峡江三等施工网技术设计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二 文章峡江三等施工网技术设计更新完毕开始阅读76b3325af01dc281e53af073

峡江水利枢纽工程 三等施工控制网技术设计

1、概述

峡江水利枢纽工程建筑物主要包括砼泄水闸、砼挡水坝、河床式发电厂房、船闸、进水口鱼道。坝轴线总长864米、泄水闸最大闸高30.5米、重力坝最大坝高22.1米。

施工测量主要有:发电厂房、泄水闸、重力坝、鱼道工程、公路、施工导流和水流控制、临建项目等工程测量。

控制网布设与加密控制、发电厂房、泄水闸、鱼道等测量是本标测量工作的重点。

主体土建Ⅱ标工程由中水十二局有限公司承建,施工控制网由公司测量队制作,2010年04月26日~05月03日经踏勘、图上选点、点位初放,确定该工程的施工测量控制网。

2、现有资料

江西省水利规划设计院测设,江西省峡江水利枢纽工程建设总指挥部提

供,湖南水利水电工程监理承包总公司江西峡江水利枢纽工程监理中心核发的

《峡江水利枢纽工程控制点成果》

《峡江水利枢纽工程土建标施工招标文件》 峡江水利枢纽工程平面布置图、结构图等

3、执行规范及技术要求

《国家三、四等水准测量规范》 (GB12898-91) 《国家三角测量和精密导线测量规范》 《水利水电工程施工测量规范》 (LS52-93) 设计、监理部门的其他技术要求

4、施工测量控制

施工控制测量遵循和服务于整个工程施工过程,其测量误差对测量放样点

的点位精度影响甚微和满足规范及设计的要求为原则。

平面控制网结合工程规模、工程总体布置、工程建设周期等因素,执行规范有关规定。设计三等平面控制网、三等三角高程网。

本施工控制网根据工程项目和施工区域地形的情况,布设由7个控制网点(右岸四个、左岸三个)所组成平面控制网,多大地四边形形式。平面控制网布设为三维网,按Ⅲ等平面、高程测设。布点以满足大坝、泄水闸、河床式发电厂房、围堰工程等施工为重点。全网整体平差,考虑控制加密、日常放样和设计、规范要求。 4.1平面控制

平面控制网最弱点相对同级起算点或邻近高一级控制点的点位中误差小于±10mm。

平面控制网设计为边角网,测边、测角仪器匹配。控制网点以实用为原则,在图纸上分析选取后,经实地踏勘后确定。

施工控制网服务整个施工过程,控制测量误差以对放样点点位精度影响甚微为原则。

Ⅲ等平面、高程控制网起算点为业主提供的GPS控制网点,控制点布设主要满足主体工程的施工放样需要,充分考虑日后的加密控制和日常放样工作,严格执行规范、设计要求。

拟定控制网点及作用如下:

控制网说明:控制点名由Ⅲ+序号组成,大坝右岸为单号、大坝区为三等边角网、全网共由8个点组成(含利用控制点)、利用GPS点3个、三等点全部具有强制对中装置的高墩。

拟定坝轴上游侧Ⅲ01、Ⅲ02,主要作用为上游围堰放样、鱼道工程、施工线路、重力坝砼施工放样、前期原始地形测量加密控制起算等;

拟定坝轴线附近点Ⅲ03、Ⅲ04,控制点将位于开挖区外(约120高程),主要作为坝体放样、前期原始地形测量、线路施工、加密控制基准与监测网联接等;考虑Ⅲ04点位较高拟在该观测墩设置全天候全方位棱镜,确保放样期间随时具备检核条件;

拟定坝轴下游侧Ⅲ05、Ⅲ06、Ⅲ07主要作为坝体砼放样、下游围堰

放样、前期原始地形测量、加密控制起算等。

控制网点布设为具有强制归心装置的混凝土观测墩。高标墩点位要求开挖至基岩或坚硬土层(见附图),标墩浇筑二期砼。安装强制对中盘时,须由测量人员监测,其底座不平度应小于4′。确保砼浇筑质量,标身抹面,涂白漆,标注点名。控制点设立保护装置,防止误撞、飞石破坏。个别位于开挖区附近控制点爆破前应做好保护装置加固工作。控制点发现位移迹象,查明原因进行复测。 提供资料检核、控制网精度估算

(1) 资料粗验,判断资料中是否有粗差。

(2)校核提供控制点Ⅴ111、Ⅴ112、Ⅴ5557间相互关系,根据实际拟选Ⅴ112为施工控制网起算点,以Ⅴ111~Ⅴ112为起算方位,按零类设计采用经典自由网。

(3) 点位中误差估算:根据图上选点得出控制点概略坐标,用智能图文网平差软件反算观测值,评估本设计的施测方案得出最弱点点位中误差为4.4mm。

(4) 平面控制网水平角及测距由TCR2003全站仪观测。边角网水平角观测仪器状态处于合格有效状态。水平角采用全园方向观测六测回,三角形最大闭合差±7″。根据全站仪度盘绝对编码原理,度盘不作配置仅对秒值作一定变换。

水平角观测技术要求:

等 级 仪 器 两次照准差 半 测 回 归 零 差 6″ 一测回 2C较差 9″ 同 方 向 各测 回 互 差 7″ Ⅲ TCR2003 2″ 等 级 Ⅲ 测 角 中误差 ±1.8 平均边长 中误差 1/15万 边长观测 往返各2测回 天顶距 3测回 水平角观测严格遵守规范有关要求。在角度观测时,目标采用塔式觇标,目标垂直角超过±3°时,测回间可重新整置仪器,使气泡居中。

测距作业技术要求: 等级 温度 最小读数 0.5° 气压 最小读数 50pa 一测回读数 较差限差 3mm 测回间 较差限差 5mm 往返较差限差 2(a+b*d) Ⅲ 测距边往返较差须将斜距化算至同一高程面上方可比较。测距边经气象、加乘常数改正,倾角加入两差改正后化为水平距离,其中大气折光系数选用0.14,地球曲率半径为6366300米。观测边长投影到测区选定高程面:51.2m。 4.2高程控制

高程精度满足最末级高程控制点相对于首级高程控制点的高程中误差小于±10mm。

根据所提供的高程基准情况,拟组成水准、三角高程混合网。将水准网点与平面控制点联测,将平面控制网布设成三维网,用三等三角高程替代三等水准。

三角高程作业技术要求: 天顶距观测 等仪、镜高对向观测线路闭合仪 器 级 中丝法 指标法 测回差 丈量精度 高差较差 差(mm) Ⅲ TCR 2003 3测回 7″ 7″ ±1mm ±50D ±12√[D] 施工控制网的测设严格按照规范执行。控制网技术设计报监理人审批核准后执行,施工控制网成果资料在报监理人批准后投入使用。

5、计算

对所有观测手簿统一编号,记录规范、填写齐全。平差计算前,对外业观测记录手簿及平差计算起始数据,进行百分之百检查校对。

计算采用智能图文网平差软件进行严密平差,方法采用验后定权法。平面网计算反映闭合差,测角中误差,点位中误差、边长相对中误差、误差椭圆等信息,高程网计算反映平差后高程单位权中误差,各未知点平差后高程中误差等信息。

观测、记录及计算小数位取位规定见下表: 等级 观测方向值 改正数 方向 长度 边长坐标值 方位角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