.已知log23?a,log37?b,试用a、b表示log4256;

问题:对数运算注重同底,现在底数不统一,如何解决?解决问题的关键是什么?

二、学习新课

引入:如何求解1.06?2中的x ? 分析:1.06?2? x?log1.062;

xx1.06x?2 ? log101.06x?log102 ? x?log101.06?log102

?x?log102;

log101.06log102

log101.06?log1.062?猜测:logbN?证明:(略)

logaN (a?0且a?1,b?0且b?1,N?0)

logab特例:N?a时,logba? loga?b?2.例题分析

[logaa1; ?logablogab??logab; ?例1:计算下列各式的值

① log43?log932; ② (log63)?2log618

log26③

11lg2lg5; ④ ; ??log23log13.53log5010log510ab?3)

1?a?ab例2:已知log23?a,log37?b,试用a、b表示log4256.(例3:已知log1227?k,试用k表示log616.(4(3.问题拓展

3?k)) 3?k例4:已知正数x、y、z满足:3?4?6,

① 求证:

xyz111??; zx2y]

② 比较:3x、4y、6z的大小. 三、巩固练习

1.求值:?log32?log92???log43?log83?=_________. 2.已知log8a?log4b2?5,且log8b?log4a2?7,那么log4ab=______.

3.已知x?11log132?11log135,则x的值属于区间-------------( )

(A) (?2,?1); (B) (1,2); (C) (?3,?2); (D) (2,3);

b4.若log189?a,18?5,则log3645?________(用a、b表示).

5.若a、b是方程2lg2x?lgx4?1?0的两个实根,求lg(ab)??logab?logba? 的值. 四、课堂小结

1.对数的换底公式;

2.不同底数的对数式之间的互相转化. 五、作业布置 练习4.4(3) 七、教学设计说明

1.本节课是对数问题的第三课时.考虑到学生已经具备了对数概念以及同底前提下对数的运算,因此本堂课的关键在于将不同底的对数化为同底.选择从特值入手,借助指对互化,与学生共同经历换底公式的推导,并在特值情况下进行一定的猜测、推广,期望通过实践加深学生对于换底公式的认识和记忆,同时培养学生的归纳、猜测、探索能力.

2.在处理同底的转化时,以谁为底是一个可供选择的注意点,原则上,只要有利于对数的化简、计算,同时又能满足对数对于底数的要求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