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阅读”校本课程实施推进方案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三 文章“全阅读”校本课程实施推进方案更新完毕开始阅读79aac960312b3169a451a4b9

南通市城中小学“全阅读”校本课程实施推进方案

2013.3

【前言】

浩浩长江从雪山走来,穿越无数高山峻岭和峡谷险滩,坚定不移地奔向大海,仿佛一种文化自觉;坦荡长江不拒小流、一路吸纳千流百川,既似一种文化自信又似一种文化包容;睿智长江由涓涓细流而宽广奔放,则似文化自强。在学校文化建设的过程中,我们需要这份自觉、自信和自强。当我们对学校内外文化及其影响力浑然不觉的时候,需要唤醒文化自觉;当我们以开放的心态去体验和感悟文化并有所发现和行动的时候,就能渐渐增长文化自信;当我们充分调动想象力和创造力,对学校文化进行不断反思、解构、重建的时候,则意味着我们正走向文化自强。今天,城中的“和实”正以校本课程“全阅读”的不断完善、建构、实践、推广工程走向文化自强。 【课程目标】

通过“全程、全员、全学科”的阅读实践,推进儿童阅读工程。让阅读从单学科走向全学科;让阅读从被动走向自觉;让阅读从教育手段走向教育目的;让阅读从学科学习走向儿童完美健全的人格塑造。 【实施策略】

营造校园全阅读的浓烈氛围;制定各项有利于师生阅读的制度,使阅读由人治的“柔性”转变为制度的“刚性”;加大校本阅读课程的开发和实施,倡导每个年级、每个班级都有自己的阅读课程;在各学科特别是非语文学科中大力渗透阅读理念,努力创造具有学科特色的阅读方略,并落实在课堂教学之中;开展丰富多彩的阅读教育活动,并鼓励各年级、各班级创造具有个性特色的活动;加强阅读的社区共建与亲子共读,使阅读成为链接学校、家庭、社区的桥梁与纽带。 【具体措施】

一、课程践行“日常化”。(管理部门:教导处)

学校的日常工作就是每一天的常规教学,“全阅读”作为校本课程,只有纳入到常规教学体系才可能稳稳地扎下根来,在日复一日的课堂教学中,形成具有个性的校本教学模式,逐步积淀成为教学特色。

第一体现在我们每一门学科的每一节课的教学设计。在我们的每一节课的教学设计中,必须在教学流程的某一个环节有着非常鲜明的“阅读”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可以是紧密结合本堂课国家课程内容教学(现行公共教材),也可以在课堂教学的开始或最后一个流程中得到具体的体现,这个根据学科的不同,由学科组研究后,进行统一的规定。

1

第二体现在每一天的作业布置中。我校学生每一天都必须有一定的作业是课本外阅读,教师要在每一天的作业设计中作出明确规定并留有时间。

第三体现在每周的阅读日。在今后的学校生活中,每周五为我校阅读日。周五中午一小时各班学生在老师的陪伴下进行课本外阅读。

第四体现在“211”工程的实施中。我们将在大课间活动中增加一套“儿童阅读操”。把古诗词的阅读编排成当下儿童喜爱的“唱诗”活动,加入体育、舞蹈的元素形成一套集诵读记忆与体育锻炼和艺术审美于一体的“阅读操”,激发儿童阅读兴趣、把“全阅读”理念通过外显的形式传达出来。

二、课程推广“活动化”。(管理部门:德育处)

如果要使小学生能够养成自主的阅读习惯,那么必须让学生体验到阅读这种内省活动的快乐。阅读本身带给人的精神愉悦是由阅读对象和阅读行为成为生活需要所带来的,在心理学领域,这种快乐是一种高层次的快乐。通俗地说,就是人觉得需要用读书这样的方式取悦于自己的内心情感,它变成了一种迫切的需要。而这样高层次的愉悦享受绝不是与生俱来的,它是建立在具有一定厚度一定长度的积累才能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基于这样的理解,要让我们的学生最终享受到阅读本身所带来的乐趣,也就是使阅读成为了一种生活的习惯,达到我们全阅读教学的最终目标,那么,我们首先要做的就是从另外的,学生目前可以享受到乐趣的途径切入,找到通向阅读的兴奋点,激发阅读兴趣,活动无疑是很适合的抓手。

我们将基于儿童“好动”的立场,把儿童喜欢的多项动手、动口的阅读活动纳入同样深受儿童喜爱的校本节日——全阅读节中。全阅读节,每年开展一次。文后附录提供的是一个“全阅读节”的安排样张,仅是一个例子。我们每一届的阅读节都可以有内容上的调整变动。 三、课程评价“体系化”。(管理部门:教科室)

对学生学习的评价体系在很大程度上对学习行为和学习动力起到很大程度的促进作用。应该说,学生的阅读行为所产生的结果相对而言是比较隐藏的,不易检测,然而对于小学生来说,这就成为一项“软性”的作业,孩子兴趣的维持较成人而言要短暂得多,而他们对“结果”的重视程度又较成人强烈得多,所以一种合适的阅读评价是延长小学生阅读兴趣的有效办法。对学生的学习评价不可避免地是一把双刃剑。对评价结果优秀的学生,它无疑是正面的,起到很好的激励作用,对今后的学习是最好的促进方法之一,随着优秀评价结果的给出,学生能充分享受到学习所带来的幸福;同时对于不能够顺利抵达某项学习成功之岸的学生,评价结果自然就不可能是优秀的,甚至是比较差的,这时候,评价所起的作用尽管可以起到帮助学生反省、寻找缺失的目的,但同时对于与成人相比还比较缺乏耐挫力的儿童来说,在心理上不可否认存在着伤害,实现目标的近期幸福感完全没有,这时候,儿童特别容易放弃

2

对远期幸福感的追求,通俗地说对这一种未能让他体验到成功快感的学习失去信心导致自我放弃。所以选择合适、合度的阅读评价对学生阅读兴趣的持续显得尤为重要。

基于这样的理解,我们发现“阅读考级”应该是具有长效性的、具有普遍激励作用的评价方式。站在教育者的角度,这是一种将质性评价和量化评价相结合的阅读评价方法,也是一种开放式的评价,注重行为观察和发展的过程;而站在被评价的学生角度,考级的最终结果是具有很大诱惑力的。六年内的十级考评从量上保证了至少课标提出的140万字的阅读量,而操作的过程却比较简单,注重的是学生阅读的过程,确保所有的学生都能在循环的评价中获得最高的褒奖,即使是阅读速度最慢的学生,我们也会通过改变考试频率的方法,让他通过保底数量的阅读,获得十级的证书,以促进他保持阅读的兴趣和习惯。正如以前我们常说的,这个结果,是学生可以看见的,跳一跳就可以摘到的“果子”,而且这个果子并不是只有最终的一个,它是与阅读行为一致的阶段性评价,也就是说是近期理想的实现,教师引导学生通过不断实现近期理想从而达到阅读最终目的的实现。每一次阶段性的评价对学生来说,都是一次成功的体验,为了这个体验,阅读的过程便多了许多自主的成份,成功的快乐常常是产生在自主的劳动中,而不是强制。从今年开始,我们将制定阅读考级的方案并实施。考级的内容分成必读书目考查和推荐书目考查两个部分,必读书目来自学校《阅读手册》必读书目,推荐书目则是校本教材中的部分推荐书目;考级的形式分为书面考查和口头考查,根据年段来确定笔试还是口试。合格者发给相应级别的考级卡,力争100%的通过率。 四、课程保障“立体化”。(管理部门:校长室)

兼具条件性与素材性课程资源两种性质的人的要素,在整个课程资源特别是素材性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中起着主导和决定性的作用。换句话说,教师和家长决定着课程资源的鉴别、开发﹑积累和利用,是素材性课程资源的重要载体,而且教师和家长自身就是课程实施的首要的基本条件资源,又由于此,两者本身也就是非常宝贵的阅读资源。每一位有着丰厚积淀的教师和家长从阅读意义上讲,他就是阅读资源的活的载体,而且这个载体随着自身的不断积累日渐丰富。当我们与儿童发生对话的时候,我们已经把阅读信息传递给儿童,教师和家长的语言,教师和家长的生活经历,教师和家长的情感倾吐就是一种无痕的阅读方式的呈现。教师和家长的阅读行为和阅读效果对儿童阅读兴趣的激发和阅读习惯的养成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这种影响是默化,是浸润,是由内而外的覆盖,又是生活态度和情趣趋向的根植。

我们将在接下来的时间内举办和构建师生共读、亲子共读系列活动和工程。建立师生共读、亲子共读的良好秩序,并逐步形成习惯。教师、家长和学生在一定时期内同读一本书,在这个过程中同时享受到阅读的幸福。师生同读、亲子阅读首先在形式上就打破了成人主宰、

3

儿童接受这一格局,让孩子们感到了平等的希望;在内容上,更是使教师、家长和儿童走进了共同话语圈,在共同的话语圈中,儿童最容易放松不必要的戒备心理,坦诚内心情感世界,教师家长一旦走进了孩子的内心世界,教育便成为世界上最美丽的事业,沟通、促进、共融都成为可能。此时的阅读指导已不是指导,而成为亦师亦友的同一平台的互动交流,传送与接受成为高山流水般的自然。这样的幸福只有在师生、母子(父子)完全沉浸在对同一文本的阅读内化中方可享受。

此外,我们将通过学校与社区的共建、与公共图书馆的共建,进一步扩大条件性阅读资源,形成学校、社区、馆群共同为儿童阅读课程提供坚决保障的“立体化”工程,同时让学校的“全阅读”对“全民阅读”的倡导与推广作出应有的贡献。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