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降低牧场奶牛体细胞数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日 文章如何降低牧场奶牛体细胞数更新完毕开始阅读75cf78df3186bceb19e8bb11

等。

绝对性增多 为红细胞增生过盛所致,有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种。原发性红细胞增多症又叫真性红细胞增多症。红细胞数可增加2-3倍。继发性红细胞增多,是由于代偿作用使红细胞绝对数增多,见于代偿机能不全的心脏病及慢性肺部疾患。 ②红细胞数减少 见于各种原因引起的贫血。

出血性贫血 见于内脏损伤、外伤及大手术后、寄生虫病及某些有毒植物中毒。其特点是单纯的红细胞数目减少,每个红细胞的大小、形状及所含的血红蛋白基本不变。常在出血后72-96小时,外周血液涂片常出现有核红细胞。

溶血性贫血:见于血液寄生虫病(焦虫病等),溶血性细菌感染(钩端螺旋体菌、溶血性梭菌等),病毒感染(马传染性贫血),化学药品中毒(铜、铅),有毒植物中毒(蓖麻子中毒)、某些代谢病(牛产后血红蛋白尿症),自体中毒,异体免疫(注射某些血浆及尿中有游离的血红蛋白,红细胞大小不匀,异形红细胞、有核红细胞明显增多(骨髓造血功能旺盛的反映)。

骨髓造血功能不全性贫血 见于物理性、化学性因素及有毒植物(如蕨中毒)所致的贫血。它的特点是红细胞、血红蛋白、白细胞及血小板数一致的相应下降,同时外周血液染色涂片见不到有核红细胞,表示骨髓再生功能衰退。

营养不良性贫血:见于矿物质不足(如铁、铜、钴)及其他营养物质不足所致的贫血。其特征为小细胞浅染性贫血,常见者如仔猪缺铁性贫血、维生素B12及叶酸缺乏所致的贫血。其特征为红细胞呈现大红细胞正染性贫血。

继发性贫血:见于慢性肝病、肾脏疾病、肿瘤、白血病等所引起的贫血。其特征为红细胞呈现小红细胞正染性贫血。 4、白细胞计数

(1)原理:将计数室内四角四个大方格内的全部白细胞依次数完。 (2)计数法则:数上不数下,数左不数右。

(3)计算:四个大方格内白细胞总数×50=白细胞数/ul (4)临床意义 白细胞数增多

① 感染:感染某些球菌如葡萄球菌、链球菌、肺炎双球菌、脑膜炎球菌等,可使白细胞数显著增多;某些杆菌如大肠杆菌、绿脓杆菌、炭疽杆菌的感染,也可使白细胞增多;此外,真菌感染时,白细胞数也有所增加。

② 炎症:大叶性肺炎、小叶性肺炎、重剧性胃肠炎、腹膜炎、肾炎、创伤性心包炎、子宫

炎等疾病时,白细胞数可大量增加。

③ 肿瘤、急性出血性疾病、中毒性疾病(如酸中毒、尿毒症等)以及注射异性蛋白之后,白细胞数均可增加。

④ 白血病时白细胞数极显著地增加是一个重要特征。 白细胞数减少

① 某些病毒性传染病,如猪瘟、流行性感冒、马传染性贫血等,由于造血器官受到抑制而使白细胞数下降。

② 长期使用某些药物或一时有量过大,如磺胺类药物、氯霉素等。

③ 各种疾病的濒死期,白细胞总数会迅速下降,有时可在一天之内由7000-8000个/ul下降到2000-3000个/ul,表示预后极为不良。

④ 某些血孢子虫病,休克,营养衰竭症以及骨髓再生功能不全时,白细胞总数均可减少。 5、白细胞分类计数

白细胞分类计数是将被检血推片染色,在显微镜下观察、计数,并求出各种白细胞所占的百分率。

(1) 染色方法:一般用瑞特氏染色法,将自然干燥的血片署于水平支架上,滴瑞特氏染液于血片上,并计其滴数,直至将血膜盖为止。传染1-2分钟后,滴加等量缓冲液或蒸馏水,轻轻吹动使之混匀,再染4-10分钟,用蒸馏水冲洗、吸干、油镜观察。 (2) 临床意义

各种白细胞的作用,嗜中性白细胞是严重感染和炎症初期最活跃的细胞,通过吞噬作用来消灭入侵的细菌,特别是球菌。嗜酸性白细胞常出现在抗原-抗体反应的部位,因此一般认为这类细胞能抑制组织胺或类似组织胺等有毒物质的产生并有解毒作用。嗜碱性白细胞的嗜碱性微粒含有肝精或人全部由肝精组成,说明它们具有抗凝作用。淋巴细胞与浆细胞可产生抗体,参与畜体的免疫反应。单核细胞属于巨噬细胞,其特殊酶系统是用以对付顽强的病原体,如真菌、原生动物、结核杆菌、布氏杆菌等。在发生慢性感染以及需要清除的组织碎片较多的条件下,单核细胞即大量出现。 各种白细胞增减的意义如下:

A、 嗜中性白细胞增多 见于某些传染病(如炭疽、出败、猪丹毒等),某些化脓性疾病(化脓性胸膜炎、化脓必腹膜炎、创伤性心包炎、肺脓肿等),某些急性炎症(胃肠炎、肺炎、子宫炎、乳房炎等),某些慢性传染病(鼻疽、结核),大手术后(一周之内外伤、酸中毒的前期、烫伤等)。

B、 嗜中性白细胞减少 见于病毒性疾病及各种疾病的垂危期,也可见于造血器官机能的抑

制与衰竭。

C、 嗜酸性白细胞增多 见于某些内寄生虫病(如肝片吸虫、球虫、旋毛虫等),某些过敏性疾病(荨麻疹、注射血清之后)、湿疹、疥癣等皮肤病。

D、 嗜酸性白细胞减少 见于毒血症、尿毒症、严重创伤、中毒、饥饿及过度疲劳等。大手术后的5-8小时后,嗜酸性白细胞常常消失,2-4天后,又常常急剧增多,临床症状也见好转。

E、 淋巴细胞增多 见于某些慢性传染病(如结核、布氏杆菌病等),急性传染病的恢复期,某些病毒性疾病(如猪瘟、流行性感冒等)及血孢子虫病等。

F、 淋巴细胞减少 当嗜中性白细胞绝对值增多,伴随减少的常常是淋巴细胞,说明机体与病原处于激烈斗争阶段,此后淋巴细胞由少逐渐变多,常为预后良好的象征。

G、 大单核白细胞增多 见于某些原虫性疾病(如锥虫病),某些慢性细菌性疾病(如结核病、布氏杆菌病),某些病毒性疾病(如马传染性贫血等)。 H、 大单核白细胞减少 见于急性传染病的初期及各种疾病的垂危期。

I、 嗜碱性白细胞的增多与减少 此种情况比较少见,对其增、减的意义尚不清楚。 J、 白细胞像出现下列情况时,表示预后不良 白细胞总数与嗜中性白细胞的百分比显著升高者;白细胞总数未能随着病情的发展而适时增加者;嗜中性幼年型及杆状型显著增多者;嗜酸性白细胞完全消失者。

K、 白细胞像出现下列情况者,表示病情好转 白细胞总数与嗜中性白细胞百分比随着病情的好转而逐渐下降者;嗜中性晚幼细胞与杆状型渐次减少而分叶型渐次相应恢复者;大单核白细胞暂时增多者;嗜酸性白细胞重新出或暂增多者;淋巴细胞的百分比渐次恢复者。 6、血小板计数

(1) 原理:尿素能溶解红细胞数及白细胞而保存完整形态的血小板,血液经此稀释液稀释后,在血细胞计数室内直接计数,以求得每微升的血小板数。

(2) 方法:0.4ml复方尿素稀释+20ul血液,混匀、静置15分钟左右,使红细胞溶解。再混匀,吸取一小滴充入计数室,静置15分钟左右(使血小板下沉),用高倍镜计数5个中方格(80个小方格)内的血小板数×1000=血小板数/ul (3) 临床意义

血小板数增多 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

① 原发性血小板增多:见于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这是一种原因不明的出血性疾病。 ② 继发性血小板增多:多为暂时性的见于急、慢性出血、骨折、创伤、手术后。也强见于其他骨髓增生性疾病,如真性红细胞增多症。

血小板数减少

① 血小板生成减少:见于穗状葡萄中毒病、某些真菌毒素中毒、某些蕨类植物中毒、马传染性贫血放射病和白血病等。

② 血小板破坏过多:见于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斑(同族免疫性、自体免疫性)、感染以及伴有散性血管内凝血过程各种疾病。 二、 尿液检验

尿液是肾脏排出的各种有机物的水溶液,部分是胶体溶液并含有少量来自肾脏和尿路的有机成分。

引起尿液理化成分改变的因素很多,例如:物质代谢障碍,特别是肝、肠的机能障碍;血液理化性质的改变;血液循环的紊乱;神经体液调节机能的障碍:泌尿器官,特别是肾脏的机能性和品质性病变;各种毒物中毒等均可使尿液发生变化。由此可见,尿液的检验,不但对泌尿器官疾病的诊断具有重要意义,甚至具有决定性意义,而且对物质代谢以及与此有关的各器官疾病的判断和分析也具有重要的意义。此外,对预后和检验疗效也有一定的意义。 尿液的检验包括三方面的内容:

? 物理学方法:检查其物理性状,如尿量、尿色透明度、气味、比重等。 ? 化学方法:测定其所含化学成分,如反应、蛋白质、葡萄糖、潜血等。 ? 显微镜检查尿中的沉渣:如无机沉渣、有机沉渣等。

1、 尿液标本的收集和保存:可在清晨观察家畜自然排尿时接取尿液。如不能马上检查而又值天气炎热时,为防止发酵分解,须保存冰箱中,或加入防腐剂保存。常用防腐剂:硼酸(2.5g/l尿液)福尔马林(1-2ml尿液)甲苯(5ml/l尿液) 2、 尿液某些化学成分的检验

(1) 尿液酸碱反应的临床意义:草食兽的尿液是碱性的,如变为酸性:见于某些热性病,长期食欲不振。长期营养不良,某些原因引起的采食困难(如咽炎)。某些营养代谢疾病(乳牛酮血病各种家畜的骨软病)。

(2) 尿中蛋白质检验的临床意义:主要见于急性及慢性肾炎,此外,膀胱、尿道的炎症时,亦可出现蛋白尿、尿中蛋白、含量达到5%而且持续不下降者,表示病情严重,病的结局多属不变。

(3) 尿中葡萄的检验 ①判定结果

符号 反应 葡萄糖的大约含量 - 试剂仍呈清晰蓝色 无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