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重点工程新闻学概论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日 文章马克思主义重点工程新闻学概论更新完毕开始阅读782c568ea0116c175f0e48ff

《新闻学概论》

绪论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闻理论的内容

1.新闻媒体是党、政府和人民的喉舌;

2.党性原则是社会主义新闻工作的根本原则,是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精髓; 3.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为党和国家的工作大局服务; 4.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 5.坚持实事求是,维护新闻的真实性;

6.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坚持团结稳定鼓劲、正面宣传为主,唱响主旋律,打好主动仗; 7.坚持把提高舆论引导能力放在突出位置,增强舆论引导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提高舆论引导的权威性、公信力、影响力;

8.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努力使经济效益同社会效益相统一; 9.坚持解放思想、改革创新,增强生机和活力; 10.切实加强新闻工作队伍建设。

二、新闻学的研究对象、学习方法

1.新闻学的研究对象

狭义的新闻学是指理论新闻学,也叫新闻理论,是研究新闻传播活动、新闻事业以及新闻工作规律的科学。它是通过对大量的新闻实践经验进行科学的抽象和概括,由一系列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构成。

广义的新闻学是指新闻学学科体系,包括理论新闻学、历史新闻学和应用新闻学三个部分。 新闻理论在新闻学学科体系中起统领作用,为其他分支学科的建立和发展提供理论依据。 2.学习新闻理论的方法——理论联系实际 打好扎实的理论根底,全面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认真学习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掌握理论的基本原理和分析方法; 联系实际,重在把握规律。

第一章 新闻本源

第一节 新闻起源于人类的信息需求 第二节 新闻的本源是事实

一、新闻与事实的关系

事实的特点:事实是客观的、可认知的、可反映的。 新闻内容以事实为依据;新闻事实是经过选择的事实。

二、是否承认事实第一性、新闻第二性,是区分唯物论新闻本源观和唯心论新闻本源观的分水岭。

第三节 新闻的定义

新闻是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

首先,事实是新闻的本源,是第一性的;新闻是事实的报道,是第二性的。 其次,事实要成为新闻,必须经过一个中间环节,即报道。 第三,新闻所报道的事实是新近发生的。

“发生的”体现了事实在前,新闻在后的唯物主义新闻本源观。

第四节 新闻的基本特征

一、真实准确

真实是新闻的生命,是新闻最根本的属性和最基本的特征。 1.新闻所报道的事实必须是客观存在的;

2.新闻对事实的报道必须准确无误,真实可信;

3.新闻不仅要求对具体事实的报道真实准确,而且在事实的整体和相互联系上也应客观全面、符合实际,力求在整体上真实客观地展现社会生活的面貌。 二、内容新鲜

一是指事实是新近发生和发现的; 二是指事物的新变动;

新闻语言的时代性、现实感对新闻内容的新鲜与否有直接影响。 三、报道及时

尽最大可能发挥迅速、快捷的优势,尽量缩短事实发生与公开传播之间的时间距离。 四、传播公开

新闻必须最迅速、最广泛地面向社会公众,最大限度地为社会闻知,为尽可能多的受众接受和共享。

第二章 新闻真实

第一节 真实是新闻的生命

1.真实是新闻存在的根本条件

事实是已经发生并且真实存在的客观事实,是新闻的本源。新闻是对客观事实的真实报道,事实的真实是新闻存在的根本条件。 2.真实是新闻报道的基本要求

新闻报道以事实为基础,依据事实进行报道。

第二节 在新闻工作中坚持真实性原则

一、对事实的报道必须准确无误

1.构成新闻要素的“5W”要准确无误; 2.事实的细节描述要有根有据,符合实际; 3.新闻中使用的背景材料要真实可靠; 4.新闻中所概括的事实要符合客观实际。

二、从整体上、本质上和发展趋势上反映事实

1.从总体上反映事实:新闻所反映的局部情况是真实的,而且它们的总和所反映的整体情况也是真实的;

2.从整体上和发展趋势上反映事实:在真实、准确报道事实的基础上,透过事实以及事实与事实之间的内在联系,准确把握其发展趋势,使整个新闻报道与事实的发展规律和发展趋势相符合,与社会生活的本质相符合。(要求:对重大事件的报道,从社会历史发展的高度揭示事物的状态、特征和本质意义)

三、对事实的报道必须全面、客观、公正

1.全面:对事实发生、发展及变化过程的来龙去脉,对其中重要细节的描述要完整详尽;以多维度的视角观察事实的各个层面和侧面,做出客观分析,(防止片面性,避免绝对化);从事实的总和以及事实的相互联系和发展中把握事实,了解所报道事实在相关事实中所处的地位和特征(防止以偏概全)。

2.客观:报道事实时,一般只作客观描述,如实呈现事物原貌,用事实说话。 3.公正:尊重广大人民群众的知情权,为受众提供真实、客观、全面的新闻信息。

四、坚持新闻报道客观性和倾向性的统一 ——关键在于尊重事实。

客观性:事实的客观性、新闻实践的客观性、新闻报道的客观报道形式。

倾向性:新闻工作者和新闻媒体反映客观事实时的立场、态度在新闻中所表现的一种特性。

第三节 新闻真实是新闻媒体公信力的前提

一、人民群众的信任是新闻媒体生存和发展的基础 二、新闻真实是评价新闻媒体公信力的首要标准

公信力:指新闻媒体通过提供以新闻报道为主的信息产品(包括广告)能够获得受众信赖的能力和程度。

三、反对虚假新闻,提高媒体的公信力 1.虚假新闻的危害:

极大损害了新闻媒体的公信力;破坏了新闻工作者的形象,使之失去了人民群众的信任;损害了党和政府的威信,给党和人民的事业造成损失。 2.虚假新闻的治理对策

首先,经常进行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和党的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学习和教育,提高思想认识,增强杜绝、抵制虚假新闻的自觉性;

其次,强化新闻职业道德意识,提高新闻职业道德水准,增强社会责任感。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对人民负责、对社会负责、对历史负责;

再次,完善新闻媒体内部的管理制度,健全监督机制,提高有效制约的能力。

第三章 新闻价值

第一节 新闻价值的内涵

一、新闻价值的定义

新闻价值是事实所具有的、能满足社会与公众对新闻需要的要素的总和。 二、新闻价值的一般要素 1.新鲜性

事实在时间上“新进”,在内容上“新鲜”。 2.重要性

事实所具有的社会意义和大多数人关注的重要程度,即事实涉及面广、影响力大的性质。 3.显著性

事实能引起大多数人关注的程度。 4.接近性

事实在地理上和心理上与受众接近的程度。 5.趣味性

新闻事件新奇、反常、巧合、感染性、有趣、怡情等性质。 ——新鲜性必备,其他要素可多可少。 三、新闻价值的客观性

首先,新闻事实及价值要素是客观的;其次,社会与受众的新闻需要具有客观性;再次,社会与公众对新闻价值的检验是客观的。

——要求:首先,尊重客观事实,不能臆造、拔高或增减事实的新闻价值;其次,重视并努力满足社会与公众的客观需要;再次,重视客观效果的检验,提高新闻报道的质量,增强报道的吸引力和影响力。

第二节 新闻价值实现的过程

一、新闻价值的发现(取决于客观存在的事实) 把事实放在社会与公众需要的坐标上衡量。 二、呈现

准确判断各种价值要素及其相互关系;选择恰当的表现形式,制成新闻文本;寻求恰当的传播方式,展示新闻文本。 三、检验

关键在于新闻文本所报道的事实是否符合社会与公众的需要。 ——实践过程中,有两个问题值得注意:

1.不顾及可能出现的负面效果,片面突出某个或某些要素; 2.对新闻价值要素非常明显的事实,属于精心选择和呈现。

第三节 新闻价值取向

一、影响新闻价值取向的因素

1.阶级立场是决定新闻价值取向的根本因素; 2.社会核心价值体系对新闻价值取向有影响;

3.新闻政策和新闻宣传价值多新闻价值取向有影响; 4.新闻媒体定位对新闻价值取向有影响。 二、坚持正确的新闻价值取向

必须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指导,形成有利于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新闻价值取向。 核心价值体系: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

第四章 新闻事业

第一节 新闻事业的产生和发展

新闻事业是一切新闻机构及其全部业务活动的总称 一、商品经济的发展催生近代新闻业务

新闻事业产生的标志是,在社会分工中出现了专职的心问从业人员及其行业性组织。 二、社会生产力和科技文化的进步决定新闻事业的发展水平

1.社会生产力和科技文化的进步,制约着新闻事业具体媒体形态及其传播手段的发展水平。 2.社会生产力和科技文化的进步,决定着新闻事业的发展水平,影响着新闻传播者和接受者的能动性发挥及其相互关系。

三、社会和阶级的需要决定新闻事业的基本属性

第二节 新闻事业的性质和功能

一、性质

1.新闻事业是一定社会的经济基础通过新闻手段的反映(经济属性)

2.新闻事业是以传播新闻信息为主要手段满足人们新闻需要的社会文化事业(社会属性) 3.新闻事业是一定阶级传播新闻、引导舆论、服务社会的舆论工具(政治属性) ——社会属性决定着新闻事业的存在形式和行为方式,政治属性决定着新闻事业的政治方向和工作原则,经济属性决定着新闻事业的生存基础和发展潜力。 二、新闻事业是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的重要手段

“软实力”指的是一个国家的传播力、凝聚力、影响力等,包括文化、政治、外交三个部分,文化是核心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