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阅读讲义2(教师版6-10回)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一 文章红楼梦阅读讲义2(教师版6-10回)更新完毕开始阅读768f4018910ef12d2af9e7f1

红楼梦阅读讲义6-10回(教师版6-10) 《红楼梦》阅读指导讲义6-10回(教师版)

http://www.wenku1.com/view/6910A7B239C47B59.html

第六回:贾宝玉初试云雨情 刘姥姥一进荣国府 【情节梳理填空】

宝玉梦游太虚幻境,做了一场春梦,梦中警幻仙姑秘授云雨之事,醒来后与丫环袭人发生了关系,自此,二人的关系更与别人不同。 京官后代王狗儿已沦落乡间务农,因祖上曾和王夫人、凤姐娘家联宗,便让岳母刘姥姥到荣国府找王夫人打秋风(指假借名义、利用关系向人索取财物赠与)。在太太的陪房周瑞家的引荐下,刘姥姥终于见到了管家奶奶王熙凤。恰好这时贾蓉奉父命来凤姐处借玻璃炕屏一用,让刘姥姥尽情领略了凤姐的威严和气派,以至于刘姥姥有点语无伦次,事后遭到周瑞家的埋怨。在与刘姥姥交谈时,凤姐也说到家事的难处,刘姥姥以为告助无望,但凤姐还是给了二十两银子。刘姥姥千恩万谢地归去。 【阅读研讨探究】

思考题1:《红楼梦》第六回“刘姥姥一进荣国府”中,刘姥姥有这么一段话:“我们也是知道艰难的,但俗语说的:“瘦死的骆驼比马大”呢。凭他怎样,你老拔根寒毛比我们的腰还壮哩!”刘姥姥的这段话是对谁说的?为何说这话?请简叙事情的经过。

参考答案:对凤姐说的。刘姥姥因家中生活艰难,到贾府攀亲,见到了凤姐。凤姐从言谈中知道她的来意,先是诉说贾府表面轰轰烈烈,却大有大的难处,而后答应施舍二十两银子。于是刘姥姥高兴地对凤姐说了上述这番话,拿了银钱千恩万谢地回去。

思考题2:简析刘姥姥初进荣国府的作用。

1、富贵贫穷的对比:以刘姥姥的眼睛第一次看贾府,写出了贾府的奢华,与平民生活形成鲜明对比。

红楼梦回目

2、对贾府中人权势的陪衬:写刘姥姥为生计忍耻求助于贾府,诚惶诚恐战战兢兢,为的是衬托府中人的作威作福,特别是衬托了王熙凤的权势和虚伪。 3、情节上的铺垫:为日后贾府衰败时刘姥姥感恩救巧姐的情节作铺垫。 第七回:送宫花贾琏戏熙凤 宴宁府宝玉会秦钟 【情节梳理填空】

刘姥姥走后,周瑞家的到梨香院找王夫人回话,薛王二人大谈特谈家务人情。于是周瑞家的先去见了宝钗,因而得知她的?热毒?和所用的?冷香丸?。薛姨妈托她到王夫人处给凤姐和诸姐妹送宫花。当周瑞家的把最后两支宫花顺路送给黛玉时,引起她的猜疑,认为是别人挑剩下的才给她送来,于是用话来讽刺周瑞家的。 第二天,宝玉随凤姐到宁府闲逛。秦氏向宝玉介绍她弟秦钟,两人互相倾

慕,十分投机,宝玉邀请他来贾府私塾读书,秦钟欣然接受。 宝玉回府时,焦大当着凤姐和宁府诸人的面把贾府上下痛骂一遍。最后却被捆并塞进一嘴的马粪。凤姐则让宁府的人把他远远打发掉。 【经典情节复述】 焦大醉骂

凤姐和宝玉从宁国府返家时,正遇焦大借着酒劲从下骂到上:先骂大总管赖二不公道欺软怕硬;贾蓉骂了他两句,他大叫?咱们红刀子进去白刀子出来!?;后被下人按地捆绑,拖往马圈,焦大大骂:?每日家偷狗戏鸡,爬灰的爬灰,养小叔子的养小叔子?,众人便往他嘴里填土和马粪。 【阅读研讨探究】

思考题1: 周瑞家的送宫花,各位姑娘奶奶收到宫花的反应不同,请判断,并分析黛玉的反应极其性格特点。 迎春、探春:忙住了棋,都欠身道谢,命丫鬟们收了。 惜春:?我这里正和智能儿说明儿剃了头作姑子去,若剃了头,可把这花戴在

哪里??命丫鬟收了。 凤姐:平儿打开匣子拿了四支,后又拿出两支叫送往小蓉大奶奶处去。 黛玉:只就宝玉手中看了一看,便问道:

可见黛玉宁为玉碎的性格:在黛玉的世界里,如果爱不是绝对的,唯一的,那她宁为玉碎,不为瓦全,只给我一个人的我就要,如果大家都有就算了,如果是挑剩的宁可不要。由此可见她强烈的自尊意识和对感情的执着(偏执)。黛玉的孤独感:黛玉永远觉得自己是被冷落的,她寄人篱下,觉得生命本身就是孤独的,宝玉用最大的爱来疼她,可她仍然觉得孤独。这是由性格决定的宿命。 思考题2:宝玉初见秦钟时心里是怎样的感受?

那宝玉自一见秦钟,心中便如有所失,痴了半日,自己心中又起了个呆想,乃自思道:?天下竟有这等的人物!如今看了,我竟成了泥猪癞狗了,可恨我为什么生在这侯门公府之家,要也生在寒儒薄宦的家里,早得和他交接,也不枉生了一世。……? 相见恨晚,如遇知己——秦钟与自己年龄、气质都很相似,对秦钟的倾慕,也是一种对自己的眷恋,这是与生命中的另一个自己的相见。

若有所失,自惭形秽——看到生命可以这么美的时候,觉得自己不够完美,憎恨自己的富贵,有了第一次自责,感觉到礼教、富贵把人限制在了一个牢笼里。 有趣的是,宝玉所忏悔的,恰恰又是秦钟所羡慕的。秦钟和宝玉,其实是生命的一体两面。

思考题3:焦大醉骂这一情节在小说中有何作用?

将贾府主人生活糜烂、礼仪道德沦丧的丑态(?爬灰的爬灰,养小叔子的养小叔子?)大白于世人,从一个侧面反映出作为一个百年?钟鸣鼎食之家?家政管理的混乱状态。

焦大是宁国府的老家奴,从小跟宁国公贾演出过三四回兵,曾从死人堆里把奄奄一息的主子背出来。可此时贾蓉却让那些仆人把焦大捆起来,往他嘴里塞泥土和马粪。这个小小的细节就对比了贾蓉等人,这些宁国府的后代们忘恩负义。

焦大醉骂,是对这个家族走向败亡的暗示。作为一个贾家忠实的奴才,借着酒精之力,痛痛快快骂了一回。他骂,是恨那些贾家子孙不争气,惜一个偌大大贾府一天天败落。

第八回:比通灵金莺微露意 探宝钗黛玉半含酸 【情节梳理填空】

凤姐与宝玉说服了贾母叫秦钟来家塾上学。一日午后,宝玉到梨香院探望宝钗,看见宝钗唇若施脂,眉如墨画,脸若银盆,眼如水杏,别是一番美丽。宝钗因平日未能赏鉴通灵宝玉,便借机欣赏了一番。巧的是,玉上的?莫失莫忘,仙寿恒昌?八个字与宝钗锁上刻的?不离不弃,芳龄永继?八个字正好一对儿,于是宝玉要了锁看。宝玉要吃冷香丸(宝玉得闻宝钗身上有凉森森甜丝丝的幽香,细问之下,方知宝钗因娘胎里带来的?热症?而要服用此丸药) ,宝钗不给。 这时黛玉也来探望宝钗,薛姨妈留他们吃饭。席间宝玉听从宝钗的话不喝冷酒,更使黛玉含酸。于是,借小丫头雪雁送来手炉之机,黛玉趁机奚落了宝、钗一顿。 【经典情节复述】 金玉良缘

?金?为宝钗。?玉?指?宝玉?。宝钗因病曾得癞头和尚赠予金锁,并一直佩带在身上。金锁上嵌有?不离不弃,芳龄永继?八字。正好和宝玉所佩之通灵玉上八字?莫失莫忘,仙寿恒昌?相配。这暗伏了判词中说的?金玉良缘?,是说宝玉和宝钗日后成亲是他们注定的命运。 【阅读研讨探究】

思考题1: 分析黛玉半含酸的情节。

宝钗生病,宝玉来看望。黛玉也来看望,看见宝玉独自一人来到,黛玉笑道:?嗳哟,我来的不巧了。?后来宝玉要喝冷酒,却被宝钗劝住。恰巧此时雪雁来送暖炉,黛玉就借机调侃宝玉。黛玉说雪雁只把紫鹃的话当做圣旨一样来听,实际上是借此讥讽宝玉,说宝玉只听宝钗的劝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