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计基础知识第六章习题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五 文章统计基础知识第六章习题更新完毕开始阅读758f963b5a8102d276a22ff4

第六章 指 数 分 析

一、单项选择题

1.如果商品的价格上涨10%,销售量下降10%。则商品的销售额( ) (2012年1月) A.有所增加 C.没有变化

A.报告期的质量指标作同度量因素 B.基期的质量指标作同度量因素 C.报告期的数量指标作同度量因素 D.基期的数量指标作同度量因素

3.职工总平均工资增长3.5%,固定构成工资指数增长15%,职工人数结构影响指数为 ( ) (2011年10月) A.18.5% C.90% A.费暄 C.拉斯贝尔

B.119.03% D.-11.5% B.派许 D.艾奇沃斯 B.有所减少 D.无法判断

2.编制数量指标指数时一般应以哪个作同度量因素?( ) (2011年10月)

4.理想指数公式是由下列哪位学者提出的?( ) (2011年1月)

5.已知某工业企业2006年的工业增加值为2000万元,2008年减少为1800万元,这几年间的物价总水平下降了6%,那么该企业的产品产量指数大致是( ) (2010年10) A.106.0% A.平均指数理论 C.综合指数理论 A.与基期的等值 C.仅相当于基期的80元 A.数量指标指数和质量指标指数 C.定基指数和环比指数

现形式是( )(2008年10月) A.绝对数 C.平均数 二、多项选择题

1.某种商品上月价格为20元,本月价格为22元,则价格指数为110%,该指数属于( ) (2012年1月) A.个体指数 C.质量指标指数

B.总指数

D.数量指标指数 E.综合指数 B.相对数

D.相对数或平均数

B.104.8%

C.95.7% B.指数体系 D.同度量因素原理

B.仅相当于基期的83.33元 D.无法与基期的进行比较 B.个体指数和总指数 D.平均指数和总指数

D.84.9%

6.因素分析法的方法论基础是( ) (2009年10)

7.假定报告期生活费用指数上涨了20%,则某职员现在的100元( )(2009年1月)

8.统计指数按其所表明的经济指标性质不同,分为( )(2008年10月)

9.统计指标按所反映的数量特点不同可以分为数量指标和质量指标两种。其中数量指标的表

2.已知某商品在基期的销售量为50公斤,而报告期的销售量为60公斤,其指数为120%,该指数为( )(2009年1月) A.综合指数 C.个体指数 E.销售量指数

3.统计指数的作用( ) (2011年10月) A.综合反映复杂现象总体数量上的变动情况 B.分析现象总体变动中受各个因素变动的影响 C.反映现象总体各单位变量分布的集中趋势 D.反映现象总体的总规模水平

E.利用指数间的数量关系,进行各种推算

4.下列指标中属于数量指数的有( ) (2010年10) A.劳动生产率指数 C.产品成本指数 E.商品销售量指数

5.在现实统计工作中,编制总指数一般用下面哪些形式?( )(2009年10) A.综合指数 C.简单指数 E.平均指标指数

6.平均指标指数体系是由_____构成。( )(2008年10月) A.可变构成指数 C.结构影响指数

B.固定构成指数 D.权数影响指数 B.平均指数 D.加权指数 B.价格指数 D.职工人数指数 B.总指数 D.数量指标指数

E.数量指标指数

7.指数按其所表明的经济指标性质的不同,分为( )(2010年1) ..A.静态指数 C.动态指数 E.环比指数 三、判断题

1.指数按其比较的指标是否属于同一时间,可以分为定基指数和环比指数。( )(2010B.数量指标指数 D.质量指标指数

年1)

2.综合指数的编制原则是:编制数量指标指数时,要选择其相应的质量指标为同度量因素,并把它固定在基期上。( ) (2012年1月) 3.如果物价上涨20%,用同样多的人民币只能购买80%的商品。( ) (2011年10月) 4.德国统计学家拉斯贝尔主张以报告期数量为权数来编制物价指数,即拉氏公式。( ) (2011年1月)

5.平均数指数的计算特点是:先计算所研究对象各个项目的个体指数;然后将个体指数进行加权平均求得总指数。( ) (2010年10)

6.有时由于资料的限制,假若综合指数的计算产生困难,就需要采用综合指数的变形公式平均指数。( ) (2009年10)

7.综合指数的编制原则是:编制质量指标指数时,要选择其相应的数量指标为同度量因素,并把它固定在报告期上。( )(2009年1月)

8.如果播种面积增加10%,平均亩产增加5%,则总产量增加15%。( )(2008年10月)

四、名词解释

1.同度量因素(2011年10月) 2.指数因素分析法(2010年10) 3.指数(2009年10)

五、简答题

1.统计指数的作用有哪些?(2010年1)

六、计算题

1.某商场三种商品的价格和销售量资料如下:(8分) (2012年1月) 商品名称 甲 乙 丙 要求:

(1)计算三种商品价格总指数,分析由于价格变动对销售额的影响。 (2)计算三种商品销售量总指数,分析由于销售量变动对销售额的影响。 2.(本题10分)某商店有关资料如下:(2011年10月)

计量单位 公斤 双 米 价格(元) 基期 18 20 48 报告期 21 18 53 基期 30 40 28 销售量 报告期 40 38 35

根据上述资料,利用指数因素分析法,从相对数和绝对数两个角度分析销售总额的变动,以及销售总额变动中所受的影响因素。

3.某食品厂的生产情况如下:(2011年1月)

产量(千克) 产品 奶糖 水果糖 花生糖 报告期 3500 8000 5000 基期 3000 7200 4000 出厂价格(元/千克) 报告期 12.0 10.0 10.5 基期 10.0 8.0 9.0 求:(1)产量个体指数;

(2)价格个体指数;

(3)产量综合指数;(以基期出厂价格作为同度量因素求综合指数) (4)价格综合指数。(以报告期产量作为同度量因素求综合指数) 4.某企业职工工资资料如下:(2011年1月)

指标 工资总额(E) 职工人数(A) 平均工资(W) 单位 万元 人 元/人 基期 30 50 6000 报告期 96 120 8000 请分析职工人数变化与平均工资变化对工资总额的影响情况。

5.某企业2007年产值比2006年产值增加了15%,2006年产值及个体产量指数资料如下:(2010年1)

产 品 甲 乙 丙 计算:

(1)产品产量总指数及由于产量变动而增减的产值; (2)产品价格总指数及由于价格变动而增减的产值。(9分) 6.某公司的情况如下:(2010年1) 产 品 生产工人数 报告期 甲 乙 丙 合计 40 14 72 126 基期 43 17 73 133 产量(万件) 报告期 14.0 10.5 30.5 基期 13.0 12.5 29.0 不变价格(元/件) 3.5 3.0 2.4 2006年产值(万元) 2000 4500 3500 个体产量指数(%) 105 95 110 求:(1)计算全厂产量综合指数 (2)计算全厂工人人数指数

(3)计算全厂工人劳动生产率指数(提示:劳动生产率为总产值与工人人数之比)

7.某市四种产品有关资料如下:(2009年10)

品名 甲 乙 丙 丁 要求:(10分)

(1)计算四种产品产量总指数、价格总指数、产值总指数;

(2)从相对数和绝对数两方面分析由于产量变动和价格变动对产值变化的影响。

8.某企业资料如下表所示:(2009年1月) 商品名称 甲 乙 丙 要求:

①计算出厂价格指数和由于价格变化而增加的总产值; ②计算总产值指数和产品产量指数;

③试从相对数和绝对数两方面简要分析总产值变动所受的因素影响。 9.(本题10分)某商场销售资料如下:(2008年10月)

商品名称 甲 乙 丙 合计 实际销售额(万元) 基期 117 38 187 342 报告期 80 20 150 250 报告期价格降低率(%) 10 5 15 — 总产值(万元) 基期 145 220 350 报告期 168 276 378 报告期出厂价格比基期增长(%) 12 15 5 单位 吨 件 台 套 2007年产值 (万元) 6000 4000 4800 2500 2007年比2006年产值±% +10 -8 -6 +12 2007年比2006年产量±% +8 -10 +2 +8 要求从相对数和绝对数两个方面分析: (1)销售额的变动情况;

(2)销售量及销售价变动对销售额变动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