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贵州省公务员考试申论真题(B类)及答案解析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日 文章2018年贵州省公务员考试申论真题(B类)及答案解析更新完毕开始阅读79373b87a22d7375a417866fb84ae45c3b35c299

2018年贵州省公务员考试申论真题(B类)及答案解析 (1~4/共4题)一、注意事项

1.本题本由给定资料与作答要求两部分构成。

2.监考人员宣布考试开始时,你才可以开始答题。 3.所有题目一律使用现代汉语作答。

4.监考人员宣布考试结束时,考生应立即停止作答。 给定资料1:

Z县地处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土壤肥沃,光照充足,降水丰富,是脐橙种植的理想之地。现在,随着生活水准的不断提高,人们对水果的需求发生了变化——口感佳、品相好,营养价值高几乎是人们挑选水果的铁律。

2012年,Z县引进了一种优质脐橙在本地大规模推广种植。为了直接体现出这种脐橙品种优良,且出产自本地,Z县给它起了一个有些特别的名字:Z县美国良种脐橙。据了解,Z县出产的这种脐橙具有色泽诱人、皮薄个大、汁多肉嫩、口感甜润等诸多优点。然而,就是这样优质的水果,在2016年大面积上市后却迎来了当头一棒——整个冬季下来,脐橙的销售量竟不到预期的三分之一!以下是Z县本地论坛中“我县美国良种脐橙销售出师不捷之谜”的帖子里部分网友的回复:

●我在外地工作,只知道老家生产莼菜和小米辣椒,这个脐橙很有名吗?我怎么不知道?我爸妈就在老家,他们都不知道,何况外县,甚至是外市、外省人了。

●美国良种脐橙?这个脐橙为啥叫“Z县美国良种脐橙”?听起来就像是“正宗山东川味麻辣烫”“地道闽南兰州牛肉面”一样,又别扭,又刺耳。这到底是Z县的特产,还是引进的美国货呢?土特产叫这个名字就有点不洋不土、不伦不类了。现在农产品追求原汁原味,而且“良种”两个字听起来不舒服,老让我想起化学饲料催肥的鸡鸭猪。在我们老百姓心中,良种可不等于优质哟。

●我天天在Z县走街串巷送外卖,我在本地的水果摊店、超市里都没怎么见到这种脐橙。我们本地人都不知道,招聘哪里打得出来,口碑怎么喊得响亮嘛? ●我在离老家近1000公里的城市上班,今年网上购物节时看到了家乡新脐橙的推广广告。说实话,很想支持家乡农产品,结果点进去一看,光物流就要差不多一周了。脐橙这东西要吃新鲜的,本来就坏得快,一路上再磕磕碰碰的,送到我手上时都不知道是啥样了。

●上次去镇上办事时买了几个,不便宜啊。好吃是好吃,但也太贵了嘛,比市面上的所有脐橙定价都高,但和其他好的脐橙比,也没有那么绝对的竞争优势,我觉得这个脐橙定位有些不准。

说到脐橙的滞销,种橙大户老杨也是一筹莫展:“几年前,看着脐橙卖得起价钱,大家一窝蜂地都把土地挪出来,全部种脐橙。村里、镇上,也没人来劝劝我们。而邻近的几个县都是产橙大户。我们的橙子好,但别人的也不次啊,而且人家种橙卖橙比我们早多啦,名气更响。”老杨无奈地摇了摇头,“我们县就这么点人,还不喜欢吃橙子。这么多果子,只能卖到外地去。要不然就等到天气翻暖,春天或者夏天,天气热了,大家都想吃水果。但是这些橙子娇气得很,囤到那个时候,没坏掉也蔫了、干巴了。”

的确,短短两年间,Z县脐橙种植面积增加了160%,产量更是提高了180%。脐橙产量的井喷式增长,更是加剧了滞销。 给定资料2:

2017年的网络购物节,是电商和网友们共同的狂欢。然而,在这其中,农村电商却是狂欢中夹杂着孤单。据统计,2017年购物节期间,农村实现网络零售额846.08亿元,其中购物节当天实现网络零售额392.40亿元,同比增长66.53%,完全可以说得上“涨势喜人”。但同时,购物节期间,农村网络零售额在全国占比仅为15.55%,比前三季度的该占比(17.14%)

还低出了1.59个百分点,这显然与农村地区在集中品牌营销活动期间,与城市相比竞争力还有待提升有关;东部、中部和西部农村地区在销售额中的贡献率分别为:67%、18%及15%。农村电商,本来应该是一根网线串联城乡,本该工业品到乡村,农产品去城镇,形成“工业品下乡”“农产品进城”的双向物流。但令人遗憾的是,目前农村电商下行的工业品汹涌澎湃、高歌猛进,而上行的农产品却步履蹒跚、跌跌撞撞。农民们说,他们不懂网上销售、少人帮忙;网上卖农产品要打知名度,他们经济实力不够,烧不起钱。农产品大多是又占地方又重,走不起按重量计费的快递。要是用大宗物流,可能货还没到就变质变味了,这反而影响产品口碑,砸了招牌。

一位电商从业人员则抱怨,一些农户的土特农产品,看着确实不错,但是没有商标、没有产品质量证书、没有大型仓库,根本不能在网上商店推销。“农产品必须要有身份证啊。”她总结道,“你从哪来,是什么品种,用了什么肥料,长了多长时间,谁是你的父母,这些清清楚楚的,我们才敢销售啊。”

农产品上行,目前正遭遇多重障碍,怎样逐步破除这些障碍,需要有关部门认真研究、大力扶持,需要政府、电商企业来帮助,也需要农户积极创造条件。

到底什么样的农产品受欢迎,卖得起价钱呢?这首先还是得在量上做文章。现在,农产品供应可以说已经非常充足了,随着三口之家、二口之家,甚至独居为主的家庭结构的逐渐固化,消费者对农产品的需求也越来越“小”。动不动买上200斤面粉、500斤大白菜的情景已经很难出现了。现在更有可能的是,“生菜买一颗,胡萝卜买一根”的新局面。因此,先进行分级分拣,经过包装后再出售的农产品更受青睐。而经过这样的精挑细选,真正优质的农产品也能获得更高的价值体现。

其次,农产品“颜值”要高。精美的外形包装能对品质优良的特色农产品起到锦上添花的作用。农产品的形状、颜色、味道,是消费者越来越看重的因素。高档超市、生鲜门店里卖的很多农产品,就是因为加了一层好看的包装,或者模样讨喜,价格就翻了几倍。 另外,农产品必须靠品质说话。现在,特产化对于农产品来说几乎就是优质化的代名词。居民生活水平提高了,对于食品的高品质和多样性需求日益旺盛。消费者对农产品区域性要求十分苛刻,产地稍有不适,品质、口感就会大打折扣。他们要求东西“从枝头鲜到舌头”,要吃得好,更要吃得健康;吃得安全,吃得新。因此,绿色产品、无公害产品、有机产品以及各种功能性产品等的受众市场越来越大。 给定资料3:

2017年,S镇有了一项新鲜的活动:请本镇的村民当老师。“前些年啊,不少基层干部感慨,现在的农村工作不好做,硬办法不能用、老办法不管用、新办法不会用。其实,农村是个大课堂,和乡亲们打交道也是一门学问。”S镇镇政府负责群众工作的老高介绍道,一些基层干部田间地头也跑得不少,但和乡亲们打交道的水平还是没提高。“还是要和乡亲们心连心啊。不然的话,你说的话,他们听不懂;他们说的话,你不爱听。这怎么行呢?”他感叹道。

过去,通常是干部给村民讲课;而如今,村民当老师,干部成学生。让他们的角色对换一下,这新鲜,而且效果不错。“教学”内容没有什么限制,可以话话家常,说说自己生活中的酸甜苦辣;可以给干部们讲讲意见,给政府工作提提建议。也许村民们的语言没有那么精练,但他们那些看似稀松平常的“唠嗑”中,恰恰有最鲜活的民意,这正是基层干部照镜自省,改进工作作风,调整工作思路所必需的。这种创新的沟通形式,在无形中拉近了党群关系和干群距离,增强了相互了解,成为双方良性互动的有力推手。其实,农村是个大课堂,农民也是生活经验、基层经验、实践经验丰富的好老师。服务基层、服务农村,就是要做农民的贴心人。试想一下,如果大家都能虚心听取农民的想法、要求和意见,及时了解农民的所思所盼,吸收农民的建议和智慧,并逐步落实到工作中去,又何愁工作不好开展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