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份试卷汇总)2019-2020学年福建省泉州市化学九年级(上)期末教学质量检测模拟试题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四 文章(4份试卷汇总)2019-2020学年福建省泉州市化学九年级(上)期末教学质量检测模拟试题更新完毕开始阅读7699d2121b2e453610661ed9ad51f01dc28157bf

(实验探究一)

甲同学在两物质充分反应后,再滴加无色酚酞溶液,无明显现象(已知CaCl2溶液呈中性)。 (实验探究二)

乙同学在做实验时开始没有观察到气泡产生,于是对碳酸钠能否与盐酸反应表示怀疑。他通过查阅资料得知:

在碳酸钠溶液中滴加少量稀盐酸,先发生反应Na2CO3+HC1=NaC1+NaHCO3,继续滴加稀盐酸,再发生反应NaHCO3+HCl=NaC1+H2O+CO2↑。所以他认为,实验时还应_________,才能观察到有气泡产生。 (实验探究三)

甲同学先将废液缓慢倒入一洁净的废液杯中,乙同学在观察到气泡产生后,也将实验废液缓慢倒入该废液杯中,没有观察到明显现象。经过讨论确定,甲同学的试管废液中含有的溶质一定有____(填化学式,下同),乙同学的试管废液中含有的溶质一定有____。

为了处理实验后产生的废液,甲、乙同学决定对废液杯中最终废液的成分进行探究。 (提出问题)最终废液中含有什么溶质? (猜想与假设)

猜想1:废液中含有______________两种溶质。

猜想2:废液中含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种溶质。 猜想3:废液中含有NaHCO3、CaC12、NaCl三种溶质。 (活动与探究)

甲、乙同学为了验证猜想,进行了如下实验:

甲同学实验:取少量废液于试管中,向其中滴加盐酸,无气泡产生。 乙同学实验:取少量废液于试管中,向其中滴加紫色石蕊试液,溶液变红色。 (结论与反思)

(1)猜想_________ (填“1”或“2”或“3”)正确。

(2)要得到相同的结论,还可采用很多种方法。如加入氧化铁粉末,可观察到溶液呈___色,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题号 答案 二、多选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C C B C C C A A C A B A D C A 题号 答案 16 17 18 19 20 AC BD AD CD AD 三、填空题

21.氮气 78% 天然气 二氧化碳 吸附

22.N2 2OH- SKIPIF 1 < 0 NaCl 5 1:3 ad 解析:N2 2OH MgO NaCl 5 1:3 ad 四、推断题

23.(1)O2,H2,CO,C,Cu; (2)Cu2(OH)2CO3

2CuO+H2O+CO2↑

-

+2Ca(OH)2+CO2═CaCO3↓+H2O. 五、流程题

24.分解 WO3+3H2六、实验题

25.长颈漏斗 2KMnO4

W+3H2O 加快反应速率 钨酸亚铁

ΔK2MnO4+MnO2+O2↑ 防止KMnO4进入导管,堵塞导管 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在

集气瓶口,木条复燃,则已集满 CaCO3+2HCl=CaCl2+H2O+CO2↑ G 铁和稀盐酸反应生成H2 ,造成CO2不纯 七、计算题

26.2:3。 14%。 八、科学探究题

27. 继续加入稀盐酸 CaCl2 NaCl CaCl2、NaCl CaCl2、NaCl、HCl 2 黄; Fe2O3+6HCl=2FeCl3+3H2O

2019-2020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化学模拟试卷

注意事项:

1. 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考生信息条形码粘贴区。

2.选择题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4.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

一、选择题

1.某化学学习小组的同学讨论辨析的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

①汽油能清洗油污,利用的是乳化原理;②升高温度或减小压强,气体的溶解度均会减小; ③二氧化硫会引起温室效应;④将适量的硝酸铵固体溶于水,会使溶液的温度显著降低; ⑤金刚石、石墨、C60均是由碳原子构成的单质;⑥硫在氧气中燃烧,产生明亮的蓝紫色火焰。 A.②④⑤

B.②④⑥

C.①②③④

D.②④⑤⑥

2.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氧气验满 B.收集二氧化碳

C.点燃酒精灯 D.向试管中滴加液体

3.美国加州大学在加速器中用氦核轰击锿原子,制得了101号元素。为纪念伟大的化学家门捷列夫,将它命名为钔(如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该元素属于非金属元素 B.该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258.0 C.该元素的原子核外有101个电子

D.氦核轰击锿原子,制得钔原子过程中,质子数发生了改变

4.下列各组日常生活中发生的变化,全部属于化学变化的一组是( ) A.煤气燃烧水变蒸气 C.菜刀生锈水果腐烂

B.瓷碗破碎剩饭变馊 D.灯泡发光冰块熔化

5.把一根洁净的铁钉放人稀硫酸中,产生的现象是( )

①铁钉表面产生气泡 ②溶液由无色变成浅绿色 ③铁钉质量减轻 ④液体质量减轻

A.②③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6.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①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一定是单质②具有相同质子数的微粒一定是同一种元素 ③元素的化学性质取决于原子核内的质子数 ④碳单质不一定由碳原子直接构成 ⑤相同温度下,A、B两杯同种溶质的饱和溶液中所含溶质质量一定相同 ⑥配置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操作中不一定要用到天平 A.①④⑤⑥

B.①②③④⑤⑥

C.②⑤⑥

B.把混合气体点燃

D.将混合气体通过灼热的氧化铜

D.①②③⑤

7.除去二氧化碳中混有的少量一氧化碳,应采用的方法是( ) A.将混合气体通过灼热的焦炭 C.把混合气体通过澄清石灰水 8.有关乙醇(C2H5OH)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乙醇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2×2+1×6+16 B.C2H5OH中C、H、O元素的质量比是2:6:1 C.乙醇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 9.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D.C2H5OH中C元素的质量分数是

12?2?100%

12?2?1?6?16A.过滤 B.NaOH固体称量

C.液体读数 D.熄灭酒精灯

10.下列图标表示“禁止燃放鞭炮”的是( )

A. B. C. D.

11.二氧化铅(PbO2)是生产汽车蓄电池的电极材料,其中铅元素的化合价是( ) A.?1

B.?2

C.?4

D.?4

12.《茉莉花》是一首脍炙人口的苏南民歌。茉莉花香气的成分有多种,乙酸苯甲酯(C9H10O2) 是其中的一种。下列关于乙酸苯甲酯的说法正确的是 A.乙酸苯甲酯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50g B.乙酸苯甲酯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

C.乙酸苯甲酯中碳、氢、氧三种元素质量比为9: 10: 2 D.乙酸苯甲酯分子由碳原子、氢原子、氧分子构成 13.下列图标中,表示“禁止燃放鞭炮”的是( )

A. 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