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印发望谟县灾后重建综合治理总体规划的通知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五 文章关于印发望谟县灾后重建综合治理总体规划的通知更新完毕开始阅读77bef8ba960590c69ec3769f

第三节文化体育和广播电视恢复重建乡(镇)村受损的公共文化、体育、广播电视等设施,全面恢复服务功能,提高灾区群众文化生活水平。

文化体育。恢复重建县文化广场、县图书馆和乡镇文化站、村文化室、图书屋等公共文化服务设施。恢复重建群众体育健身场所和设施,并与学校或文化设施统筹规划,共建共享。

广播电视。恢复重建或新建受损的广播电视村村通设备设施、有线电视网络、调频广播、无线覆盖机站光缆、监测台站等设备设施,完善广播电视服务功能。

第四节就业和社会保障加强就业和社会保障服务设施建设,提高县级和受灾乡镇的就业和社会保障公共服务能力。

服务平台。新建望谟县级和规划范围内九个乡镇的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服务中心及管理信息系统。

就业援助。实施就业援助工程,通过对口支援、定向培训、劳务输出、公益性岗位优先安排、发展特色产业等方式,解决灾区群众特别是转移安置群众的就业问题。

社会保险、社会福利和社会救助。推进灾区实施新农保,进一步完善社会保险体系,扩大保险覆盖率,提高保险水平。实施灾区孤儿、孤老、孤残人员特殊救助计划,恢复重建受灾乡镇敬老院。

第五节社会管理根据便民利民原则和新区建设的需要,按照节地、节俭实用和严格控制建设标准的要求,整合资源,统筹建设乡(镇)村、城镇社区办公场所及综合服务业务用房和设施。

乡(镇)办公用房。恢复重建乐旺镇和新建打易镇、郊纳乡、打尖乡等乡(镇)行政机关、政法机构、监督管理机构的办公业务用房及配套设施。

城镇社区、村级办公用房。统筹城镇社区、村级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恢复重建和完善受灾社区及村级综合办公服务业务用房和设施。

专栏12公共服务

教育新建望谟县第六中学(初中)、复兴镇实验小学,迁建打尖乡中心小学、乐旺镇乐宽小学;扩建复兴镇四小、打易镇小学;新建乐旺、打易、郊纳、打尖、岜饶、坎边、油迈等乡镇中心幼儿园7所,加快建设民族中学(高中)。

医疗卫生及计划生育恢复重建复兴、打易、乐旺、新屯、郊纳、打尖、岜饶等乡镇卫生院7所;恢复重建村级卫生室16个;恢复重建打易、乐旺、郊纳、打尖、岜饶等乡镇计生服务站5个;补充完善医疗器械和设备。

文化体育修复望谟县文化广场和望谟县图书馆,修复岜饶、坎边等乡镇文化站2个,恢复重建乐旺、打易、新屯、打尖等乡镇文化站4个,修复受灾村级体育健身场所10处。

广播电视恢复重建望谟县城区广电网络设施1个,修复复兴、乐旺、打易、郊纳、打尖等乡镇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5个,实施复兴镇有线网络建设工程1个,修复复兴镇向阳无线覆盖基站光缆1个,新建平洞轻工产业园区广电网络。

就业和社会保障新建望谟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综合服务中心1个和规划范围内9个乡镇的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服务工作平台,新建打易、新屯、郊纳、打尖和修复乐旺、油迈等乡镇敬老院6个,新建乡镇民政业务用房7个。

社会管理恢复重建乐旺镇和新建打易、郊纳、打尖等乡镇行政办公服务中心,恢复重建乡镇农畜牧综合站5个、新建乡镇农畜牧综合站3个,恢复重建村级兽医室144个,新建望谟县有害生物预警与控制监测站1个。恢复重建乡镇林业站4个、乡镇财政所5个、乡镇派出所8个、乡镇司法所1个,修复坎边派出所1个、乡镇司法所2个,恢复重建乡镇法庭2个,修复乡镇法庭1个。恢复重建村级活动室12个,修复村级活动室3个。

第七章生态修复与灾害防治第一节生态修复加强植被恢复、水土保持和石漠化防治,提升灾区生态功能,有效维护生态安全。

植被恢复。自然恢复与人工治理相结合,保护、修复和重建林地,提高森林防火和防治病虫害的能力,增强林草地固土护坡、水源涵养、径流调节和气候调节能力。生态保护区内,以森林保护为重点,实施森林抚育、封山育林和25度以上坡耕地3年内退耕还林,大力营造防护林,积极发展核桃、板栗等适宜的经济林。适度重建区和适宜发展区内,以森林结构调整和培育为重点,实施现有林保护、封山育林、荒山造林、低产林改造和25度以上坡耕地逐步退耕还林还草,积极发展油茶、油桐等经济林。

水土保持及石漠化防治。以小流域为单元,生物措施和工程措施相结合,进行坡耕地改造和荒地治理,加强蓄排引等工程建设,增强缓滞洪能力,降低土壤侵蚀强度。

生物多样性保护。加强野生动植物物种及生态系统多样性的保护,加强外来入侵有害物种防治,维护生态系统稳定性,提高区域整体防灾抗灾能力。

专栏13生态修复

森林恢复重建营造林35万亩(含受灾恢复1.38万亩),其中:珠江防护林体系建设工程7.3万亩,退耕还林15.5万亩(其中退耕地造林7.6万亩,荒山造林6.8万亩,巩固退耕还林成果造林1.1万亩),石漠化综合治理3.7万亩,植被恢复2.5万亩,其他6万亩(其中油茶3万亩,核桃3万亩)。

种苗基地新建复兴、打易、新屯、打尖等乡镇苗圃450亩。

森林道路修复打易、打尖、郊纳、坎边等乡镇林区公路61公里。

森林监测设施新建林业工作站房4个;重建加工厂及设备4处。加强森林防火和病虫害防治设施建设。

草地修复人工种草3万亩。

生物多样性保护加强猕猴、苏铁等珍稀动植物及生态系统多样性保护。

第二节环境整治水源地保护。加强水源地保护,依法科学划定饮用水源保护区,严格监管,加强污染防治,防止有害物质排入,消除病原微生物及重金属等危害,保障饮用水安全。

废弃物处置。做好“三废”的安全处置与循环利用,加快符合条件的乡镇级污水和垃圾的集中处置设施建设,优先处理医疗废物等危险废物和环境敏感区域的废物。对拆除的建筑废弃物进行回收利用。

农村环境综合治理。抓好农村面源污染治理,对生活垃圾、污水和人畜粪便进行综合整治,开展污染土壤治理与修复,进行农村连片综合治理,确保农村环境安全。

环境监管。加强环境监测监管,重点加强水源地的常规监测,完善环境监测设施和环境监管体系。

专栏14环境整治

水源地保护对受灾乡镇的23个集中式饮用水源地实施区划保护工程,修建拦渣坝、挡土墙。依法划定和保护纳坝河、纳过河、六洞河等饮用水水源保护区。

环境综合整治开展受灾村、镇和安置点的水源地、生活垃圾、生活污水、畜禽养殖污染集中整治,建设符合条件的乡镇污水和垃圾集中处置设施。治理新屯镇4个地表水水源地铁超标污染和坎边乡2个地表水水源地锌超标污染。

环境监管按西部地区三级站要求,配置望谟县环境监测中心站相应的检测仪器设备。 第三节监测预报预警强化和优先安排监测预报预警体系建设,落实各项应急避险措施,普及防灾减灾知识,增强灾害监测预报预警能力。

监测体系建设。加强雨量监测、气象监测、水文监测、滑坡泥石流监测、生态监测等专业监测体系建设,提高监测预报预警能力。在充分利用现有监测设施的前提下,科学合理设置雨量监测站、气象监测站、水文监测站、滑坡泥石流监测点、生态监测站等站(点),扩大监测覆盖面。

预报预警体系建设。建立气象、水利、国土资源等部门联合的监测预报预警信息共享平台和短时临近预警应急联动机制,实现部门之间的实时信息共享,发布灾害预警信息。

完善现有的望谟县灾害预报预警系统,加强预报预警装备配备。推进建立相邻县暴雨山洪灾害小流域联防机制。

群测群防体系建设。进一步完善县、乡、村三级突发性山洪地质灾害监测体系,以基层干部群众为主体,对调查确认、威胁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山洪地质灾害易发区或隐患点进行全面监测;对危险性较大的灾害隐患点,布设监测报警仪器,安排专人负责,重点监测。充分发挥乡、村群测群防监测员、灾害信息员、气象信息员的作用,积极动员乡村干部群众在专业技术人员的指导下,进行山洪、地质灾害观测与巡查,及时报告灾害征兆,开展临灾避险预报预警。

应急能力建设。依托电子政务网络平台,建设和完善望谟县灾害救助应急指挥系统。在重点乡镇镇区和一些人口较为集中的居民点,科学选择并建设应急避险平台。制定防灾减灾应急预案,开展应急演练,提高社会公众对防灾减灾的参与程度,增强全民自防自救和互救能力。

教育宣传培训。加强防灾减灾宣传,在中小学开展防灾知识教育,充分利用各种媒介,多种形式普及山洪、地质灾害防治知识,由县级人民政府组织进行定期或不定期防灾减灾知识培训,特别是要加强乡村群测群防监测员、灾害信息员、气象信息员培训,提高各级政府、部门、单位和群众的防灾减灾意识。

专栏15监测预报预警

监测体系建设复兴、打易、乐旺、新屯、郊纳、打尖、坎边、岜饶、油迈等9个乡镇自动雨量监测站25个。新建打架坪村、蛮结村、纳坝村、纳过村、坡毛村两要素自动气象监测站5个,打易镇凉风坳六要素自动气象站1个。恢复复兴镇水文监测站设施及设备,新建羊架水文监测站和乐旺水文监测站。

预报预警体系建设预报预警信息共享平台。建设望谟县防灾减灾中心,配置电动警报器、传真机、预警短信群发设备、预警计算机等预报预警设备。在打易、乐旺、新屯、郊纳、打尖、坎边、岜饶、油迈等8个乡镇安装无线预警广播系统、电动警报器、查询监视终端、传真机等预报预警设备。

群测群防体系建立县、乡(镇)、村三级山洪地质灾害防御责任制,建设必要监测设备,建设望谟县减灾教育基地,培训群防人员。

应急能力建设建设望谟县灾害救助应急指挥系统。建设县级救灾物资储备库1个。建设县城、重点乡镇镇区和部分人口集中居民点应急避难场地。

第八章产业重建与扶贫开发在加强生态环境保护的前提下,依托灾区资源优势,大力调整灾区农业产业结构,实施扶贫开发工程,积极发展特色农业、农产品加工业、旅游业等生态型特色优势产业,拓宽灾区居民就业渠道,有效解决受灾农户长远发展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