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气事故案例分析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三 文章电气事故案例分析更新完毕开始阅读79fcdd14b04e852458fb770bf78a6529647d35be

电气事故案例分析题1

一、运行人员擅自传动发变组保护装置,造成机组跳闸1 二、擅自解除闭锁 带电合接地刀闸2 三、安全措施不全 电除尘内触电2 四、带负荷推开关3

五、野蛮操作开关,导致三相短路3 六、小动物进入电气间隔,造成机组跳闸4 七、PT保险熔断造成机组跳闸4

八、励磁整流柜滤网堵塞,造成机组跳闸5 九、励磁变温度保护误动,造成机组跳闸5 十、6KV电机避雷器烧损,发变组跳闸5 十一、MCC电源切换,机组跳闸6

十二、励磁机过负荷反时限保护动作停机7 十三、220千伏A相接地造成差动保护动作停机7 十四、查找直流接地,造成机组跳闸7 十五、查找直流接地,造成机组跳闸8 十六、检修工作不当,造成机组跳闸9

由于人员工作不当,229出线与220kV下母线距离过近放电,引起保护动作。9 十七、主变差动保护误动9

十八、主变冷却器全停使母线开关跳闸9 十九、试验柴油发电机造成机组停运10

二十、定冷水冷却器漏泄,定子接地保护动作停机10

电气事故案例分析题

一、

运行人员擅自传动发变组保护装置,造成机组跳闸

事件经过

1月8日某厂,#3发电机有功85MW。运行人员XX一人到#3发-变组保护屏处学习、了解设备,进入#3发-变组保护A柜WFB-802模件,当查看“选项”画面时,选择了“报告”,报告内容为空白,又选择了“传动”项,想查看传动报告,按“确认”键后,出现“输入密码”画面,再次“确认”后进入保护传动画面,随后选择了“发-变组差动”选项欲查看其内容,按“确认”键,#3发-变组“差动保护”动作出口,#3发-变组103开关、励磁开关、3500开关、3600开关掉闸,3kV5段、6段备用电源自投正确、水压逆止门、OPC保护动作维持汽机3000转/分、炉安全门动作。

原因分析:

1. 在机组正常运行中,运行人员在查看3号发-变组微机保护A柜“保护传动”功能时,越权操作,造成发-变组差动保护出口动作。是事故的主要原因。

2. 继电保护装置密码设置为空,存在人员误动的隐患。是事故的次要原因。 3. 运行人员无票作业,且未执行操作监护制度。 暴露问题:

1、 违反《集团公司两票管理工作规定》,无票作业。

2、 集团公司《防止二次系统人员三误工作规定》执行不到位,继电保护密码管理存在漏洞。 3、 运行人员安全意识不牢固,盲目越权操作。 4、 运行人员技术水平不高,对操作风险无意识。 采取措施:

1、 加强对运行人员的技术培训,并吸取此次事故的教训。

2、 认真对照集团公司《防止二次系统人员三误工作规定》进行落实、整改,进一步完善制度。

3、 加强“两票”管理,各单位要严格执行《集团公司两票管理工作规定》,严禁无票作业。

4、 发电部加强对运行人员安全教育和遵章守纪教育及技术培训,并认真吸取此次事故的教训,不要越限操作。 5、 继电保护人员普查所有保护设备,凡有密码功能的一律将空码默认形式改为数字密码。完善警告标志,吸

取教训。完善管理制度,加强设备管理。

二、

擅自解除闭锁

带电合接地刀闸

事件经过

12 月 10 日 15 时 18 分,某发电厂112-4 刀闸消缺工作应该在 112 开关检修工作结束(工作票全部终结),并将 112 系统内地线全部拆除后,重新办理工作票。在 112-4 刀闸准备做合拉试验中,运行操作人员不认真核对设备名称、编号和位置,在执行拉开 112-2-7 接地刀闸的操作中,错误走到了与 112-2-7 接地刀闸在同一架构上的 112-7 接地刀闸位置,将在分闸位置的 112-7 接地刀闸错误的合入,造成带电合接地刀闸的恶性误操作事故。

原因分析:

1、 操作中,监护人、操作人走错间隔,不认真核对设备的名称、编号和位置,是事故发生的直接原因。 2、 未严格使用操作票,并执行操作监护制度。操作人执行拉开接地刀闸操作时变成了合闸操作,监护人未能

及时发现错误,以致铸成大错。

3、 未经总工批准,擅自解除五防闭锁装置。

4、 违反 25 项反措中防止电气误操作事故的相关规定。 暴露问题:

1、 安全生产疏于管理,导致出现习惯性违章。 2、 两票三制的执行不严格。

3、 操作监护制流于形式,监护人未起到监护的作用。

4、 电磁锁及其解锁钥匙的管理不完善,存在漏洞。按照规定,电磁锁解锁操作需经总工批准。 采取措施

1、 严格执行两票三制,杜绝无票作用。

2、 加强安全生产管理,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杜绝习惯性违章。 3、 加强对 25项反措中防止电气误操作事故的相关规定学习和理解。

4、 值班负责人在工作安排时要交代清运行方式此项工作的安全注意事项。 5、 严格执行电气防误闭锁管理制度。

6、 加强职工的安全教育和业务技能的学习。

7、 加强运行倒闸危险点分析与预控管理工作,危险点的分析要具体、有针对性,防范措施要具有可操作性。

三、

安全措施不全 电除尘内触电

事故经过

5月31日2时30分,某电厂电除尘运行人员发现:3号炉三电场二次电压降至零,四个电场的电除尘器当一个电场退出运行时,除尘效率受到一定影响。由于在夜间,便安排一名夜间检修值班人员处理该缺陷。在检修人员进入电除尘器绝缘子室处理#3炉三电场阻尼电阻故障时,由于仅将三电场停电,造成了检修人员触电,经抢救无效死亡。

原因分析

1. 夜间抢修,检修人员无票作业。

2. 运行人员停电操作存在严重的随意性,且仅将故障的3电场停电,安全措施不全面。

3. 检修人员违反《电业安全工作规程》的规定,在没有监护的情况下单人在带电场所作业,且安全措施不全,

造成触电。

4. 运行班长在检修人员触电后,应急处理和救援不当。不是立即对所有电场停电救人,而是打电话逐级汇报,

延误了抢救时间。

暴露问题

1. 安全生产疏于管理,导致出现习惯性违章,无票作业。 2. 工作监护制度执行不到位。 3. 作业前危险点分析不到位。 采取措施

1、 严格执行两票三制,杜绝无票作业。

2、 加强安全生产管理,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杜绝习惯性违章。

3、 对工作场所存在可能发生的触电危险情况,事前开展危险点分析。

4、 对职工加强应急处理和救援的教育。事故发生后,应立即采取措施救人,再向上级汇报。

四、

带负荷推开关

事故经过

8月19日,某厂维修电气专业厂用班人员根据工作安排检查沙C2号空压机一启动就跳闸缺陷。16时50分和19时40分,运行人员先后两次应电修人员要求,在空压机房就地试启动2号空压机,但不成功。电修人员怀疑开关二次回

路插头接触不良,由 A值电气操作员将 2号空压机开关小车从开关横内拉至“检修”位置,交厂用班人员继续检查。20时35分,电修人员认为缺陷已消除,电话通知当班值长毛某,要求再次试启动 2号空压机运行,电气操作员

助理冯某去执行该项任务。冯某到2号机3kV2A工作母线段后,

将 2号空压机开关小车从“检修”位置送入“隔离”位置(即“试验”位置),在此位置做过开关分合闸试验,然后将开关小车推入“工作”位置,第一次推入不成功,便将操作杆恢复至原位置,然后进行第二次推送,也不成功,再退回至原位置。

20时42分,当冯某双手用力进行第三次推送操作杆过程中,开关发生三相短路,浓烟滚滚,强烈的弧光射出,将在场的冯某、周某、蔡某等三人烧伤。

事故后对现场检查:2号空压机开关在合闸状态;合闸闭锁杆被撞弯;开关机械脱扣装置变形;开关母线侧触头完全烧熔。

原因分析 开关由“隔离”位置(即“试验”位置)送往“工作”位置时,没有查开关确在分闸位置,致使小车开关在开关合闸状态下带负荷碰合插头,三相弧光短路,是造成事故的原因。

暴露问题

1. 没有执行操作票制度,严重违反《电业安全工作规程》的有关规定。 2. 操作监护执行不到位。

3. 设备管理不到位,开关的机械五防存在严重缺陷。 4. 开关送电操作中,没有认真检查开关的实际状态。 5. 运行值班人员对所管辖的开关设备基本构造不熟悉。送电操作中当出现两次小车推送不到位时,明显

与往常送电操作不一样,未能觉察到是机械闭锁发挥作用。没有立即停止操作,找出原因弄清问题后,再继续操作。

6. 开关的分合闸指示灯灯泡烧坏后,没有及时更换,使开关状态得不到有效监视。 7. 3kV小车开关机械脱扣装置的打跳接触部分经使用一段时间后出现偏差,但未及时发现和调整。 采取措施

1. 严格执行操作票和操作监护制度。

2. 加强培训,操作人员应熟悉开关的结构、原理,防止野蛮操作。 3. 完善开关、刀闸等设备的防误闭锁装置。

五、

野蛮操作开关,导致三相短路

事故经过

6 月 22 日下午 14 时 10 分至 15 时 30 分,6 号 PA 皮带开关拉检修位置,检修人员对该 开关拉闸失灵的缺陷进行处理。15 时 30 分,检修工作终结。。

15 时 55 分,张XX、袁XX按操作票开始操作,检查开关在断开位置后,把小车开关推至试验 位置,打开帘板,将小车开关推向运行位置,在开关接近运行位置时,小车开关处于运行位 置的定位杆不能落入孔内。张XX将开关重新拉到试验位置,并将帘板关上。

15 时 58 分,张XX进行第二次操作,打开帘板,将小车开关推向运行位置,开关在行 进过程中发生短路,短路产生的弧光将人灼伤。同时 6kV 公用 动力中心进线开关的继电保护动作,造成 6kV.380V 两公用动力中心断电,因 6kV 公用动力 中心电源取自 6kV 工作动力中心 B 段,短路时造成 6kV.380V 工作动力电压波动,锅炉控制 中心(电源取自 380V 工作动力中心)电压瞬间下降,使燃烧器冷却风机、磨煤机密封风机、 清扫风机、给煤机和辅机等低压释放,导致磨煤机掉闸,同时 1 号、2 号空预器掉闸,锅炉 MFT 动作,机组掉闸。

经开关解体检查发现,静触头金属帘板没有全部打开。 原因分析

1. 开关送电操作时,金属帘板没有全部打开,开关柜五防装置失去应有的强制保护功能,手车接近6kV 母线静触

头时,动触头导电杆与帘板绝缘距离不够,发生三相短路。是本次事故的直接原因和主 要原因。

2. KYN3—10型开关柜静触头帘板为金属板材,尚未完全打开时,对可能进入的手 车不但不能起到阻止作用,反而

会造成手车室短路,是造成此次事故的原因之一。

3. 操作人员对开关机械闭锁的原理和结构不清楚,虽然懂得操作程序,但对每一项操作的到位标准不清楚,没有

认真检查帘板是否完全打开,是造成本次事故的间接原因。

4. 操作人员实际工作经验不足,对开关已经出现的行走不畅缺陷没有进行全面检查、 分析,没有向主岗和值长及

时反映操作中出现的问题,而是继续进行重复性操作,是本次事 故的间接原因。 暴露问题

1. 操作票执行不严格,操作项目执行不到位。

2. 设备、运行管理存在漏洞,开关五防装置存在重大缺陷,没有相应的防范措施。 3. 培训部到位,运行人员对开关结构不熟悉。 4. 操作前没有进行事故预想和危险分析 采取措施

1. 将将手车室内金属帘板更换为绝缘材料。

2. 加强设备的消缺,确保开关五防装置功能完好。

3. 在防误技术措施不断完善的情况下,对执行“安规”组织措施的要求不能降低。 必须严格执行“两票三制”每

次操作前要进行事故预想和危险分析,监护人应切实履行好自己的职责,操作人、监护人对每一步操作都要做到“一想、二看、三核对、四操作、五复查”, 不能对五防装置产生依赖性。

4. 操作中发生疑问或异常,应立即停止操作并进行分析,向主岗或班长汇报,弄清问题后,再进行操作。不准擅

自更改操作票,不准随意解除闭锁装置,不准强行操作,不准监护人帮助操作。

六、

小动物进入电气间隔,造成机组跳闸

事件经过

1月20日8时02分,#9机组正常运行中DCS监视画面“失磁t0动作,”、“失磁t1动作”等光字亮,发电机解列,汽轮机掉闸,锅炉灭火。机组解列后,运行人员及电气专业检修人员立即对励磁系统进行全面检查,发现灭磁开关室柜门未关闭,灭磁开关出口处有短路痕迹,开关柜内灭磁开关下部有只死老鼠。

原因分析:

1、 由于一只老鼠串入灭磁开关柜内,在灭磁开关出口发生短路,造成发电机失去励磁电压及励磁电流,失磁

保护动作,发电机解列,汽轮机掉闸,锅炉灭火。 暴露问题:

1、 配电室管理存在漏洞,电气设备柜门没有关闭、防小动物措施执行不到位。 采取措施:

1、 检查各开关室、配电室防鼠栏,。 2、 电缆封堵要严密。

3、 生产人员进出配电室要随手关门,防止小动物进入配电室。 4、 检查完电气、热工保护柜、配电柜要随手关闭柜门。

七、

PT保险熔断造成机组跳闸

事件经过

12月13日6时09分,某厂#1机组正常运行中“发电机定子接地保护动作”光字出,主开关跳闸,发电机解列,联跳汽轮机、锅炉。厂用6KV快切装置切换成功。全面检查发变组一次回路无异常,发电机绝缘合格。经检查3PTA相一次保险熔断,PT本体无异常,更换保险后,机组恢复启动。

原因分析

1、 3PTA相一次保险熔断,保护出口未闭锁,造成机组解列。是这次事件的主要原因。 2、 发电机PT一次保险熔断性能不良,发生了熔断;

3、 定子接地保护设计不合理,定子基波零序电压应取自发电机中性点。

暴露问题

1、 保护设计存在不合理;

2、 保护闭锁逻辑存在缺陷,PT断线不能正确判断并闭锁。 3、 PT一次保险存在质量问题,未能及时发现。 采取措施:

1、 将发电机定子接地保护装置中基波零序电压从发电机中性点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