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设计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三 文章机械设计更新完毕开始阅读793c6597daef5ef7ba0d3cd6

现代远程教育

《机械设计基础》

课程学习 指 导 书

《机械设计基础》课程学习指导书

课程学习方法指导

学生结合自主学习教材,登录学习平台点播网络课件和获取网上教学资源,通过网上答疑、课程讨论、在线测试、网上作业等方式进行学习。

学习方法:仔细阅读课件,认真学习教材相应章节,阅读答疑课件的相应章节,自己练习每章课后习题,以及在线自测题。

对于配有实验“机构测绘”的第二章“平面机构的运动简图及自由度”学习后,学习实验课件;

对于配有实验“齿轮范成”的第六章“圆柱齿轮传动”学习后,学习实验课件; 全部教材学习完成后,认真阅读“课程设计”课件和“课程设计指导书”,完成课程设计任务。

课程学习进度安排

按照远程教育学院的教学进度计划安排自己的学习进度。 需要注意的是:课程设计必须有充分的时间保障才能顺利完成,通常在全日制学习的学生,需要停课全身心投入两周时间才能完成整个课程设计的任务。建议远程的学生使用1个月时间来完成课程设计。

课程学习课时分配

第一章:绪论(2学时)

第二章:平面机构的运动简图及自由度(4学时) 第三章:平面连杆机构(4学时) 第四章:凸轮机构(4学时) 第五章:其他常用机构(2学时) 第六章:圆柱齿轮传动(10学时) 第七章:其他齿轮传动(2学时) 第八章:齿轮系(4学时) 第九章:带传动(4学时) 第十章:链传动(2学时) 第十一章:联接(6学时) 第十二章:轴(4学时

第十三章:轴承(7学时)

第十四章:机械的润滑与密封(2学时)

第十五章:联轴器、离合器及制动器(2学时) 第十六章:弹簧(2学时)

第十七章:机械的平衡与调速(3学时)

第一章

绪论(2学时)

一、 章节学习目标

1、 理解机械设计的一般过程。

2、 熟练掌握《机械设计基础》的课程性质;适用范围;机器、机构、机械、构件和零件的

概念;零件和构件的区分方法。

3、 能运用基本概念判断零件的主要失效形式与设计准则;区分失效与破坏的关系。

二、 章节重点、要点

? 课程性质:设计性技术基础课

? 弄清楚机器、机构、机械、构件和零件的概念

? 本课适用范围: (一般工作条件下+常用参数范围内)通用零、部件的设计和选用 ? 机械零件的设计准则:计算量 ≤ [许用量] ? 机械零件的失效和破坏的关系 三、 章节考试大纲

本章考试以“选择题”和“判断题”的形式出现。 四、 章节练习题 (一) 选择题

1、机械设计基础课程研究零件的内容只限于_______。

A.专用零件和部件

B.在高速、高压、环境温度过高或过低等特殊条件下工作的以

C.在普通工作条件下工作的一般参数的通用零件

及尺寸特大或特小的零件和部件 和部件 D.标准化的零件和部件

2、下列8种机械零件:涡轮的叶片,飞机的螺旋桨,往复式内燃机的曲轴,拖拉机发动机的气门弹簧,起重机的起重吊钩,火车车轮,自行车的链条,纺织机的纱锭。其中有_____是专用零件。

A.3种 B.4种 C.5种 D.6种 (二) 判断题

1、 《机械设计基础》课程是一门基础课。( )

2、汽车发动机的连杆部件是属于构件,而其中的联接螺栓、螺母则是属于零件。 ( ) 3、零件破坏了,那么零件就一定是失效了。 ( )

第二章 平面机构的运动简图及自由度(4学时)

一、章节学习目标

1.理解机构与运动副的定义。

2.熟练掌握平面机构自由度的计算。

3.能运用平面机构的自由度判定机构是否有确定运动。 二、章节重点、要点

? 机构——由两个以上构件用运动副联接起来,并具有确定相对运动的构件系统。 ? 运动副——两个构件直接接触并能产生一定相对运动的联接。 ? 运动副的分类:

高副(点、线接触,保留两个自由度)

运动副 转动副(保留一个转动自由度)

低副(面接触) 移动副(保留一个移动自由度)

? 平面机构自由度计算 计算公式: F=3n-(2PL +PH )

注意事项:

①复合铰链;②局部自由度;③虚约束。 ? 平面机构具有确定运动的条件 ◆ F>0(必要条件)

◆ 原动件数=机构自由度数F(充分条件) 三、章节考试大纲

考试重点:运动副、平面机构自由度的计算。 考试题型:判断题、选择题、计算题。 四、章节练习题

(一)、选择题 1.当计算一机构的自由度为3时,该机构需要 个主动件才能具有确定的运动。( ) A.0 B.1 C.3 D.5

2.由m个构件所组成的复合铰链所包含的转动副个数为 。( ) A.1

B.m-1

C.m D.m+l 3.在平面机构中,每增加一个低副将引入 。( )。 A.0个约束 B.1个约束 C.2个约束 D.3个约束

(二)、判断题

1.运动副是由回转副和高副两部分组成。 ( ) 2.机构具有确定运动的条件是机构的自由度等于1。 3.在平面机构中,一个高副引入一个约束。

(三)、计算题

1、 计算机构的自由度,若有局部自由度、复合铰链或虚约束,说明所在位置。

第三章 平面连杆机构(4学时)

一、章节学习目标

1.理解曲柄存在的条件。

2.熟练掌握铰链四杆机构基本类型的判别,平面连杆机构压力角与传动角的标注。 3.能运用曲柄存在条件判断一个四杆机构是否存在曲柄;能运用平面连杆机构的基本特性分析实际问题。

二、章节重点、要点

? 平面连杆机构的基本类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