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飞幼儿思维空间 - 图文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三 文章放飞幼儿思维空间 - 图文更新完毕开始阅读77c281fead51f01dc281f1c9

附件一

“2013年广东教育学会学前教育专业委员会年会论文”登记表

(以下内容必须全部填满,打印或用正楷填写,以免造成识别错误)

作者姓名 论文题目 工作单位 家庭电话 电子邮箱 通讯地址 刘子君 性别 女 职务职称 教师 出生年月 类别 单位电话 移动电话 Q Q号码 1984.0812 论文 放飞幼儿思维空间——浅谈幼儿园区域活动 惠州市机关幼儿园 无 1607107080@qq.com 惠州市紫西岭二巷21号 0752-2219336 13829912385 1607107080 邮政编码 516001 论文内容摘要(200字以内) 幼儿在区域活动中的自主性学习,有助于促进幼儿认知、个性、情感、社会性等多方面的发展。那么,教师如何在区域活动中采用支持性策略,激发幼儿自主性学习的兴趣,提高幼儿自主性学习的能力,能有效的激发幼儿的思维空间呢? 一、 教师注重观察,有目的地对幼儿进行有效指导 二、教师应创造灵活多样的物质环境 三、营造轻松愉快的心理环境 我们必须认识到教师的支持性在幼儿区域活动中的价值,把握幼儿的年龄特征和表现行为,营造良好的心理氛围,创造良好的物质环境,提供恰到好处的支持与引导,激发幼儿自主性学习的兴趣,提高幼儿自主性学习的能力。有效利用区域活动,放飞幼儿的思维空间。 论文版权声明 本论文没有抄袭和版权争议,同意论文征集方发表论文或结集出版 作者签名:刘子君

注:类别指论文、调查报告、经验总结、实验报告等。

放飞幼儿思维空间

—— 浅谈幼儿园的区域活动

惠州市机关幼儿园 刘子君

马卡连柯曾经说过:“我是一个做教师的,我应与儿童一起做游戏,如果我只是教导、要求和强制,那我就会成为一种外部力量,也许这可能是一种有益的力量,但不能成为接近儿童的一种力量?”幼儿年龄小,能力弱,对成人的依赖性较强,教师在活动中对幼儿的影响力是很大的。教师在区域活动中的支持性包括直接的支持和间接的支持。直接的支持是教师在幼儿活动的过程中,通过对话、眼神、表情、动作等方式,给幼儿一定的支持、鼓励、帮助,促进幼儿自主性学习,推进活动的发展。间接的支持是指教师营造适宜的心理氛围,创造丰富、有趣的物质环境,包括活动环境的创设、活动材料的提供等等。教师创设了丰富的、支持性的学习环境,引导和促进幼儿的学习与发展,使幼儿通过动手操作与“有准备的环境”互动,进而形成主动学习的习惯。幼儿在区域活动中的自主性学习,有助于促进幼儿认知、个性、情感、社会性等多方面的发展。那么,教师如何在区域活动中采用支持性策略,激发幼儿自主性学习的兴趣,提高幼儿自主性学习的能力,能有效的激发幼儿的思维空间呢?

一、 教师注重观察,有目的地对幼儿进行有效指导

1、幼儿的探索学习需要得到老师的支持、帮助,但这并不意味着教师可以不分情况的随意提供帮助。我们应该有这样的理念:只有当幼儿确实因其本身经验与能力的局限,致使探索活动难以继续的时候,才给予一定的支持。所以这就要求老师一定要具有敏锐地观察力和判断力。比如当孩子在很专注、很顺利地进行制作活动时,老师最好不要在此时去打扰他,以免中断孩子的思维、影响孩子的活动。案例:在科学区的探索活动中,我们班的丛丛就是个探索家,他对一些形状特别敏感,有一次我在组织一次装甲车的组装活动,丛丛在为一个小小螺丝不知道放在那个位置而发愁,我见此情况我告诉丛丛,请对照图样,还有螺丝的形状对号入座看看,马上丛丛找的窍门,快速的动起手来。虽然在最后丛丛都没有将装甲车组装好,但是我给丛丛最棒的掌声。

2、要使幼儿在探索中主动学习、不断发展,需要教师根据幼儿的兴趣、需求和发展水平及教育目标来设置环境、投放材料,更需要教师的启发、鼓励与引导。案例:在“水真有用”的主题中,我们在自然角提供了两个芋艿,一个放在水里,

一个放在没水的盆里。又提供了两棵芹菜梗,一个放在水里,一个放在红色颜料水里。然后让幼儿自己观察记录。一段时间后,他们通过观察产生了很多问题:为什么芋艿放在水里发芽快?为什么芹菜梗会变成红色?是不是所有的植物放在水里发芽都快???这些问题并不是老师教给他们的,也不是老师强加给他们的,而是幼儿在自己的观察中发现的,是他们自己的问题。当幼儿产生自己想解决的问题后,他们就能非常积极地去寻找答案,而这一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才是最重要的。因为在这个过程中孩子学会了自己学习,自己尝试,自己获得经验。一个不断产生问题的环境更能激发幼儿的自主活动。教师引导时过多,幼儿就缺乏一种自我独立性,往往会依赖于教师,主观能动性就不能很好地发挥;而教师的引导不及,幼儿在活动中就会在存在盲目现象同样也是不利于幼儿的发展的。

二、教师应创造灵活多样的物质环境 1、充分认识材料蕴含的教育价值

案例:在完成学习活动——集合后,老师为了巩固幼儿对“集合”的理解,使每个幼儿都能在原有的基础上再有所提高,设计了种树游戏。首先,教师在地板上粘贴了三个交叉在一起的图形,然后设计了从一颗星到四颗星不同难度的操作纸,便于幼儿按照自己的能力进行选择。有最简单的看图种树,有较难的在交集处种树,还有更难的自己种树自己记录等形式,幼儿在游戏中一步步向最高难度挑战。由于老师将这部分学习目标巧妙地融入了有趣的游戏中,幼儿就有了独立思考的机会。在足够的时间与空间下,幼儿能自已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对知识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和理解,同时检验了原有的知识。这些发现对幼儿来说是极其重要的。因为只有这些“他自己的”东西才是最有意义的。在这个操作过程中,幼儿学习和体会到了自己获取知识的乐趣,积累了学习的方法,而这些方法是幼儿不断发展的核心动力。因此我们在设计游戏材料时要考虑到材料与活动的关系,使投放的材料真正发挥它的价值。 2、充分明确墙面装饰的作用

案例:环境应该与主题活动的开展紧密结合在一起。在“马路边”这一主题活动中,老师带领幼儿一起参观学校附近的理发店、邮局、服装店、超市、饭店等等。这些地方的功用更是孩子们新奇的,他们着迷于理发师的那些工具,困惑于为什么信能从这个地方到那个地方,惊叹于超市里摆放整齐的物品。因此,老师与孩子们的共同商量之后,幼儿园的活动室里也红红火火地开起了一个个小理发店,小超市。这些角色游戏的开展为孩子们社会性的发展打下了基础,满足了

孩子交往和走向成人世界的愿望。 三、营造轻松愉快的心理环境

1、用理解的眼光看待幼儿的学习方式。幼儿的学习方式多种多样,而这些学习方式却常常与任性、顽皮、偏执等联系在一起,他们常常以一反常规、钻牛角尖、刨根到底的提问等等形式表现出来。3到6岁的幼儿自主性学习的意识还很朦胧、很脆弱,需要老师给予鼓励和保护。 案例:在科学区域活动中,几个幼儿在玩环环扣积朔,他们在想建造一间别墅,几个幼儿在想用什么来搭建屋顶呢?一个幼儿急忙去将画纸撕烂来搭建一个的屋顶,其他幼儿拿来了蜡笔将屋顶画得非常漂亮当房子正在建造的时候,老师看见了,马上批评:“怎么把画纸斯烂了?不好好玩就是想些乱七八糟的东西。”一个幼儿自主性探索的游戏被迫终止,幼儿迫于老师的权威,只好按照要求去收拾好画纸和蜡笔了。

如果,在这次游戏中,老师能以理解的眼光看待幼儿的学习方式,并积极地鼓励,肯定,适当地加以引导,结果就会截然相反。教师应该尽可能地为幼儿的自主性学习创造机会,鼓励、肯定和支持他们的行为。在此基础上适当加以引导,使幼儿们不仅遵守了规则,而且满足了自主探索欲。

2、幼儿的探索学习需要得到老师的积极评价:每次角色游戏,教师用心观察都会发现幼儿的优点和不足,此时可以采用图示的方式放大幼儿的优点。还以科学区的钓鱼为例,教师针对已经会点数、数数的现状,需要鼓励数数对应的鱼儿钓鱼的幼儿,增强他们的成就感,同时还要帮助不会数数的幼儿,用实际生活举例帮助幼儿理解问题,帮助他们体验成功的感受。对此,教师可以采用谁最先将鱼儿钓上来,而且又快又多的孩子就可以在自己的相片上加上一朵花,有了花的孩子就可以去帮助一些慢的孩子,这样不但能增强他们的操作能力,而且还能增强他们的成就感和助人为乐的心态。在此我们在幼儿感受到成功的同时,说些激励的话语,如,“今天你表现的真好”“今天你有了新的发现”等,让幼儿体验到成功的喜悦。

3、幼儿的探索学习老师要将幼儿形象的视听回放。用照相机抓拍经典镜头,用录音机或者摄像机录下某角色区的全过程,为教师的分析、幼儿的自我行为反省和提升提供帮助。如教师在讲评时回放这些片段,幼儿能迅速发觉自己的哪些行为是积极的,哪些是需要改进的。幼儿被内化的积极行为会在集体中扩散并推动下一次的游戏行为,从而提高整个游戏的水平。

总之,我们必须认识到教师的支持性在幼儿区域活动中的价值,把握幼儿的年龄特征和表现行为,营造良好的心理氛围,创造良好的物质环境,提供恰到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