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计学》案例分析题汇总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二 文章《审计学》案例分析题汇总更新完毕开始阅读790102dad5d8d15abe23482fb4daa58da0111c0f

自考审计学《案例分析题》汇总

1.案例资料

B注册会计师在对XYZ股份有限公司2007年度会计报表进行审计。XYZ公司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增值税率为17%。为了确定XYZ公司的销售业务是否记录在恰当的会计期间,决定对销售进行截止测试。截止测试的简化审计工作底稿如下表所示: 销售发票号 7891 7892 7893 7894 7895 金额 (元) 10 15 8 20 10 记入销售明细账日期 发运日 发票日 销售成本 (万元) 6 10 4.9 12 6 2007年12月30日 12月27日 12月27日 2007年12月30日 1月2日 2007年12月31日 1月5日 2008年1月2日 2008年1月3日 1月2日 1月3日 1月6日 1月3日 12月30日 12月30日 2.要求 (1)根据上述资料指出B注册会计师实施销售截止测试的目的及方法. (2)根据上述资料分析XYZ公司是否存在提前入账的问题,如有请编制调整分录。

(3) 根据上述资料分析XYZ公司是否存在推迟入账的问题,如有请编制调整分录。答案要点:

(1)B注册会计师实施销售截止测试的目的是为了确定被审计单位主营业务收入会计记录的归属期是否正确 。

测试的方法是将资产负债表日后若干天记录的销售业务与销售发票和发运凭证进行核对,检查发票开具日期、记账日期、发运日期是否同属一个会计期间。

(2)在上述5笔业务中,发票号为7892的业务,销售记账时间为12月30日,而发票开具日期为1月3日,发运日为1月2日,不属于同一会计期间,属于提前入账的行为。 发票号为7893的业务与7892号类似,属于提前入账。

发票号为7894的业务发票日期和发运日期均为12月30日,而记账日期则为1月2日,属于推迟入账的行为。

以上2笔业务综合看供提前入账金额为: 15+8-=23万元 ,多转成本10+4.9=14.9万元 调整分录:

借:主营业务收入 230 000

应缴税费——应缴增值税(销项税)39 100 贷:应收账款 269 100 冲减主营业务成本

借:库存商品 149 000 贷:主营业务成本 149 000

1.案例资料

注册会计师肖某于2008年初审计了HD公司2007年度的会计报表,取得资料如下:

1

(1)应收账款账面借方余额年初数为480 000元,年末数为1290 000元,坏账准备账户贷方余额为7 050元(坏账准备按应收账款余额的0.5%计提) (2)全年销售收入总额为18 876 000元,其中30%为现销,其余为赊销 (3)同行业的应收账款周转次数平均为11次

(4)在审查销售发票时,发现有三张发票未入账,金额总计为564 000元,日期分别为11月27日、12月9日、12月4日,其中有一张发票缺号。 2.要求

根据上述资料,分析评价HD公司应收账款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审计人员应进一步采取的审计测试程序。

答案要点:

根据资料(1)所提供的数据,假如应收账款期末余额是正确的话,则推算坏账准备应为:1290000×5‰=6450元

根据资料(2)可知,HD公司的年赊销收入为

18 876 000*70%= 13 213 200元结合资料(3)周转次数11次,可测算应收账款的平均占用额= 13 213 200÷11 =1 201 200

资料(1)期初余额480 000元是合理的话,则期末余额=1 201 200×2-480 000=1 922 400元 根据资料(4)有三张未入账发票,表明资产负债表日有未入账的收入。

综上所述,该企业很可能存在隐瞒应收账款和销售收入的行为。审计人员应进一步扩大应收账款和销售收入的测试范围,实施从销售发票、发运凭证到应收账款明细账和销售收入明细账的测试,收集更多的审计证据。

1..案例资料

京信会计师事务所接受委托,审计Y公司2006年度的会计报表。注册会计师任某了解和测试了与应收账款相关的内部控制,并将控制风险评估为高水平。注册会计师任某取得了2006年12月31日的应收账款明细表,并于2007年1月15日采用积极函证方式对所有重要客户寄发了询证函。

注册会计师任某将与函证结果相关的重要异常情况汇总于下表: 表: 与函证结果相关的重要异常情况 异常函证 客户函证 回函日期 回函内容 情况 编号 名称 金额 购买Y公司30万元货2007年1月22物属实,但款项已于(1) 22 甲 30万 日 2006年12月25日用支票支付 因产品质量不符合要2007年1月19求,根据购货合同,于(2) 56 乙 50万 日 2006年12月28日将货物退回 2006年12月10日收到2007年1月19Y公司委托本公司代销(3) 64 丙 64万 日 的货物64万元,尚未销售 2007年1月18采用分期付款方式购(4) 82 丁 90万 日 货90万元,根据购货2

合同,已于2006年12月25日首付30万元 (5) 134 戊 60万 因地址错误被邮局退回 —— 2.要求 针对以上异常情况,注册会计师任某应分别实施哪些重要审计程序。

答案要点: 情况(1),甲公司回函证明款项已于2006年12月25日用支票支付。注册会计师应重点审查资产负债表日前后的银行存款日记账或银行对账单的发生额,确认该款项是否已收到。 情况(2)乙单位已根据购货合同,于12月28日将货物退回。注册会计师应审查仓库是否在资产负债表日前收到货物,销售部门是否在资产负债表日前开具红字销售发票。

情况(3)丙单位回函确有委托代销业务64万元,尚未销售,对此,审计人员应进一步审查委托代销合同情况(4)丁单位回函证明确有分期付款方式购货90万元,已于12月25日首付30万元。对此,审计人员应审查分期收款销售合同,并检查12月25日是否收到30万元,若有,则期末应收账款余额应为60万元。

情况(5)因地址错误被邮局退回,注册会计师应按正确的地址再次寄询证函,如还是没有回函,则应实施替代程序

1.案例资料

注册会计师王某受托审计ABC公司截至2007年12月31日年度的会计报表。他已对该公司的购货、验收、应付账款和现金支出的内部控制做了适当的研究,并决定不执行符合性测试。根据分析性复核程序,该注册会计师认为2007年12月31日资产负债表上所列的应付账款余额有可能低估。注册会计师王某已要求并取得了委托人编制的应付账款明细表。 2.要求

(1) 在审计应付账款时,注册会计师应执行哪些实质性测试程序 (2) 注册会计师应如何查找未入账的应付账款。

答案要点:(1)应实施以下实质性测试程序:

1、复核加计应付账款明细表,并与报表数、总账余额和明细账余额合计数核对相符。 2、函证应付账款。

3、查找未入账的应付账款

4、检查预付账款和其他应付款 5、查明应付账款在报表中的披露

1.案例资料

注册会计师在审阅固定资产明细账时,发现公司2007年5月20日购入设备一台,价值8万元,当月投入使用,预计净残值3 200元,预计使用年限10年。调其凭证,账务处理为:

借:固定资产 80 000

贷:银行存款 80 000 为查实该设备是否按规定计提了折旧,又重点审阅了6月份以后的制造费用明细账和“固定资产折旧计算表”,根据表中所列的各项固定资产计提折旧的具体情况,与“固定资产卡片”逐一核对,发现公司对该设备6月、7月、8月三个月未计提折旧,从9月份才开始计提。经了解,公司计提折旧的方法是平均年限法。

3

2.要求

说明该项业务处理中存在的问题,并调整有关账项。

答案要点:

分析:该企业5月份购入的设备,当月投入使用,按照企业会计准则规定,应于6月份开始计提折旧。实际该公司直到9月份才计提,导致本年少提折旧3个月,少计折旧费用,虚增利润

结论:应按平均年限补提折旧1920元,并调整有关账项。 月折旧额=(80000-3200)÷(10*12)=640元/月 640*3=1920元

借:有关科目(库存商品等) 1920 贷:累计折旧 1920

1.案例资料

注册会计师对长城公司2007年度会计报表进行审计过程中,发现该公司的固定资产业务存在下列问题:

(1) 在建工程成本中包含有与在建工程无关的行政管理人员工资200 000元 (2) 2007年2月,公司更换了行政办公楼的电梯,共发生相关支出600 000

元,全部计入当期管理费用。该电梯的预计使用寿命为6年,预计净残值率为10%,公司采用直线法计提折旧。

(3) 在审计折旧费用的合理性时,注册会计师发现由于财务人员工作疏忽,

2007年度对两台已过预计使用年限、折旧计提完毕但仍在继续使用的生存设备计提了折旧,涉及金额为30 000元。 2.要求

指出上述会计处理存在哪些问题?应如何调整账务?

答案要点:

(1)在建工程中包含的行政管理人员工资应剔除。调整分录 借:管理费用 200 000

贷:在建工程 200 000 (2)更换了电梯,根据企业会计准则规定必须按固定资产处理,多计管理费用部分应冲减。 月应提折旧=(600000-60000)÷(6*12) =7500元

10个月应计提折旧总额=7500*10=75 000 多计管理费用=600000-75000=525 000元 调整分录:

借:固定资产 600 000 借:管理费用 525 000 贷:累计折旧 75 000

(3)根据企业会计准则规定,已提足折旧继续使用的固定资产不再计提折旧。对多提部分给予冲销。

借:有关科目(库存商品等)30 000 贷:累计折旧 30 000

1案例资料

注册会计师在对A公司存货项目的相关内部控制进行研究评价后,发现A公司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