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诗歌鉴赏专题复习(三)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三 文章高三诗歌鉴赏专题复习(三)更新完毕开始阅读791619c66137ee06eff9181c

省淳中2009届高考诗歌鉴赏复习专题(三)

前两句写少妇经过梳妆打扮之后,兴冲冲地登上翠楼,去赏春景。这时候,作者用了一个“忽”字,取漫不经心而恰到好处之意。所遇者:闯入眼帘的柳色,使她想起了当年与丈夫折柳送别的场景,想起了丈夫,不禁伤感。这是一位满脸稚气的少妇。一个“忽”字将这种情绪上的变化写得淋漓尽致,而这正是本诗耐人寻味之处。

要强调说明的是,炼字也必须以炼意为前提才具有美的价值。因此,有字无句或无篇,是不足取的。只有篇中炼句,句中炼字,炼字不单是炼声、炼形,同时也是炼意,只有切合题旨,适合情境,做到语意两工,这样炼出来的字才能真正精光四射。沈德潜的意见还是可供参考的:“古人不废炼字法,然以意胜,而不以字胜。故能平字见奇,常字见险,陈字见新,朴字见色。”从前引诸例来看,成功的炼字都是和炼意紧密结合在一起的。

三、总体的语言特色

清新:其特点是用语新颖,不落俗套。清新一般是用在写景诗中,一般诗风比较亮丽,语言比较通俗,比喻新颖独到,包含着作者的喜悦之情。清新之风常见于大部分山水田园诗人,陶潜的诗特点主要在平淡,有时候也不乏清新,而王维,孟浩然的诗则相对比较清新。 平淡:平淡不同于平庸与淡而无味,是深厚的感情和丰富的思想用朴素的语言说出,富有情味的,所以说往往平淡而有思致。平淡又称质朴,其特点是选用确切的字眼直接叙述,全用白描,不加修饰,显得真切深刻,又平易近人。平淡不等于简陋和寒伧,它是用语上的返璞归真,体现了诗人的真功夫。平淡首推陶渊明,能够把诗写到平淡的人不多,李煜的词绝对不是平淡,相反,带有一种强烈的感发的力量。

绚丽:其特点是有富丽的词藻、绚烂的色彩,奇幻的情思。如李商隐的诗。李商隐的诗歌不但绚丽,而且朦胧晦涩,李贺的诗也比较绚丽乃至于奇丽 比如钱塘湖春行: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春燕琢春泥。

明快:其特点是直接的,明朗的,爽快的,泼辣的,往往是斩钉截铁,不绕弯子,

一语道破,一语中的。如白居易的新乐府诗。

简洁:又表述为洗炼(练):语言简练利落。 明白如话:不雕塑饰,不加修饰。 含蓄:其特点是意在言外,常常不是直接叙述,而是曲曲折折的倾诉,言在此而意在彼,或引而不发,或欲说还休,让读者去体味。如杜牧的绝句,李清照后期的词。 自然:即不加雕饰的率真朴素的语言,多用口语,较少炼字,读来平白如话,自然

5

省淳中2009届高考诗歌鉴赏复习专题(三)

生动,韵味无穷。如李白诗歌的语言,被誉为“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例如“青天有月来几时?我今停杯一问之。”(《把酒问月》)“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古朗月行》)都是脍炙人口的名句。

还有沉郁顿挫 苍凉:低沉、苍劲、舒缓、悲凉等,雄健 雄浑:雄壮、强健、浑厚等,这一般是用在诸如杜甫、辛弃疾、陆游等人的身上。

四、拓展练习

1.阅读下面的宋诗,然后回答问题。(6分)(07广东卷)

溪亭 林景熙

清秋有馀思,日暮尚溪亭。 高树月初白,微风酒半醒。 独行芽落叶,闲坐数流萤。 何处渔歌起?孤灯隔远汀。

(2)请结合全诗,评析第三联中“穿”、“数”二字的艺术效果。(4分) 答:

2、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07全国卷2)

新晴野望 王维

新晴原野旷,极目无氛垢[注]。郭门临渡头,村树连溪口。 白水明田外,碧峰出山后。农月无闲人,倾家事南亩。

[注]:氛垢:尘埃。

(1)第三联上下两句中最精炼传神的分别是哪 一个字?请简要分析。 答:

3.阅读下面的诗,回答问题。(5分) (07天津卷)

黄氏延绿轩 (明)高启 葱葱溪树暗,靡靡江芜[注]湿。

6

省淳中2009届高考诗歌鉴赏复习专题(三)

雨过晓开帘,一时放春入。

[注]芜,丛生的草

(1)“葱葱”、“靡靡”两个叠音词有什么作用? 答:

4.阅读下面三篇作品,然后回答问题。(6分)(07浙江卷)

乌衣巷 (唐)刘禹锡

朱雀桥边野草花, 乌衣巷口夕阳斜。旧时王谢堂前燕, 飞入寻常百姓家。

人月圆① (金)吴激

南朝千古伤心事,犹唱后庭花。旧时王谢,堂前燕子,飞向谁家? 恍然一梦,仙肌胜雪,宫髻堆鸦。江州司马,青衫泪湿,同是天涯。

[中吕]山坡羊·燕子

(元)赵善庆

来时春社,去时秋社,年年来去搬寒热。语喃喃,忙劫劫,春风堂上寻王谢。巷陌乌衣夕照斜。兴,多见些;亡,都尽说。

[注]①北宋亡后,吴激被迫仕金。在一次宴会上.偶遇流落为歌姬的宋朝宗室女子,遂有此作。

②春社、秋社:古时祭祀土神一般在立春和立秋后的第五个戊日,分别称春社和秋社。 ③劫劫:匆忙急切的样子。

(2)请简要赏析这三篇作品的表现手法及语言特色。(4分) 答:

江间作四首(其三) (08全国卷1)

潘大临①

西山通虎穴②,赤壁隐龙宫。形胜三分国,波流万世功。

7

省淳中2009届高考诗歌鉴赏复习专题(三)

沙明拳宿鹭③,天阔退飞鸿。最羡渔竿客,归船雨打篷。

〔注〕①潘大临(约1057~1106):字邠老,黄州(今湖北黄冈)人,善诗文。曾随苏轼同游赤壁。②西山:在湖北鄂州西,山幽僻深邃.③拳宿鹭:指白鹭睡眠时一腿蜷缩的样子。 (l)第三联两句中各有一个字用得十分传神,请找出来,并说说这样写的好处。 答:

春日即事 (08全国卷2)

李弥逊

小雨丝丝欲网春,落花狼藉近黄昏。 车尘不到张罗地②,宿鸟声中自掩门。

[注]①李弥逊(1085-1153),字似之,吴县(今属江苏省苏州市)人,历任中书舍人、户部侍郎等职。因竭力反对秦桧的投降政策而被免职。②张罗地:指门可罗雀、十分冷落的地方。

(1)请对首句中的“网”字进行赏析。 答:

山居即事 (08天津卷)

王维 寂寞掩柴扉,苍茫对落晖。鹤巢松树遍,人访荜门稀。 嫩竹含新粉,红莲落故衣。渡头烟火起,处处采菱归。

(1)简析“遍”字在颔联中的表达效果。 答: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龙标野宴

李 白 王昌龄

扬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沅溪夏晚足凉风,春酒相携就竹丛。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 莫道弦歌愁远谪,青山明月不曾空。 (08湖南卷)【注】龙标:古地名,今属湖南黔阳。

两首诗都有一“愁”字,但其在诗中的含义和所起的作用各不相同,请简要分析。 答: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