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A医师考试重点!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日 文章LA医师考试重点!更新完毕开始阅读7678f79b7cd184254a353501

6. 管内照射参考点的设置:管腔治疗的剂量参考点大多相对治疗管设置,且距离固定,例如食管癌、气管肿瘤参考点设在距源轴10mm处,直肠、阴道癌治疗参考点定在粘膜下,即施源器表面外5mm。较粗的柱状施源器有利于消弱靶区的梯度变化。 7. 近距离放疗临床剂量学步骤:靶区定位及重建方法,剂量参考点的设置,剂量分布优化。

8. 模照射包括模具或敷贴器治疗,即将放射源置于按病种需要制成的模具(一般用牙模塑胶)或敷贴器内进行治疗,多用于表浅病变或容易接近的腔内(如硬腭)。 第三章 治疗计划的设计与执行

1. 临床剂量学原则:I.肿瘤剂量要求准确;II.治疗的肿瘤区域内,剂量分布要均匀,剂量变化梯度不能超过±5%,即要达到≥90%的剂量分布;III.设野设计应尽量提高治疗区域内剂量,降低照射区正常组织的受量范围;IV.保护肿瘤周围重要器官免受照射,至少不能使他们接受超过其允许耐受量的范围。临床剂量学四原则是评价治疗方案优劣的方法。

2. 靶区和照射区的区别:靶区是肿瘤分布的实际情况,治疗计划必须使绝大部分靶区位于90%等剂量曲线之内,照射区为50%等剂量曲线包括的区域。

3. 肿瘤区(GTV):肿瘤临床灶,为一般的诊断手段能够诊断出的可见的具有一定形状和大小的恶性病变的范围包括转移淋巴结及其他转移病变。

9

4. 临床靶区(CTV):包括肿瘤临床灶,亚临床灶以及肿瘤可能侵犯的范围。

5. 内靶区(internal taget volume ITV):由于本身、照射中器官的移动扩大的范围。系几何定义的范围。

6. 计划靶区(PTV):由于日常摆位,治疗中靶位置和靶体积变化等因素引起了扩大照射的组织范围,以确保临床靶区得到规定的治疗剂量。

7. 治疗区:90%等剂量曲线所包括的范围。

8. 照射区:50%等剂量曲线所包括的范围,越小越好,正常组织剂量的大小。

9. 冷剂量区:内靶区内接受的剂量低于临床靶区规定的处方剂量的允许水平的剂量范围,即在内靶区内剂量低于临床靶区处方剂量的下限-5%的范围。冷剂量区与热剂量区的定义均是相对于临床靶区而言。

10. 剂量热点:指内靶区外大于规定的靶剂量的剂量区的范围。一般大于等于2CM2才考虑。

11. 靶剂量:所谓靶剂量就是为使肿瘤得到控制或者治愈的肿瘤致死剂量。对较均质分布的肿瘤来说,当剂量分布不均匀性较小时,治疗效果或放射效应主要由平均剂量决定,当剂量分布不均匀性较大时,治疗效果由靶区最小剂量决定。

12. 危及器官:是指可能卷入射野内的组织或器官。它们的放射敏感性(耐受剂量)将显著影响治疗方案的设计或靶区处方剂量的大

10

小。

13. 体位固定:三精是指高精度的肿瘤定位,高精度的治疗计划设计,高精度的治疗。目前体位固定技术主要有三种:高分子低温水解塑料热压成形技术,真空袋成形技术,液体混合发泡成形技术。 14. 设定计划时确定计划靶区的依据为总的不确定度,包括1.因影像设备的限制,临床靶区范围不能准确确定或周围亚临床病变范围不能准确判断,造成靶区确定的不确定度;2.因器官或组织运动造成靶区相对内外标记点的位置偏差;3.体位固定器的偏差;4.摆位偏差。计划靶区比临床靶区周边扩大的范围为:K*总不确定度,K=0.4~0.8,当正常组织对射线比较敏感是,K取小一些,当正常组织对射线较抗拒时,K取大些,有时甚至取1。一般颅内肿瘤,扩大3.6mm。

15. 模拟CT在做定位和模拟时都是在实际患者的治疗部位上进行,而CT模拟只在做CT扫描时才有实际患者,其后的模拟和验证都是通过DRR在计算机中进行虚体的透视和照像,其功能基本与模拟定位机相同。模拟CT机的前途决定于它的CT图像的质量的提高和扫描时间的缩短,CT模拟机的前途取决于DRR的图像质量。 16. 体外照射技术包括:固定源皮距照射,等中心照射,旋转照射。X线照射:单野照射时应使病变放在最大剂量点之后,能量高,病变浅时,应使用组织替代物;共面照射包括交角照射,两野对穿,三野照射,四野照射,旋转照射,其中,从剂量增益的角度看,上述共面射野中对穿野最劣;交角照射的楔形角A与两射野中心

11

轴的交角B的关系为A=90-B/2;非共面照射,射野对穿技术最好不要用于根治性放疗。

17. 剂量体积直方图DVH:当一个计划OAR的DVH曲线总是低于另一个的DVH时,前者计划应该优于后者;当两个计划OAR的DVH曲线有交叉时,如果OAR是串行组织,则高剂量区体积越小的计划越优越,如果OAR是并行组织,则主要与DVH曲线下面的面积有关。剂量体积直方图应当与相应计划的等剂量曲线分布图结合才能充分发挥作用。

18. 托架至皮肤的最佳距离与射野半径之比为4.对钴60来说,全挡铅需LML约6.1cm,对6MV X 线来说,全挡铅约需LML8cm 。 19. 提高放射治疗增益比是肿瘤放射治疗的根本目标。肿瘤控制概率TCP:达到95%的肿瘤控制概率所需要的剂量,定义为肿瘤致死剂量TCD95 。正常组织并发症概率NTCP:是表达正常组织放射并发症的概率随剂量的变化,TD5/5,TD50/5 。

20. 两野中心轴相互垂直但并不相交的射野称正交野。

第四章 调强适形放射治疗

1. 调强适形放射治疗定义:在照射方向上,照射野的形状必须与靶区一致,要使靶区内及表面的剂量处处相等,必须要求每一个射野内诸点的输出剂量率能按照要求的方式进行调整。

2. 靶区适合度描述适形放射治疗的剂量分布与靶区形状适合情况,定义为处方剂量面所包括的体积与计划靶区或靶区体积之比,亦称为靶体积比。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