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届(人教版)高考地理一轮非选择题提升练习(六)附答案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四 文章2020届(人教版)高考地理一轮非选择题提升练习(六)附答案更新完毕开始阅读7919b6dd5bcfa1c7aa00b52acfc789eb172d9eab

2020届(人教版)高考地理一轮非选择题提升练习(六)附答案

(一)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沙丁鱼喜冷水,好群居,以大量的浮游生物为食。厄加勒斯浅滩(如下图)是南半球沙丁鱼的主要集聚地,但每年5-7月,当一股低温的沿岸流在厄加勒斯浅滩出现并向北流动时,沙丁鱼便开始了一年一度的大迁徙。数以十亿计的沙丁鱼聚拢在一起,形成了数千米长,宽达1 km,厚数十米的“鱼带”,跋涉1 000多千米迁徙到德班附近海域。

(1)说明厄加勒斯浅滩成为南半球沙丁鱼主要集聚水域的原因。(8分) (2)分析厄加勒斯浅滩出现的沿岸流对沙丁鱼大迁徙的有利影响。(8分) (3)说出沙丁鱼大迁徙期间德班的常见天气特点。(6分)

解析:(1)读材料可知,“沙丁鱼喜冷水”,说明厄加勒斯浅滩水温低,适合沙丁鱼生存;“以大量的浮游生物为食”,说明厄加勒斯浅滩浮游生物多,为沙丁鱼提供食物;“好群居”说明沙丁鱼需要较大的生存空间,由图可知,厄加勒斯浅滩面积大,为沙丁鱼群居提供广阔的生存空间。(2)读材料可知,“低温的沿岸流”为沙丁鱼提供了冷水生存环境;“向北流动”则与沙丁鱼迁徙方向一致,利于沙丁鱼顺流迁徙;同时由图可知,沿岸流与厄加勒斯暖流交汇,为沙丁鱼带来丰富饵料。(3)沙丁鱼大迁徙时间为每年5-7月,此时为南半球冬季,且南非高原海拔高,气温低,大陆南部形成高压,盛行下沉气流,晴天多、风力小。

答案:(1)厄加勒斯浅滩位于非洲大陆的最南端,受西风漂流的影响,水温低,适合沙丁鱼生存;浅滩水域阳光充足,光合作用强,浮游生物多,为沙丁鱼提供食物;厄加勒斯浅滩面积大,为沙丁鱼群居提供广阔的生存空间。

(2)5-7月,气压带、风带北移,受西风带控制,厄加勒斯浅滩出现的沿岸流向北(东北)流动,利于沙丁鱼顺流迁徙;该沿岸流属于冷水流,降低了德班附近海域水温,为沙丁鱼提供了冷水生存环境;该沿岸流(冷水流)与外海的厄加勒斯暖流交汇,搅动起深海的营养物质,

为沙丁鱼带来丰富饵料。

(3)多晴天,云量少;风力较弱;气温较低,昼夜温差较大。

(二)(2019·太原模拟)读甲、乙两国人口年龄结构图,回答下列问题。

(1)判断甲、乙两国间人口的迁移方向,并说明理由。 (2)分析甲、乙两国间人口迁移给两国带来的积极影响。

(3)甲、乙两国人口的年龄结构情况,除可以用上图表示外,还有其他形式,如下图所示。请再设计一种新图形来表示甲、乙两国人口的年龄结构情况。

解析:从图中可读出甲、乙两国三个年龄段人口的比重,再分析两国人口增长模式及存在的问题。甲国青少年比重大,人口就业压力大,乙国青少年比重小,老年人比重大,劳动力不足,由此可判断出甲、乙两国间人口的迁移方向。甲国人口迁出可以缓解该国就业压力,获得外汇收入,乙国人口迁入可以缓解该国劳动力不足,促进经济发展。

答案:(1)甲国人口向乙国迁移。 理由:甲国青少年人口比重大,人口就业压力大;乙国青少年人口比重小,老年人口比重大,劳动力不足。

(2)甲国:可以缓解就业压力,获得外汇收入。 乙国:可以缓解劳动力不足,促进经济发展。 (3)图略,要求图例或注记正确,图形美观。 (三)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下图中河流沿岸平原是我国小麦重要产区,也是北方著名的水稻生产区,所出产的稻米品质优良。近年来该地“深水淹灌”的稻田面积有不断扩大的趋势。

(1)分析该平原稻米品质优良的自然原因。

(2)有专家对该地区扩大水稻种植面积表示担忧,请阐释其理由。 (3)请为该地区水稻种植业的可持续发展提出可行性建议。

解析:(1)结合图示信息,从地理位置、气候、水源和土壤等方面进行分析。(2)“担忧”说明扩大水稻种植面积可能带来不利影响,根据我们对水稻生产的了解,水稻生长需要高温多雨的条件,结合当地降水少、水源不足的现实与水稻需水量大的矛盾,从大面积种植水稻对河流、生态环境及其他农作物生产带来的影响等方面分析即可。(3)基于上题的分析,水源是该地水稻生产的限制性因素,解决这一矛盾可从控制水稻种植面积、改进灌溉技术、增加科技投入、改良水稻品种等方面提出建议。

答案:(1)该地区纬度较高,水稻生长期较长;夏季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有利于营养物质的积累;(土壤肥沃,)灌溉水源较充足。

(2)该区域降水少,气候干旱,水源不足;(因水稻耗水量大,)过度扩大水稻的种植面积,会造成河流水量减少,引发水荒和土地荒漠化;与小麦争夺水源,危及国家粮食安全;不合理的灌溉还会造成土壤次生盐碱(渍)化。

(3)依据水资源的承载力,控制水稻的种植面积;改进灌溉技术和种植方式,节约水资源;增加科技投入,提高水稻的单位面积产量等。

(四)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贵州是我国能源资源相对丰富的地区,煤炭资源储量位居全国第5位,埋藏浅,煤质好;年水电资源经济可开发量为752.42亿千瓦时,约占全国的5%。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后,贵州充分发挥有水有煤、水火互济的能源优势,成为“西电东送”的主要省份。下图为贵州省主要自然资源、生物质能及铁路线分布图。

(1)简述贵州建设能源基地的有利自然条件。 (2)分析贵州省“西电东送”的区位优势。

(3)贵州省形成煤—电—煤化工、煤—电—有色金属冶炼、煤—电—建材等多种一体化经营模式,评价这样做的意义。

(4)列举贵州省在可持续发展理念下可开发的新能源。

解析:(1)结合材料中的数字判断贵州水能及煤炭资源丰富;结合“贵州充分发挥有水有煤、水火互济的能源优势”分析其具有独特的水火互补优势;根据分布图判断贵州水能分布集中,便于开发;结合材料可知贵州煤炭资源埋藏浅,煤质好。(2)结合贵州省的位置分析,贵州省与广东省等电力需求量大的地区距离近,输电成本较低,竞争优势明显。(3)结合材料可知贵州省煤炭资源丰富,会向外输出煤炭,而西南地区交通不便,采用多种一体化经营模式可以减轻煤炭外运压力;采用多种一体化经营模式可以提高资源的综合利用效率,也可以实现煤炭的洁净利用,减少废弃物的排放,降低生产成本,减轻环境压力;增加经营模式,可增加电力行业的抗风险能力等。(4)根据图中小油桐、蓖麻、栾树的分布状况可判断生物质能丰富,根据贵州省的位置可判断该地地热能丰富,根据气候特点和纬度位置等判断该地有太阳能资源可供利用。

答案:(1)贵州省水能及煤炭资源十分丰富,具有水火互补的独特优势;水能资源分布集中;煤炭资源埋藏浅,煤质好。

(2)贵州省距广东省等用电量大的地区近;电力输送距离短,竞争优势明显。 (3)减轻煤炭外运压力;提高资源综合利用效率;推进煤炭的洁净利用;降低产品的综合成本;增加行业的抗风险能力和竞争力等。(任答4点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