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高考(2017-2019)生物真题分项版解析——专题13 生态系统与环境保护(原卷版)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一 文章三年高考(2017-2019)生物真题分项版解析——专题13 生态系统与环境保护(原卷版)更新完毕开始阅读7986be13185f312b3169a45177232f60dccce70e

专题13 生态系统与环境保护

1.(2019全国卷II·6)如果食物链上各营养级均以生物个体的数量来表示,并以食物链起点的生物个体数作层来绘制数量金字塔,则只有两个营养级的夏季草原生态系统(假设第一营养级是牧草,第二营养级是羊)和森林生态系统(假设第一营养级是乔木,第二营养级是昆虫)数量金字塔的形状最可能是 A.前者为金字塔形,后者为倒金字塔形 B.前者为倒金字塔形,后者为金字塔形 C.前者为金字塔形,后者为金字塔形 D.前者为倒金字塔形,后者为倒金字塔形

2.(2019北京卷·5)为减少某自然水体中N、P含量过高给水生生态系统带来的不良影响,环保工作者拟利用当地原有水生植物净化水体。选择其中3种植物分别置于试验池中,90天后测定它们吸收N、P的量,结果见下表。

植物种类 浮水植物a 浮水植物b 沉水植物c 单位水体面积P吸收量(g/m2) 单位水体面积N吸收量(g/m2)22.30 8.51 14.61 1.70 0.72 2.22 结合表中数据,为达到降低该自然水体中N、P的最佳效果,推断应投放的两种植物及对该水体的生态影响是

A.植物a和b,群落的水平结构将保持不变 B.植物a和b,导致该水体中的食物链缩短 C.植物a和c,这两种植物种群密度会增加 D.植物a和c,群落中能量流动方向将改变

3.(2019天津卷·5)多数植物遭到昆虫蚕食时会分泌茉莉酸,启动抗虫反应,如分泌杀虫物质、产生吸引昆虫天敌的挥发物质等。烟粉虱能合成Bt56蛋白。该蛋白会随烟粉虱唾液进入植物,抑制茉莉酸启动的抗虫反应,使烟粉虱数量迅速增长。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植物产生挥发物质吸引昆虫天敌体现了信息传递调节种间关系的功能 B.植食性昆虫以植物为食和植物抗虫反应是长期共同进化的结果

C.Bt56基因表达被抑制的烟粉虱在寄主植物上的数量增长比未被抑制的对照组快 D.开发能水解Bt56蛋白的转基因植物可为控制烟粉虱提供防治措施

4.(2019江苏卷·15)我国生物多样性较低的西部沙漠地区生长着一种叶退化的药用植物锁阳,该植物依

附在另一种植物小果白刺的根部生长,从其根部获取营养物质。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锁阳与小果白刺的种间关系为捕食

B.该地区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较强,恢复力稳定性较高 C.种植小果白刺等沙生植物固沙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价值 D.锁阳因长期干早定向产生了适应环境的突变,并被保留下来

5.(2019江苏卷·24)下图为一富营养化河流生态修复工程的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曝气可增加厌氧微生物降解有机污染物的能力 B.吸附基质增加了微生物附着的表面积,提高了净化效果 C.植物浮床有吸收水体氮、磷的能力,可减少富营养化 D.增加水体透明度,恢复水草生长是该修复工程的目标之一

6.(2019浙江4月选考·1)下列关于全球性生态环境问题的叙述,错误的是 A.臭氧层能降低太空紫外线对生物的伤害 B.人类活动对大量野生生物的灭绝没有影响

C.限制二氧化硫和一氧化氮的排放量是防治酸雨的有效措施 D.化石燃料的大量燃烧使二氧化碳的全球平衡受到严重干扰

7.(2019浙江4月选考·3)细胞学说认为:所有的生物都是由一个或多个细胞组成的;细胞是所有生物的

结构和功能的单位;所有的细胞必定是由已存在的细胞产生的。据此分析,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生物具有多样性 B.生物具有遗传性 C.生物能定向变异 D.生物具有统一性

8.(2018海南卷·19)某同学将一面镜子竖立在一棵树旁,该树上的一只小鸟飞到镜前,对着镜子中的“小鸟”愤怒地啄击扑打。下列关于该事件中信息传递的叙述,错误的是

A.小鸟啄击扑打的动作本身是一种行为信息 B.小鸟的眼睛能够感受镜子发出的物理信息 C.小鸟把镜子传递的信息当作来自入侵者的信息 D.激怒小鸟的信息是直接来自非生物的化学信息 9.(2018浙江卷·2)下列属于防止大气圈臭氧减少的措施是 A.减少氟利昂的使用 B.增加化肥的使用 C.增加污染物的排放 D.增加汽车尾气的排放

10.(2018海南卷·20)某地在建设池塘时,设计了如图所示的食物网,鲫鱼和鲢鱼生活在不同水层。关于

该池塘生态系统的叙述,错误的是

A.鲫鱼既是初级消费者又是次级消费者 B.消耗等量藻类时,鳜鱼的生长量少于鲢鱼 C.通气可促进水体中生物残骸分解为无机物 D.藻类固定的能量小于流入次级消费者的能量

11.(2018海南卷·21)对于一个结构和功能处于恢复过程中的生态系统,下列推论错误的是( )

A.适当的物质和能量投入可加快生态系统的恢复 B.随着生物多样性的提高,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增强 C.恢复后的生态系统,其结构和功能可接近受损前的状态 D.生物多样性提高后,某营养级的能量可全部流入下一营养级

12.(2017海南卷·19)加强管理后,某自然保护区中过去难觅踪迹的大型食肉、食草野生动物种群得到了

恢复。数年后,出现了保护区中的某种大型食草动物经常到保护区外的农田中采食的现象。针对该现象,下列叙述最为合理的是

A.该现象说明野生动物是人类的忠实朋友 B.该现象说明人与野生动物形成了和谐相处的关系 C.该现象说明野生动物正在积极地寻求人类的帮助

D.该现象说明该种动物的种群数量增大,种内竞争增强

13.(2017江苏卷·9)江苏省徐州市多年来围绕 “一城青山半城湖”理念,实施了一系列生态建设工程,生

态效应逐渐显现。下列有关该生态工程的分析评价不合理的是 A.使物种多样性程度显著提高 B.使生物群落的组成更为复杂 C.使生态系统的类型更为多样

D.其主要目的是提高生物多样性的直接价值

14.(2017江苏卷·24)下列关于种群、群落和生态系统的叙述,正确的是

A.调查草地某种蜘蛛种群密度时,要选择草多的地方,否则结果偏低 B.西双版纳热带雨林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强于三北防护林 C.一只猛禽追逐另一只抓握着鼠的猛禽,这两只猛禽属于捕食关系 D.一棵树上不同高度的喜鹊巢,不能反映动物群落的垂直结构 15.(2019全国卷Ⅰ·31)

某果园中存在A、B两种果树害虫,果园中的鸟(C)可以捕食这两种害虫;使用人工合成的性引诱剂Y诱杀B可减轻B的危害。回答下列问题。

(1)果园中包含害虫A的一条食物链是_________________。该食物链的第三营养级是_____________。 (2)A和B之间存在种间竞争关系,种间竞争通常是指_________________。

(3)性引诱剂Y传递给害虫B的信息属于_________________。使用性引诱剂Y可以诱杀B的雄性个

体,从而破坏B种群的_________________,导致_________________降低,从而减轻B的危害。

16.(2019全国卷II·31)回答下列与生态系统相关的问题。

(1)在森林生态系统中,生产者的能量来自于_________,生产者的能量可以直接流向_______(答出2

点即可)。

(2)通常,对于一个水生生态系统来说,可根据水体中含氧量的变化计算出生态系统中浮游植物的总

初级生产量(生产者所制造的有机物总量)。若要测定某一水生生态系统中浮游植物的总初级生产量,可在该水生生态系统中的某一水深处取水样,将水样分成三等份,一份直接测定O2含量(A);另两份分别装入不透光(甲)和透光(乙)的两个玻璃瓶中,密闭后放回取样处,若干小时后测定甲瓶中的O2含量(B)和乙瓶中的O2含量(C)。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在甲、乙瓶中生产者呼吸作用相同且瓶中只有生产者的条件下,本实验中C与A的差值表示这段时间内_____________;C与B的差值表示这段时间内_____________;A与B的差值表示这段时间内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