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贯彻到底,执行到位的重要性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日 文章浅谈贯彻到底,执行到位的重要性更新完毕开始阅读79c63c463968011ca2009169

面临的风险也越大。管理者要重视和贯彻执行力,只有这样才能使组织运行顺畅。一个组织要想井然有序,要想很强的竞争力,绝对不能缺少严格的管理制度。这些管理制度其实就是执行力的文本表现,重视执行力首先要做到的是遵守制度。只有严格贯彻制度,才能从根本上重视执行,才能使企业这个组织运营通畅。

例如:康佳内部有一条管理规定:不准在工作场合吸烟。这条规定看似简单,执行起来却有很大难度,但是经过一件事情后,康佳这条规定在员工中得到认真的贯彻。员工甲20多岁,既有学历又有技术,进入康佳后很受器重,很快做到车间副主任。员工甲走到领导岗位后,更加积极肯干,表现优秀。但是,他有一个无法克服的习惯—抽烟。为了执行上述规定,他只能下班后猛吸几口,以解烟瘾之苦。一个偶然的机会,他发现车间楼梯口可以用作吸烟的好去处,便经常到此处抽烟,有一次刚好被副总经理遇到,副总经理当时没有说什么,但是很快人力资源部发出了三条通知:第一免除员工甲车间副主任职务;第二,罚款;第三,全厂告示。公告张贴后,引起巨大反响。但是这件事情后,康佳没有人再在工作场所抽烟了。

总之,成功的公司有很多因素,比如人才,机遇,团队等等,但是能否彻底贯彻计划,任务是首要因素。

三.如何获得结果---执行

提高执行力是管理工作中至关重要的大事。前面我们说过,执行是做事,是过程;贯彻是做成事,是结果。对于企业而言,结果才是真正有意义的东西,是关系到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关键所在。执行是把目标变成结果的行动;

那么如何才能执行到位呢?

(一)如何执行到位---目标管理,合理引导

有目标的工作是指知道为什么忙,这是完成任务和提升工作小刘的首要条件。它可以帮助我们避免在工作时出现劳而无功,耗时费力的问题

目标管理MBO的定义为:目标管理是以目标为导向,以人为中心,以成果为标准,而使组织和个人取得最佳业绩,目标管理也称成果制,责任制。是指在企业个体职工的积极参与下,自上而下地确定工作目标,并在工作中实行“自我控制”,自下而上地保证目标实现的一种管理办法。美国管理大师彼得·德鲁克在 其名著《管理实践》中最先提出了“目标管理”的概念,其后他又提出“目标管理和自我控制”的主张。认为,并不是有了工作才有目标,而是相反,有了目标才能确定每个人的工作。

让员工参与到目标管理中来,是最有效的提高执行力的方法,也是最能确保执行到位的保证。

目标并非命运,而是方向;目标并非命令,而是承若;目标并不决定未来么而是动员企业的资源与能源,以便塑造未来的那种手段。---德鲁克

案例1:DHL公司目前世界上规模最大,服务质量最好的快递公司之一。该公司成立不久,高层管理者便开始巩固在美国的市场地位并继续扩大市场份额。高层管理者认为,只有全体员工树立“为顾客服务”的意识,公司的战略目标才能实现。因此,公司鼓励所有员工参与公司的目标管理。这一政策实施后。公司管理者和员工的沟通更加畅通,员工更加理解管理者的意图,工作任务贯彻到底,执行到位。

给下属一点引导是很重要的,下属的执行力也是这样慢慢培训出来的。 世界上唯一能影响对方的方法,就是给他想要的东西,并告诉他如何才能

得到这些东西。---戴尔·卡耐基

案例2:在惠普公司的战略会议室,一会负责业务的经理提出了一项计划:将公司产品在欧洲的市场占有率由第三位提升到第一位。他说完后,公司总裁给予了他鼓励,并问这位经理:“你准备采取什么具体措施?目标客户是那些?准备扩大那些产品的市场份额?我们的优势有那些?你需要什么帮助?”

那位经理人面对总裁的问题,什么都回答不上来。总裁并没有指责他,而是帮助他,给了那位经理一些宝贵的建议。会议结束后,那会经理决定在90天内拿出一份具有可行性的计划书。

让员工明确工作目的是对执行到位最好的保障

目标是执行的向导,有了目标才有了执行;有了执行需要有合理的指导,才能更快,更好的执行到位。

案例3:富士康总裁郭台铭到工厂巡视时,见到工人在擦拭冲压好的电脑机箱,就问现场工人为什么要擦拭3次。工人回答:“公司规定要擦三次,我也不知道为什么”郭台铭对工人没有说什么,过头问制造经理为什么要擦拭三次机箱。制造经理回答:“为了擦掉冲压时沾在机箱上的油污”。郭台铭又问:“为什么员工不知道擦拭三次机箱的目的”郭台铭要求制造经理当着全厂员工的面前站着开会。处罚这位经理的理由是:他没有让员工明确工作的目标是什么,指示硬地要求员工执行规定。在没有被明确告知工作目标的前提下,工人错误的认为其工作目标就是擦拭三次机箱,而对真正的工作目标市区的判断和应变能力。

要让员工摆脱错误的思维,才能提高执行力,保障执行到位。 错觉降低效率---大野耐一

案例4:大野耐一去丰田汽车公司巡视,一次,他发现一名质检员在检查零件的时候总是喜欢排成一排,便问他:“为什么部一个一个地检查,每次检查完一个就放到箱子里呢?这样效率不是更高吗?”工人回答:“不,这样更快”大野耐一不得不命令他一个一个地检查,工人虽然有怨言,但是还是照做了。结果,效率比以前快了。

对很多人来说,在看到改进的效果之后,他们才会坦然接受改进的建议。 (二)如何执行到位---事前计划

“谋定而后动,知之而有得”的意思是:凡事谋划周到,准备周全而后行动,知道在合适的时机收手,会有收获。我们在做事情的时候,要有周详的计划,这样才能在执行过程中提高执行效率。有助于贯彻到底。

案例:华为公司在举行一次活动,在此期间,一位腼腆的外国籍项目经理对员工说:“我非常佩服你们中国人的执著和干劲,但是我建议你们在努力工作的同事,要更聪明的工作。”在执行计划前,应该首先做好准备工作,这样才能把事情做的更好。

确实,这位项目经理会把项目准备阶段的工作做的非常细,会将需要确认的项目预测,开发计划,培训计划,质量监督计划,人力,等落实到位。

对此,有些员工曾经一度觉得他又慢又傻,耽误进度,但等到项目真正开展时,他们才发现:在自己需要的资源时,资源就在手边。此后大家都想这位经理学习,并掌握这种工作方法。

(三)如何执行到位---过程控制

事情能否贯彻到底,执行到位;能否得到结果。关键在于过程执行得如何。如果过程没有控制好,那么结果必然会出问题。

例如某家公司制定的生产控制程序。

1.市场部将订单分发给生管部。 2.生管部根据订单数量,品种类型,所需物料数量,种类,查询库存情况 后执行采购作业

3制造部收集产品质量特性以及包装方面等信息,依据《过程设备控制升序》提供和维护生产设备和检测装置,保持优良的工作环境,确保生产正常化。

4.制造部半成品交接应核对货号,数量,做好交接记录,必要时,注明其他部门配合的事项。每日统计生产情况。由车间主管填写“生产日报”交副总审查。

5.制造部作业员严格依据文件要求进行操作,当产品首件确认后,生产过程中做好自检互检,品管部根据《产品检验控制程序》和《工艺流程图与品管控制图》进行检验,只有检验合格产品方可转序和出货。

6.当发现进度无法达成交期,或发生客户订单变更,或原辅物料供应无法配合生产,生管部应协调销售,采购共同商讨进度异常原因,协商处理对策,及时调整生产计划。

凭借这套细致,严格的控制管理程序,这家公司保障了良好的供销存。逼近零库存。

(四)如何执行到位---检查确认

只管做事,不进行检查,也不去烦死,会给工作留下大量的隐患。实际上,只要我们能够养成事中,事后检查的习惯,便可以有效避免这个问题。

只有将监督和授权相结合,才能让管理有效。如果只监督,不授权,就会让企业变成一潭死水;如果只授权,不监督,则会导致企业四分五裂。---松下幸之助

管理应经常督查下属工作,才能有效保障执行到位。 案例:一家酒店要求下属第二天列出详细工作计划,并在下班前将工作计划上交。有一名酒店员工的次日工作计划是这样的:5:50起床;7点:30陪客人喝早茶;10:00送客人去机场??17:20写总结报告。

为了督促下属做好工作计划并严格执行计划,这位经理会在收到员工的工作计划后,为自己也制定一份第二天的工作计划,例如:5:30起床;5:50确认下属是否起床;7:30到餐厅看下属是否在陪客人喝早茶;10:00到机场看下属是否送客人去机场??17:20检查下属的工作总结。

通过这种方式,酒店经理能够随时了解员工状态,员工的工作得到很好的监督。

员工做事要有始有终是贯彻到底 执行就是在每一个阶段,每一个环节都要力求完美,都要一丝不苟地切实执行---迈克尔·戴尔

案例:华为的行政秘书,不管工作再忙,事情再多,总能严格按照制度,将各种工作安排的井井有条。例如文件会签。对需要不同主管签字的文件,秘书会用不同的颜色的标签作索引。在文件最上面注明各主管对应的标签颜色。一份需要签几十字的文件,按照索引很快就可以签完,效率非常高。当最后一位主管签完字后,秘书会将跟踪表传真到第一位跟踪人那里。并在传真发出后打电话给第一位跟踪进行确认是否收到传真。

这些工作细节体现了员工的规范化工作意识,他们凡是严格按照业务规则开展工作,力争工作到位。

四.贯彻到底,执行到位---人才管理

从决策的做出到获得结果,任何工作的贯彻落实都是由人来实现的,若不能把握好贯彻过程中人的因素,贯彻到底就无从谈起。所以,企业必须做好人才管理,从人才观念,选聘标准,员工培训,到运营过程中人员与工作的结合,贯彻的“接力棒”才能够依靠每一名员工的努力送达终点。

(一)合适的人用在合适的岗位 人员是一切的基础,战略的制定与实施都必须依赖人员。正如联想集团总裁柳传志说的:“如果有一个项目,首先要考虑有没有人来做。如果没有人来做,就要放弃,这是一个必要条件。”决策是由人来贯彻落实的,所以把合适的人用在合适的岗位是至关重要的。

例如:有一家公司遇到一个很好的发展机会,他们准备开一家分厂,经过考察他们选中了一位在另一家分厂技术过硬的主管,但是这位技术过硬的主管的表现非常糟糕,使得新的分厂投资陷入被动,时候公司领导们为自己的错误总检讨时说:“虽然他技术过硬,工作履历表上到处闪着耀眼的光辉,但是他只是一名技术员,他并不具备足够的管理才能,他之所以在之前表现很优异,那是因为他只负责一个部门而不是一个公司”

可见,企业在制定和实施战略时,必须用对人,用人是实施战略至关重要的一步,如果没有合适的人还不如不做。

无论战略规划和发展目标如何完美,要真正把它们变成结果,首先必须要有真正贯彻落实到底的人才,人才是达到贯彻落实的最终端的实现者。人才是奇特的根本,是企业最宝贵的资源。合适的人用在合适的岗位是贯彻到底,执行到位的前提。

(二)内部提拔人才比外招更有优势 最好的不一定适合自己,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招聘人才的目的是为了贯彻落实公司的各项工作,所以,选人的关键是要看他是否符号各项工作的需要,是否能高效提供结果。否则,那些招聘来的人就会成为企业的包袱。

外招太优秀的人也是会有麻烦的,他们或是很有才能,但大多会抱怨,会觉得没乐趣,优秀的人大多都有虚荣心,他们容易觉得自己大材小用了。

每个企业内部都有大量大材小用或放错位置的人才。罗伯特·汤森说过:“大多数经营者抱怨缺乏人才,所以到外面招聘进来占据关键职位。这是胡说八道”,如果企业的管理者对员工的技能,经验,期望和抱负有所了解,可能就会惊讶的发现,自己企业里也有很多优秀的人才。在公司内部提升人才既有利于提高单位人员的道德规范,又可避免高质量人才外流。内部人才对企业文化熟悉,对工作流程熟悉,人际关系容易协调,这都是现实存在的优势,企业选人一定要追求实用。把合适的人提升到合适的岗位,这样才能保证贯彻落实的畅通,而不会造成人力资源的浪费,和流失。

例如:美国玫琳凯化妆公司主张从本公司内部提拔干部。如果公司内部有合格人选他们一般不对外招聘。

他们的做法是:公司部门领导层出缺,该部门经理向人事部门提出任职必须具备的条件,人事部门就会在公司的每个公告栏上公布这个消息。公司里的人无论现在在做什么工作,只要具备相应的能力就可以提出申请。人事部对每一名希望到这个岗位的申请人进行面谈。从中选择最优秀的录取。如果申请者不够理想他们才会对外招聘。

这个做法激励了员工们长远的角度考虑自己同公司的关系。它也是那些在基层工作的人看到了希望,或许几年后他就可以提升到领导岗位了。不管那个部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