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桂林市资源县八年级地理上册 2.2.2 气候复样——降水、干湿地区和气候类型同步练习卷(含解析)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日 文章广西桂林市资源县八年级地理上册 2.2.2 气候复样——降水、干湿地区和气候类型同步练习卷(含解析)更新完毕开始阅读766037003b68011ca300a6c30c2259010202f3d5

3.我国年降水量分布的总趋势是( )

A.自北向南逐渐减少 B.自西北内陆向东南沿海递减 C.自西向东逐渐减少 D.自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 【考点】降水量的地区分布特点与成因. 【分析】我国水资源的时空分布情况受我国降水的影响,我国降水空间上来说从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降水逐渐减少,导致我国水资源东多西少、南多北少;我国水资源时间分配上具有夏秋多,冬春少和年际变化大的特点.

【解答】解:我国降水主要受东南季风的影响,故年降水量分布的总趋势是自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 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了我国降水分布特点,理解记忆即可.

4.关于甲、乙、丙、丁四地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甲地处于半湿润地区

B.乙地分布着茂密的常绿阔叶林 C.丙地夏季高温多雨

D.丁地河流汛期长,冬季结冰期长 【考点】夏季气温的分布特点.

【分析】我国的降水地区差异大,东南沿海地区降水量较大,较为湿润,而越往西北内陆,降水量就越小,干旱也就逐渐加重.从降水的时间分配来看,也很不均匀.我国降水集中在夏秋季节,相比之下,冬春季雨水要少些.

【解答】解:A、甲地处于西北内陆,属于干旱地区,故A错误.

B、乙地位于西北地区东部,受海陆因素的影响,植被以草原为主,是我国主要的牧区,故B错误.

C、丙地是温带季风气候,冬季寒冷干燥,夏季炎热多雨,故C正确. D、丁地位于秦岭﹣淮河以南,河流汛期长,无结冰现象,故D错误.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我国气温和降水的分布特点及对植被、河流的影响,综合比较强.

5.下列干湿地区与植被景观对应正确的是( ) A.湿润地区﹣﹣草原

B.半湿润地区﹣﹣森林草原

C.半干旱地区﹣﹣荒漠草原、荒漠

D.干旱地区﹣﹣森林

【考点】我国干湿地区的分布.

【分析】根据降水量的多少,把我国划分为四个干湿地区,分别是湿润地区、半湿润地区、半干旱地区、干旱地区;对应的植被分别是湿润地区﹣﹣森林,半湿润地区﹣﹣森林、草原,半干旱地区﹣﹣草原,干旱地区﹣﹣荒漠草原、荒漠.

【解答】解:气候的干湿程度直接影响到植被的生长,湿润地区森林茂密,半湿润地区是森林和草原的过渡地带,半干旱地区以草原为主,干旱地区植被稀少,荒漠草原、荒漠面积广大.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了不同干湿地区的植被景观差异,属于基础题.

6.接近我国湿润地区与半湿润地区分界线的是( ) A.8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 B.4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 C.2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 D.1 6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 【考点】我国干湿地区的分布.

【分析】依据降水量与蒸发量的对比状况,我国可以划分为湿润地区、半湿润地区、半干旱地区和干旱地区.其中湿润地区、半湿润地区的分界线大致接近的8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 【解答】解:湿润地区、半湿润地区、半干旱地区、干旱地区的界线大致与800、400、2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一致;我国湿润地区、半湿润地区的分界线大致接近的8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故选项A符合题意. 故选:A.

【点评】本题考查了我国干湿地区的界线,属于基础题.

7.甘肃敦煌壁画能保存至今,原因之一是该地区气候干燥,壁画不容易受潮变质,该地区的气候类型是( )

A.热带沙漠气候 B.温带大陆性气候 C.亚热带季风气候 D.温带季风气候 【考点】甘肃省.

【分析】甘肃省的敦煌莫高窟位于西北地区,远离海洋,降水稀少,该地区是非季风区,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

【解答】解:甘肃敦煌壁画能够保存至今,原因之一就是该地区气候干燥,壁画不容易受潮变质,该地的气候类型是温带大陆性气候.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敦煌的气候类型,据其位置理解解答即可.

8.下面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最有可能为何处的资料( )

A.① B.② C.③ D.④

【考点】气温的变化及其变化曲线图;降水量柱状图及其应用.

【分析】在气温和降水量变化示意图中,横坐标轴表示月份,纵坐标轴左侧表示气温,右侧表示降水量,气温年变化用平滑的曲线表示,降水年变化用长方形柱状表示.观察气温曲线图,可以知道气温最高月和气温最低月,气温最高值和气温最低值.,观察降水量柱状图,可以知道降水集中的月份和各月降水量.

【解答】解:观察气温曲线可知1月份在0℃以下,说明该地位于秦岭﹣淮河以北,不可能是③④,从降水量柱状图上看,7、8月份降水量之和超过200毫米,不可能是①,因为①的年降水量在200毫米以下.根据题意.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了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的判读及我国气候特点.

9.世界上绝大多数动植物都能在我国找到适合生长的地方,主要因为( ) A.季风气候显著 B.气候复杂多样 C.夏季普遍高温 D.雨热同期 【考点】气候复杂多样和主要气候类型. 【分析】我国气候复杂多样,世界上大多数农作物和动植物都能在我国找到适合生长的地区,使我国的农作物及各种动植物资源极其丰富.

【解答】解:我国气候复杂多样,世界上大多数农作物和动植物都能在我国找到适合生长的地区,使我国的农作物及各种动植物资源极其丰富. 故选:B.

【点评】此题主要是理解我国气候复杂多样的特点.

二、综合题

10.我国各地气候差别很大,读下面示意图回答问题.

(1)甲、乙两地中1月气温低于0℃的是甲地,甲、乙两地中年降水总量比较多的是乙地. (2)甲、乙两地降水量季节变化的共同点是C A.各月降水都很多 B.各月降水都很少 C.降水主要集中在夏季 D.降水主要集中在冬季

(3)从左图可以看出我国东部地区季风气候显著.根据甲、乙两地的气温和降水特点,甲属于温带季风气候,乙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 (4)第十二届全国冬季运动会于2012年1月3日至13日在吉林省长春市和吉林市举行.长春市和吉林市均属于温带季风气候.

【考点】气候复杂多样和主要气候类型.

【分析】我国东半部有大范围的季风气候,自南而北有热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温带季风气候.西北地区大多为温带大陆性气候.青藏高原区是独特的高原气候.

【解答】解:读图可知,甲地1月平均气温低于0℃,乙地的年降水量较多,两地都是夏季降水最多,甲地属于温带季风气候,乙地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长春市和吉林市属于温带季风气候. 答案:(1)甲;乙;(2)C;(3)季风;温带季风;亚热带季风;(4)温带季风.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气温年变化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的判读能力.

11.家住上海的小林同学想利用暑假游览祖国的大好河山,下面是他设计的四条游览路线,读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①路线目的地是哈尔滨(城市),所在的省级行政区域单位是我国最早迎来日出的,该路线沿途经过两类干湿地区.

(2)②路线目的地是乌鲁木齐(城市),位于天山(山脉)脚下,沿途经过四类干湿地区. (3)③路线沿途经过三类干湿地区,沿该路线很少看到的植被景观主要是荒漠. (4)④路线沿途经过一类干湿地区,若按④路线游览最可能看到的景观是C A.茫茫的沙漠 B.十字中空的晾房 C.金灿灿的稻田 D.绿油油的草原.

【考点】我四大地理区域及其划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