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现代文阅读常见题型及规范答题模式类型(教师) 安乡一中 龚德国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三 文章高考现代文阅读常见题型及规范答题模式类型(教师) 安乡一中 龚德国更新完毕开始阅读76fcf07527284b73f24250d8

5..描写手法:肖像描写、动作描写、心理描写、环境描写(景物描写)、细节描写等。

6.抒情方式:直接抒情(直抒胸臆),间接抒情(情景交融、借景抒情、托物言志、借景抒情、寓情于景、情景交融、情景相生、以乐景衬哀情)。

(四)语言特色:

清新明快,简洁洗练,含而不露,简笔勾勒,浓墨重彩, 人生到底像什么?这的确是个见仁见智的问题,然而也正是因为有这么多种对人生不同的态度,形成了各不相同的生命剧本。

我们对人生的诠释,其实也就是内在潜意识的外在表现,自然也就活出那种形态的生命形式。

于是我们会看到,有些人终其一生,始终扮演着苦情哀怨的主角;有些人虽然会赚钱,但却始终留不住钱;有些人体物入微,穷形尽相,诗情画意,富有哲理,耐人寻味,形神兼备,语言浅近明白如话,言简意丰,行云流水,平实质朴,诙谐幽默,辛辣讽刺,准确精当,形象生动,惟妙惟肖,淋漓尽致,留有空白,情韵悠长,力透纸背,入木三分

现代文阅读示例:题目:生命的问句 一棵有毒的树矗立在路旁。

第一种人老远看见了,赶紧绕路而行,他们一点也不愿接近,深怕不小心会中毒。

第二种人,来到了树边,看见这棵树,马上就想到它的毒素,急着要砍除它,以免有人受害。

第三种人有着不同的心态,愿意带着慈悲心去思索;这棵树也有生命,不要轻易地毁掉。于是在树旁圈上篱笆,注明有毒,以此避免危害到路人。

至于第四种人在看见这棵树的时候,会说:“喔!一棵有毒的树,太好了,这正是我要的!”

他们开始研究树的毒性,提炼了毒素,与其它成分混合,制成了可以救人的药材。

你认为人生是什么呢?如果有一个造句,“人生是??”或“人生像??”,你会怎么完成这个句子呢? 用直觉,就是脑海里直接浮现出来的答案,我们不是在写作文或进行造句比赛,不需要修饰或优美的词句。 “我的答案是人生如戏”,一位看起来吊儿郎当,凡事不在乎的男士可能会这样说。

“从小我看着爸爸妈妈为这个家打拼,一直认为人生是很艰辛的。”即使这位女学员没有说出来,从她愁眉不展的神情,也可以猜想得到答案。

“人生是一场无休止的竞赛”,这位学员有着非常明显的“宁为鸡首,不为牛后”以及“只有第一,没有第二”的刚毅性格。

难怪他说自己当年没有考上第一志愿的高中,就放弃已考上的第二志愿,毅然去当兵。

还有人说“人生是来还债”,这样的想法,虽然宽慰了受到创伤或不公平待遇时的怅惆,但回答这个问题的学员,似乎有着很深的无奈。

最擅长演出的就是悲剧英雄。

还有一位学员在课堂上赫然发现,自己不论在婚前、婚后,在家庭、公司,虽然有女儿、太太、职员等各种不同称呼,但总括而言,结果只有一个——为别人活,完全没有自我。

“人生永远是朝向你所思考的方向前进”,就像开头故事中的那棵树,你用不同的方式对待,就会导致不同的结果。 你认为人生像什么呢?

(节选自田彩虹《让身心安顿》)

1.(1)第1自然段中,“一棵有毒的树”比喻什么?

(2)倒数第3自然段中“完全没有自我”的含义是什么?

2.分别用不超过4个字的词语概括四种人的特点。 3.在第8自然段中,(1)作者说,回答“人生是什么”的问题,要“用直觉”,在脑海中直接浮现答案,那么,作者具体认为应该怎样回答“人生是什么”的问题?

(2)人们回答“人生是什么”的问题,出现不同答案的原因又是什么?

第1题第1问考生的答案较多的是“对人有害的东西”。拟出这种答案显然对文章缺乏认真、细致地阅读,望文生义,主观臆断。从理性分析的角度看,本文题目是《生命的问句》,作者先用毒树来打比方,形象具体地写了四种人对毒树的不同心态,水到渠成地提出对生命的问句。“树”指“生命”,“有毒”指“困境”,因而答案是:生命中的困难。

第2问考生往往回答:全部奉献,一切为了别人。这个答案错就错在考生语感差,没能从语境捕捉到与之相关的字、词、句等,不懂得细细品味。语感的捕捉同样需要理性分析来印证,其实倒数第4自然段的色调就是悲凉的,接着用“还有一位学员”过渡,显然主体色调是一致的,那这句话就不是褒义的了,而应理解为:没有自己的个性和自我价值。

面对第2题考生往往不知如何下手如何归纳,不能根据文意检索出“绕路而行”“怕”“急着要砍除”“带着慈

5

悲去思索”“太好了”“正是我要的”这些关键词去归纳答案,造成要点不全,主观臆断。其答案应是:逃避、抗争、慈悲、研究利用。理性的分析也表现在对题干中关键信息的把握上。面对第3题考生往往不太注重对题干关键信息的分析,结果似懂非懂,云里雾里、答非所问。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一是没有抓住题干“要‘用直觉’,在脑海中直接浮现答案”“作者具体认为”这些词句,去考虑原文用的是形象,而不是抽象的语言去解释这种现象;二是没有对具体的明性文字中暗示考生应如何作答。答题时,考生要尽量对应作答,如此可体现一个考生的答题素养。

(2)把握试题指向

①答案思考范围的指向。有些试题给我们指出了解答试题时的思考范围,如2002年全国高考卷《话说知音》的第19题:俞伯牙遇到钟子期这个知音,为什么会万分地兴奋和感激? “俞伯牙遇到钟子期这个知音”这部分内容在第2段,答案也应在第2段中寻找并思考。

形象一一对应去概括抽象;三是缺乏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的经验,缺乏整体认识,全面把握;四是语感较差,造成答案要点不全,表述不全或表达不详。此题的答案是:(1)谈对生活的慨叹、对生命的感悟、对人生的体验(或:谈自己的人生经历所感,观察他人的人生经历所得);(2)不同的观点都有真切的生活经历作为明证。

从以上对《生命的问句》一文主观试题的具体分析可以看出,主观试题的解答具有分析、推理和归纳等思维特点。

如何快速地掌握阅读方法与技巧呢?我们可以从以下方面进行努力。

1.整体把握

高考现代文阅读题的设置,与平时的语文教学是一致的,强调整体阅读。解题时,要从整体出发,通读全文、弄清线索、理清思路,进而把握文章主旨。局部服从整体,主旨弄清楚了,局部就明白了。思路弄清楚了,才知道每一段、每一句话在整篇文章中的地位和作用以及相互间的关系。

2.研读题干

现代文的阅读题是一个由分而总,由局部到全局的相对完整的测试系统。把握这一测试系统,可以综合考虑各题在文章中涉及的区间,考虑信息在文中的分布,同时了解测试的重点及难点,思考答题策略,并尽可能在各题的互相联系中获得重要启示。

(1)从配分看采分点

一道题配多少分,是给考生如何答题的一个重要暗示。比如某道题配给2分,若要求考生概括作答,则只要概括内容要点即可;若要求用原文作答,则一般要在原文中寻找两处恰当的语句(将原句稍作压缩)作答(每答对一处给1分),这叫做对位配分法。还有一种叫错位配分法,即“答对一个不给分,答对两个给1分,答对三个给满分”的配分法。一般来说在题目的设置上,命题人在作答处已标明了(1)(2)(3)等序号;如果命题人标明序号,也会在题干或说

②答案思考重心的指向。有些试题直接提示回答问题所需思考的重心。如《话说知音》一文的第21题:俞伯牙因失去知音而不再鼓琴的故事已成为千古佳话,但作者为什么还要“唐突地劝慰他”?根据文意,简要回答。从题目中可以看出,虽然“俞伯牙因失去知音而不再鼓琴的故事已成为千古佳话”,但作者不以为然,根据题干提示,回答的重心就在“唐突地劝慰他”。从原文的第3、4段中可得出答案。

③答案形成方式的指向。有些试题在答题方式上作了严格规定,如限定字数,是否用原句作答等,表述答案时应严格遵守。

3.准确答题

(1)选择规范的答题角度 作答时,是从正面作答,还是从反面作答;是站在作者的角度来回答,还是站在他人的角度来回答,都要揣摩命题人的意图。从正面答题,直白晓畅;从反面答题,含蓄隽永。因此,考生必须审好题,选取最佳的答题角度进行答题。如2001年上海卷第一篇阅读理解中的第3题:“第②段引用了《闲情记趣》并加以分析阐发,目的是说明”许多考生答为“假山上面的亭、树与假山不相称”。初看上去,此答案并没有错,但细细琢磨,也有不妥的地方。因为该文是叙述假山的,应以假山为主体,所以答案应为“假山与其上面的亭、树不相称”(或:相称才有情趣)。

(2)培养正确的答题意识

①紧扣题意,扣“问”作答。如何问就如何答,几问几答,切忌一“答”回几“问”、所答非所问。

②注意答案语言的规范性和完整性。很多考生的答案语言表述不规范、不当省略、违规简缩,造成语言生硬呆板、要点不全、答题泛化,影响得分。如回答“为什么”之类的问题时,没有运用“因为??所以??”之类的语言表述;在对叙述性作品的分析综合和评价鉴赏时,往往遗漏叙述对象,导致因指代不明或张冠李戴而误答失分。所以,在作答时务必写出叙述对象。

6

( 3 )选用恰当的表述方法 ①借用原文词句表述法

高考现代文阅读主观题,有的题目可以借助文中中心句、主旨句、总括句和关键用语作答,既准确又快速。如2000年高考试题第Ⅱ卷阅读文章《长城》的第1小题,只需抓住三个单独成段的结论句“所以我说,你是一卷,凄婉的历史,长城”“所以我说,你又是民族封闭的象征,长城”“所以我说,你是一个文化愚钝的标志,长城”就可以回答,因为它们是揭示中心的句子。 ②整合信息表述法

高考现代文阅读能力的考查,还要求考查考生整合信息的能力。因此把有关关键句及其关键词进行组合来表述,也不失为一种好方法。如2002年全国高考卷第20题:“知音的传说已经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根据文意,分两点对此概括说明。”根据命题要求在全文中能搜索到以下关键的信息句:第1段中有“知音的传说,已深深珍藏在无数华夏子孙的心坎里”;第2段末尾有“知音难觅,怪不得唐代的诗人孟浩然,要反复地感叹‘恨无知音赏’和‘知音世所稀’了”;第3段开头有“我偶或在黝黑的深夜里浏览着《吕氏春秋·本味》和《列子·汤问》,思忖着知音这两个字的分量??”等句子。这些关键句与题干“中国传统文化”相契合。据此可组合成答案:知音的传说已深深珍藏在无数华夏子孙的心坎里;神往和渴求知音,已成为华夏子孙一种纯洁而神圣的情操。 ③归纳要点分条表述法

利用现代文阅读主观题考查考生的归纳概括及表述能力,也是测试的一个重点,这就要求我们整体感知,驾驭全文,树立分合意识。 “分”就是要分层解析,尽可能完整地解析出回答问题时涉及的所有要点,并对其深入地理解分析;“合”就是归纳综合,将分解出的多项复杂的内容归拢起来,进行概括,以求达到以简驭繁的表达效果。先分后合,是解答现代文主观题尤其是限定字数的主观题的有效方法。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