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苷酸代谢总结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二 文章核苷酸代谢总结更新完毕开始阅读79f8d0edbcd126fff6050b43

第八章:核苷酸代谢

概述:(1)核苷酸是核酸的基本结构单位。

(2)人体内的核苷酸主要由机体细胞自身合成,不属于营养必需物质 (3)核酸的消化与吸收:

(4)核苷酸的生物功用:

①作为核酸合成的原料; ②体内能量的利用形式 ATP,GTP ③参与代谢和生理调节 cAMP,cGMP; ④组成辅酶 NAD,FAD,HSCoA ⑤活化中间代谢物 UDP-葡萄糖,CDP-二酰基甘油,SAM,ATP

第一节:嘌呤核苷酸的合成与分解代谢

一.嘌呤核苷酸的合成存在从头合成和补救合成两种途径 N6N7511. 从头合成途径 82493(1)定义:利用磷酸核糖、氨基酸、一碳单位及CO2等简单物质为原料,经NHN过一系列酶促反应,合成嘌呤核苷酸

除某些细菌外,几乎所有生物体都能利用从头合成途径合成嘌呤碱

(2)哺乳动物合成部位:主要器官:肝

其次:小肠和胸腺 脑、骨髓则无

法进行此合成途径

(3)嘌呤碱合成的元素来源:

(4)合成过程:胞液中进行

①次黄嘌呤核苷酸IMP的合成(十一步反应)

②AMP和GMP的生成

- 1 -

8. 核苷酸代谢,共4面

(5)合成特点:

①嘌呤核苷酸是在磷酸核糖分子上逐步合成嘌呤核苷酸,而不是首先单独合成嘌呤碱后再与磷酸核糖结合的。即一开始就沿着合成核苷酸的途径进行 ②先合成IMP,再合成AMP,GMP

③IMP的合成需5个ATP,6个高能磷酸键。AMP 或GMP的合成又需1个GTP或者ATP (6)调节方式

①反馈调节:PRPP合成酶和PRPP酰胺转移酶为关键酶,均可被合成产物AMP、GMP等抑制 ②交叉调节:AMP合成需要GTP,GMP合成需要ATP

2.补救合成途径

(1)定义:利用体内游离的嘌呤碱或嘌呤核苷,经过简单的反应,合成嘌呤核苷酸的过程 (2)补救合成方式

①APRT:腺嘌呤磷酸核糖转移酶;

HGPRT:次黄嘌呤-鸟嘌呤磷酸核糖转移酶 ②腺苷激酶:

(3)补救合成的生理意义

①补救合成节省从头合成时的能量和一些氨基酸的消耗 ②体内某些组织器官,如脑、骨髓等只能进行补救合成

3. Lesch-Nyhan综合征(自毁容貌综合征)

(1)病因:次黄嘌呤-鸟嘌呤磷酸核糖转移酶(HGPRT)缺陷

(2)病理:缺乏该酶使得次黄嘌呤和鸟嘌呤不能转换为IMP和GMP,而是降解为尿酸,高尿酸盐血症引起早期肾脏结石,逐渐出现痛风症状。 患者智力低下,有特征性的强迫性自身毁伤行为

(3)遗传:HGPRT基因呈X连锁隐性遗传 4. 嘌呤核苷酸的相互转变

5. 脱氧核糖核苷酸的生成

6. 嘌呤核苷酸的抗代谢物

嘌呤核苷酸的抗代谢物是一些嘌呤、氨基酸或叶酸等的类似物。通过竞争性抑制来干扰或阻断核酸合成。可以用来抗肿瘤

- 2 -

8. 核苷酸代谢,共4面

(1)6-巯基嘌呤(6-MP)——嘌呤类似物

①6-MP磷酸核糖化生产6-MP核苷酸,抑制IMP转变成AMP及GMP

②6-MP竞争抑制次黄嘌呤-鸟嘌呤磷酸核糖转移酶,阻止补救合成途径

③6-MP核苷酸与IMP相似,可反馈抑制PRPP酰胺转移酶,阻断嘌呤核苷酸的从头合成 (2)氮杂丝氨酸——氨基酸类似物

氮杂丝氨酸结构类似谷氨酰胺,能干扰谷氨酰胺在嘌呤核苷酸合成中的作用 (3)氨蝶呤、甲氨蝶呤(MTX)——叶酸类似物

能竞争性抑制二氢叶酸还原酶→抑制四氢叶酸的合成和嘌呤核苷酸合成时的一碳单位供给

二.嘌呤核苷酸的分解代谢 1. 过程:

2. 疾病:痛风 进食高嘌呤饮食

体内核酸大量分解 血中尿酸含量上升→析出结晶,沉积在关节和软骨等处→痛风病 尿酸排泄障碍

临床上用别嘌呤醇治疗:①别嘌呤醇与H类似,可抑制黄嘌呤氧化酶

②转变为别嘌呤核苷酸,反馈抑制嘌呤核苷酸从头合成

第二节:嘧啶核苷酸的合成与分解代谢

一.嘧啶核苷酸的合成有从头合成与补救合成两条途径 1. 从头合成(较嘌呤简单)

(1)定义:利用磷酸核糖、氨基酸、一碳单位及CO2等简单物质为原料,经过一系列酶促反应,合成嘧啶核苷酸的途径 (2)合成部位:主要是肝细胞胞液

(3)合成原料:谷氨酰胺、CO2和天冬氨酸 (4)嘧啶合成的元素来源 (5)合成过程

①尿嘧啶、胞嘧啶核苷酸的合成 ②dTMP或TMP的生成

- 3 -

8. 核苷酸代谢,共4面

CPS-Ⅰ CPS-Ⅱ 分布 肝细胞线粒体 胞液(所有细胞) 氮源 氨 谷氨酰胺 变构激活剂 N-乙酰谷氨酸 无 功能 尿素合成 嘧啶合成 (6)从头合成的调节——对CPSⅡ的调节

①UMP、UTP反馈抑制CPSⅡ活性 ②ATP、PRPP为CPSⅡ激活剂

③嘧啶、嘌呤核苷酸反馈抑制PRPP合成酶活性

2. 嘧啶核苷酸的补救合成

胸苷激酶在正常肝中活性很低,再生肝中活性升高,恶性肿瘤中明显升高,并与恶性程度有关

嘌呤核苷酸、嘧啶核苷酸合成的比较 嘌呤核苷酸 嘧啶核苷酸 ①合成原料基本相同 相②合成部位对高等动物来说,都主要在肝脏 同 ③都有从头合成和补救合成2种途径 ④都是先合成一个与之相关的核苷酸,再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合成核苷酸 不①在5’-P-R基础上合成嘌呤环 同 ②最先合成IMP,在IMP基础上合成AMP、GMP ①先合成嘧啶环,再与5’-P-R结合 ②先合成UMP,在UMP基础上合成CTP、dTMP 3. 嘧啶核苷酸的抗代谢物 嘧啶抗代谢物是一些嘧啶、叶酸和氨基酸类似物。其对代谢的影响和抗肿瘤作用于嘌呤抗代谢物相似

(1)5-FU(嘧啶类似物)

体内转变为FdUMP和FUTP。FdUMP与dUMP相似,抑制胸腺酸合成酶。阻断dTMP合成

FUTP水解产生FUMP可参与RNA合成,破坏RNA结构功能

(2)阿糖胞苷(核苷类似物)——改变了核糖结构

(3)氮杂丝氨酸、6-重氮-5-氧正亮氨酸(氨基酸类似物)

510

结构与丝氨酸类似,干扰N,N-甲烯FH4的生成 二.嘧啶核苷酸的分解代谢

本章重点

1. 基本概念:从头合成、补救合成途径,核甘酸的生物学功能

2. 合成原料、元素的来源,反馈调节、生理意义 3. 合成的基本规律

4. 分解代谢的规律和基本产物 5. 抗代谢物的机制和应用

- 4 -

8. 核苷酸代谢,共4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