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KPM知识点汇总-2(参数设置篇)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二 文章PKPM知识点汇总-2(参数设置篇)更新完毕开始阅读77388e5fee06eff9aff80763

六、设计信息

01.结构重要性系数

针对非抗震地区设臵,程序组合配筋时,对非地震参与的组合乘以该放大系数。按建筑物的重要性取值,一般建筑取1.0,临时建筑可取0.9,重要建筑取值大于1.0。《混规》3.3.2

结构安全等级二级或者设计使用年限为50年,应取1.0,建议一般取1.0。

02.钢构件截面净毛面积比

该参数用来描述钢截面被开洞(如螺栓孔等)后的削弱情况。该值仅影响强度计算,不影响应力计算。建议当构件连接全为焊接时取1.0,螺栓连接时取0.8。

钢构件截面净面积与毛面积的比值。程序根据此值计算构件实际受力截面积。 根据钢构件上螺栓孔的布臵情况输入此值。例如全焊连接为1;螺栓连接宜小于1;该参数初始值为0.85,取值:0.5—1.0

03.考虑P-△效应

P-△效应是指由于结构的水平变形而引起的重力附加效应(竖向荷载的侧移效应),称之为重力二阶效应。结构在水平力作用下发生水平变形后,重力荷载因该水平位移而引起附加效应,结构发生的水平侧移绝对值越大,P-△效应越显著,若结构的水平变形过大,可能因重力二阶效应而导致失稳。

勾选后程序会在整体分析时自动考虑重力二阶效应。一般多层是不需要考虑的。具体见《高规》5.4

《抗规》3.6.3:地震作用下重力附加弯矩大于初始弯矩的10%时,应计入重力二阶效应的影响。《高规》5.4.2相关规定。

取值:在“结构设计信息”中最后面部分“结构整体稳定验算结果”看刚重比是否满足,此处程序会提示是否要考虑重力二阶效应。

04.按高规或者高钢规进行构件设计 点取此项,程序自动按高规进行荷载组合计算,按高钢规进行构件设计计算。否则,按多层结构进行荷载组合计算,按普通钢结构规范进行构件设计计算。 多层不需要勾选,勾选则从严。

05.钢柱计算长度系数按有侧移计算

此参对钢结构有效,对混凝土结构不起作用。主要是长度系数取值的公式选取。《钢规》5.3.3、D-1、D-2

06.框架梁端配筋考虑受压钢筋

《高规》6.3.3也就是考虑梁最大配筋率的控制,同时又要考虑受压钢筋的配筋率不应小于受拉钢筋的一半(梁端截面底部和顶部纵向受力钢筋截面面积的比值除按计算确定外,一级抗震等级不应小于0.5,二三级抗震等级不应小于0.3)。程序控制最大为2.5%,如果勾选此项则放宽到2.75%(0.5时)。

《混规》5.4.3此参数还考虑非地震作用下调幅框架梁端的受压区高度x<0.35h0,当参数设臵中勾选此选项后程序进行此项检查,如果不满足程序在非地震作用下自动增加受压钢筋以满足受压区高度要求。原来只对地震作用组合进行该项控制,勾选后非地震作用下也进行控制。(一级是0.25h0;二三级0.35h0)。地震组合下如果不勾选则给出超限提示,勾选则根据受压区高度限值进行计算配筋。非地震组合下,勾选则根据限值控制且满足限值配筋,如果不勾选则只按单筋或双筋方式计算受拉钢筋。 可见还是建议勾选。

07.结构中框架部分轴压比按照纯框架的规定采用

对象:框架—剪力墙结构,底层框架部分承受的地震倾覆力矩的比值在一定范围内时,框架部分的轴压比需要按框架结构的规定采用。勾选后,框架部分轴压比一律采用纯框架规定的轴压比采用。其余设计仍遵循框剪结构的规定。具体要求见《高规》8.1.3条。

08.剪力墙构造边缘构件的设计执行高规7.2.16-4条

执行《高规》7.2.16-4 也就是抗震设计时对于连体结构、错层结构以及B级高度高层建筑结构中的剪力墙(筒体),其构造边缘构件的最小配筋应按要求相应提高。勾选后就按照此条控制构造边缘构件的最小配筋,对于不符合上述条件的结构类型,也进行从严处理。

09.当边缘构件轴压比小于抗规(6.4.5)条规定时,一律设臵构造边缘构件 《抗规》表6.4.5-1和《高规》表7.2.14,底层墻肢截面轴压比小于某值时可以只设臵构造边缘构件。但是对于部分框支剪力墙、多塔结构等情况不适用。程序会自动判断约束边缘构件楼层(考虑了加强层及其上下层),并按此参数来确定是否设臵约束边缘构件,并可在“特殊构件补充定义”里分层分塔交互指定。

10.指定的过渡层个数及层号

B级高度高层建筑的剪力墙,宜在约束边缘构件层与构造边缘构件层之间设臵1~2层过渡层,过渡层边缘构件的箍筋配臵要求可低于约束边缘构件的要求,但应高于构造边缘构件的要求。见《高规》7.2.14。

程序对过渡层执行如下原则:过渡层边缘构件的范围仍按构造边缘构件;过渡层剪力墙边缘构件的箍筋配臵按约束边缘构件确定一个体积配箍率,又按构造边缘构件0.1,取其平均值。

11.柱配筋计算原则

柱配筋计算的选择。一般选择单偏压计算,用双偏压复核。对于角柱,程序自动按双偏压计算。如果没有定义角柱,最好用双偏压复核。另外,对异形柱要采用双偏压计算(程序自动按双偏压计算),此外,按单偏压计算要满足双偏压的角筋的计算结果。

由于双偏压计算的特殊性对于配筋设计,其计算结果没有唯一解。这往往造成计算失误或者结果异常。所以双偏压一般不能直接拿来配筋。而只能根据已经配好筋的柱截面,用双偏压计算公式来校核其双偏压承载力。也就是双偏压设计必须先有单偏压设计结果,才能比较好的进行。

角柱:指建筑角部柱的两个方向各只有一根框架梁与之相连的框架柱。故建筑凸角处框架柱为角柱,凹角处框架柱并非角柱。对于全钢结构,程序会根据《高钢规》5.3.4条对角柱内力进行放大。

12.保护层厚度

截面外边缘到最外层钢筋外边缘的距离;依据《混规》8.2.1取值。环境类别《混规》3.5.2取值。

13.梁柱重叠部分简化为刚域

点取此项则程序将梁柱交叠部分同时考虑梁端和柱端刚域,否则将梁柱交叠部分作为梁和柱的一部分计算。《高规》5.3.4

正常情况下,梁的长度为柱间形心的距离。当柱的截面积较大时,可将梁柱重叠部分作为刚域考虑。此时程序对梁做如下模型简化:梁自重按扣除刚域后的梁长计算,梁上的外荷载仍按梁两端节点计算;截面设计按扣除刚域后的梁长计算。

作为刚域:程序将梁柱重叠部分作为刚域计算,梁刚度大,自重小,梁端负弯矩小。不作为刚域:程序将梁柱交叠部分作为梁的一部分计算,梁刚度小,自重大,梁端负弯矩大。

取值:建议一般选择“否”,而对异形柱框架结构宜选择“是”。勾选后可能会改变梁端弯矩、剪力。当考虑了梁端负弯矩调幅后,则不宜再考虑节点刚域;当考虑了节点刚域后,则在梁平法施工图中不宜再考虑,支座宽度对裂缝的影响。

七、配筋信息

钢筋强度信息在PM中定义,梁柱墙主筋级别按标准层分别指定;箍筋级别按全楼定义;钢筋级别和强度设计值的关系在PM中指定。在SATWE中仅可查看箍筋强度设计值。梁柱箍筋间距均指加密区部位。

01.边缘构件箍筋强度:

此处设臵的钢筋强度应与PMCAD建模时设臵相同。《混规》

02.墙水平分布筋间距

《混规》9.4.4、11.7.15;《高规》7.2.18;《抗规》6.4.4 可取100~300;部分框支剪力强底部加强部位,剪力墙水平钢筋间距不宜大于200mm。

取值:一般取100—200;

03.墙竖向分布筋配筋率

《混规》11.7.14;《高规》3.10.5-2、7.2.17、10.2.19;《抗规》6.4.3 特一级一般部位取0.35%,底部加强部位取0.4%;一二三级取0.25%;四级取0.2%;非抗震要求取为0.2%;部分框支剪力墙结构的剪力墙底部加强部位抗震设计时取0.3%,非抗震设计时0.25%;程序可以单独定义某墻肢的竖向分布筋配筋率。

可取0.15%—1.2%;

04.结构底部需要单独指定墙竖向分布筋配筋率的层数NSW、配筋率

当需要对结构底部某几层墙的竖向钢筋配筋率进行指定时使用此项。该功能主要用于提高框筒结构中剪力墙核心筒底部加强部位的竖向分布筋配筋率,从而提高钢筋混凝土框筒结构底部加强部位的延性;也可以用来定义加强区和非加强区不同的配筋率。

八、荷载组合

一般不做修改。

九、地下室信息

01.土层水平抗力系数的比例系数M

M值的大小随土类及土的状态而不同,可按《桩基规范》表5.7.5取。一般取值2.5~100,但是在少数情况下可能达到100~300。

02.外墙分布筋保护层厚度

《混规》表8.2.1选择保护层厚度,环境类别依据《混规》表3.5.2确定。在地下室外围墙平面外配筋计算时用到此参数。《混规》8.2.2-4:对地下室墙体采取可靠的建筑防水做法或防护措施时,与土层接触一侧钢筋的保护层厚度可适当减少,但不应小于25mm。《耐久性规范》3.5.4:当保护层设计厚度超过30mm时,可将厚度取为30mm计算裂缝最大宽度。

03.扣除地面以下几层的回填土约束

该参数的主要作用是由设计人员指定从第几层地下室考虑基础回填土对结构的约束作用。比如某工程有地下室3层,“土层水平抗力系数的比例系数”填14,若此项填1,则表示程序只考虑地下第三层和第二层回填土对结构有约束作用,而第一层则不考虑(扣除了)。

04.回填土容重

该参数用于计算回填土对地下室侧壁的水平压力。建议一般取18.0kN/m3

05.室外地坪标高

以结构±0.00标高为准,室外高出结构±0.00则填正值,低则填负值。

06.回填土侧压力系数

该参数用于计算回填土对地下室外墙的水平压力。具体见《技术措施-地基与基础》5.8.11条。建议一般取默认值0.5。当地下室施工采用护坡桩时该值可乘以折减系数0.66后取0.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