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级9-19章答案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二 文章10级9-19章答案更新完毕开始阅读795a5f2258fb770bf78a551e

第九章 运动训练若干问题的生理学分析

一、名词解释

运动性疲劳:由于运动而引起的运动能力和身体功能暂时下降的现象。

超量恢复:运动中消耗的能源物质,在运动后的一段时间内不仅回复到原来的水平,甚至超过原来水平这种现象叫“超量代偿”,保持一段时间后又回到原来的水平。

二、填空题

1. 在运动过程中,人体的生理功能将发生一系列规律性变化,按照它们发生的顺序可

分为赛前状态、 进入工作状态 、 稳定状态 、 疲劳 和恢复过程。

2. 进入工作状态产生的原因是因为人体运动的 物理 惰性和 生理 惰性造成的。 3. “极点”是某些运动项目在 进入工作状态 阶段当中产生的,而 第二次呼吸 的出

现则标志着该阶段的结束。 4. 当假稳定状态出现时,由于体内氧供应不足,代谢中 糖酵解 占优势, 乳酸 在肌肉中大量堆积并释放入血液。 5. 能源物质恢复具有一定的阶段性,简要地可分为三个阶段: 运动中的恢复 、 运动

后的恢复 、 超量恢复 。

6. 为了较好地评价身体适应状况,一般可测定 安静状态 、 定量负荷 、 极量负荷 三种状态下的若干生理指标。

7. 长期从事耐力训练,将使安静时心率 降低 。

8. 定量负荷时,无训练者工作开始时的机能 动员慢 ,工作时的机能 反应大 ,工作结束后的机能 恢复慢 。

9. 甲、乙两青年在进行800米比赛时,甲的氧债明显低于乙,这在某种程度上表明 乙

从事该项运动的能力较强。 10. 甲、乙两青年在进行400米比赛时,甲的血乳酸值明显大于乙,这在某种程度上表

明 甲 从事该项运动的能力较强。

三、判断题

1. 根据超负荷原则,每天的训练负荷都应有所增加。 ( × )

2. 赛前状态的生理变化主要表现在神经系统兴奋性提高,物质代谢加强,体温上升,

内脏器官活动减弱。 ( × ) 3. 赛前状态反应的大小与比赛性质和运动员的功能状态有关,比赛规模愈大、愈关键,离比赛时间愈近,则赛前反应愈明显。 ( √ ) 4. 由于赛前状态的一些生理变化是在实验条件下形成的,所以其生理机制属于自然条件反射。 ( × ) 5. 起赛热症的特点是中枢神经系统的兴奋性过低,表现为过度紧张,常有寝食不安、四肢无力、全身微颤、喉咙发堵等反应。 ( × ) 6. 起赛冷淡的特点是对比赛淡漠,浑身无力,一般是由于赛前过高的持续兴奋,进而引起超限抑制的结果。 ( √ ) 7. 准备活动的目的是预先动员人体的机能能力,延长进入工作状态时间,为运动中发挥出最大工作效率做好机能准备。 ( × ) 8. 准备活动的时间、强度及与正式练习的时间间隔,是影响准备活动生理效应的主要

因素。 ( √ )

9. 一般性准备活动的目的是增强中枢神经系统对正式练习的调节能力,强化运动动力定型,为正式练习做好机能和技术准备。 ( × ) 10. 进入工作状态所需的时间,取决于工作时间、工作性质、工作强度、训练水平和机

体当时的机能状态。 ( √ ) 11. 人体的生理惰性主要表现在运动器官的惰性上。 ( × ) 12. 良好的赛前状态和适当的准备活动都能推迟极点的出现和减弱极点反应。( √ ) 13. 从大脑皮质到肌纤维的每个环节都可能产生疲劳,不过在不同性质的运动中,首先产生疲劳的部位是不同的。 ( √ ) 14. 实验证明,在进行自动化程度高、要求精力高度集中、节奏性强的运动中不易产生

疲劳。 ( × ) 15. 超量恢复的过程和时间取决于消耗的程度。在生理范围内,肌肉活动量越大,消耗

过程越剧烈,超量恢复越明显。 ( √ )

四、选择题

1. 研究表明,准备活动的强度以( A )VO2max为宜。

A. 45% B. 35% C. 68% D. 55%

2. 从准备活动结束到正式练习开始之间的间隔时间一般不超过( D )分钟。

A. 50 B. 45 C. 30 D. 15

3. “极点”现象多出现在下列( B )项目中。 A. 短跑 B. 中长跑 C. 长跑 D. 超长跑

五、问答题

1. 试述判断运动性疲劳的生理学方法及指标。 2. 试述超量恢复的规律及意义。

3. 甲、乙两青年(年龄相同)的基础心率分别为48次/分和60次/分,两人以相同速

度跑3000米,运动30秒时,心率分别为165次/分和140次/分;运动5分钟时,心率分别为165次/分和181次/分。请问两人的运动能力是否相同?为什么?

答:不相同,甲运动能力大于乙。

因为有训练者在安静状态下的心率较低,表现为心搏徐缓;而以相同速度跑3000米,为定量负荷,良好表现为动员快、反应小、恢复快。运动30秒时的心率,甲表现为动员快,运动5分钟时的心率,甲表现为反应小。

4. 甲、乙两青年用相同速度跑完400米后,血乳酸分别为180mg/dl和200mg/dl;进

行400米比赛时,甲乙两人跑完400米后的血乳酸分别为260mg/dl和230mg/dl。请问两人的运动能力是否相同?为什么?

答:不相同,甲运动能力大于乙。

两人用相同速度跑400米是定量负荷,甲跑后血乳酸低,表明生理机能反应小;比赛为极量负荷,甲血乳酸明显升高,表明生理机能水平高,潜力大,这些都是有训练者机体适应的重要表现。

第十章 肌肉力量

一、名词解释

肌肉力量:通过肌肉收缩克服和对抗阻力完成运动的能力。

二、填空题

1. 练习者对某重量只能连续举起5次,则该重量对练习者来说是 5RM 。

2. 在负重抗阻训练过程中,为贯彻 超负荷 原则,当训练到某个阶段而力量增加时,

就必须 提高 负荷,但要注意 循序渐进 。

三、判断题

1. 力量训练使力量增进的主要因素之一,是由于支配各肌群的神经中枢间协调功能的改

善。 ( √ ) 2. 发展力量,必须不断地增加运动负荷。 ( × ) 3. 进行力量练习时,在选择练习肌群及练习形式方面要有针对性。 ( √ ) 4. 安排力量练习顺序时,必须先练大肌群,再练小肌群。 ( √ ) 5. 重复次数少而阻力大的练习,有利于提高肌肉耐力和增大肌肉的体积。 ( × ) 6. 小重量、重复次数多的练习可发展慢肌纤维。 ( √ )

四、选择题

1. ( D )被认为是其他素质的基础?

A. 速度 B. 耐力 C. 灵敏 D. 力量 2. 适合举重和投掷运动员力量训练的最佳负荷是( A )。

A. 5RM负荷 B. 6RM—10RM负荷 C. 10RM—15RM负荷 D. 30RM负荷 3. 适合100m跑和跳跃运动员力量训练的最佳负荷是( B )。

A. 5RM负荷 B. 6RM—10RM负荷 C. 10RM—15RM负荷 D. 30RM负荷 4. 适合400m和800m跑运动员力量训练的最佳负荷是( C )。

A. 5RM负荷 B. 6RM—10RM负荷 C. 10RM—15RM负荷 D. 30RM负荷 5. 适合长跑运动员力量训练的最佳负荷是( D )。

A. 5RM负荷 B. 6RM—10RM负荷 C. 10RM—15RM负荷 D. 30RM负荷

五、问答题

1. 联系运动训练实践阐述肌肉力量训练的一般原则。 2. 试述影响肌肉力量训练效果的因素。

第十一章 有氧和无氧运动能力

一、名词解释

需氧量:指人体单位时间内所需的氧量。

最大吸氧量:指人体在进行有大量肌肉群参加的力竭性运动中,当氧运输系统中的心泵功能和肌肉的用氧能力达到本人的极限水平时,人体每单位时间(通常以min为单位)所能摄取的氧量。

氧脉搏:指人体以整体为单位从每搏输出量中摄取的氧量,用每分吸氧量除以心率所得之商,即为氧脉搏值。

无氧阈:指在递增运动负荷过程中,人体内的代谢供能 方式由有氧代谢为主开始向无氧代谢过渡的临界点。 二、填空题

1. 人体在进行大肌肉群力竭性运动中,当氧运输系统各环节的储备能力都已被充分动

员,而达到本人最高水平时,在单位时间内(分)所摄取的氧量称为 最大吸氧量 ,故它是反映和评价人体的 有氧工作能力 的客观指标。 2. 肌细胞摄氧能力可以用 动静脉氧差 来衡量,其值越大,表明肌细胞摄氧能力 越强 。

三、判断题

1. 实验证明,当吸氧量达到最高水平时,肺通气量仍可继续增加。因此可以认为肺通气量是决定最大吸氧量的重要因素之一。 ( × ) 2. 有良好耐力训练的人,最大吸氧量比一般人高,这主要是因为有训练者在运动中呼吸

频率快,肺通气量大所致。 ( × ) 3. 有训练者和无训练者,最高心率基本相同,所以在同一负荷下运动的最大吸氧量也基本一样。 ( × ) 4. 在剧烈运动中,心输出量约为安静时的4倍,即使是优秀耐力运动员也不会超过8倍,那么最大吸氧量也应是安静时的4-8倍。 ( × ) 5. 乳酸阈与最大吸氧量都是表示有氧能力的指标,因为它们两者的值基本一样。( × ) 6. 乳酸阈是评定无氧水平的重要指标之一。 ( × ) 7. 慢肌纤维百分组成越高,其乳酸阈值也越高。 ( × )

四、选择题

1. 健康成人安静时每分需氧量( A )。

A. 250ml B. 25ml C. 2.5L D. 500ml

2. 训练有素的耐力运动员,最大吸氧量比一般人高,主要原因是( D )。 A. 呼吸系统功能增强 B. 血液对氧运输能力的提高

C. 肌肉摄氧能力加强 D. 心泵功能和肌肉摄氧量能力的提高 3. 除心泵功能外,影响最大吸氧量最为主要的因素是( C )。 A. 肺通气量 B. 血液重新分配

C. 肌肉摄氧能力 D. 血液运输氧的能力 4. 下列哪一项于最大吸氧量无关?( D ) A. 心输出量 B. 血红蛋白总量 C. 肌细胞摄氧能力 D. 动—静脉短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