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谈“胡”与“狐”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三 文章三谈“胡”与“狐”更新完毕开始阅读75cd561fa8114431b90dd8c2

“狐”与“胡”关系新探

(刘永连 暨南大学华侨华人研究院 广州 510632)

【内容摘要】“狐”与“胡”的文化关系历经学界先后发微,揭示出丰富的历史内涵,不过仍有继续推勘和挖掘的必要。首先引发哥舒翰与安禄山冲突的“狐向窟嚎,不祥”这句谚语并非出自汉文典籍,而应是突厥文化。其次哥舒翰似非华化已深,相反对“狐死首丘”之典和诟“胡”为“狐”的风气皆不了解。再次安与哥舒二人对“狐”与“胡”关系的感观迥异反映了狐文化性质及分布上的丰富情态。 【关键词】胡人;狐狸;哥舒翰;狐文化

“狐”与“胡”的文化关系,曾是史界一个有趣的话题,经过前辈同仁不断发微,揭示出丰富的历史内涵。早在上世纪30年代,陈寅恪先生率先在《狐臭与胡臭》一文中指出狐臭与胡人之间的联系,认为人体腋气初为西域胡人的生理特征,因而“腋气本由西胡种人得名”,应该称为“胡臭”;只是大量胡人融入中原,并将腋气传给混血后的汉人,同时这腋气“复似野狐之气”,“遂改‘胡’为‘狐’”,“胡臭”也就演化为后来的“狐臭”了。① 40年代,黄永年先生以《读陈寅恪先生〈狐臭与胡臭〉兼论狐与胡之关系》推进此论,除了穷搜史料论证“狐臭”与“胡臭”的关系外,还指出南北朝至隋唐时期由于西域胡人东迁日众,才使得源自中国本土文化和西域文化的两种现象(前者指狐狸和狐臭,后者即胡人和腋气)碰撞汇流,而其“狐臭”之词 逐渐取代“胡臭”而流行的关键在于当时民族关系上有着“以‘狐’诟‘胡’”这种文化现象的存在。② 新世纪初,王青《早期狐怪故事:文化偏见下的胡人形象》则从文学分析的角度出发,探讨了中古时期中原狐怪小说与西域胡人及其文化的对应关系。③ 近来,笔者偶然又得新识和感悟,深觉该题内涵深厚,尚有继续推勘和挖掘的必要。 ①

参见陈寅恪《狐臭与胡臭》,载国立清华大学中国文学会编《语言与文学》,中华书局1937年版。 ②

参见黄永年《读陈寅恪先生〈狐臭与胡臭〉兼论狐与胡之关系》,载《东南日报》民国三十七年(1948)三月十日《文史》专栏第81期,后收入黄永年《学苑拾零》,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1年版。 ③

王青《早期狐怪故事:文化偏见下的胡人形象》,《西域研究》2003年第4期。

1

这要从哥舒翰与安禄山误会冲突的事件说起。《旧唐书·哥舒翰传》载: 翰素與祿山、思順不協,上每和解之為兄弟。其冬,祿山、思順、翰並來朝,上使內侍高力士及中貴人於京城東駙馬崔惠童池亭宴會。翰母尉遲氏,于闐之族也。祿山以思順惡翰,嘗銜之,至是忽謂翰曰:「我父是胡,母是突厥;公父是突厥,母是胡。與公族類同,何不相親乎?」翰應之曰:「古人云,野狐向窟嗥,不祥,以其忘本也。敢不盡心焉!」祿山以為譏其胡也,大怒,罵翰曰:「突厥敢如此耶!」翰欲應之,高力士目翰,翰遂止。①

这段史料曾由黄先生专门拿来论述作为前文的补记,并指出:“案哥舒翰尝居京师,好读《春秋左氏传》、《汉书》(两《唐书》本传),其华化已深,故宴会之际,自能举雅言酬对。安禄山则家世贫贱,幼经流离,未尝学问(详《安禄山事迹》及《旧书》卷二〇〇上《新书》卷二二五上本传),其不解哥舒翰之喻自亦固然。然不解可也,不解复何以致怒?岂非当时社会本有以野狐讥西胡之习惯。故野狐之喻在突厥之哥舒翰为失言,在西胡之安禄山则认为针对自身之讥刺,不容不大怒矣。”②

于此深究,我们可以窥视到“胡”与“狐”之间所蕴含着的另外层面的文化联系,只是黄先生惜墨如金,论焉不详,笔者只得在此续尾。

从上述史料看,直接引发这场冲突的导火索是哥舒翰引用的一则关于狐狸的谚语:“野狐向窟嗥,不祥,以其忘本也。”这也正是问题所在,第一个问题就是:这句谚语究竟出于何处呢?

对此,黄先生认为,哥舒翰多读汉籍,华化已深,“故宴会之际,自能雅言酬对”。以此推论,这句谚语必然出于中国古代汉文典籍。

核查下来,此论也确非无稽之谈。与此相近,中原上古社会就有“狐死首丘”的说法。《礼记》卷七《檀弓上》载:“古之人有言曰:狐死正丘首,仁也。”所谓“正丘首”,亦即孔颖达疏言 “所以正首而向丘者”。为什么这样做呢?《礼

①②

《旧唐书》卷一百四,哥舒翰传,中华书局1973年版,第3213页。

补记原载《东南日报》民国三十七年六月九日《文史》第92期,后亦收入《学苑拾零》。

2

记》解释为“仁也”,郑玄注曰:“仁,恩也。” ① 还有人由狐狸而推及黄鹄和豹等动物,将这种习性做更大范围的考察。如陆机发挥云:“狐死首丘,豹死首山,豹往而能返也。”②明人叶山又云:“黄鹄反故乡,狐死正首丘,壮夫之志也。”③ 可见,“狐死首丘”可以与洞窟或家乡相联系,本来是表达对家乡的眷恋。春秋时期,“晋圉质于秦,穆公以女怀嬴妻之。六年,圉将逃归,谓嬴氏曰:‘吾去国数年,子母之接怠而秦晋之交不加亲也。夫狐死首丘,我其首晋而死,子其与我行乎?’”④ 前燕被前秦攻灭时,其主慕容暐出奔未成被执,“坚问其奔状,暐曰:‘狐死首丘,欲归死于先人陵墓耳。’坚哀而释之。”⑤ 亦是此意。 后人进一步丰富其说,于是“狐死首丘”有了“不忘本”的涵义。唐孔颖达疏曰:“此一节论忠臣不欲离王室之事。??太公封于营丘,及其死也,反葬于镐京,陪文武之墓。古之人有遗言云,狐死正丘首而向丘。所以正首而向丘者,丘是狐穴根本之处,虽狼狈而死,意犹向此丘,是有仁恩之心也。”⑥ 宋人蔡卞阐释:“《广志》曰:狐死首丘,豹死首山。言不忘本也。”⑦ 明人冯复京认为:“狐死首丘,明君子不忘本也。” ⑧

不过深究起来,笔者认为这是一个似是而非的答案。“野狐向窟嗥”与“狐死必首丘”毕竟是两种不同的自然和文化表象,而且没有任何文献资料能证明二者之间存在着可以相互替代或者演进的关系。尽管洞窟与丘山都可喻为家乡乃至根本所在,但是“野狐向窟嗥”在汉文化里不存痕迹,也无法解释为“狐死首丘”的反面行为。如果非将二者相互联系不可,那么狐狸头向洞窟所在的 丘山而死是不忘根本,临死之际向着自己的洞窟哀嚎何以见得反是忘掉了根本呢? ①

【汉】郑玄注,【唐】陆德明音义,孔颖达疏《礼记正义》,卷七檀弓上,中华书局1980年影印十三经注疏本,第 1281页。 ②

【晋】陆机疏,【明】毛晋广要《陆氏诗疏广要》卷下之下,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年四库全书本,第70册,第134页。 ③

【明】叶山撰《叶八白易传》卷一,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年四库全书本,第32册,第594页。 ④

【清】官修《内则衍义》卷七,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年四库全书本,第719册,第443页。 ⑤

【北魏】崔鸿《十六国春秋》卷二十九,《前燕录》七,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年四库全书本,第463册,第550页。 ⑥

【汉】郑玄注,【唐】陆德明音义,孔颖达疏《礼记正义》,卷七檀弓上,中华书局1980年影印十三经注疏本,第 1281页。 ⑦

【宋】蔡卞《毛诗名物解》卷十,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年四库全书本,第70册,第574页。 ⑧

【明】冯复京《六家诗名物疏》卷十一,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年四库全书本,第80册,第142页。

3

近来笔者翻阅资料,无意中发现《突厥语大辞典》里有一条极为类似的谚语。该谚语云:“狐狸朝自己的洞穴嗥叫,会患癞疮。”(另处译为“冲着自己洞穴嗥叫的狐狸必患癞疮” ,意思相同)编著者解释说:“这则谚语是针对背弃自己的国家、亲族和城市的坏人而讲的。”①

将这条谚语与汉文典籍中“狐死首丘”的说法相比较,前者与哥舒翰所引用的谚语有着更为可靠而近切的关系。

其一,从其表述形式和内容看。

关于哥舒翰所引用谚语,《新唐书·哥舒翰传》表述为:“諺言‘狐向窟嚎,不祥’,以忘本也。兄既見愛,敢不盡心。”② 看来《旧传》校理未精,这句谚语准确的表述应该是:“野狐向窟嚎,不祥。”至于“以(其)忘本也”之句应该是哥舒翰或后人对这句谚语的阐释。

由此再将《突厥语大辞典》中的谚语与此相对照,前者曰:“狐狸朝自己的洞穴嗥叫,会患癞疮。”“狐狸朝自己的洞穴嗥叫”与“(野)狐向窟嗥(或嚎)” 文字意思和句子结构完全一致,而“会患癞疮”也足以解释“不详”的含义。再后与“以(其)忘本也”相对应,《突厥语大辞典》直指“这则谚语是针对背弃自己的国家、亲族和城市的坏人而讲的” 。二者竟是如此惊人的一致。此外将史料上下文联系起来看,以该句谚语警示人们背叛自己的亲族就会遭受天谴似乎也更能应对安禄山希望同类相亲之意。

其二,从其文化归属和渊源看。

《旧唐书·哥舒翰传》曰:“哥舒翰,突騎施首領哥舒部落之裔也。蕃人多以部落稱姓,因以為氏。”③ 《新书》语同。看来哥舒翰出身突骑施哥舒部落。而按两《唐书·西突厥传》,突骑施为西突厥十姓之一,属于左厢咄陆五部。或称其“西突厥别种也”④。无疑哥舒翰应是突厥族人,而其文化母体则应是突厥文化。再看其个人文化素质,《新唐书·哥舒翰本传》称“翰能读《左氏春秋》、《汉 ①

【维吾尔】马赫穆德·喀什噶尔编纂《突厥语大辞典》,新疆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汉译本,民族出版社2002年版,第1卷,第61页;第3卷,第2页。 ②

《新唐书》卷一百三十五,哥舒翰传,中华书局校点本,第4570页。 ③

《旧唐书》卷一百四,第3211页。 ④

《旧唐书》卷一百九十四下,突厥传下,第5190页。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