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志强市长在全市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会议稿)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三 文章胡志强市长在全市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会议稿)更新完毕开始阅读79677b4cfe4733687e21aa79

在全市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胡 志 强

(2011年6月17日)

同志们:

这次会议,是我市全面实施“科教引领、创新转型”战略进入关键时期,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会议。会议的主要任务是:深入学习贯彻全国、全省教育工作会议精神,研究部署今后5—10年榆林教育改革发展任务,动员全市力量,加快建设教育强市,推动教育科学发展,为榆林经济社会新一轮跨越转型发展,提供更加坚强有力的人才保证和智力支撑。

改革开放特别是我市撤地设市以来,我们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不断加快教育改革发展步伐,教育事业取得了显著成就。一是普及水平显著提高,“两基”目标全面实现,小学、初中净入学率分别达到99.81%、99.63%,学前一年教育和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分别达到75.2%、81.5%。二是办学条件显著改善,“十一五”期间,全市累计投入财政教育经费158.9亿元,是过去五年的3.9倍,榆林城区新建7所中小学,完成了榆林中学迁建,新增加了4所市直中小学,校舍D级危房基本消除,远程教育项目实现全覆盖,城乡寄宿制中小学集中供暖得到解决,中小学寄宿制学校“蛋奶工程”和“两免一补”政策全面实施。三是教育改革不断深化,义务教育落实了“以县为主”的管理体制,民办教育得到重视和加强。

1

课程改革深入推进,中考改革取得显著成果。四是队伍建设不断加强,全市小学、初中和普通高中教师学历达标率分别达到99.63%、98.29%和94.19%,“十一五”期间授予省特级教师35名,评选出市级教坛新秀397 名。五是全社会支持教育发展的氛围形成,府谷民营企业家筹资11.4亿元支持教育事业发展,榆阳民营企业家集资5.4亿元支持榆林一中迁建,形成了民营企业投资社会事业发展的“榆林现象”。六是人才培养作出重要贡献。“十一五”期间,我市累计向全国各地高等院校输送大学生11.9万人。教育的大发展,为我市跨越发展提供了人才保障,为榆林经济社会发展做出重要贡献。在此,我代表中共榆林市委、榆林市人民政府,向全市广大教师和教育工作者,向所有关心和支持我市教育事业的广大干部群众和社会各界人士,表示衷心的感谢和崇高的敬意!

为了开好这次会议,市委、市政府多次召开会议,专题研究教育工作。根据省委、省政府贯彻《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实施意见,我们从榆林的实际出发,汇聚社会各方面的意见和要求,研究制定了《关于加快建设教育强市率先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的决定》及5个配套文件,提出未来十年我市教育改革发展的奋斗目标。《决定》突出了科学发展的需要,回应了人民群众的新期待,是指导榆林未来10年教育发展的纲领性文件。梁宝林副厅长专程来榆指导我们的会议,充分体现了省教育厅对我市教育工作的关心和重视。一会儿,梁厅长还要做重要讲话,请大家认真抓好贯彻落实。

2

下面,我先讲几点意见。

一、提高认识,切实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

教育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基石,是提高国民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根本途径。去年7月和12月,中、省先后召开教育工作会议,胡锦涛总书记、温家宝总理和赵乐际书记、赵正永省长都作了重要讲话,全面部署了《教育规划纲要》贯彻落实工作,明确了全国和我省今后10年教育改革的指导思想、工作方针和目标任务,为教育改革发展指明了方向。各级各相关部门要认真学习,深刻领会,结合榆林实际,抓好贯彻落实,特别是要站在榆林新一轮经济社会转型跨越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高度,充分认识加快教育改革发展的重大意义,切实增强做好教育改革发展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一是深刻认识新形势下教育的战略地位和作用。教育兴则人才兴,人才兴则国家强。从发达国家看,都十分重视发展教育,美国把教育作为立国之本,教育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约为33%。以色列之所以在世界经济排名中比较靠前,教育是重要原因之一。据统计,目前近50%的以色列人受过13年以上的学历教育,每1万人中有140名科学家和工程师,这个比例是美国和日本的两倍。“二战”之后,日本、德国变成一片废墟,但在不到30年的时间里,发展成为世界经济强国,主要得益于战后的“教育立国”战略。从国内看,改革开放以来,党和国家把发展科技和教育放在现代化事业的首要位置,提出了“科教兴国”的发展战略,我国教育事业实现了巨

3

大进步,国民经济发展也创造了奇迹。翻开长三角、珠三角等发达地区的历史,这些地方能够成为中国经济最具活力的地区,一个重要因素是缘于长期崇尚文化教育的良好氛围和厚重的文化教育积淀。事实证明,一个国家和地方的振兴往往都是以教育振兴为先导,谁重视教育,谁就能取得率先发展。从我市看,今后10年,是榆林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市委、市政府提出建设中国经济强市、西部文化大市、塞上生态名市三大目标,明确了打造陕西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一极、中国内陆开放开发战略新高地“一极一高地”的战略定位。要顺利实现全市发展的既定目标,我们必须全力实施科教引领、创新转型战略,加快教育改革,建立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现代教育体系,为经济社会跨越发展提供强大支撑。

二是客观分析我市教育工作存在的问题和不足。近年来,我市教育事业取得了很大成绩,但也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和不足。主要表现在:第一,教育结构不够合理,职业教育基础能力不强,人才培养与经济发展、社会需求不适应;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任务艰巨;学前教育薄弱,全市公办幼儿园仅占16%,榆林城区仅有2所;第二,教育经费投入保障机制有待完善,资源总量短缺,去年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GDP比例仅为2.67%;第三,教育观念相对落后,内容方法比较陈旧,中小学生课业负担过重,素质教育推进困难;第四,教育体制、机制创新的力度还不够大,服务经济社会的能力有待进一步提高,等等。今后10年我们要建设教育强市,必须高度重视并切实解决好这些问题,以更加广阔的视野和更加开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