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子生物学实验指导手册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五 文章分子生物学实验指导手册更新完毕开始阅读76f7fbbd05087632311212b6

电泳仪;电泳槽;紫外核酸检测仪 2、试剂

TAE电泳缓冲液(50×):每升含Tris 242g,冰乙酸57.1mL,0.5mol/L EDTA(pH8.0)100mL DNA Marker:1kb ladder、DM2000 plus 6×DNA loading buffer (上样缓冲液) 四、操作步骤

1、将制胶板水平放置于模具内,插入合适的梳子;

2、称取1g琼脂糖于100 ml 1×TAE中,在微波炉中使琼脂糖颗粒完全溶解,冷却至45-50oC时倒入制胶板中;

3、凝胶凝固后,小心拔去梳子,将制胶板放入电泳槽中,加入1×TAE电泳缓冲液;

4、吸取提取的质粒DNA 5ul,6×上样缓冲液1ul,混匀后点入加样孔中,另外吸取5ul DNA Marker依次点入加样孔中;

5、盖好盖子,打开电泳仪,使核酸样品向正极泳动,100V约30分钟;

6、电泳完成后切断电源,取出凝胶,放入1ug/ml EB溶液中避光染色5分钟,染色结束后把凝胶置于紫外透射仪上观察电泳结果,并照相记录。

实验五 大肠杆菌感受态细胞的制备

一、目的

掌握感受态细胞的制备原理与操作步骤; 二、原理

在自然条件下, 很多质粒都可通过细菌接合作用转移到新的宿主内, 但在人工构建的质粒载体中,一般缺乏此种转移所必需的mob 基因,因此不能自行完成从一个细胞到另一个细胞的接合转移。如需将质粒载体转移进受体细菌,需诱导受体细菌产生一种短暂的感受态以摄取外源DNA 。

转化过程所用的受体细胞一般是限制修饰系统缺陷的变异株,即不含限制性内切酶和甲基化酶的突变体(Rˉ,Mˉ), 它可以容忍外源DNA 分子进入体内并稳定地遗传给后代。受体细胞经过一些特殊方法( 如电击法,CaCl2等化学试剂法) 的处理后, 细胞膜的通透性发生了暂时性的改变, 成为能允许外源DNA 分子进入的感受态细胞。进入受体细胞的DNA 分子通过复制,表达实现遗传信息的转移, 使受体细胞出现新的遗传性状。将经过转化后的细胞在筛选培养基中培养,即可筛选出转化子( 即带有异源 DNA 分子的受体细胞)。目前常用的感受态细胞制备方法有CaCl2法,CaCl2法简便易行,且其转化效率完全可以满足一般实验的要求, 制备出的感受态细胞暂时不用时, 可加入占总体积15%的无菌甘油于-70 ℃保存(半年), 因此CaCl2 法使用更广泛。

三、仪器与试剂 1、仪器

恒温摇床;冷冻离心机;制冰机;分光光度计;超净工作台;灭菌的离心管(50ml和1.5ml); 2、试剂

(1)0.1mol/L CaCl2溶液:称取1.11g CaCl2( 无水,分析纯), 溶于50ml重蒸水中,定容至100ml,高压灭菌。 (2)含15%甘油的0.1mol/L CaCl2: 称取1.11g CaCl2( 无水,分析纯), 溶于50ml 重蒸水中,加入15ml甘油,定容至100ml,高压灭菌。

5

四、操作步骤 (一)细菌的培养

吸取10ul TOP10大肠杆菌菌液,接种于5ml LB 液体培养基中,37 ℃下过夜振荡培养(实验一中已完成)。将该菌悬液以1:100-1:50 的比例接种于100ml LB液体培养基中,37℃振荡培养2-3 小时至OD600 =0.4-0.6 左右。

(二)感受态细胞的制备 ( CaCl2 法)

1、将培养液转入50ml离心管中,冰上放置10分钟,然后于4℃下4000rpm 离心10分钟。

2、弃去上清,用预冷的0.1mol/L 的CaCl2溶液10ml轻轻悬浮细胞,冰上放置15-30 分钟后,4℃下4000rpm离心10分钟。

3、弃去上清,加入2ml 预冷的0.1mol/L 的CaCl2溶液,轻轻悬浮细胞,冰上放置几分钟,即成感受态细胞悬液。

4、感受态细胞分装成200μl 的小份,可直接用于转化实验,也可贮存于4℃可保存一周。 五、注意事项

1、实验中所用的器皿均需要高压灭菌,以防止杂菌和外源DNA的污染。

2、实验过程中要注意无菌操作,溶液移取、分装等均应在无菌超净工作台上进行。 3、应收获对数生长期的细胞用于制备感受态,OD600不应高于0.6 4、制备感受态细胞需要高纯度的CaCl2,并用超纯水配制。

5、整个实验一定要在冰浴条件下操作,温度时高时低会影响转化效率。

实验六 重组子的转化及阳性克隆的初步筛选

一、目的

学习将DNA分子转化进入受体菌的方法。 二、原理

转化是指质粒DNA或以它为载体构建的重组子导入细菌的过程,体外连接的重组DNA分子必须经转化导入合适的宿主细胞中才能大量的进行复制、增殖和表达。常用的转化方法有热激法、电穿孔法,进入受体细胞的DNA 分子通过复制,表达实现遗传信息的转移, 使受体细胞出现新的遗传性状。将经过转化后的细胞在筛选培养基中培养,即可筛选出转化子(Transformant, 即带有异源 DNA 分子的受体细胞)。

本实验用外源质粒pLenti6-GFP转化大肠杆菌TOO10感受态细胞进行复制扩增。用含氨苄青霉素的琼脂平板进行转化子的初步筛选,转化成功的受体菌具有氨苄的抗性,能够在含有抗生素的培养基上存活,而未受转化的受体细胞则因缺乏抵抗抗生素的能力而死亡。

三、步骤

1、新制备或4℃保存的感受态细胞悬液, 加入质粒DNA 溶液2-3ul(含量不超过50ng,体积不超过10μl), 轻轻摇匀,冰上放置30分钟。

2、42℃水浴中热击90秒,热击后迅速置于冰上冷却3-5 分钟。

3、 向管中加入1ml LB 液体培养基(不含Amp), 混匀后37℃振荡培养 1 小时,使细菌恢复正常生长状态,并表达质粒编码的抗生素抗性基因(Ampr ) 。

4、将上述菌液摇匀后取 100 μl 涂布于含Amp 的筛选平板上,正面向上放置半小时,待菌液完全被培养基吸收后倒置培养皿,37℃培养16-24 小时。

5、结果:培养皿中可见一个个菌落即为转化成功的阳性克隆。

6

四、注意事项

1、转化效率与外源DNA的浓度成正比,如果加入外源DNA的量过多或体积过大,转化效率也都会下降,所以一般情况下DNA溶液的体积不应超过感受态细胞体积的10%。

2、42℃热处理很关键,温度要准确,转移速度要快。

实验七 PCR

一、目的

掌握PCR原理与操作步骤; 二、原理

PCR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聚合酶链反应)是一种选择性体外扩增DNA 或RNA 的方法.它包括三个基本步骤:

1、变性(Denature):目的双链DNA 片段在94℃下解链;

2、退火(Anneal):两种寡核苷酸引物在适当温度(50 ℃左右) 下与模板上的目的序列通过氢键配对; 3、延伸(Extension): 在Taq DNA 聚合酶合成 DNA 的最适温度下,以目的DNA 为模板进行合成. 由这三个基本步骤组成一轮循环,理论上每一轮循环将使目的DNA 扩增一倍,这些经合成产生的DNA 又可作为下一轮循环的模板,所以经25-35 轮循环就可使DNA 扩增达106倍。

本实验是从pLenti6-GFP质粒上扩增GFP(绿色荧光蛋白)基因。 三、仪器与试剂 1、仪器:PCR仪 2、试剂

2×Taq DNA 聚合酶预混液(含PCR buffer Mg2+、Taq酶、dNTP、染料); 模板DNA(plenti6-GFP质粒)

引物(各10uM):GFP-F: GGAATTCATGGTGAGCAAGGGCGAG GFP-R: CGGGATCCTTACTTGTACAGCTCGTCCATG 四、操作步骤

1、PCR 反应体系(20ul)

2×PCR buffer(含Taq酶及染料) 10μl 模板 1μl GFP-F(10μM) 1μl GFP-R(10μM) 1μl 灭菌水 7μl 2、PCR反应程序

预变性 94℃ 5min 变性 94℃ 30s

退火 55℃ 30s 30个循环 延伸 72℃ 1min 终延伸 72℃ 10min 3、产物分析

取10μl PCR产物加入琼脂糖凝胶孔中,100V电泳,至指示带电泳至2/3凝胶处时停止电泳,取出凝

7

胶,凝胶成像仪中观察并拍照。

五、思考题

1、降低退火温度对反应有何影响? 2、延长变性时间对反应有何影响? 3、循环次数是否越多越好?为何? 4、如果出现非特异性带,可能有哪些原因?

实验八 DNA的酶切及电泳鉴定

一、目的

掌握DNA酶切的原理与操作步骤; 二、原理

限制性内切酶能特异地结合于一段被称为限制性酶识别序列的DNA 序列之内或其附近的特异位点上,并切割双链DNA 。它可分为三类:Ⅰ类和Ⅲ类酶在同一蛋白质分子中兼有切割和修饰(甲基化)作用且依赖于ATP 的存在。Ⅰ类酶结合于识别位点并随机的切割识别位点不远处的DNA ,而Ⅲ类酶在识别位点上切割DNA 分子,然后从底物上解离。Ⅱ类由两种酶组成: 一种为限制性内切核酸酶(限制酶),它切割某一特异的核苷酸序列; 另一种为独立的甲基化酶,它修饰同一识别序列。Ⅱ类中的限制性内切酶在分子克隆中得到了广泛应用,它们是重组DNA 的基础。绝大多数Ⅱ类限制酶识别长度为 4 至6个核苷酸的回文对称特异核苷酸序列(如EcoRⅠ识别六个核苷酸序列:5'- G ↓AATTC-3'), 有少数酶识别更长的序列或简并序列。Ⅱ类酶切割位点在识别序列中,有的在对称轴处切割,产生平末端的DNA 片段(如Sma Ⅰ:5'-CCC↓GGG-3'); 有的切割位点在对称轴一侧,产生带有单链突出末端的DNA 片段称粘性未端, 如EcoRⅠ切割识别序列后产生两个互补的粘性末端。

限制性内切酶的酶解反应最适条件各不相同, 各种酶有其相应的酶切缓冲液和最适反应温度( 大多数为37℃)。对质粒 DNA 酶切反应而言, 限制性内切酶用量可按标准体系 1 μg DNA 加1 单位酶,消化1-2小时。但要完全酶解则必须增加酶的用量,一般增加2-3 倍,甚至更多,反应时间也要适当延长。

三、仪器与试剂

1、仪器:水浴锅、电泳仪 2、试剂:限制性内切酶及其缓冲液 四、操作步骤 1、酶切反应体系

反应体系 质粒DNA 10×酶反应缓冲液 BamH I EcoR I ddH2O 2、电泳

按前面所述,取10μl 扩增产物用1%琼脂糖凝胶进行电泳分析,检查反应产物及长度。

8

20ul 10ul 2 ul 1 ul 1ul 6ul 混匀后瞬时离心,置于37度反应1小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