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临沂市2020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Word版含解析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三 文章山东省临沂市2020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Word版含解析更新完毕开始阅读77b1e176b107e87101f69e3143323968011cf492

山东省临沂市2020届高三上学期期末

历史试卷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5小题)

1. 宋代司马光罢相时市人为之叹息,他再次当政时,市人为之额手;后来金人人侵,李纲

被罢职,太学生陈东纠集学生抗议,市人加入者也甚众多,这反映出宋代( ) A. 市人政治地位得到提高 B. 传统社会秩序已被打破 C. 士子与政府间矛盾尖锐 D. 知识阶层社会基础扩大

2. 明代中后期山东究州府,“土宜木棉,贾人转鬻江南,为市肆居焉”。这一现象反映出当

时( )

A. 南方经济发展程度高于北方 B. 农产品生产呈现区域化分工 C. 山东成为全国棉纺织业中心 D. 区域经济差异推动长途贸易

3. 如表是清代前期民间年画中所塑造的女性形象(部分)。这反映出,清代前期( ) 年画名称 《女子自强》 主题 妇人携带两名幼子向教书先生请教年画上文字大意为:女性只有自强,才能与男子共同生存下去 妻子是一副“悍妇”形象,丈夫则被打得跪地求饶 《庄稼稼樯难》 妇女已经大量迈出家门,参与社会生产实践活动 《妻打男挨》 A. 封建礼教内容与时俱进 C. 女性自主意识日益凸显 B. 底层女性地位上升 D. 女性维权意识强烈

4. 郑观应强调,在与外国协定税率时,必须坚持独立自主;在外交交涉中,“异邦客商,

一切章程,均由各国主权自定。实与公法吻合”。郑观应的这一观点( ) A. 体现了近代国家观念 B. 接受了西方民主政治理论 C. 已突破“中体西用”的观念 D. 开启了外交观念的近代化

5. 1861年,清朝海关的总税收共为5036370库两,到1910年,增加到34518589库两,在

50年中增长了5.8倍。这种增长( ) A. 源于近代中国海关实现了独立自主 B. 便利了西方列强在华的商品输出 C. 表明中国日益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D. 反映出中国近代工业竞争力增强

6. 年画能反映一定时期的时代风貌。如图是宣统三年创作的年画《北京失守宣统逃走》,

该年画( )

A. 是对当时社会形势的真实再现 C. 说明革命新军已经控制了北京 B. 反映了君主专制统治已被推翻 D. 折射出民众对反清斗争的支持

7. 1914年5月,青年学者章士钊在日本创刊《甲寅杂志》,主要阐扬民主宪政,以期促

进国人对于近代政治的认识;6月,留美学生出版《科学》杂志,主要介绍科学技艺,以期促进国人对于近代科学的认识。这说明当时( ) A. 知识分子对于救亡道路存在分歧 B. 新青年思想顺应时代潮流 C. 留学生成为新思想萌发的主群体 D. 民主与科学观念广泛传播 8. 如表是南京国民政府关于国旗的规定。这些规定旨在( ) 1928年《党国旗使用条例草案》 除对悬旗、降半旗、旗帜收藏和折叠等项有详细规定,还禁止党旗、国旗作为商标、装饰,禁止在上面涂写,更不许侮辱损毁 1934年新修订的《党旗国旗制造使用条添加各级党部会同警察机关指导纠正旗帜使例》 用的规定 1935年《制售党国旗商店管理办法》 增加制售旗帜商店须经政府核准的规定 A. 动员民众参与抗战 C. 塑造民众的意识形态 B. 加强对经济的干预 D. 维护国家的统一安定

9. 如图为画家钱松岳于20世纪60年代创作的名为《水上高歌丰获归》的

年画。该作品( )

A. 体现了“双百”方针提倡的创作精神 B. 描绘了当时农业合作化的劳动场景 C. 用文人笔墨描绘了社会主义建设成就 D. 其创作受到“左”倾错误的干扰

10. 改革开放后,中国在国际层面上走出了一条“对话而不对抗、结伴而不结盟”的国与国交

往的新路。这说明新时期中国外交( ) A. 主导了不结盟运动的发展 B. 注重建设新型的国家关系 C. 以维护联合国原则为宗旨 D. 极力推行睦邻友好的政策

11. 《拿破仑法典》从基本原则到法律术语都继承了罗马法。1900年德国民法典也以古罗

马的《法学汇编》为蓝本。马克思曾指出:“即使在英国,为了私法的进一步发展,也不得不参照罗马法的诸原则。”据此可知( ) A. 罗马法过于偏重私法的内容 B. 近代欧洲各国的立法具有统一性 C. 近代欧洲法律体系过于保守 D. 罗马法奠定了近代西方法治基础 12. 文艺复兴时期的思想家费奇诺认为,灵魂作为宇宙中介的首要功能即连接功能,宇宙符

号从灵魂那里穿过,再折射到其他事物之上,灵魂尽管与人有所区别,但灵魂与“爱”必须通过作为“中项”的人才能发挥作用。这一思想( ) A. 冲破了神创人的谎言 B. 否定了上帝的存在 C. 提高了人的主体地位 D. 肯定了宗教的价值

13. 公共图书馆在十八世纪的欧美还不多见而到了1844年法国美国普鲁士和奥地利则各有

上百个公共图书馆。剧院、音乐厅,博物馆,还有十九世纪末的电影院已在城市普遍出现。这表明,19世纪中期以来公益设施的建设与推广( ) A. 推动了文化的大众化发展 B. 反映出社会矛盾的日益缓和 C. 加速了科技向生产力转化 D. 促进了浪漫主义文艺的产生

14. 1917年四月,列宁反对立即推翻资产阶级临时政府,设想从资产阶级民主革命阶段过

渡到社会主义革命阶段,提出了著名的革命和平发展方针。列宁提出这一设想的主要依据是( )

A. 第一次世界大战尚未结束 B. 工兵代表苏维埃已控制国家政权

C. 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未完成 D. 当时俄国出现两个政权并存局面

15. 学者们普遍认为,反全球化的国家主要是债务缠身的第三世界国家以及根本就参加不了

全球化的最不发达国家。得出这种结论的依据是( ) A. 全球化威胁着不发达国家的经济主权 B. 全球化阻碍了世界经济的发展

C. 反全球化运动主要是反经济全球发展 D. 发达国家是全球化最大受益者

二、材料解析题(本大题共5小题,共55.0分)

16. 魏晋南北朝时期,选官制度经历了重大的变迁。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东汉末年,官僚用察举培植集团势力,士族借乡党控制察举。战争频繁,汉以来的“乡举里选”制度失去了存在的基础。三国时期,曹操提出“唯才是举”的方针,后魏文帝实行“九品中正制”,实行初期,品第人物能以才德为主要依据。西晋以后,“九品中正制”逐渐被势力庞大的门阀世族控制,东晋时期,形成了“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的现象。

--薛林军、马晓霞《中国古代人才选拔制度的变革及其对教育的影响》材料二:魏晋南北朝时的“九品中正制”将举官察吏的标准定在品行情操上,而衡量其高下的唯一尺度是儒学的仁义忠孝。于是,“家训”“家诫”的家学教育便适时而兴盛起来。它们在私学教育的家族化、社会化方面将道德品质的修养贯穿于文化教育之中,不知不觉地对社会产生了十分广泛的影响。

--摘编自吴霓《论魏晋九品中正制与私学的关系》等 根据材料一,分析东汉末年察举制度走向衰落的主要原因。 结合材料一、二,分析九品中正制对当时社会的影响。

17. 图1、图2、表格分别是不同时期行政区划分布示意图表。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如表:唐朝元和年间府州县数量统计情况 道 府 州 县 关内 河南 河东 河北 山南 陇右 淮南 江南 剑南 岭南 共计 2 27 135 1 29 196 226 2 19 110 131 1 29 174 204 2 33 161 196 2 19 60 81 12 53 65 51 247 298 2 38 189 229 1 73 314 388 13 330 1551 1894 总计 164 指出图1的西周行政区划体制特征及其形成的政治因素。 与图1比,说明图2秦朝行政区划体制的意义。

比较图2和表,说明如表反映出唐朝行政区划体制发生了哪些变化,并分析变化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