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口替代战略与出口导向战略之比较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四 文章进口替代战略与出口导向战略之比较更新完毕开始阅读77dc210216fc700abb68fce2

进口替代战略与出口导向战略之比较

作者:经济学一类一班刘晓燕0802010280

摘要

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战略主要有两种:进口替代战略和出口导向战略。这两种发展战略的原因、条件、政策体系、产业的侧重点皆不相同。两种战略各有其优缺点。 关链词

发展中国家、进口替代战略、出口导向战略

一、两种经济战略的定义

(一)进口替代战略

进口替代战略又称“内向发展战略”。是指用本国产品来替代进口品,或者说,通过限制工业制成品的进口来促进本国工业化的战略。就是从经济上独立自主的目的出发,减少或者完全消除该种商品的进口,国内市场完全由本国生产者供应的战略。由于实施该战略必须伴以贸易保护政策,因而不利于促进本国的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和工业技术进步,更不利于产品的出口。时间过长,不利于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二)出口导向战略

出口导向战略也称出口替代战略。是指国家采取种种措施促进面向出口的工业部门的发展,以非传统的出口产品来代替传统的初级产品的出口,扩大对外贸易,使出口产品多样化,以推动工业和整个经济的发展。出口导向战略着眼于出口对经济发展的积极作用,通过对初级产品的深加工,然后组织产品出口,以代替原先的初级产品的出口。

二、两种经济战略的利弊分析

(一)出口导向型

1. 出口导向战略的优点:

1) 可以充分利用国外的资源,并与本国具有绝对优势的劳动力资源相结合,生

产并出口本国具有比较优势的产品,以缓解一国的外汇压力。

2) 通过贸易有利于学习国外的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并以出口换取经济发展所

需要的新型机器设备和资金,加速本国经济增长速度加快本国工业化进程。 3) 增加就业改善收入分配,可以通过对外贸易,互通有无,使本国居民享受到更

多的经济福利,提高其生活水平。

4) 可以在国际分工中节约劳动,充分发挥自身的比较优势,在全球性的产业结

构调整中,促进本国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获取因分工而产生的规模经济效益。

2.出口导向战略存在的问题:

1) 易受国际市场波动的影响外资依存度过高,国民经济命脉易受外国资本操

纵。

2) 以贸易带动经济的持续发展具有局限性。

3) 国内产业结构布局贸易出现畸形发展一些产业容易出现产能过剩。

(二)进口替代型

1. 进口替代战略的优点

1) 有利于民族工业体系的迅速建立和国内工业发展政策的独立之星防止国民

经济命脉受制于外国资本。

2) 随着国内企业的成长,有助于提高其产品的国际竞争力,改善一国的对外贸

易的结构和条件,提高一国的对外开放水平,有效防止了贸易条件恶化。 3) 进口替代战略将为本国发展战略产业和实现工业化创造必备条件,既可以在

不断的学习和借鉴过程中,为本国培育大量技术和管理方面的人才,逐渐促进国内工业的多样化和现代化,实现某些产品的自给自足,又能在摆脱对同类产品过度进口的同时,减少外汇支出。 2. 进口替代战略存在的问题

1) 高贸易保护使进口替代部门容易滋生不思进取的心态和作风金属进步和创

新的动力被削弱。

2) 外债风险加大进口替代具有反出口倾向不利于出口部门出口创汇能力低下。 3) 阻隔了本国向外国学习的机会,不利于企业参与国际竞争。

四、两种经济战略的条件分析

1.进口替代战略的条件

1) 有起码的工业技术基础和人才储备。

2) 有较丰富的资源禀赋使进口替代部门可以靠拼资源消耗而不是技术来赢得

一定的市场份额。

3) 国内有较大的市场规模使进口替代部门即使产品的质量较差也能卖个好价

钱。

4) 仅仅适合工业化初期。

2. 出口导向战略的条件

1) 有条不紊循序渐进的改革开放政策能够引致大量的制度创新和技术创新。 2) 国内有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各政治集团同心协力能互谅互让相互包容以维

持开放政策的可持续性--给招商引资创造良好的政治法律环境。

3) 出口导向战略也需要实行一些保护措施,这些措施也会扭曲市场价格体系,

降低资源配置效率。

五、两种经济战略的原因分析

1.选择进口替代战略的原因 1) 国际贸易条件恶化。 2) 民族复兴或振兴心理。

1.出口导向战略实行的原因

1) 外汇紧缺,选择出口导向可以节约外汇。

2) 国土面积小,自然资源匮乏,资本和技术短缺,内部市场狭小,仅仅依靠国

内市场难以有效达到工业化目的,使这些国家要实现工业化就必须开放国门大规模的招商引资

3) 国内劳动力资源相对丰富,劳动力密集型行业、低成本在招商引资中富有吸

引力,其产品出口也富有竞争力。、

六、两种经济战略的政策体系比较

1.进口替代的政策体系

1) 贸易保护政策,这是实施进口替代战略的基本政策,主要是通过关税和非关

税壁垒,限制甚至完全禁止外国某些工业品的进口。

2) 与贸易保护政策相配合,一些发展中国家实行了较严格的外汇管理政策和高

估汇率政策。

3) 为加强国内资金积累,发展中国家在财政、税收、贷款、价格等各个方面给

予进口替代工业特殊优惠,以促进这类工业的投资,同时一般对外资也采取了不同程度的鼓励政策。 2.出口导向战略的政策体系 1) 放松贸易保护,大力鼓励出口,对出口企业给予优惠如减免税收、低息贷款、

补贴等。

2) 放松外汇管制,拟订合理的汇率,促进出口。

3) 使本国货币贬值以降低本国出口商品以外币计算的价格,增强企业和产品在

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

七、其他不同点

从上述分析中我们已经看出两种战略的差别,在这里我们对这种差别进行具体的论述。我们认为两种战略的主要差别体现在:

1.战略重点不同:进门替代战略主要致力于改善进口商品的结构,发展国内替代工业,而出口替代战略则主要致力于改善出口商品的结构,发展面向出口的产业。

2.战略指导思想不同:进口替代战略的指导思想是以独立自主、自力更生为基础,凡本国市场需求量很大的商品,本国都要创造条件大力生产;出口替代战略的指导思想则主要是以比较成本论为基础,大力增加本国优势工业产品的生产和出口。

3.战略目标不同:进口替代战略的目标是以传统工业中的支柱产业为基础,建立独立完整的工业体系,出口替代战略的目标则以本国的优势产业为基础,建立起参加国际分工的工业体系。

4.支柱产业的选择不同:进口替代战略一般选择传统工业中的支柱产业,如钢铁、化学、石油、汽车、家用电器等工业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出口替代战略则一般选择能充分利用本国的人力和物力,具有比较成本优势的产业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

5.面向市场不同:在进口替代战略下,生产的目的主要以满足国内市场的需求为主,所以支柱产业不仅不创汇,而且是大量花汇的产业,在出口替代战略下,支柱产业的生产主要以占领国际市场或扩大国际市场占有率为主,所以支柱产业一般为主要的出口创汇产业或出口导向产业。

八、两种战略的联系

进口替代战略与出口替代战略的关系是对立统一的关系。一方面两者是相互排斥的,另一方面这两种战略之间既有一定的转化顺序性、阶段性的一面,又有互补性、关联性、渗透性的一面。一般地说,各发展中国家在实现工业化的过程中,大都首先实行进口替代战略。当进口替代战略实施到一定程度,遇到国内市场狭小或其他条件的制约时,才开始实行出口替代战略,而且往往实施出口替代

战略比较成功的国家,进口替代战略大都实行得较好。因此从一定程度上说,成熟的进口替代战略是出口替代战略的基础。从实际情况来看,许多发展中国家特别是发展中的大国一般采取二者结合的混合型的战略,但有主次之分,根据国情,有的以进口替代战略为主,出口替代战略为辅,有的则以出口替代战略为主,进口替代战略为辅。

结束语

通过对这两种贸易战略的比较,我们可以认为,这两种战略各有优缺点,并没有绝对的优劣之分,在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中都发挥了应有的作用。今后发展中国家的发展关键取决于选择一种适合本国国情的贸易战略,并根据国际环境和世界市场的变化适时调整自己的发展战略。

参考文献

[1]张时玲.“进口替代”战略与“出口导向”战略对比分析与思考[F].池州师专学报.2000(11).

[2]万娜.出口导向战略对经济的影响——看亚洲四小龙经济的发展历程[F].决策&信息.2008(9).

[3]蔡国栋.对实施进口替代战略模式的研究[F].企业经济.2006(5).

[4]高怀民.进口替代战略和出口导向战略之比较[F].中共太原市委党校学报.2006(2).

[5]苏丹丹.我国出口导向与进口替代双重选择分析.现代商贸工[F].2009(13). [6]夏友富.进口替代战略与出口替代战略的系统理论研究.

[7]陈乔之.东亚区域经济合作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

[8]裴长洪.我国对外贸易发展:挑战、机遇与对策.经济研究[J].2005(9). [9]周茂清.发展中国家工业化比较研究[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