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师大附中2017-2018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一 文章福建省师大附中2017-2018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更新完毕开始阅读78e742b8c4da50e2524de518964bcf84b8d52d06

我爱你中国亲爱的祖国欧洲 中国 28.0 33.3 34.1 29.8 53.6 19.7 62.0 12.5 63.0 6.2 据此可知( ) A.传统手工业在中国越来越占据优势 B.中国所占份额减少缘于制造业衰退 C.工厂的出现加速了欧洲工业化发展 D.工业化是欧洲超越中国的主要原因

23.1860年,法国政府克服多方阻挠,与英国签订《法英商约》,实行自由贸易。此后,欧洲大陆掀起降低关税的风潮。这表明( )

A. 工业革命不断扩展 B. 世界市场走向成熟 C. 民主政治逐渐完善 D. 欧洲实现自由贸易

24.某同学为写历史小论文设计了右侧提纲,据此判断这篇论文的主题是( ) A、能源革命与人类生活 B、物质文明与环境问题 C、科学进步与征服自然 D、工业革命与社会转型

25.右图是天主教反击新教的漫画作品。表现的是路德和加尔文在反对天主教会活动中相互扭打的情景。一脸仁慈的教皇则力图劝解双方,这则漫画主要反映出( )

A. 教皇和宗教改革家之间的矛盾 B. 不同国家的宗教改革之间的冲突 C. 宗教改革缺乏广泛的群众基础 D. 路德教和加尔文教存在本质区别 26.他们面临着双重使命:既要把人从禁欲主义的禁锢中解放出来,又要避免滑向纵欲主义;既要声张自我牟利的正当性,又要将社会引向公序良

俗;既要正视古典美德共同体一去不复返,又要展示现代社会是一个“全民嘉年华”的年代。“他们”( )

A. 开启了人文主义精神的先河 B. 恢复了被基督教泯灭的人性 C. 打破了民众对罗马教会的迷信 D. 开辟了否定权威的理性新时代

27.有学者认为:“在康德那个时代,启蒙意味着一种觉醒,从自然王国中发现真理,用真理取代宗教迷信;在二十世纪的中国,启蒙意味着一种背叛,要求砸碎几千年以来的‘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的封建纲常礼教的枷锁。”对此最恰当最全面的理解是( ) A. 欧洲启蒙运动源于对宗教神权的“觉醒” B. 新文化运动旨在“背叛”封建纲常礼教 C. 启蒙思想家因“觉醒”与“背叛”的矛盾而求索 D. 思想启蒙的历史蕴涵着“觉醒”与“背叛”的变奏

5

我爱你中国亲爱的祖国28.有学者说:“当物质活动作为基础性东西决定精神与制度发展的同时,后者也通过影响物质活动的目的性和倾向性来制约物质活动,使物质生产方式服从精神(或文化观念)的引导。”下列选项与该学者观点相吻合的是( )

A. 资本主义发展与启蒙运动的关系 B. 罗马教皇专制与宗教改革的关系 C. 科学技术进步与工业革命的关系 D. 君主专制与资产阶级革命的关系

29.桑戴克在《世界文化史》中叙述到:“若是我们要指定中世纪科学终结是哪年,我们就推举1543年,那年根据实验方法而确立的两本基本的近代著作出世了,一本是维萨留斯所署《人体结构》,一本是哥白尼所著《天体运行之道路》。”这两本著作反映出当时思想和科学领域( )

A. 开始挑战天主教会的权威 B. 推动大众思想解放的诉求 C. 冲破封建神学束缚的愿望 D. 否定宗教重视科学的风气

30.近代以来,牛顿的力学把天上和地上所有物体的机械运动规律统一起来,麦克斯韦的电磁理论把电、磁、光的运动统一起来,爱因斯坦的相对论把牛顿力学和麦克斯韦电磁理论联系起来……。这样的科学事实说明,近代物理学( )

A. 为三次工业革命提供了科学理论 B. 在发展中呈现出连续性和综合性 C. 随着思想解放运动的发展而进步 D. 与科学实验的成果存在密切联系 31.该作品( )

英国画家德·卢戴尔布格(1740-1812)的绘画《卡尔布鲁克代尔之夜》:月亮高挂在天幕,但是夜深 人不静,大熔炉飞溅的火花照亮了夜 空,也照亮了周围的小镇和远处的群 山,运输的马车整装待发......

A. 描绘了英国工业化的场景 B. 以夸张强烈的色彩表现物象 C. 反映了世界市场初步形成 D. 体现了现代主义艺术的风格

32.某作家在作品《华特》里的描述\至于他那两只脚,有时每只脚都穿一只短袜,或者一只脚穿短袜,另一只脚穿长袜,或一只靴子,或一只鞋,或一只拖鞋,或一只短袜和靴子,或一只短袜和鞋子,或一只短袜和拖鞋,或一只长袜和靴子,或一只长袜和鞋,或一只长袜和拖鞋。”该作品风格属于( )

A. 浪漫主义 B. 现实主义 C. 现代主义 D. 古典主义

II卷(非选择题)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小题,52分)

6

我爱你中国亲爱的祖国33.(25分)中国历史上的官员籍贯回避制度,源远流长。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汉武帝规定除京畿外,其余地方上至郡国守相,下迄县令、长、丞、尉,均不用本郡国人,这是明确规定籍贯回避的最早记载。唐代规定官吏不得在本籍及其邻近州县任职。宋代规定地方官不得在原籍任职,与本人或本家族有密切利害关系的地区,如本人或其父辈曾经生活过或曾任职、置有财产等地区,都在回避范围之内。清代进一步规定,即使待任命的官员,其籍贯与即将担任官职的地方,虽然不属于同一省、府、县,但二者相隔距离只要在五百里之内也必须回避。

——摘自吕建中《中国古代的人事回避制度及其意义》

材料二 人民信赖克里斯提尼是有原因的。这时正当僭主废黜后的第四年……他既成为大众领袖,第一步便把所有的居民化为10个部落,以代替原有的4个部落,目的是要使不同部落的成员混合起来,以便让更多数的人参加到政府来。

——亚里士多德《雅典政制》

(1)结合史实,说明西周时期为什么没有实行官员籍贯回避制度。结合材料一,分析官员籍贯回避制度的发展趋势和作用。(16分)

(2)材料二中克里斯提尼的改革措施,与中国古代官员籍贯回避制度相比,本质上有哪些异同点?(9分)

34.(12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15—16世纪是一个公认的历史分水岭,它标志着中世纪与现代之间的分界。但有学者却认为这一时期理性精神仍然受到压抑,西欧人的思想观念和意识形态并没有发生根本性的变化。西欧社会真正的变化是从17世纪才开始的,到了18世纪中叶以后,一个全新意义上的现代西方社会才真正产生。因此,西方中世纪和现代的真正分水岭,严格来说不应该放在15—16世纪,而应该放在17—18世纪。

——赵林《赵林谈文明冲突与文化演进》

从材料中提炼一个观点,并结合所学知识论证你的观点。(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清晰)

35.(15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张居正(1525-1582年)改革的内容之一是清丈田地,推行一条鞭法:把田赋、原先按户征派的力役和其他各种名目的杂税合编为一条,统一按田亩核算,“计亩征银”;官府用取代力役的丁银雇人服役;取消里甲征收的环节,统一由官府收解。

——摘自岳麓版教材选修一《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二 明中后期朱载堉作《醒世词》描绘世态人情:“世间人睁眼观见,论英雄钱是好汉。

7

我爱你中国亲爱的祖国有了他诸般趁意,没有了他寸步也难。……人为铜钱,游遍世间。求人一文,跟后擦前。”

伍袁萃作的《林居漫录》中记载“奴富至数百万,初缙绅皆丑之,而今则乐与为朋矣”;“缙绅家之女(婚嫁)惟财是计,不问非类。昔人所丑,今人所趋也”

——摘自岳麓版教材选修一《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1)根据材料一,概括“一条鞭法”改革的特点。(6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明中后期社会风俗的变化,说明导致变化的原因。(9分)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