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营养学的发展与展望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二 文章中医营养学的发展与展望更新完毕开始阅读77bb1dc04028915f804dc281

《中医营养学基础》课程结业论文?综述

食物之间认识的两点论思想值得深思和研究。我们认为其实质是在强调饮食的针对性,得当则为宜,失当则为忌。而这些内容,在西方近代营养学中是没有的。[17] 5小结与展望

根据卫生部开展的“中国居民营养与健康状况调查” [18]显示,我国正面临着营养缺乏与营养过度的双重挑战,即“营养不良与营养过剩同在,贫困与富裕文明病并存”。这一现状同时也提示,我国的营养状况不是用简单的确定每日摄入量所能解决的,而是需要有针对性的、符合中国现阶段国情且又尊重民族膳食习惯的科学合理的营养知识作为支撑。几千年来人们所食用的食物、烹饪的方法很难在几天之内彻底改变,因而使得某些西方营养理论难以普及下去。根源于中华大地的以各种食物的偏性作为药性的中医药理论此时便显示出了非凡的适应力和号召力,使人们在享受生活同时亦可达到养生保健的目的。中华民族有五千年文明史,在历史长河中,祖先们以非凡的智慧和实践创造了诸多优秀的文化。中华民族的伟大发明———中医药学,特别是中医营养和养生的相关理论,不仅在国内,在世界上都将成为流行的健康理论之一,造福全人类。中医营养学在我们的生活中将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陈方平.唯物辩证法在中医营养学中的运用[J].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 9(4):224-227

2段春艳,王继东.应用营养学教育亟待加强[J].中医药管理杂志,2007,15(8):629-630 3周俭.中国传统营养学的起源和发展[J].营养学报.2008,30(4):341-344

4何裕民.论现代中医营养学的诞生与学习意义[J].扬州大学烹饪学报第.2007,24(88):- 5 - 29~31

5李丽艳.路新国.《饮膳正要》对中国传统营养学的贡献[J].江苏中医药.2005,26(9):47-48 6伍学荣.中医饮食营养学指导设计保健食品的理论基础[J].科技信息.2007,16-17

7王勇,章敏.体育院校营养学教学中运用中医食疗理论的体会[J].卫生职业教育. 2010,28(3):67-68

8张国玺.中医食疗应注意“三因制宜”原则[J].保健医苑.2008,7-9 9范志红.食疗5误区[J].中国保健营养.2010,8:96-98

10谭达全,邓冰湘.药膳食疗浅述[J]. 湖南中医杂志.2005, 21(1):67 11佚名.中国药膳的奇功妙效[J].发现中国.2008,6:74-75

12陈仁寿.论食疗本草发展源流[J].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9(3):143-144

13钟燕宇,秦凯华,王宏志.中医营养食疗学的理论及应用[J]. 河南中医学院学报.2007,22(2):11-13

14荣瑞芬.中医食疗营养学及保健食品研发探究[J].亚太传统医药.2007,第3期:22-29 15田栓磊,王琦.中医体质学在现代营养学中的应用展望[J]. 中华中医药学刊,2009,27(3):497-498

16钱占红,郭绍伟.浅谈中医食疗与亚健康[J].内蒙古中医药.2007,1:39-40

17张文娟.中国传统营养学与西方近代营养学比较[J].四川烹饪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8,4:18-19

18赵歆.古为今用发展中医营养理论[J].中国民间疗法,2010, 18 (9):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