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上册语文中考复习导学案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日 文章七年级上册语文中考复习导学案更新完毕开始阅读77703d1c4b35eefdc8d333df

9、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与?

10、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

三、选择:

1.选出词义相同的一项。( ) A.今:今为宫室之美 今天下三分 B.与:呼尔而与之 所识贫乏者得我与 C.已:是亦不可以已乎 已历三世 D.为:乡为身死而不受 或异二者之为 2.选出词义不同的一项。( )

A.此:此之谓失其本心 此殆天所以资将军 B.生:得之则生 人之所欲莫甚于生 C.是:是亦不可以已乎 由是先主遂诣亮 D.于:所欲有甚于生者 万钟于我何加焉 四、理解回答:

1、课文第一段的论证过程可分为几个层次?请用“‖”划分层次,并说明划分理由。 ]

2、第一段开头有什么特点?结尾“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一句中“是心”指的是什么?

3、第一段文字用了哪些论证方法?第二段文字运用的主要论证方法是什么?

4、、就论证角度看,写饥民不接受关乎生死却是无礼施舍的“一箪食,一豆羹”,是从 面举例,写有人“不辩礼义”地贪求“万钟之奉”是从 面举例。

5、“此之谓失其本心”句中“此”指的是(用原文回答) 。 6、从全文看,本文的论点是

7、出自本文的一个成语是____________,文中举例论证运用的一个成语典故是_________。 8、孟子是继孔子之后著名的儒家大师,他为我们留下了许多富有哲理性的名言。请根据自己的积累,试写出其中的两条。(不得从本文中选取) 曹刿论战

一、解释词的含义

1、十年春,齐师伐我。 伐; 2、肉食者鄙。 鄙: 3、又何间焉? 间: 4、小惠未徧 徧: 5、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 牺牲: 加: 信:

语文是滋味芳醇的美酒,让人回味无穷.

49

6、小信未孚,神弗福也。 福:

7、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狱: 。虽: 。 8、忠之属也。可以一战。 可以: 9、既克,公问其故。 克:

10、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作: 再: 。 11、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 测: 伏: 。 二、翻译句子

1、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2、小信未孚,神弗福也。 3、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4、夫战,勇气也。

5、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 三、回答下列问题。

1、“曹刿请见”的原因是什么? 2、表现鲁庄公取信于民的句子是哪句? 3、“忠之属也”具体指什么?

4、文中的“将鼓”“将弛”表现了鲁庄公什么?“未可”“可矣”表现了曹刿什么?

5、曹刿分析取胜的原因有两条:一条是选择有利于进攻的时机,即文中的哪一句?一条是把握有利于追击的时机,又是哪一句? 6、本文的成语是什么?。 7、如何评价曹刿这一人物形象? 邹忌讽齐王纳谏-------战国策 一、词语解释

1、邹忌讽齐王纳谏 讽: 纳: 2、邹忌修八尺有余。 修: 。有, 。 3、朝服衣冠,窥镜。 服: 窥: 4、忌不自信,而复问其妾。 复: 。 5、明日,徐公来,孰视之。 孰: 6、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 美: 。私: 。 7、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蔽: 。 8、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过者。 面刺: 。 9、能谤讥于市朝。 谤讥: 市朝: 10、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 间进: 。 二、翻译下列句子。 1、我孰与城北徐公美?

2、臣之美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

3、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 4、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

语文是滋味芳醇的美酒,让人回味无穷.

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