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生物学课程习题(下)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六 文章微生物学课程习题(下)更新完毕开始阅读76250086d4d8d15abe234e2b

1. 进化(evolution):是生物与其生存环境相互作用过程中,其遗传系统随时间发生一系列不可逆的改变,在大多数情况下,导致生物表型改变和对生存环境的相对适应。 2. 系统发育(phylogeny)就指的是研究各类微生物进化的历史。

3. 系统发育树:在研究生物进化和系统分类中,常用一种树状分枝的图型来概括各种(类)生物之间的亲缘关系,这种树状分枝的图型被称为系统发育树,简称系统树。 4. 培养物:是指一定时间一定空间内微生物的细胞群或生长物。

6. 菌株,从自然界分离得到的任何一种微生物的纯培养物都可以称为微生物的一个菌株;用实验方法(如通过诱变)所获得的某一菌株的变异型,也可以称为一个新的菌株,以便与原来的菌株相区别。菌株名称常用数字编号、字母、人名、地名等表示。

7.模式菌株:是一个种的具体活标本,必须是该种的活的纯培养物,是由一个被指定为命名的模式菌株传代而来。

8. 型:常指亚种以下的细分,当同种或同亚种不同菌株之间的性状差异,不足以分为心的亚种时,可以细分为不同的型。

9. 种:是生物分类中基本的分类单元和分类等级。它是一大群表型特征高度相似、亲缘关系极其接近、与同属内的其他物种有着明显差异的一大群力株的总称。

10. 细菌“双名法”:细菌的命名采用拉丁双名法,每个菌名由属名和种名组成。前一字为属名,用拉丁文或拉丁化的名词,斜体,第一个字母要大写;第二个词为种名,用拉丁文或拉丁化的形容词或名词所有格,斜体,小写。 四、问答题

1. 为什么16SrRNA被普遍公认是一把好的谱系分析的“分子尺”?

① rRNA参与生物蛋白质的合成过程,其功能是任何生物都必不可少的,而且在生物进化的漫长历程中,其功能保持不变;

② 在16SrRNA分子中,即含有高度保守的序列区域,又有中度保守和高度变化的序列区域,因而它适用于进化距离不同的各类生物亲缘关系的研究;

③ 16SrRNA相对分子质量大小适中,便于序列分析;

④ 16SrRNA普遍存在于真核生物和原核生物中(真核生物中其同源分子是18SrRNA)。

2. 微生物经典的鉴定指标有哪些?

形态,生理、生化反应,生态特性,生活史,血清学反应以及对噬菌体的敏感性等。 3.微生物分类鉴定中的现代方法有哪些?

(1)通过核酸分析鉴定微生物遗传型

①DNA碱基序列比例的测定;②核酸分子杂交法;③rRNA寡聚核苷酸编目;④微生物全基因组序列的测定。

(2)细胞化学成分用作鉴定指标

① 细胞壁的化学成分;②全细胞水解液的糖型;③磷酸类脂成分的分析;④枝菌酸的分析;⑤醌类的分析;⑥气相色谱分析。

(3)数值分类法

第九章 传染与免疫

一、名词解释

1.病原微生物:对人和动物机体具有致病作用的微生物,统称为病原微生物,其余的则称为非病原微生物或腐生性微生物。

2. 中毒性病原微生物:少数腐生性微生物(包括细菌和真菌)和一些植物病原真菌,虽不在人和动物机体内寄生,但能在原来生长繁殖处产生有毒产物,若这些毒物随食物或饲料进入机体,可使机体中毒,这些微生物就成为中毒性病原微生物。

3. 病原性:是指一定种类的病原微生物,在一定条件下能在特定寄主体内体内引起传染过程的性能。它是病原微生物“种”的特性。各种病原微生物通常只能引起一定的传染过程。 4. 毒力:系指同一种病原微生物的不同菌株或毒株的病原性在程度上的差别。它是病原微生物菌(毒)株的“个体”特性。通常毒力愈大病原性愈强。不同菌(毒)株,根据毒力大小可分为强毒株、弱毒株和无毒株。毒力的大小常以最小致死量(MLD) (最小感染量)或半数致死量(LD50) (半数感染量)等表示。

5. 毒力因子:构成病原微生物毒力的因素,包括侵袭力及毒素两方面。

6.侵袭力:病原菌突破宿主防线,并能于宿主体内定居、繁殖、扩散的能力。

7. 毒素:某些细菌能产生一类有毒性的特殊化学物质叫做毒素。病原菌产生毒素可明显增强其毒力。毒素可分为外毒素和内毒素两种。

4.外毒素:是某些病原菌(主要是革兰氏阳性菌)在其生命活动过程中产生并释放或分泌到菌体外(外界环境)的一种毒素。可除去细菌体以获得外毒素。

5.内毒素:内毒素特指革兰氏阴性菌外膜中的脂多糖(LPS)成分,细菌在死亡后破裂或用人工方法裂解菌体后才释放。

6.类毒素:外毒素经0.3%—0.5%甲醛溶液处理后,会丧失毒性,但仍保留很强的抗原性,称为类毒素。类毒素常用来作为预防相应传染病的生物制剂。

7.抗毒素:外毒素具有良好的免疫原性,可刺激机体产生特异性的抗体,而使机体具有免疫保护作用,这种抗体称为抗毒素,可用于紧急治疗和预防。

8. 传染:是病原微生物在一定的条件下侵入易感动物机体,并与之相互作用,使机体呈现出一种病理生理学的过程。

9. 感染在一般情况下是传染的同义词,但确切地说,感染是机体传染的第一步,即病原微生物侵入易感动物机体。这是否能引起传染,则必须看机体的抵抗力和病原微生物的毒力如何,如机体抵抗力强,则不引起传染或只引起轻度或局部的传染,反之则引起较为严重的传染。

10. 传染的类型包括显性传染、隐性传染、带菌(毒)现象和不传染。 二.填空

1. 病原体一般感染途径有呼吸道感染、消化道感染、创伤感染、接触感染和垂直传播。 2. 病原菌或病原体的侵袭力由黏附和侵入能力、繁殖与扩散能力和对宿主防御机能的抵抗能力三方面组成。

3. 病原菌主要通过透明质酸酶、溶纤维蛋白酶、耐热核酸酶等的作用在宿主内繁殖与扩散。

4. 病毒感染的特点为活细胞内寄生和基因水平感染,病毒在宿主细胞内增殖,其后果可分为杀细胞感染、稳定状态感染、整合感染三种类型。

5. 真菌的致病方式有致病性真菌感染、条件致病性真菌感染、真菌变态反应性疾病和真菌性中毒。 三、问答题

1. 与侵袭力有关的因素包括那几个方面?

与侵袭力有关的因素有以下几方面:

(1)荚膜 某些细菌的毒力和其能产生荚膜的特性有关。如炭疽杆菌、肺炎球菌等,在具有荚膜时毒力增强,对吞噬细胞的吞噬作用,有高度的抵抗力,有利于它们的侵入和扩散,而无荚膜的品系,往往毒力减弱或无毒力,易被吞咽细胞所消灭。

(2)纤毛及其他表面结构 病原微生物的侵袭力也与其具有纤毛和某些细菌表面结构有关。如产肠毒素大肠杆菌,借助纤毛附着于肠粘膜上皮,从而停留在肠管内,呈现致病作用。溶血性链球菌依靠M蛋白附着于咽部黏膜上皮,引起感染。病原菌如果缺乏这种附着能力,将被气管纤毛运动或肠蠕动排出体外。

(3)酶类 微生物的侵袭力与其产生的多种酶类有关。如某些病原菌能产生透明质酸酶,可溶解机体结缔组织中的透明质酸,使结缔组织疏松,通透性增强,便于病原菌在组织中扩散。病原性链球菌能产生溶纤维蛋白酶,该酶能溶解纤维蛋白凝块,使血凝块液化,或阻碍血浆凝固,有利于细菌扩散和蔓延。还有多种酶类如胶原酶、凝血浆酶、卵磷酯酶、脱氧核糖核酸酶等均有助于病原菌抵抗机体的防御功能,便于病原菌在体内迅速扩散和繁殖。

2.试述内毒素与外毒素的区别。 3. 试述传染的必要条件

动物能否发生传染,病原微生物的入侵是首要条件,但这不是绝对的,还必须有其他条件配合,才能引起传染。

(1)病原微生物 病原微生物是引起一切传染过程的首要因素,没有病原微生物就没有传染,一种传染是由一定的病原微生物所引起的。就病原而言,引起传染必须具备下列三个条件。

①具有一定的毒力 即要有一定的致病性,无致病性的微生物则不能引起传染。 ②具有适当的入侵门户 病原微生物侵入动物机体的途径与传染的发生有着密切的关系。病原微生物侵入门户的特殊性,在某种程度上是一种历史适应的表现,有许多病原微生物,它们的入侵门户不是一个,而是多个。了解病原微生物的入侵门户对于预防传染的发生是很重要的。

③病原微生物的数量 病原微生物引起传染的能力固然取决于病原微生物的毒力和入侵门户,但也不可忽视病原微生物的数量。即使病原微生物的毒力很强,入侵门户得当,但如数量过少,也往往不能引起传染。毒力弱一些,如数量多,也可引起传染。

(2)易感动物 不同动物对同一病原微生物的感受性通常不一样,有易感的,有不易感的。就易感动物而言,不同的机体状态对传染的发生发展都有着极其重要的影响。

(3)外界环境条件的影响 从有机体与外界环境条件是一个统一体的原则来看,外界环境条件在传染过程中的作用有三方面:一是影响动物机体的保护机能状态;二是影响病原微生物的生命力与毒力;三是影响病原微生物接触与侵入动物体的可能性和程度。外界环境条件主要包括自然环境条件、饲养管理以及社会制度等方面。 4.什么是传染源?包括哪些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