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成都市龙泉驿区第一中学校2015-2016学年高二历史6月月考试题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六 文章四川省成都市龙泉驿区第一中学校2015-2016学年高二历史6月月考试题更新完毕开始阅读76a3b5bfcaaedd3382c4d306

A.“国家政府的权力或者国家主权今天正在被经济国际化或者全球治理削弱。” B.“传统的民族国家已经成了全球经济中不和谐的甚至不可能继续存在的活动单位。” C.“当代全球化正在重组或者重新调整国家政府的权力、功能以及权威。”

D.“国际秩序以及国际团结总会成为那些感到强大得足以把自己的意志强加给他人国家 的口号。”

第Ⅱ卷(非选择题,满分40分)

31.(12分)中国古代政治改革往往通过限制、冲击原有特权的方式来追求社会公平与公正。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令民为什伍,而相牧司连坐。不告奸者腰斩,告奸者与斩敌首同赏,匿奸者与降同

罚。有军功者,各以率受上爵。为本业耕织,致粟帛多者复其身;事末利及怠而贫者举以为收孥。宗室非有军功者,不得为属籍。??而集小都乡邑聚为县,置令、丞,凡三十一县。?? ——《史记·商鞅列传》

材料二:据家赀高下,各令出钱雇人充役,下至单丁、女户,本来无役者,亦一概输钱,

谓之助役钱。??以东、西、南、北各千步,当四十一顷六十六亩一百六十步为一方,——《宋史》卷三百二十七

材料三:保甲之法,籍乡村之民,二丁取一,十家为保,保丁皆授以弓弩,教之战阵。??

自是四方争言农田水利,古陂废堰,悉务兴复。?? ——《宋史》卷三百二十七 请回答:

(1)概括材料一中商鞅变法的哪些措施有利于推进公平正义、社会进步?(4分)

(2)依据材料二,说明王安石变法是怎样限制原有特权,追求社会的公平与公正的?(4

分)

(3)结合材料一和材料三,概括指出商鞅变法、王安石变法内容的相似之处。(4分)

【答案】(12分):

(1)实行法治;奖励军功;奖励耕织;推行县制。(4分)

(2)实行免役法,按户等征收所需募役的费用,不服役的官僚、地主也要出钱。推行方 田均税法,按照土地的多少和贫瘠收取赋税,官僚、地主也不例外。(4分) (3)加强对人民的控制和管理;重视农业生产的发展。(4分)

32. (20分)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1902年(清光绪二十八年)管学大臣张百熙曾拟订《钦定学堂章程》即壬寅学制, 未及实行。1903年(光绪二十九年)7月清政府命张百熙、荣庆、张之洞以日本学制为蓝本, 重新拟订学堂章程,于1904年1月公布,即《奏定学堂章程》,是年为旧历癸卯年故称癸卯 学制(中国近代第一个正式施行的学制)。

该学制包括《初等小学堂章程》、《高等小学堂章程》、《中学堂章程》、《高等学堂章程》、

岁以九月,令、佐分地计量,验地土肥瘠,定其色号,分为五等,以地之等,均定税数。

5

《大学堂章程》 (附《通儒院章程》)、《蒙养院及家庭教育法》、《初级师范学堂章程》、《优级师范学堂章程》、 《初等农工商实业学堂章程》(附《实业补习普通学堂章程》及《艺徒学堂章程》)、《中等农工商实业学堂章程》、《高等农工商实业学堂章程》、《实业教员讲习所章程》、《译学馆章程》、《进士馆章程》,还有《学务纲要》、《各学堂管理通则》、《各学堂奖励章程》和《各学堂考试章程》等。纵的方面分三段六级,共25~26年。横的方面有师范学堂和实业学堂,设立师范、农业(含农副业)、工业、商业、艺论、翻译等专业。 该学制规定学堂的立学宗旨是“以忠孝为本,以中国经史文学为基,俾学生心术壹归于纯正,而后以西学瀹(yuè,浸渍)其知识,练其艺能,务期他日成才,各适实用”。还规定了各级各类学堂的性质任务、入学条件、修业年限及相互衔接和关系。其施行至1911年辛亥革命止。

——摘自《中国大百科全书》

材料二 康有为说:“欲任天下之事,开中国之新世界,莫亟于教育。”他在其著作《大同 书》中,系统阐述了全面提高人才素质的思想,正如梁启超所说:康有为“为教也,德育居 十之七。智育居十之三,而体育亦特重焉;”“挽世变在人才,(成人才)在学术,讲学术在合 群。”??康有为在广东南海主持万木草堂时,他所培养的学生“每轻视八股,于考据训诂, 亦不甚措意,惟喜谈时务,多留意政治,盖有志于用世者。”

——摘编自张玉山《论维新运动时期维新派的人才观》 材料三 辛亥革命时期,一些刊物大声呼吁“教育救国”,“亡国亡种,人人不必居其罪, 惟教育者之罪;强国强种,人人不得居其功,惟教育者之功。无他,教育者进化之也”。五四 运动前后,“教育先行”、“教育救国”、“科学救国”的观点成为时尚,??(20世纪)20-30 年代,教育救国论与职业教育、乡村教育、平民教育的实践相结合,形成了一股社会政治思 潮。代表人物有黄炎培、陶行知等。

——中国百科网百科词条《教育救国论》 (1)根据材料一,概括指出《癸卯学制》的特点。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颁布的背景。(12

分)

(2)根据材料二,概括康有为有关教育发展的观点。(4分)

(3)根据材料二、三及所学知识,简评近代中国的“教育救国论”(9分)

【答案】(1)特点:①内容细致、全面,“有一定的专业性”(包括教育阶段的划分、课程设置、教育行政及学校管理等都有明确规定)(或答连贯性、系统性和普及性);②注重基础教育的同时,注重专业(职业或实业)教育的发展;③引进资本主义教育因素(或答学习日

6

本资本主义学制),体现教育近代化趋势;④带有“中体西用”的色彩(或答具有封建性‘保守性’) ⑤年限过长(4分。任答四点得4分)

背景:《辛丑条约》后,清政府面临空前的统治危机,试图以新政挽救危机;民族资本主义较快发展的影响;近代以来西学东渐的冲击;民主革命形势高涨;洋务教育的启示;封建旧学制的落后性与影响;教育救国情怀(4分,任答两点得4分)

(2)观点:①把教育作为开展政治活动的重要手段,强调教育服务于政治;②阐述全面提高人才素质,提倡培养群体观念;③立足于挽救民族危机,注重培养政治素养。(4分,任答两点得4分)

(3)评价:①它是近代中国社会的救国主张之一,是民族危机和忧患意识的共同产物,是对社会矛盾和时代挑战进行积极回应的产物;(2分)②教育救国论者重视教育,重视提高民族文化和民众的素质,促进教育近代化;有利于培养人才;有利于西学传播(向西方学习)(4分)③在探索救国救民真理过程中,他们没有认清近代中国社会的基本问题,而企图通过发展教育的办法来拯救苦难的中国,这是一种无法实现的救国方案。(2分)(言之成理,皆可适当赋分)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近代中国教育的发展,考查学生对历史材料的分析和历史现象的评价能力。

(1)第一问特点紧扣材料一二三两段材料,依据学制的具体规定,从教育阶段、教学内容、学制模仿学习的方向和局限性方面去归纳。第二问背景的分析需注意该学制颁布的时间,从政治、经济、思想文化、教育方面去分析。

(2)本题依据材料“欲任天下之事,开中国之新世界,莫亟于教育” “他在其著作《大同书》中,系统阐述了全面提高人才素质的思想” “每轻视八股,于考据训诂,亦不甚措意,惟喜谈时务,多留意政治,盖有志于用世者”分别归纳其特征即可。

(3)评价的进步性可从“教育救国论”思潮产生的社会背景、教育对人才培养、民族文化素质的提升所产生的影响方面分析。局限性需指出“教育救国论”的结果及其根源。 33.(15分)材料: 由政府官员、科学家和实业界人士组成的所谓“精英层”推动了美国现代史上第一次环保改革运动热潮。西奥多·罗斯福任纽约州州长时,就在“致全国水利大会的信”中提出:由联邦政府领导和资助发展美国西部的水利事业。”他认为,“保护自然资源是一个更为重大问题的一部分,它确保联邦安全与永存”。资源保护不仅意味着保存,而且应对自然资源实行科学管理,组织综合利用和保护。罗斯福上任后 ,1902年美国国会通过了《纽兹兰法案》,负责水利灌溉设施的建设和管理以及土地开垦事宜。1905年通过立法设立林业局,并任命平肖为局长以领导资源保护运动的重任。从1905年到罗斯福卸任,共发布

7

30多项行政命令新建和扩建国有森林, 使国有森林面积增加3倍多,达1.5亿英亩 ,国有森林数目增至194个。通过法令新建5个国家公园 ,面积达 2735英亩。1906年6月,敦促国会通过国家纪念地法 ,根据该法令,罗斯福在离任前三年时间里创立了81个国家纪念地。(摘编自滕海键《略论美国现代史上三次环保运动》等)

(1)根据材料概括西奥多·罗斯福环保改革的特点。(4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说明西奥多·罗斯福环保改革对后世的影响。(4分)

【答案】:(8分)

(1)利用联邦政府的权力干预经济活动;依靠科学家和专业人士来制定和实施资源保护政策;加强环保立法;强调可持续发展(或者强调保护与利用相结合);扩大了公共土地的面积。(任意4点,每点1分,共4分)

(2)奠定了20世纪美国联邦政府保护和利用自然资源政策的基础;(1分)推动了国家对经济生活的直接干预;(1分)有利于对自然资源的综合利用和保护,从而奠定了20世纪美国社会经济可持续快速发展的基础。(2分)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