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商西周的更迭》教案及作业设计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三 文章《夏商西周的更迭》教案及作业设计更新完毕开始阅读762ba75077a20029bd64783e0912a21615797f7d

《夏商西周的更迭》教案及作业设计

《夏商西周的更迭》教案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了解禅让制到王位世袭制的演变;掌握夏朝的建立、商汤灭夏、商朝建立、盘庚迁殷、武王伐纣、西周建立、西周的灭亡等基本知识,了解夏、商、西周三朝的更替顺序;归纳夏、商、西周三朝灭亡的原因并概括其相似之处。

过程与方法:在教师的引导和启发下,通过阅读历史故事和独立思考,对历史史实进行归纳和总结,形成较为系统、完整的知识脉络;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激发学生探究性学习,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并学会交流,学会合作。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了解我国源远流长的历史,从而产生强烈的民族自豪感;通过学习夏、商、西周灭亡的史实,明白“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的道理;了解夏、商、西周大量精美文物、历史遗迹,树立保护文物、爱护文化遗产的意识;认识到社会的进步和发展离不开人民的艰苦劳动,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学情分析: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归纳夏、商、西周三朝灭亡的原因并概括其相似

之处,培养学生的分析和归纳能力。

难点:禅让制到王位世袭制的演变进程。

方法突破:借助丰富生动的历史故事,展示、演绎夏商西周的更迭过程。让故事激发学生兴趣,使知识生动化、形象化,加深学生的认识与理解。难点问题,小组讨论、教师讲解相结合,重在学生的合作探究,鼓励学生大胆思考、大胆表达。能想、敢说,在交流中理解和运用知识。 教法与学法导航:

本课时所使用的教学方法有:故事法、讲述法、阅读指导法、图示分析法等。学习方法有:学生分组探究法、自主探究法、对比归纳法等。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

认真分析学情,了解学生对本课知识的认知水平和具备的能力,在此基础上确定相应的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方法等。

查阅相关书籍、网站,收集与本课有关的故事资料,并加以整理。 制作多媒体。 学生准备

学生自主预习,并利用网络等有效途径搜集与本课相关的知识信息,丰富和拓宽自己的历史视野。

教学过程: 导语设计:

在历史发展的长河中,一个个生动的故事就是一朵朵跳跃的浪花。今天,我们就来采撷夏商西周时期的故事,听故事,学历史。

一、听故事,学历史

故事一:在我国远古时代,发生了一次特大的洪水灾害。为了解除水患,部落联盟会议推举禹去治水。禹是一个精明能干、大公无私的人。他亲自率领二十七万治水群众,全面进行疏导洪水的劳动。大禹除了指挥疏导外,还亲自参加劳动,为群众做出了榜样。他手握木锸,不辞辛劳,废寝忘食,夜以继日。在治理洪水的过程中,大禹曾三次路过自己家门口而不入。在他的领导下,人们经过十三年的艰苦劳动,终于疏通了九条大河,使洪水沿着新开的河道伏伏帖帖地流入大海。

问题:大禹治水造福黎民。除此之外,你还知道哪些关于大禹的重要事件?

学生:阅读教材,整理归纳。

明确:①涂山召见部落首领,接受朝贡。②划九州,筑九鼎。③约公元前2070年建立夏朝,定都阳城。 故事二:我们知道,禹是通过禅让制成为部落联盟首领并最终称王建立夏朝的。禹在年老时,按照传统的禅让制,

事先举荐皋陶作为自己的继承人,后又推荐东夷的伯益做继承人。但禹却不给伯益实权,使伯益得不到锻炼,也不能在群众中树立威信。相反地,他却把实权交给了自己的儿子启,让启的亲信也掌握许多权力。禹死后,伯益按照过去的传统,躲到另一个地方去表示谦让,让各氏族、部落来决定由谁继位。由于伯益的威望和权力都不及启,启轻而易举地就继承了禹位。 问题:

启是通过禅让制登上王位的吗? 明确:不是禅让制,而是世袭制。 启为什么能够世袭王位? 学生:分组讨论

指导学生认识:在禹执政的后期,由于私有制的出现,禅让制已经走向终结。启在禹的扶助下已经树立起威望、形成了特权。禹年老的时候,虽然也按照禅让制的传统,推举他治水时的助手伯益作继承人,但是他却不给伯益实权,把实权交给了他的儿子启。禹死后,当伯益按照过去的传统,躲到另一个地方表示谦让时。启继承王位,接着通过武力降服不服的伯益等其他部落,确保了自己的统治地位。 引申探究:启继承王位果真是自己争取的吗? 明确:不是。这是禹精心安排的结果,所以历史上称“禹传子”。由于启不是按照禅让制由各部落选出来的首领,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