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咨询师三级单项选择题答案100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五 文章心理咨询师三级单项选择题答案100更新完毕开始阅读776d3e793968011ca30091ad

的高低来形成对他人的好或不好的总体印象,被称为印象形成中的 (平均模式)。

79、加权平均模式指形成对他人的总体印象时,不是根据简单的平均结 果,而是根据重要性确定出各种特征的(权重),然后将其与每种特征的 强度相乘,最后加以平均。

80、在印象形成的过程中,人们往往忽略一些次要的、对个体意义不大 的特征,仅仅根据几个重要的,对个体意义大的特征来形成总体印象, 这种模式被称为(中心品质模式)。

81、个体以一定的方式去影响他人对自己的印象,即个体进行自我形象 的控制,通过一定的方法去影响别人对自己的印象形成,使他人对自己 的印象符合自我的期待,这是(印象管理)。

82、印象管理是个体适应社会生活的一种方式。现实生活中,个体要为 他人,公众与社会所接受,其行为表现必须符合社会对他的(角色期待)。 83、印象管理是一种(社交技巧)。在人际交往中,互动的双方在都 知道对方不断的观察、评价自己,所以个体往往不断地调整自己的 言辞、表情和行为等,以期待给对方留下一个良好的印象。

84、在印象管理中,为使他人对自己产生良好的印象,建立良好的人 际关系,个体往往会承认自己某些小的不足,以使自己在抬高某些重要 方面时变得可信。这种做法叫做(自我抬高)。

85、个体根据有关信息、线索对自己和他人行为的原因进行推测与判断 的过程被称为(归因)。

86、存在于个体内部的原因,如人格、品质、动机、态度、情绪、心境 及努力等个人特征属于(行为内因)。

87、在许多情境中,行为与实践的发生并非有内因或外阴这样单方面 的因素引起,而兼有两者的影响,这种归因叫做(综合归因)。 88、在行为的内因与外因中,一部分可变的,另一部分是稳定的, 如内因中人的(情绪)是易变性因素。

89、可控性原因表明个体通过主观的努力可以改变行为及其后果。对 可控性后果的归因,是人们更可能对行为作出(变化)的预测。 90、对不可控因素的归因,使人们较可能对未来的行为作出(准确)的 预测。

91、美国心理学家罗特关于个体归因倾向的理论是(控制点)理论。 92、美国心理学家罗特发现,个体对自己生活中发生的事情及其结果的 控制源有不同的解释。

93、某些人认为个体生活中多数事情的结果是个人不能控制的各种 外部力量的作用造成的,相信社会安排,相信命运和机遇等因素决定了 自己的状况,认为个人努力无济于事。这种人被称为(外控者)。 94、相信自己能发挥作用,面对可能失败也不怀疑未来可能会有所 改善,面对困难环境,能付出更大努力,加大工作投入,这种人是 (内控者)。

95、其态度与行为方式均符合社会期待的是(内控者)。 96、还得认为,人们归因时,首先使用(不变性)原则。

97、折扣原理是归隐的主要研究者(凯利)提出的。他发现,如果也 存在其他看起来合理的原因,那么某一原因引起某一特定结果的作用 就会打折扣。

98、协变原则认为人们归因如同科学家在科研中寻求规律,试图找出 一种效应发生的各种条件的(规律性)协变。

99、根据凯利的三维理论,如果(特异性低、共同性低和一致性高), 那么就更可能作出的内部原因的归因。

9

100、行动者(当事人)和观察者(局外人)对行动者行为的原因的 看法有差别,对行为的原因解释也会有明显的不同,这表明 (社会视角)影响归因过程及及结果。

101、个体在归因过程中,对有自我卷入的事情的解释,往往带有 明显的自我价值保护倾向。

102、在成败归因中,失败时个体很少用个人特征来解释,而倾向于 外归因。失败时外归因,减少自己对失败的责任是一种(自我防护)策略。 103、在竞争条件下,个体倾向于把他人的成功外归因,而把他人的失败 内归因,这种明显的使自己处于有利位置,保护自我价值的倾向叫 (动机性)

105、人的社会行为的直接原因是:社会动机。

106、引起、推动、维持与调节个体行为,使之趋向一定目标的 心理过程称为:动机。

107、一般来说,动机强度与活动效率之间的关系大致呈:倒U型曲线。 108、根据研究,每种活动都存在最佳的动机水平,这种动机水平随 活动的性质不同而有所不同。随着任务难度的增加,最佳动机水平有 (逐渐下降)的趋势。

109、个体害怕孤独,希望和他人在一起建立协作和友好联系的 心理倾向被称为:亲和动机。 110、亲和起源于:依恋。

111、恐惧是现实危险引起的情绪体验,恐惧情绪越强烈,亲和倾向越强。 112、焦虑是非现实危险引起的情绪体验,高焦虑者的亲和倾向(较低)。 113、出生顺序是影响亲和的一个重要因素。沙赫特的研究表明, 长子、长女恐惧时的合群倾向要比他们的弟弟妹妹(强)。 114、亲和动机是人际吸引的(较低)层次。

115、家长对儿童的自律训练的严格程度与儿童的成就动机之间是 (正相关)的关系。

116、人的某种需要从没满足的状态转换到满足的状态,并产生新的 需要的过程称为(动机过程)。

117、个体追求自认为是重要的、有价值的工作,并使之达到完善 状态的动机叫(成就动机)。

118、个体从事某种实际工作前,对自己可能达到的成就目标的主观 估计,称为(抱负水平)。

119、个体希望影响和控制他人的心理倾向,称为(权利动机)。 120、阻碍个体达到目标的情境及行为受阻时,个体产生的心理紧张状态 都是(挫折)。

121、挫折---侵犯理论认为,侵犯强度同目标受阻强度之间是 (正相关)的关系。

122、一般情况下,去个性化状态会使个体的侵犯性(增加)。

123、利他行为中有一些现象称为“旁观者效应”,其意思为(他人在场 对利他行为有负面影响)。

124、有益于他人,需要或接受报酬的行为属于助人行为。 125、他人在场,会影响助人行为。一般情况下,在场人数越多, 助人行为越少。

126、社交情绪是人际交往中个体的一种(主观体验),是个体的 社会需要是否获得满足地反映。

127、与他人比较,发现自己的才能、名誉、地位或境遇等方面不如 别人,而产生的一种羞愧、愤怒、怨恨等复杂的情绪状态属于

10

104、失眠者往往认为失眠是自己内部的原因造成的,比如自己神经衰弱、焦虑、紧张等,因而有可能通过改变他们的归因模式,来使失眠程度得到缓(主观体验)。

128、个体因为自己在人格、能力、外貌等方面的缺憾,或者在思想 与行为方面与社会常态不一致,而产生的一种痛苦的情绪体验是(嫉妒)。 129、个体认为自己对实际的或者想象的罪行或过失负有责任, 而产生的强烈的不安、羞愧、负罪感的情绪体验是内疚。 130、个体对特定对象的总的评价和稳定性的反映倾向称为态度。 131、一般地说,态度的各个部分之间是协调一致的,在他们不协调时, (情感成分)往往占有主导地位,决定态度的基本取向与行为倾向。 132、态度的三成分说又称态度的(A—B—C)模型。 133、在态度的A—B—C模型中,“C”指(认知)。

134、个体倾向于发展能给自己带来利益的态度,这是态度的(工具性)功能。 135、个体对情境中的客体通过态度来赋予其意义,这是态度的(认知)功能。 136、个体对特定态度对象的卷入水平,是态度的(深度)维度。 137、态度的内化是指:个体真正从内心相信并接受他人观点, 且将之纳入自己的态度体系。

138、任何态度转变都是在沟通信息与接受者原有态度存在差异的 情况下发生的。研究表明,对于威信高的传递者,这种差异较大时, 引发的态度转变量(最大)。

139、对畏惧与态度转变关系的研究表明,(中等程度的畏惧) 信息能表达较好的说服效果。

140、沟通信息的重复频率与说服效果呈(倒U型曲线)的关系。 141、海德提出的有关态度改变的理论,可简称为(P—O—X)模型。 142、海德提出,人们在态度转变时,往往遵循(费力最小的原则)。 143、在海德的P—O—X态度转变模型中,O代表他人 144、社会交换论认为态度改变的关键是诱因的强度。

145、人际沟通与大众沟通的最要区别是(有无媒体的中介)。 146、沟通是信息传递和交流的过程。

147、沟通结构模型中的基本要素不包括(认知)。 148、正式沟通网络形式不包括集束式。

149、一般来说,最能准确地反映人的内心状况的身体语言形式是(目光)。 150、朋友之间交往的距离属于个人距离。 151、最重要的身体语言沟通方式是目光。

152、出了目光外,面部表情也是一种可完成精细信息沟通的体语形式。 153、个体与他人在(触摸)和身体接触时,情感体验最为深刻。 154、个体运用身体或肢体姿态表达情感及态度的体语,称之为姿势。 155、霍尔对美国白人中产阶级的研究表明,公众距离为12英尺~25英尺。 156、虚拟沟通的进程主要由沟通者自己的主观感受和(想象)来引导。 157、信息的传递速度较快,群体成员的满意度较高,这种沟通网络是 (全通道式)。

158、人际关系是人与人在沟通与交往中建立起来的直接的(心理上) 的关系。

159、人际关系的特点不包括(系统性)。

160、人际关系深度的一个敏感的“探测器”是(自我暴露程度)。 161、人际关系的交换原则是指:个体期待人际交往对自己是有价值的 ,即在交往过程中的得大于失,至少等于失。

162、被动包容式的人际关系取向是:期待他人接纳自己,往往退缩、 孤独。

163、主动支配式的人际关系取向是:喜欢控制他人,能运用权力。 164、基本的人际需要不包括(认知需要)。

11

165、人际吸引最强烈的形式是(爱情)。

166、根据安德森的研究,影响人际吸引的最重要的人格品质是真诚。 168、良好人际关系原则不包括强化原则。

169、对肯定自我价值的他人,个体对其认同和接纳,并反过来予以肯定与支持。这是人际关系的自我价值保护原则。 170、舒茨用三维理论解释群体的形成与群体的解体,提出了:群体整合原则。

171、美国学者舒茨认为,人际需要决定了个体与其社会情境的联系,如不能满足,就可能会导致心理障碍及其他严重问题。 173、舒茨的

三维理论用于解释群体的形成时,认为群体形成经过(包容—控制—情感)的过程。 174、人际关系的三维理论是由舒茨提出来的。

175、“个体与他人之间情感上相互亲密的状态,人际关系中的一种肯定形式”,这指的是:人际吸引。 176、人们在心理和行为方面的交流、交往,被称为:人际互动。

177、个体与个体、群体与群体之间为达到共同目的,彼此相互配合的一种行为,称为:合作。 178、个体与个体、群体与群体之间争夺一个共同的目标的行为。称为:竞争。 179、目标手段相互依赖理论是由:多伊奇提出来的。 180、影响喜欢的最稳定因素,也是个体吸引力最重要的来源之 一的是:人格品质。

181、在喜欢的影响因素中,互补可视为相似性的特殊形式。 182、熟悉能

增加喜欢的程度,但交往频率与喜欢程度的关系是呈:倒U型曲线。 183、喜欢是中等程度的人际吸引。

184、在他人作用下,引起个体思想、情感和行为的变化现象,称为:社会影响。

185、个体在群体的压力下,在认知、判断、信念与行为等方面自愿与群体中多数人保持一致的现象 ,称为:从众。 186、群体规模影响从众行为,研究表明,群体规模一般在:3人~4人时,影响最大。 187、性别与从众之间的关系是:没有明显的、确定性的关系。 188、从众是一种:被动的接受群体影响的方式。 189、个体进行某种

活动时,由于他人在场而提高了绩效的现象,叫社会促进。

190、个体与他人一起活动时,其效率比单独活动时低的现象,称为:社会抑制。

191、在有人陪同的活动中,社会比较的压力,从而提高工作或活动效率,这是:结伴效应。 192、“优势反应强化”认为,他人在场,个体的动机水平会提高, 因此(优势)反应易于表现。

193、已学习和掌握的相当熟练的动作,不假思索即可做出的放映称为: 优势反应。

194、在没有外在压力的条件下,个体受他人的影响而仿照他人,使自己与他人相同或相似的现象,称为”模仿。

195、塔尔德在“模仿律”中指出,“个体对本土文化及其行为方式的模仿与选择,总是优于外域文化及其行为方式”,这被称为:先内后外律。 叫:暗示。

197、影响暗示效果的主要因素不包括:暗示者的血型。

198、暗示刺激发出后,引起被暗示着相反的反应,称为:反暗示。

199、通过语言、表情、动作及其他方式引起众人相同的情绪和行为,这种现象叫:社会感染。 200、社会感染的特点不包括:全面性。

202、“我宁愿自己吃苦,也不让自己爱的人受苦。”这也是一种(利他式)的爱情。 203、“有时我不得不回避我的情人们,以免他们互相发现。”这是一 种(游戏式)的爱情。

204、“双方在共同的目标下勤勤恳恳的生活和工作的夫妻属于(建设型)的夫妻类型。 205、婚姻的主要动机不包括(学习)。

12

167、根据“目标手段相互依赖理论”只有与自己有关的他人采取某种手段实现目标时,个体的目标和手段才能实现,这样他们之间的关系是(合作关

172、如果双亲对儿童既有要求,又给他们一定的自由,使之有一定的自主权,就会使儿童形成民主式的行为方式。这说明,舒茨提出的(支配需要)的

196、在非对抗的条件下,通过语言、表情姿势以及动作等对他人的心理与行为发生影响,使其接受影响者的意见和观点或者按所示意的方式去活动,

201、\在较大群体内产生循环感染,反复震荡,反复循环,引发强烈的冲动性情绪,导致非理性行为的产生\,这说明社会感染具有(爆发性)的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