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生态环境建设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四 文章区域生态环境建设更新完毕开始阅读75d9d12d6bd97f192379e902

区域生态环境建设

依标托纲:区域存在的环境与发展问题及其产生的危害,以及有关的治理保护措施 知识自查:学会从分析区域环境特征入手,分析区域生态环境问题的基本方法,其次学会

对区域环境问题相关内容的规范描述;紧紧围绕区域生态环境的建设的途径和措施这一主题,按区域存在的生态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治理措施;同时结合我国不同区域的生态建设。 一、认识荒漠化

1.概念 发生在干旱、半干旱地区及一些半湿润地区的土地退化。

2.主要成因荒漠化是气候变异等自然因素与人类过度的经济活动相互作用的产物。 3.荒漠化主要表现

耕地退化、草地退化、林地退化而引起的土地沙漠化、石质荒漠化和次生盐碱化。 二、荒漠化的原因

1.荒漠化的自然原因

(1)气候干旱少雨。(2)地面疏松,为沙质沉积物。(3)大风日数多且集中。(4)气候异常。 2形成荒漠化的人为原因

(1)人口激增和人类活动不当。 (2)主要表现 :过度樵采;过度放牧;过度开垦;水资源利用不当;不当的工矿和交通建设。 三、荒漠化防治措施

(1)合理利用水资源。 (2)利用生物措施和工程措施构筑防护体系。

(3)调节农、林、牧用地之间的关系。(4)采取综合措施,解决农牧区的能源问题。 (5)控制人口增长。

四、荒漠化在我国主要的表现及分布特点是什么?

荒漠化在我国主要表现为土地沙漠化、石质荒漠化和土壤的次生盐碱化三种形式。土地沙漠化主要分布在我国的“三北”地区(西北、华北北部、东北西部);石质荒漠化主要分布在我国西南喀斯特地区;土壤的次生盐碱化主要分布在西北干旱灌溉区和华北半湿润农耕区。

(2)进行荒漠化防治的根本措施是什么?

荒漠化防治的根本措施是因地制宜,合理利用土地资源,大力植树种草,退耕还林、还草,恢复植被,提高植被覆盖率。 五、水土流失的成因与治理

1.形成原因

(1)自然条件:(主要包括气候、地形、植被、土壤等方面,它是形成水土流失的基本条件。)

降水量大且集中(强度越大且多暴雨);地形坡度越大;植被覆盖率低;土质疏松。 (2)人为因素:不合理的耕作制度、毁林开荒、乱砍滥伐等。 2.主要的治理措施

(1)工程措施:采取土石方及混凝土工程等措施将所发生的水土流失状况控制、固定。 (2)生物措施:采取植树种草、封山育林等。

(3)农业技术措施:间作轮作、套种耕作、提高复种指数等。

六、我国南方低山丘陵的水土流失造成的危害为什么比黄土高原的水土流失危害更严重? ①单位土地的生物生长量和产值更高,单位面积上水土流失造成的损失更大;②南方低山丘陵地区多为石质山地,土层薄,一旦表土蚀去,容易形成石漠化,而且恢复起来更难;③南方低山丘陵地区人口稠密,并且在江河下游地区多为重要的工农业生产基地和经济中心,水土流失对社会影响更大,造成的损失也更大。 七、热带雨林的全球生态环境效应

1)深刻影响着地球上大气中的碳氧平衡: 2)具有促进全球水循环、调节全球水平衡的作用: 3)热带雨林是世界生物基因宝库 八、雨林生态的脆弱性

(1)有机质分解和养分再循环旺盛,长期高温多雨的淋洗作用,土壤贫瘠。

(2)雨林生长所需要的养分几乎全部储存在地上的植物体内,地上植被最容易遭到破坏。 九、雨林保护措施

(1)鼓励雨林观光等保护性的开发方式。(2)加强管理,建立自然保护区。

(3)加强环保教育,提高公民的环保意识。(4)设立国际基金,使当地从管理和保护中获益。 (5)森林选择性采伐与更新造林相结合。(6)建设雨林缓冲区,减少移民进入雨林区的机会。 十、湿润地区,干旱、半干旱地区,滨海地区,城市等不同区域内的森林建设的生态功能有何差异?

①湿润地区:涵养水源、保持水土、减少水土流失。②干旱、半干旱地区:防风固沙、保护农田。③滨海地区:保护堤岸,防治海风、海浪侵袭。④城市:调节气候、净化空气、美化环境、吸烟滞尘等。

11、在地球陆地上重要的生态系统中,湿地的生态效益主要是什么?

提供水资源、调节气候、涵养水源、调蓄洪水、美化环境、净化水中污染物质、保。护生物的多样性等,常被人们称为“地球之肾”“天然水库”和“天然物种库”等。 12、对湿地应如何进行保护?

一要禁止围垦造田或禁止随意改变湿地的活动,加强对湿地的管理;二要建立湿地保护区,保护好现存的天然湿地;三要对已经围垦的湿地逐步退田;四要对已经退化的湿地采取工程措施恢复 答案

合作探究1B 2C

3答案:(1)水稻种植业 小农经营;单位面积产量高,但商品率低;机械化水平低;水利工程量大;科技水平低等。

(2)气候因素:受夏季风活动强弱的影响,降水量的年际变化大。夏季风活动较弱的年份,锋面雨带在两河流域滞留时间较长,降水量大,常形成涝灾;夏季风活动较强的年份,锋面雨带在两河流域滞留时间短,降水量小,常出现旱灾。地形因素:中下游地区地势低平,排水不畅。

(3)地形:丘陵山地地区,地势起伏大。

降水:山地对暖湿气流有抬升作用,降水量和降水强度大且集中。

植被:自然植被遭到破坏(毁林开荒和陡坡种植等),覆盖率降低,地表裸露。

(4)调整农业结构,发展农、林、牧、渔等多种经营。山区应按照农作物的生态适应性,发展立体农业。

拓展提升:

1.C 2.D 3.B 4.B 5.B 6.选C a地位于塬面上,地势平坦,适合发展种植业;b地位于缓坡,可以开辟水平梯田,减少水土流失;c地位于沟谷,适合打坝建库;d地坡度较陡,应该植树种草。 7.D 8.A 9.A 10.C 反思总结:(规律探讨)措施类设问的答题模板

1.题型特点 措施类设问常见设问词有“措施”“治理方法”“建议”“发展方向”等 2.解答基本思路

措施总是针对着存在的问题而言的,是为了解决问题而分析得到的,而问题的产生是有原因的,因此必须针对地理问题产生的原因去寻求合理的措施。 3.常见措施类问题的答题要素 问题 表现 发展中国家:人口出生率人口问题 高、自然增长快,0~14岁的少年儿童比重过大 发达国家:人口增长缓慢和人口老龄化 实行计划生育政策,控制人口增长 措施 鼓励生育;接纳海外移民 区域自然资源综合开发利用中产生的问题 德国鲁尔区资源开发:传统产业衰落;环境污染严重 美国田纳西河流域开发:土地退化、植被破坏、环境污染 发展新兴工业和第三产业,改造煤炭、钢铁工业,促进经济结构多样化;治理环境污染,加强环境管理,营造绿色空间 从防洪入手,综合开发利用水资源;电力先行,发展高耗能工业;利用土地资源,因地制宜,全面发展农、林、牧、副、渔业;改善环境与发展旅游相结合 ①实行“少耕深松、耕松结合、深松蓄水”的耕作制度;加强黑土中国东北地区农业开发:黑区域经济发展带来的问题 珠江三角洲地区工业化与城市化:产业升级面临困难;城市建设相对落后;生态环境问题日趋严重 土流失、森林破坏、湿地减少 培肥,增施有机肥,如秸秆还田;植树造林,加强对坡面、沟壑的治理;②以营林为主;合理采伐;加强自然保护区建设,保护生态环境;③建立湿地保护区,保护好现有的天然湿地;围垦的湿地逐年退田;采取工程措施,恢复已经退化的湿地 ①优化产业结构,以广州市为基地,发展石化、钢铁、汽车、造船等原材料工业和装备制造业,以此推动地区的产业升级;②构建大珠江三角洲城市群;③加强规划与管理,治理污染、保护生态环境 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治理:压缩农业用地,提高土地生产率;扩大黄土高原和南方低山丘陵地区水土流失严重 环境问题 制约黄淮海平原农业发展的三大障碍:旱涝、盐碱、风沙 水污染严重 林、草种植面积;改善天然草场的植被状况,实行合理放牧;大力开展矿区的土地复垦工作;综合采用工程、生物、技术措施,加强小流域综合治理。解决浙闽山区农村生活能源短缺问题可采取的措施:建小水电站;营造薪炭林;推广使用沼气 盐碱地的治理:引淡淋盐;井排井灌;秸秆覆盖;营造防护林;间作套种等。防治风沙的措施:营造防护林;种草治沙 节约用水,减少污水排放;兴建污水处理厂;农业污染防治;充分利用环境的自净能力;加强环境法律法规管理,污水达标排放 二、综合题 11. (1)远离海洋,深居内陆;四周有高山阻挡。(2)绿洲将向河流上游移动。沙漠侵蚀,寻找新的水源地。 自助餐:

1.(1)D (2)B 2. (1)D (2)C 3.B 4.A 5.B 6.A 7.C 8.D 9.B 10.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