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弥陀佛讲四十八大愿》讲记(大安法师)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二 文章《阿弥陀佛讲四十八大愿》讲记(大安法师)更新完毕开始阅读7715af66cbaedd3383c4bb4cf7ec4afe04a1b1c9

大安法师:阿弥陀佛四十八大愿讲记之缘起

诸位大德比丘、诸位居士同修:

在东林祖庭,我们一道来研讨阿弥陀佛四十八大愿,是非常殊胜难得的因缘,亦是诸位同仁宿世善根福德所致。佛经常说人生难得、佛法难闻、中国难生、净土难信,确是真实不虚的。人身之难得,释尊以盲龟值木来比喻。譬如浩瀚无际的大海中飘浮着一块木板,木板上有一小圆孔。而海中有一只盲龟,每一百年浮出海面一次,很快又沉下去。当这只盲龟每一百年伸头一次时,正好就伸进那块漫无边际漂流的木板的圆孔里,其概率之低可想而知,而得人身却比盲龟值木的几率还要低,可见人身难得。难能才可贵,人的生命具有深刻的反省思惟与超越的意向,又不乏坚韧的意志力,堪为修道的法器。是故十方三世诸佛都在人道中示现成佛,乃至忉利天人都期望命终能生到南阎浮提,行作沙门。所以我们要珍惜这一期难得的生命,在这一生完成了生脱死究竟成佛之大事。

在这个娑婆堪忍的世间,能遇到佛,亦是很不容易的事情。我们没有生在佛出兴于世的时代,这是善根福德的缺乏。然而庆幸的是,我们还能够生在佛的末法时期,还有闻法、诵经、研教、修行的机缘。能够闻信阿弥陀佛的弘誓大愿,此非于一佛二佛三四五佛所种之善根,乃是于无量佛所种植善根所致,吾人当生稀有难遭之想。佛法不仅仅是一门学问,而是知行合一的践履,是生命本体性的超越。它让我们了解到宇宙人生的真相,知道生命的真正价值之所在。释尊以大悲愿力示现在这个浊染的世间,说法四十九年,给我们留下三藏十二部的智慧灵文,昭示宇宙人生的真相,指陈生命的目的与意义,其现量证悟境界,超情离见,不可思议,是吾辈凡夫心力所不及的。

净土念佛往生法门即是大不可思议之事,而且是跟吾辈众生息息相关。每个关注生命价值的人,都应该了解净土法门。一个人有幸能信受念佛法门,生命就会有一个完美的交待,有一个最殊胜的超越。这一生就像一块跳板,由浊恶至净善,由愚痴到智慧,由凡转圣。而这个跳板亦非无因而有,乃是释迦弥陀两土世尊为我等特设的。佛种从缘生,两土世尊为我等众生提供的念佛往生净土的增上缘,实在是百千万劫难遭遇的稀有因缘。

净土法门乃是阿弥陀佛以同体大慈悲心所兴起的圆顿妙法。无量因缘,旷劫难遇。这一近缘由《佛说无量寿经》而发起。在灵鹫山上,释尊眼耳鼻舌身意六根豫悦,头顶上放出光明,光中有色,光色中显出十方刹土的景像。当时侍者阿难即从座起,偏袒右肩,长跪合掌,恭问世尊:?今日世尊现出如是殊妙的瑞相,是我自侍佛以来从未见过的。是不是今日世尊住在最奇特的法里面?是否世尊要为一切众生做智慧的眼睛,导引众生到殊胜的地方?如果不是这样,何以现出这样的威神光明??释尊慈悲而又带奖励性地问阿难:?你刚才问佛的话,是很有智慧见地的。这是出于你自己,还是有天人教你的呢??阿难禀白:?是我自己眼有所见,心有所感,所以便如此向佛请问,并不是诸天教我的。?佛赞叹阿难:?善哉!善哉!你这一问,功德甚深!你这一问把无上圆顿的净土妙法问出来!这一问的功德胜过供养一四天下的阿罗汉、所有的天人的功德百千万倍,能够救度末法无量无边的众生。汝今谛听,今为汝说。? 阿难恭敬地说:?唯然,愿乐欲闻。?然后释尊追溯阿弥陀佛的因地。在过去久远不可思议无央数劫——这个时间就非常之遥远了,超出我们的思惟,即便地球所有电脑联网也难以计算出这时间的长度。在这悠长时间之前,有一尊古佛叫锭光佛,在这个娑婆世界示现成佛(锭光佛又叫燃灯佛,就是《金刚经》里提到的释迦牟尼佛的授记师)。向前推次第有五十三尊古佛示现世间,教化众生。直到最后一尊佛就是世自在王佛。世自在王佛就是阿弥陀佛的亲教师。这五十三尊古佛的示现昭示:诸佛如来慈愍不舍众生,数数出兴,施以教化,无非欲令一切有情出离生死,共证真常。同时也

使我们对宇宙与生命的起源、文明的递进发展等,获得一个新的思维参照系。须知我们这个世间出现过多次高级的文明形态,有过种种的生命在这块土地上生息、修道与成就。考古学家面对远古文物,常会觉得不可思议。有些文物表证其所代表的文明程度远远超过现在人类的文明水准。那些古老的文字与符号,比如?卍?字吉祥符号,在释尊出世前的往古文物中也都发现这个符号。史前文明中任一城邑聚落都有神庙,可见宗教作为文明的原动力,至深且广。五十三尊佛所表证的以先觉觉后觉的形态,就不是一般进化论所能解释的。同时也表明释尊五眼圆明,照见久远之事。在五十三尊古佛出世的时劫内,唯法藏一人能发超世大愿,庄严净土,普摄众生。

世自在王佛示现成佛的那个时代是太平盛世,众生的寿命有四十二劫之长。每尊佛的名号都有内在深刻的意蕴,比如释迦牟尼佛,释迦是能仁的意思,牟尼是寂默的意思。能仁寂默是教化众生的二大科目。因为这个世间众生大都缺乏仁慈恻隐之心,所以用能仁来对治;这个世间众生心绪散乱,识剧猿猴,于是便用寂静沉默来对治。能仁表无量光,寂默乃无量寿,无量光寿即是阿弥陀,即是众生本具的性德,也是众生的佛性。是故释迦牟尼佛名号内涵能有效地对治烦恼,开显佛性。世自在王佛的名号亦具甚深含义。世是指五欲六尘的时空态中的众生世界,是一个时间的概念;时间亦含摄着空间的概念。这尊佛超脱了时间和空间的制控,于一切法得最胜无伦的大自在,是故称之为王。这尊佛的示现告诉那个时代享乐的众生,应处尘不染,享乐而不贪恋,以般若空慧修行一切善法,便可于世间得大自在,否则难免六道生死轮回。这尊佛的名称向那个时代的众生传递着这样一个教化的信息。

在那个时代,有一个转轮圣王,名世饶王,因闻世自在王佛说法,欢悦愉快,即发无上菩提心,舍去王位,走上出家修行的菩提正道,号曰法藏。法藏比丘才高德尊,意志坚韧,修行精进,心智明哲,礼敬诸佛,称赞如来。以偈颂赞叹世自在王如来的功德,并向佛前初发无上菩提正愿:?令我作佛,国土第一,其众奇妙,道场超绝。国如泥洹,而无等双。我当愍哀,度脱一切。十方来生,心悦清净,已至我国,快乐安隐。?其大愿中,以?一切恐惧,为作大安?作眼目。

吾辈众生由业力所感,总是生存在诸种恐惧不安中。免于恐惧的自由作为人的基本权利,而恰恰正是这种权利在现实生活中却难以得到保证。当面临解聘下岗的时候,我们会有没饭吃的恐惧;当非典流行时,我们有染疫丧命的恐惧;在道德风气不良的环境中,我们有受骗上当的恐惧;面对漆黑的夜空,我们有对某种神秘力量的恐惧;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运作一家公司,有不知何日会破产的恐惧等等。这些恐惧都是建立在一种无法了解不能把握的状态中。种种物质的、感情的、精神的恐惧,令众生苦不堪言。所以,法藏菩萨要为一切恐惧的众生作依怙,惠以安心安慰与安乐。所以他发起这样的大愿之后,就希望世自在王佛为他讲经说法,能够快速成就清净庄严的刹土,令一切众生快速生到这个刹土,快速圆成佛道。

当时世自在王佛赞叹法藏菩萨的发愿,肯定地赞许:?一定可以实现大愿!譬如大海的水甚多深广,一个人想用量斗去把海水全部取干,只要有恒心,经过无量劫,最终可以把大海水取尽,得到大海里的妙宝。假使修菩萨道的人,也能这样有恒心,至诚专一地修道,建构净土,经历无量劫,必然也会获得与他所愿求相当的果报。?世自在王佛为法藏菩萨开示至心精进之修行心要后,接着对他广说二百一十亿诸佛刹土中种种功德,广大严净之相状。其中有净土,也有秽土,令法藏菩萨有所选择,撷其精华,摒弃弊陋,用以成就纯净无秽的刹土。

法藏菩萨听佛开示完毕,又承佛威神目睹诸佛刹土,发起更殊胜的大愿。起初是佛给他讲解,讲解时用神通加持让他看到,好像现代的视听教育。然后法藏菩萨自己发起大心,得到了天眼通,自己随时可以睹见他方国土,对他方刹土善恶粗妙诸情状了然于胸。于是法藏菩萨入一寂静处,专志思惟,摄取庄严佛国清净之行。如何建造超胜妙严的净土,用何方法度尽一切众生。对此法藏菩萨思惟了五劫,用五劫的时间

思惟建构西方净土的蓝图,足证法藏菩萨恭谨的态度,五劫思惟的成果即是从大慈悲心、大平等心、无上智慧心中流现出四十八大愿。

法藏菩萨思惟成熟四十八大愿之后,再到世自在王佛所去禀告,绕佛三匝,顶礼佛足,合掌而住,然后白佛言:?世尊!我已经圆满成就,思惟摄取诸佛国土所有清净庄严之行门。?世自在王佛便很欢喜地告诉法藏比丘:?汝今应该将你的愿心大意对众宣说,这是最适宜的时候,可使一切人天大众,发起欢喜好乐的心,又可以令一切众生得大依怙,获大安乐。?法藏比丘禀白于佛:?唯愿慈悲俯垂,听我宣说殊胜大愿,虔请世尊印证我所发的愿是否恰当。?当法藏比丘宣说完四十八大愿后,大地六种震动,天雨妙华,虚空自然发出声音:?决定必成无上正觉!?正是因为弥陀大愿乃法界不可思议之大事因缘,才感得如是殊胜瑞相。

净土规划图思惟出来后,又经过无央数劫,积功累德,实施圆成。待到四十八愿圆成之时,法藏菩萨也就法尔自然地成为阿弥陀佛。此时也就揭开了广度九法界众生的序幕。阿弥陀佛的大愿就形成了光磁场力弥散在整个虚空法界,大愿之海托护起法界所有众生,吾辈众生无一不生存在弥陀的大愿之海中。吾人业障所覆,却不知道这桩事情,就好像每日生存在空气阳光里面,却不知道空气、阳光对我们生存的重要性一样;又如鱼生活在海水中,却意识不到水的存在。所以释尊哀愍我等不知恩不报德的众生,为我们讲述这桩事情的真相。

是故一切众生都应当听闻四十八大愿,就像释尊所说,假使三千大千世界满中生起大火,也应不惜身命穿过大火去听闻这四十八大愿。何以故?因为听闻到四十八愿,生命的尊严与价值才能得到圆满的解决;而未能听闻到四十八大愿,生存的意义与价值将有所缺憾不完美,无论世间的事业做得多么辉煌,生命的真正价值亦无由实现。?朝闻道,夕死可矣!?斯语不虚。

在大乘佛法的修行中,发愿是菩萨修道之要件,愿立则道业可成,愿引导行持。人的任一行为都有相应的动机,菩萨在无量劫难行能行、难忍能忍的修行当中,菩提正愿即是其行为的动力机制。业力众生强盛的事业心大多受名利的驱使,如果没有名利,可能就去休闲睡懒觉了。而菩萨受同体慈悲心使然,不为自己求安乐,但为众生得离苦。这个心愿成为他的行为动力机制,就会引发原子裂变似的巨大力量,令其无量劫捍劳忍苦地精进修行。阿弥陀佛大愿全体地表现出对苦难众生的无缘大慈、同体大悲,四十八大愿没有一愿不是为饶益众生而发的,即使是少量庄严自己福慧的愿,其目的还是为了更好更快地救度众生。可见吾人生命的升华,智慧的开发,转凡成圣的大利原来全要从利益众生的过程中才能达成。自他不二,信非虚语。

承上世自在王佛的赞许与敕令,法藏比丘深荷佛恩,恭敬禀白,唯愿佛陀垂慈听察,如我于五劫思惟启立的大愿当详细叙说,愿佛慈悲印证。四十八大愿不仅是《无量寿经》的核心,亦是释尊一大藏教的核心!乃至是十方三世诸佛如来法藏之纲宗要领。其义理境界唯佛与佛方能究竟。尔时的法藏菩萨已是登地的圣人,称心弘愿,妙德难思。

阿弥陀佛本愿的内容与数目,在《无量寿经》的五种原译本中不尽相同:汉、吴两译同为二十四愿,魏、唐两译为四十八愿,宋译则为三十六愿。然阿弥陀佛从大慈悲心发出来的大愿,本是超越数量的。实则众生根机无量,众生种类无量,众生烦恼无量,所以阿弥陀佛所发的大愿数目亦应无量。释迦牟尼佛在阿弥陀佛无尽的愿目中撷取了四十八条对娑婆世界众生相关的愿目加以介绍,不可机械地执定阿弥陀佛只有四十八愿。另四十八大愿从类别上可分为三类。第一类是摄法身愿,这是阿弥陀佛庄严自己的法身功德,凡有三愿:第十二光明遍照十方愿,第十三寿命同佛永久愿,第十七诸佛称名赞叹愿。第二类是摄净土愿,用以庄严依报国土的,凡有五愿:第二十七万物悉皆殊特愿,第二十八菩萨道树普见愿,第三十一净国照见十方愿,第三十二严饰超诸天人愿,第四十随意见诸佛国愿。第三类是摄众生愿,凡有四十愿(详见下文)。

摄法身愿与摄净土愿悉为摄众生愿而施设。四十八大愿乃是阿弥陀佛大慈悲的外显,是大菩提心的结晶。吾人深心体味每一条愿的义蕴,便可获至暗合道妙、潜通佛智之密益。下面将依据莲池大师厘定的愿目名,一一加以讨论。 第一:国中无三恶道愿

设我得佛,国有地狱、饿鬼、畜生者,不取正觉。

这一愿意谓:设我成佛的时候,国土中没有地狱、饿鬼、畜生三恶道;如果这个愿不能实现,我就不成佛。

阿弥陀佛为什么要首先发起这个愿呢?这便追溯阿弥陀佛因地作法藏菩萨时,观察他方世界的众生,不信因果及轮回的事实,放纵贪瞋痴等烦恼,造作诸多的恶业,招感三界六道生死轮回的苦果,自作自受,如蚕茧自缚,甚可怜悯。尤其是三恶道的众生,更为剧苦。

首先看地狱,地狱就是地下牢狱的意思,梵语叫?那落迦?,又称为泥犁。地狱含有多义,诸如暗冥不可乐、业力重不可救济等。经云,地狱有三类:1.孤独地狱,在山间、旷野、树下、空中;2.近边地狱,即八大地狱之各有十六副地狱;3.根本地狱,在二金刚山之间,日月不照,窈窈冥冥,于此有八大热地狱,八大寒冰地狱。最苦的是无间地狱,又叫阿鼻地狱。一人亦满,多人亦满,这是空间的无间隔;受种种苦刑没有间断,这是时间的无间。每日万死万生,巧风吹之,则死已还生。因其罪重,非一锯一死而可偿,故令续生后重锯,生已再死,备经众苦。在八热地狱,罪人被围困在猛火城中无处可逃,其被焚烧的苦痛叫嗥之声,嘶哑力竭。又将罪人放在大铁鏊上,犹如烤鱼那样煎熬罪人,其苦痛呻吟之声,惨不忍闻。又在八寒地狱,由于寒冷冰冻的凝结,加上大风的逼迫,罪人的皮肉破裂如青莲,血肉既然冻得裂开,则罪人的身体,就如红藕华开一样。又地狱罪人,登刀山则体无完肤,攀剑树则形体被割裂。于饥渴地狱,吞咽热铁丸,则肝肠尽焦烂;饮烊铜汁,则骨肉都糜化。诸如此类剧苦,难以言表。地狱众生一昼夜受罪,如阎浮提六十四小劫,可谓一失人身,万劫不复。侥幸地狱罪受完,转生人道,又忘记了地狱苦痛;因其烦恼串习,又造作恶业,复堕到地狱。诚如《地藏菩萨本愿经》所云:?如鱼游网,将是长流,脱入暂出,又复遭网。?可不哀哉!

第二道是饿鬼道。饿鬼,梵语称?薜荔哆?。劫初时候有一鬼的世界,其鬼国国王的名字叫薜荔哆,所以所有的鬼民也都叫薜荔哆。鬼者,畏也,虚怯多畏,恒从他人,希求饮食,以活性命。人大多怕鬼,实则鬼更怕人,人有三分怕鬼,鬼有七分怕人。人的运气衰时,会被鬼捉弄——时衰鬼弄人。如果人的道德正气足,鬼就靠不上。饿鬼的种类有三十六种之多,诸如魑魅魍魉、吸精气鬼、飞行鬼等。前生业因不同,受报也千差万别。鬼道里面也有些享受如天人的福德鬼,没有福德的,便到处寻求食物。饿鬼肚腹很大,咽喉如针细。因悭贪恶业故,恒常处于又饥又渴的状态,闻不到水的名字。到达有水的河池,河池即干枯,或变成脓血。饭食到了饿鬼手上,都会变成焦炭。可见众生业力不可思议。

畜生意谓被畜养的众生。这类众生披毛戴角,身体横行,禀性愚痴,不能自立,为他人所畜养。人为什么要畜养它呢?无非是为了食其肉、利其皮毛等。畜生的种类也很多,或披毛戴角,或鳞甲飞羽等。动物都奉行弱肉强食的生存法则,自相残杀,互相吞啖,怨怨相报,受苦无穷。

上品的十恶感地狱道,中品的十恶感饿鬼道,下品的十恶感畜生道。三恶道无非众生恶业所感。

法藏菩萨观察十方世界三恶道众生的种种苦况,油然生起了大悲悯心,发愿自己建立的净土中不再有三恶道,俾令一切往生者永远离开这样的痛苦。一切蜎飞蠕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