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批评导引》复习笔记(华中师范大学 胡亚敏版)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四 文章《文学批评导引》复习笔记(华中师范大学 胡亚敏版)更新完毕开始阅读77164f7f31b765ce05081408

重批评主体的审美感受和主观领悟,都善于把这种感受和印象艺术地传达出来,都具有直观性、鉴赏性。但在批评主体和批评对象的关系上,它更注意把握批评对象的艺术特征和整体风貌;在运思方式上,它渗透着伦理和功利意识。在表述上,它词藻华采,对仗工整,但用字空灵,结构呈跳跃式,缺乏一定的论证。五四新文化运动前后,西方印象批评理论进入我国,在中国逐步发展,形成了较西方印象批评更为多元,情感化和理性化并重、鉴赏性与社会性结合的中国特色的印象批评。

在理论特征上,印象批评推崇主体的创造性与个性色彩,强调批评过程中的印象和直觉,突出批评的审美特性。它的基本步骤包括获取印象、整合感受和抒情描述。获取印象,以直观方法获取切身的感受和印象成为印象批评的起点,其次,印象批评需要将初始印象加以提炼和升华,合成一种整体的审美感受。进而批评家要用清新活泼富于美感的语言描述自己对批评对象的鉴赏和感受,表达自身对作品的情感和愉悦。

作为一种批评方法,印象批评强调批评的主体意识,提高了批评的地位,增加了批评的活力,它对审美特性的注重和追求为读者带来美的享受,这都是其他方法所无法取代的长处。但它过分强调印象,夸大批评的主观性方面,因而产生了否定文学作品客观性的倾向;由于过分排斥理性因素,印象批评往往停留在艺术的表面,很难对内容复杂的大部头作品作全面分析。

本章常见问题

1、简述后期印象主义画派的基本观点。

后期印象主义画派认为,绘画不是科学,而是艺术,它的目的不是正确地表达客观物象,而是表现画家的内心感受。他们要求以视角为媒介,对事物作出主观解释,表现内在精神。后期印象主义的代表人物塞尚主张先把自然物化为自己的主观体验,然后用绘画表现这种主观体验或精神。也就是说,不是画客观事物,而是画主体对客观事物的认识和体验。

2、简述中国传统印象式批评与西方印象批评的差异。 中国传统印象式批评在运思方式上强调“妙悟”,不凭借理性思考,这与西方印象批评推崇审美直觉似乎有契合之处。但两者的出发点和归宿则大异其趣。首先,西方印象批评立足于一种无关现实的审美,而中国传统印象式批评则渗透着伦理和功利意识,他们所赞赏的“味外之旨”、“言已尽而意无穷”中的“旨”、“意”都不可避免带有言志载道的色彩。其次,中国传统印象式批评仅对事物作感悟式的描述,往往词藻华采,对仗工整,但缺乏论证和梳理,只能意会,很难言传。西方印象批评虽强调直觉和瞬间反应,用语也多有象征、比喻,但其表述却是条理清楚、充满理性的。

3、简述李健吾的印象批评特色。

李健吾认为:1.批评是一种独立的艺术,是一种体现自我价值或意义的创造性活动。2.自我是批评的最高准则,丧失了自我也就丧失了批评。3.李键吾不仅在理论上倡导印象批评,而且自觉地从事大量的印象批评实践,两本《咀华集》的问世显示了印象批评在中国的实绩。

4、印象批评认为,批评本身就是一种创造,批评家就是艺术家。你同意这一观点吗?为什么? 印象批评强调批评的主体意识,突出批评家的直觉和个人感受,认为批评家只有将自身的独特感受、内心体验、个性气质融入批评过程中,才是充满个性化的批评,才是真正的批评。印象派批评还主张批评中的自由心态,追求批评的独立价值和独立品格,坚持美的主观性和超功利性是不可分的,并醉心于对艺术快感的寻求。印象批评的批评文本本身就具有很强的美文意识。在评论中,只管感受和瞬间印象通过比喻、象征、对比等多种艺术手法化为一片诗情画意,令读者情不自禁就陶醉在美文中了。我同意/不同意。(自由发挥)

第五章 心理批评

本章概述

心理批评指运用心理学的观念、理论、方法对文学艺术现象进行研究、评述的一种批评流派。

第一节 心理批评概述

一、心理批评的对象及视阈 在“宇宙”、“作家”、“作品”、“读者”这组文学天地中的四要素中,心理批评选取的立足点是“人”,主要是作为文学创作主体的“作家”,还有作为文学接受主体的“读者”,出发点则是作家、读者的心理结构以及文学创作的心理活动和文学鉴赏的心理活动。文学的心理批评的对象则包括“作家的个性、风格”,“创作的心理过程”、“作品的心理分析”、“文学的精神价值”、“文学阅读的社会心理效应”等方面。

二、心理批评的滥觞

(一)西方古代的心理批评

西方古代的文艺心理思想,集中表现在古代希腊与古代罗马时期的一些思想家的言论中,其中最为突出的有:

模仿说:关于文学艺术本体论的学说,倡导者为柏拉图与亚里士多德。柏拉图认为艺术是对于现实生活的模仿,而现实生活是对于存在于“天国”里的“理念”与“图式”的模仿,艺术是对于模仿的再模仿,因而是虚妄的。亚里士多德则倾向于肯定现实世界本身是真实的,艺术对自然与人生的模仿不只是比附的,还应是创造性的。

迷狂说:柏拉图提出的关于文艺创作论的学说。他认为心灵的迷狂状态对文学艺术创作来说,是一种最好的状态,若是没有这种诗神的迷狂,无论谁去敲诗歌的门,他和他的作品都永远站在诗歌的门外。

净化说:集中体现了亚里士多德对于文学艺术价值论的归纳,他认为“悲剧”可以借助语言、音乐、动作等手段,使人们的感情在欣赏过程中自然而然地得到某种宣泄、淘洗、净化、平衡,有效地清除掉心灵在日常生活中淤积的那些有害的东西,从而实现身心的健康与社会的安定。

体验说:是贺拉斯对文学创作论做出的贡献。他认定作家在创作时只有仿佛身临其境、清晰地“看到”他所要描绘的对象时,才能够写出令人信服的文句来,确是文学创作的至理名言。

想象说:古代罗马思想家菲罗斯屈拉特在继承亚里士多德的创造性模仿说的同时,进一步强调了“想象”在文艺创作中的作用。他认为文学艺术是“用心来创造形象”,想象是“比模仿更为巧妙的一位艺术家”。

话语构成说:朗吉弩斯认为文学创作要实现崇高的途径“崇高”,在形式方面取决于作品“话语的整体结构”。在他看来,文学的话语不仅是声音的、意义的,同时也是情绪的、心灵的。

古代罗马之后,西方的心理学就进入了一个漫长的“冬眠期”,直到17世纪后才又一次活跃起来。

(二)中国古代的心理批评

中国古代的心理批评,可以从老子、庄子、孔子的哲学思想中探寻到最初的源头。

虚静说:老子在《道德经》提出,用来解释文学艺术的本体属性。所谓“大音希声,大象无形”,无形为“虚”,希声为“静”,对于文学艺术来说,其最高的审美属性是 “声(言)之外”的东西,是“无”和“寂”,艺术的境界、审美的天地由于其“虚静”的属性而成为一个“绵延的无限”,后被运用到创作过程中。

言意说:《周易》中用 “书不尽言,言不尽意”提出了言意问题这一文学艺术表现中的核心问题,以后庄子进行了更为精彩的论述。他说:“可以言论者,物之粗也;可以意致者,物之精也”,“意象”较之“语言”,更能把握精妙的事物,文学通过把通用的日常语言变成个性化的心灵意象

来实现对世事人生的把握。

教化说:《论语》中最早提出,汉代《毛诗序》中进一步发挥的文学功用说。认为“正得失,动天地,感鬼神,莫近于诗。先王以是经夫妇,成孝敬,厚人伦,美教化,移风易俗”,而实施“教化”的心理基础是“情感”,重视文学艺术社会功能,实质上是一种“服务论”,为历代的统治阶级所倡导。

中国古代的文艺心理思想不但“源远”,而且“流长”。从先秦到近代,不仅从未间断,还曾掀起过两次文学批评的高潮。

一次高潮发生在魏晋南北朝时期,涌现了曹丕、陆机、钟嵘这样的文论大家和刘勰这样的集大成的人物,诞生了《文心雕龙》这样的鸿篇巨制。另一次高潮发生在南宋、明清期间,在“陆王心学”的哲学氛围中先后酿成了严羽的“妙悟说”、李贽的“童心说”、袁宏道的“性灵说”、王世祯的“神韵说”、翁方纲的“肌理说”等,充分显示了中国古代文学批评新的光辉。

三 现代心理批评浪潮的兴起与发展

现代的文学心理批评是由西方启动的,其原因大体有三方面:一方面,自19世纪晚期到20世纪初,“现代主义”文艺思潮兴起,文学艺术发生了“内向”的“转移”,为文学的心理批评提供了丰富的事实依据。另一方面,20世纪初欧洲的一些美学家试图从心理学的渠道对审美现象做出解释,这些学说的出现,为文学艺术的心理批评提供了美学的学术空间。最重要的是,现代心理学的蓬勃发展促使文学的心理批评迅速走向成熟。

中国的文学心理批评起步并不晚,20世纪初,王国维就翻译了丹麦心理学家H.海甫定的《心理学概论》,并在当时江苏师院开设“心理学”课程。20年代,鲁迅、丰子恺同时翻译日本作家厨川白村以弗洛伊德心理学说为核心的文学批评专著《苦闷的象征》,在文坛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张竞生留学归国后,灵活运用弗洛伊德的心理学说,先后发表了《精神分析学纲要》、《伟大恶怪的艺术》、《浪漫派概论》等著述,产生了轰动效应。1933年朱光潜留法期间用英文写作出版《悲剧心理学》,1936年他的中文专著《文艺心理学》面世,对文艺现象的核心“美感经验”进行了具体入微的剖析,堪称中国现代文学史中致力于文艺心理学研究成果最为突出的。抗日战争后,心理批评停滞下来,直到1982年,金开诚在北京大学重新开设“文艺心理学”并推出了《文艺心理学论稿》一书,中国的文学心理批评才逐渐复苏。

第二节 心理批评的理论资源

当代心理批评的主要理论资源是西方现代心理学。 一、冯特:内部经验与文学

冯特的首要功绩是明确了心理学研究的对象,即“经验着的人的经验”,心理学研究的是人的主观的经验、内部经验,这也是文学创作的出发点,文学作品的想象和虚构首先是主体心理感悟的结果。

二、詹姆斯:论意识流与文学

詹姆斯的突出贡献是批判了以往心理学中静止的“元素构成”理论,而把人的意识看作一个整体的、活动的过程,提出了所谓“意识流”的主张。他将意识看作一条思维与情绪相混融、意志与欲望相糅合、时而清澈明净、时而含糊浑浊的河流,个体性、连续性、流动性、指向性、选择性是其主要特征。

三、弗洛伊德:精神分析

精神分析心理学派的创始人弗洛伊德在行医之余对文学艺术表现出浓厚的兴趣,他提出的冰山理论与潜意识、本能压抑与欲望升华、早期经验与人格生成以及梦的工作与文学创作等理论为文学批评提供了重要的学术资源。

冰山理论与潜意识理论指出,意识就像海面上的冰山一样,只是整个冰山的一小部分,实际上支配着人的行为的不是意识,而是潜意识,潜意识的内涵是人的本能欲望,它构成一个人心理的“本我”;而意识的内涵是一种清醒的理智,作为“自我”,它调节“本我”与外部世界的关系;社会中超越于个体意识之上的伦理规则与道德理想被弗洛伊德称作“超我”,本我、自我与超我之间的冲突与协调,就构成了一个人心理活动的全过程。

本能压抑与欲望升华理论则指出,处于潜意识之中的本能的欲望(主要是性的冲动)又是一种强大的生物能量,它和死亡冲动一样,既强大又盲目,不能不总是受到道德与法律的压抑与制裁,只有通过“升华”的途径,通过一个良好的渠道将之转化到被社会所容许、所赞同的、较为高尚的目标或对象中去,才能保持平衡,而文学艺术创造就是最好的升华渠道。早期经验与人格生成理论则指出,一个人的人格,是在作为主体的这个人与其所生存的环境之间的冲突、协调过程中形成的。这一过程发生得很早,它的主要内涵依然是“性欲” ,最初引起婴儿快感的“性感区”是与吸吮相关的口腔、与排泄相关的肛门,最后才是生殖器。“早年经验”对于一个人人格的形成,尤其是对于一个文学家个性的形成,无疑是非常重要的。

对梦的解析,是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心理学的另一理论支柱。在弗洛伊德看来,梦是一种潜在的欲望变相得以满足的过程,“梦的工作”与作家从事的文学创作非常相似,梦境是梦的意义的象征性表现,就像作品中的显在的形象系统与隐含的意义系统。

四、荣格论:原始意象与文学

瑞士心理学家荣格对于当代文学批评的贡献,主要是建立在他的关于原始意象、集体无意识、原型理论基础之上的。荣格认为,弗洛伊德提出的潜意识理论并未抵达人类心灵的最深处,在个人潜意识的下边,还有潜隐更深的“集体无意识”,它是人类祖先在谋取生存的过程中重复了无数次的同一类型的经验,是一些包含着形象、情绪、意念、张力的心灵碎片。后来,荣格又进一步把从原始意象中概括出的“模式”、“图式”、“结构”称作“原型”,认为“原型”作为人类共同拥有的“灵魂”,对于每一个个体的人来说,是一个外在的、客体的存在,一个“人们经验范围之外的精神实体”。从这一理论出发,他将文学作品分为“心理模式”和“幻觉模式”,认为心理模式的文学作品出自“生动的生活前景”,而幻觉模式的文学作品则萌发于“人类心灵深处的某种陌生的东西,它仿佛来自人类史前时代的深渊”,因而更看重后者而贬抑前者。

五、拉康:结构精神分析与文学

拉康把结构主义语言学的理论引进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心理学之中,指出潜意识并非全然无序的,也是语言性的,有着语言的结构,它恰恰是语言试图对本能欲望加以组织、整理的结果。语言与潜意识的关系要比语言与意识的关系复杂的多,在潜意识中它的功能主要是“为自我提供一个讲话的场所”。

六、阿恩海姆:格式塔与文学 格式塔意为“形式”、“形状”、“组合”、“整体”。格式塔心理学是20世纪初由韦特默等三位德国青年学者创建的。在他们看来,世界是整体性的、结构性的,对于人的意识结构来说,整体总是大于局部之和,局部的优化组合将化生为整体的新质。美国心理学家阿恩海姆把它引进艺术领域,他撰写的《语言、形象和具象诗》、《但丁〈炼狱〉中的比喻》等文学批评文章显示出格式塔心理学在探讨作家创作心境,分析文学作品、尤其是诗歌的话语建构及风格形成方面的潜力。

第三节 心理批评的途径、方法与形态

一、科学的途径与人文的途径

文学心理批评存在两种可供选择的研究途径,一是属于科学实证的途径,一是属于经验思辨的途径。科学化的研究倾向于对心理活动做出客观的、规范的、普适的、定性的、定量的、定构的结论,常用实验、统计的方法;人文主义研究倾向于对心理活动做出经验的、特定的、具体的、思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