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版)2019版高考生物一轮复习 第7单元 生物的变异、育种和进化 课时分层集训21 基因突变和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日 文章(全国版)2019版高考生物一轮复习 第7单元 生物的变异、育种和进化 课时分层集训21 基因突变和更新完毕开始阅读78e5c5c1773231126edb6f1aff00bed5b9f373a5

B.SW1基因中的嘌呤数量与嘧啶数量的比值与其等位基因中对应的比值可 能不同

C.对该突变体进行诱变,不一定产生正常株高的变异,这体现了突变的 低频性

D.若SW1基因为正常基因中的单个碱基对替换所致,则其编码的肽链可能 会延长

D [基因突变可导致基因频率的改变,但并未产生新物种;SW1基因中的嘌呤数量与嘧啶数量的比值与其等位基因中对应的比值相同,均为1;对该突变体进行诱变,不一定产生正常株高的变异,这体现了突变的不定向性;若SW1基因为正常基因中的单个碱基对替换所致,若替换位置对应的原来为编码氨基酸的终止密码,则替换后其编码的肽链可能会延长。]

13.一个基因型为AaXY的精原细胞进行减数分裂,下列叙述不正确的( ) A.若某细胞无染色单体,基因组成为AAYY,则该细胞可能处于减数第二 次分裂后期

B.若产生的精子为AX∶aX∶AY∶aY=1∶1∶1∶1,则可能发生了交叉 互换

C.若产生的精子为AX∶aX∶aY=1∶1∶2,则可能的原因是同源染色体 未分离

D.在减数第一次分裂中期、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一个细胞中的染色体组 数目相同

C [基因型为AaXY的精原细胞经过减数第一次分裂形成一个基因组成为AY的次级精原细胞,则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时,其基因组成为AAYY,A正确;由于A、a可能同时突变,则比例为1∶1∶1∶1的四种精子的形成原因为基因突变或交叉互换,B正确;由1BB

产生的精子中aY占,说明同源染色体已分离,产生的精子AX∶aX∶aY=1∶1∶2,可

2能的原因为基因突变,C错误;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染色体数目加倍,与减数第一次分裂中期的染色体组数目相同,D正确。]

14.(2018·潍坊市上学期高三期末)在一个鼠(2N)的种群中,鼠的毛色有野生型黄色(A)、突变型灰色(a1)和突变型黑色(a2)三种表现型,基因A对a1和a2为显性,a1对a2为显性,三种基因的形成关系如下图所示。请回答:

B

B

B

B

B

B

5

(1)由图可以看出DNA分子中碱基对的____________能导致基因突变。

(2)基因a2控制的蛋白质肽链长度明显变短,这是由于基因突变导致_______,在细胞质中参与该蛋白质合成的核酸种类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杂合灰色鼠精巢中的一个细胞中含有2个a2基因,原因最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此时该细胞可能含有________个染色体组。

(4)有些杂合黄色小鼠的皮毛上出现灰色斑点,请从可遗传变异的角度对这一现象做出合理解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1)由图可以看出DNA分子中碱基对的缺失、替换能导致基因突变。

(2)基因a2控制的蛋白质肽链长度明显变短,这是由于基因突变导致翻译提前终止,在细胞质中参与该蛋白质合成的核酸种类是转运RNA、信使RNA、核糖体RNA。

(3)杂合灰色鼠精巢中的一个细胞中含有2个a2基因,原因最可能是DNA发生了复制(染色体复制)。如果该细胞为精原细胞在有丝分裂后期,则含有4个染色体组;如果该细胞为精原细胞在有丝分裂中期,则含有2个染色体组;如果该细胞为次级精母细胞在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则含有1个染色体组。因此此时该细胞可能含有1或2或4个染色体组。

(4)部分细胞A基因突变成了a1,表现为灰色,因此有些杂合黄色小鼠的皮毛上出现灰色斑点。也有可能是部分细胞中带A的染色体片段缺失所致。

[答案] (1)缺失、替换(答案不全不得分,答上增添不得分) (2)翻译提前终止(其他合理答案也可) 转运RNA、信使RNA、核糖体RNA(答案不全不得分) (3)DNA发生了复制(染色体复制) 1或2或4(缺一不得分) (4)部分细胞A基因突变成了a1,表现为灰色(或部分细胞带有A基因的染色体片段缺失,使a1基因表现了出来)

15.(2018·深圳市六校联盟模拟)某XY型性别决定的野生型植物不抗除草剂(4-Bu),甲组研究者对多株该植物进行辐射处理,然后让其随机传粉,在后代中筛选出甲品系抗4-Bu的雌、雄植株各一株(F1),将F1杂交后,发现F2中约有1/4的个体不具有抗4-Bu的特性,抗4-Bu的个体中雌株、雄株约各占一半的数量。请回答下列问题: (1)研究者判定:抗4-Bu属于显性基因突变,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

相关基因A、a位于常染色体上,其理由是:如果抗4-Bu的相关基因仅位于X染色体上,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乙组研究者通过用化学药剂处理该野生型植物,得到了乙品系抗4-Bu的植株,同时确定了相关基因为位于常染色体上的B、b,与A、a基因是独立遗传关系。甲、乙组研究者合作进行如下杂交实验:

实验 组别 丙 丁 抗4-Bu亲本来源 雄株 乙品系 甲品系 雌株 乙品系 乙品系 子代表现型及比例 抗4-Bu∶不抗4-Bu=2∶1 抗4-Bu∶不抗4-Bu=3∶1 对丙组实验结果最合理的解释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丁组的子代中含有两种抗4-Bu基因的个体比例为________(请用分数表示)。 [解析] (1)由题干信息知甲品系的抗4-Bu雌、雄植株杂交,子代中产生了不抗4-Bu个体且占1/4,则抗4-Bu属于显性基因突变。若抗4-Bu的相关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则子代中抗4-Bu的雌株与雄株分别占1/2、1/4,与题意不符,因此相关基因A、a位于常染色体上。

(2)丙组中乙品系的基因型为aaBb,由表中乙品系杂交结果及比例:抗4-Bu∶不抗4-Bu=2∶1,可知BB个体死亡,即B基因纯合致死。甲品系(Aabb)与乙品系(aaBb)杂交产生的子代的基因型及比例为AaBb∶Aabb∶aaBb∶aabb=1∶1∶1∶1,则丙组的子代中含有两种抗4-Bu基因的个体比例为1/4。

[答案] (1)均抗4-Bu的雌、雄植株(F1)杂交后代(F2)中约有1/4的个体不抗4-Bu(说明抗4-Bu属于显性基因突变) F2中抗4-Bu植株中雌株应该占2/3,而不是1/2(或答“F2中抗4-Bu的个体中雌株∶雄株≈2∶1,而不是1∶1”) (2)B基因纯合致死 1/4

7

本文档仅供文库使用。

百度文库是百度发布的供网友在线分享文档的平台。百度文库的文档由百度用户上传 ,需要经过百度的审核才能发布,百度自身不编辑或修改用户上传的文档内容。网友可以在线阅读和下载这些文档。百度文库的文档包括教学资料、考试题库、专业资料、公文写作、法律文件等多个领域的资料。百度用户上传文档可以得到一定的积分,下载有标价的文档则需要消耗积分。当前平台支持主流的doc(.docx)、.ppt(.pptx)、.xls(.xlsx)、.pot、.pps、.vsd、.rtf、.wps、.et、.dps、.pdf、.txt文件格式。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