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六单元教案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一 文章第五六单元教案更新完毕开始阅读770876b91a37f111f1855b61

表现的思想正是作者的社会理想。

4.问题讨论三:怎样看待作者所描写的“世外桃源”? 在学生讨论的基础上,教师补充讲解:

作者这一社会理想是对当时黑暗的社会的批判,在客观上也反映了人民摆脱压迫、摆脱剥削的要求,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但它又带有一定程度的复古倾向,想回到老子所描述的“小国寡民”的社会中去,是一种消极避世思想的表现,显示出作者的思想局限性。 5.总结:这两节课,我们通过学习《桃花源记》,进一步走近了陶渊明,了解了陶渊明。虽然陶渊明向往的理想社会还带有这样那样的局限性,但他对理想的追求,对黑暗现实的否定,还是值得肯定的。毛泽东同志有这样的诗句:“陶令不知何处去,桃花源里可耕田。”岁月流逝,沧海桑田,多少年过去了,社会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人类进入了高科技时代。但是,战争仍然存在,社会并不公平,那么,你心目中的理想社会是怎样的呢? 6.布置作业: 课外请以“心目中的理想社会”为题写作。 (三)案例分析

这个教学设计较好的体现了文言文教学要言、文结合,突出“文化味”的教学思想。在整个教学过程所指向的是对作品的文化解读。但在解读的过程中,特别是第一课时中,通过复述内容、补充注解、联系迁移等方法较好地落实了语言教学。而对作品的文化解读,并不是单纯由教师来讲授,而是通过问题讨论,引导学生充分的利用资料,结合文本自主探究、合作探究。教师主要在学生讨论探究的过程中适时点拨、引导,并作必要的讲解、补充,将学生的探究逐步引向深入。

相信这样一种教学理念指导下的文言文教学,应该能使我们在文言文教学中有一种“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感觉。当然,上面这个教学设计只是一个例子,一种方案。“教无定法”,只要教学理念正确,教学思路对头,每位教师都可以设计出适合自己教学风格,适合学生具体学情的教学方案来。

下面就来看这样一个教学案例:

在学生自读,初步了解课文,解决字词难点并整体感知课文后,进入第二个教学环节: 2.分步探究

(1)老师范读,学生进入情境,想象画面。

(2)讨论:用三个单音节词概括桃花源给你留下的印象。

(通过具体的问题情境,激发学生兴趣,唤醒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根据自己的理解,小组讨论,在教师指导下最后达成共识。) (3)提出观点:美、乐、奇。

(4)寻找依据:文中哪些句子能说明桃花源的“美、乐、奇”?让学生读原文,并用现代汉语解释。

探究1:桃花源之“美”。

(1)找出描写桃花源外部环境美和内部环境美的句子。如:“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2)要求学生仔细品味自认为文中写得好的语句,体会本文的语言情致。如:第一段描写桃花林“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这些美词佳句在表达意境和语感上有何特点? (写出了花草的色泽、质地、形态,不仅花多、花美,而且奇特无比,突出了桃花林的神奇之处;用四字句的形式,读起来铿锵和谐、节奏整齐、琅琅上口。)

(3)桃花源风景美不胜收,你头脑中浮现出了怎样的画面?选一个景点进行描绘。 探究2:桃花源之“乐”。

(1)桃花源是美的,也是充满欢乐的,你能从哪些人那里感受到桃花源的“乐”(男、女、

老、幼)

(2)他们过着怎样快乐富足的生活?请想象他们的生活场景,用一句话加以描述。这里的 (人)很快乐,你看……

如:这里的老人很快乐,你看,在银色的月光下,他们清茶一杯,闲话桑麻,儿孙饶膝,尽享天伦。

(3)讨论:第二段写桃花源居住的环境“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勾勒出怎样的田园生活画面? 学生自己谈感受,教师稍作点拨:

“平旷”指土地广阔平坦;“俨然”即整齐有序;“良田、美池、桑竹”三词并列,描写出田地的肥沃,池塘环绕以及树木成荫的佳景;“相闻”则以动写静,既说明人丁兴旺,有让人感受到乡村的静谧,这些生动的词句勾画和展现了桃源人安居乐业、闲适祥和的生活画面。 探究3:桃花源之“奇”。

学生探讨:桃花源“奇”在哪儿?

(1)“景”奇。如“土地平旷,屋舍俨然……”等

(2)“人”奇。如“男女衣着,悉如外人。”“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3)“踪”奇。竟然“处处志之,不复出焉”“未果,寻病终。”

(摘自麻晓春等著《探究教学的思考与实践》)

这一教学环节以探究桃花源给读者留下的印象——美、乐、奇为中心,引导学生从文学表现的角度,品味语言,感受情境,体验情感、感悟作者所表现的理想社会。在教学中,教师通过引导学生想象、描绘、分析、推理,让学生含英咀华、探幽揽胜,透过语言去感受作者笔下的桃花源环境之美、百姓之乐,既加深了学生对文章主旨和作者思想情感的理解,又在深入探究的过程中串连起字词教学,课堂气氛热烈,学生兴趣浓厚,教学效果良好。如果我们的文言文教学只停留在字词教学和背诵的层面上,或是脱离字词,刻意拔高作纯理论的文学分析、文化解读,都是收不到应有的效果的。 (四)相关链接

1.此语殊不呆滞,但本记字字可悟,更须言外遇之。如“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此数句须看一个“忘”字,一个“忽”字,隐然说人到忘处,百虑都尽,便忽有会意处也。“屋舍俨然”以下忽缀一语云:“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此正文字绝处逢生法。恍惚变化,另开一径,才转出“设酒作食”一段光景。末段云“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有寓言凡人事境阅历,以无意适遭为至,着意便迷惑矣,与庄氏“异哉象罔”乃得同旨。结句“后遂无问津者”,冷讽世人,悠然不尽。

([明]张自烈辑《笺注陶渊明集》卷五)

2.设想甚奇,直于污浊世界中另辟一天地,使人神游于黄、农之代。公盖厌尘网而慕淳风,故尝自命为无怀、葛天之民,而此记即其寄托之意。如必求其人与地之所在而实之,则凿矣。 ([清]邱嘉穗《东山草堂陶诗笺》卷五)

3.陶渊明之写此记,或多或少地有些素材,实在也可以看作一篇有美感的古小说,反映了当时的社会意识。记中写的是什么样的社会呢?桃花成林,落英缤纷,良田美池,鸡犬相闻,老人儿童,各露愉快的神情,大家还很有礼节,见了客人,亲切热情,客人临别时,桃源人叮嘱他说:“不要告诉外面的人。”也即安于小国寡民之意。

这是作者向往的理想的天地,无君无臣,无赋税无丧乱,作者的这种理想,当然永远不可能实现,但从反面恰恰揭示了作者生活在这样一种现实中,易君如同儿戏,桑麻都已零落,田地残破,鸡犬不宁,老人得不到颐养,儿童失去天真。由于自己谈不上温饱,自然不可能有酒食招待客人。桃源人所以不希望客人告诉外面,就因为他们对秦朝尚有余怖,生怕外面人来得多了,会干扰原有的宁静祥和的生活。作者越是写桃花源的美善可爱,越显得现实的丑

恶可怕。

(金性尧)

22.短文两篇 (一)教学目标

1.背诵并默写这两篇短文。

2.掌握并积累有关的文言词句,初步了解“之”在文言文中的多种用法。 3.理解托物言志的写法,体会精妙新颖的构思。

4.感受作者安贫乐道、洁身自好的生活态度,学习中国古代知识分子注重道德修养的优良传统。

(二)教学设计

分篇教学,各用一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陋室铭》 1.导入

假设你做违背自己良心或意愿的事,你可以荣华富贵;否则就只有只有一间陋室,你将在那里过着贫穷的生活,你作出怎样的选择?为什么? 2.简介作者,解题。

“铭”是一种怎样的文体?这种文体现代还用吗?——座右铭 3.初读课文

(1)大声朗读,读正确、读流利,注意停顿。 (2)本文是韵文还是散文?找出韵脚,压什么韵? (3)再读一遍,注意读出它的韵味。 4.导读课文

(1)作者从哪些方面来描写陋室之陋?(故意设下圈套,意在让学生明白本文要表现的是陋室不陋本文又是从哪几个方面来论述陋室不陋的?) (2)既然要写陋室不陋,为什么开头两句先写山、水?

填空: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室不在 , 有 则 。 (可以填:华丽,有德者居之,雅)

(3)文章从哪几个方面来表现陋室之雅? 环境:清幽 来往的人:高雅 主人生活:清闲

(4)7.文章末尾为什么提到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并引用孔子的话? 以先贤自比表明自己的志向,以孔子的话来暗示是君子居之 。 (5)用一个成语概括本文所表现的作者的生活志趣。(安贫乐道) 5.文化寻踪:

(1)作者为什么要写这篇铭文?

让学生了解古代文人以诗文明志的传统。

(2)以现代人的眼光来看,作者的陋室还有什么可取之处吗? 绿色、亲近自然、生活简朴、居室的文化气息等等。 作业:给自己写一篇《××铭》 第二课时 教学《爱莲说》 1.导入课文:

班上有同学的姓名中带有“莲”字吗?请他讲讲对于“莲”的认识。

2.解题,简介作者:

3.自读课文,疏通生字词 4.课文解读:

(1)陶渊明为何“独爱菊”? (2)世人为何盛爱牡丹?

(3)作者为何“独爱莲”?莲有什么可爱之处?

指导学生读懂“出淤泥而不染……不可亵玩焉”一句,并强化字词教学 (4)作者为何要写这些花?(以花喻人,托物言志)

(5)作者把菊花比作“隐逸者”,把牡丹比作“富贵者”,把莲比作“君子”,你认为恰当吗?为什么?

允许学生有不同看法,如当代作家张抗抗就写过一篇散文《牡丹的拒绝》,表现牡丹的个性是高贵而不是富贵。关键在于引导学生理解作者的道德追求。

(6)对于菊花的爱好,陶渊明之后就很少有人了,这说明了什么?(曲高和寡)为什么喜爱牡丹的人很多?(世人都贪图富贵,追逐名利,世风日下) 5.拓展延伸

(1)文章开头一句说:“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请你举出例子来说说它们各有什么可爱之处。

(2)一些媒体和组织建议评选国花,被列入侯选名单的菊花、梅花、牡丹等,你认为哪种最恰当?为什么?

6.课堂练习:完成课后“研讨与练习”第三题。 7.作业:背诵并默写这两篇短文。 23.核舟记 (一)教学目标

1.熟读全文并背诵第二至四段。

2.掌握并积累有关的文言词语,了解文言文表示数量的语言结构特点。 3.理解课文内容,感受我国古代工艺技术的杰出成就。 4.了解文中相关的古代文化常识。 (二)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1.导入新课

我国是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具有灿烂辉煌的民族文化,工艺美术是其中的一朵奇葩。今天,我要向同学们推荐的是一篇介绍工艺小品的文章——《核舟记》(板书课题)。 2.作者简介。

魏学洢(约1596--1625)字子敬,明末嘉善(现在浙江省嘉兴市)人。其父亲魏大在明熹宗时做“给事中”官,因上流指责权奸魏忠贤结党树威,被逮捕下狱。魏学洢尽力营救其父,末成。其父被害死在狱中,学洢痛父冤枉,晨夕号泣,自己又受到阉党迫害威逼,不久悲愤而死,只活了30岁。

他一生没做过官,生前好学善文,撰有《茅檐集》。 3.初读课文

教师范读课文,然后正音及解决疑难词句。(可以听录音) (1)正音。(略) (2)释词。(略) (3)重点句子: ①罔不因势象形,各具情态:都能顺着原材料的格局来雕刻形象,各有各的神情姿态。 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