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年上海高考化学试卷及答案(免费)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五 文章2003年上海高考化学试卷及答案(免费)更新完毕开始阅读7a0c50620875f46527d3240c844769eae109a379

2003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

化 学(上海卷)

本试卷分第Ⅰ卷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150分。考试时间120分。

第Ⅰ卷(共66分)

考生注意:

1.答第Ⅰ卷前,考生务必在答题卡上用钢笔或圆珠笔清楚填写姓名、准考证号、校验码,

并用铅笔正确涂写准考证号和校验码。 2.第Ⅰ卷(1—22小题),由机器阅卷,答案必须全部涂写在答题纸上。考生应将代表正确

答案的小方格用铜笔涂黑。注意试题题号和答题纸编号——对应,不能错位。答案需要更改时,必须将原选项用橡皮擦去,重新选择。答案不能写在试卷上,写在试卷上一律不给分。 相对原子质量:

H—1 C—12 N—14 O—16 Na—23 Al—27 S—32 Cl—35.5 K—39 Cu—64 一、选择题(本题共10分),每小题2分,只有一个正确选项,答案涂写在答题纸上。 1.下列物质一定不是天然高分子的是 ( ) A.橡胶 B.蛋白质 C.尼龙 D.纤维素

2.上海环保部门为了使城市生活垃圾得到合理利用,近年来逐步实施了生活垃圾分类投放

的办法。其中塑料袋、废纸、旧橡胶制品等属于 ( ) A.无机物 B.有机物 C.盐类 D.非金属单质 3.以NA表示阿佛加德罗常数,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2-- A.53g碳酸钠中含NA个CO3 B.0.1molOH含NA个电子 C.1.8g重水(D2O)中含NA个中子 D.标准状况下11.2L臭氧中含NA个氧原子 4.下列电子式中错误的是 ( )

5.在医院中,为酸中毒病人输液不应采用 ( ) A.0.9%氯化钠溶液 B.0.9%氯化铵溶液 C.1.25%碳酸氢钠溶液 D.5%葡萄糖溶液 二、选择题(本题共36分),每小题3分,只有一个正确选项,答案涂写在答题纸上。 6.相同温度下等物质的量浓度的下列溶液中,pH值最小的是 ( ) A.NH4Cl B.NH4HCO3 C.NH4HSO4 D.(NH4)2SO4

7.ClO2是一种广谱型的消毒剂,根据世界环保联盟的要求ClO2将逐渐取代Cl2成为生产自

来水的消毒剂。工业上ClO2常用NaClO3和Na2SO3溶液混合并加H2SO4酸化后反应制得,在以上反应中NaClO3和Na2SO3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 ) A.1:1 B.2:1 C.1:2 D.2:3

-1

8.在10mL 0.1mol·LNaOH溶液中加入同体积、同浓度的HAc溶液,反应后溶液中各微粒

的浓度关系错误的是 ( )

+++++-+

A.C(Na)>C(Ac)>C(H)>C(OH) B.C(Na)>C(Ac)>C(OH)>C(H)

C.C(Na)=C(Ac)+C(HAc) D.C(Na)+C(H)=C(Ac)+C(OH)

9.天然维生素P(结构如图)存在于槐树花蕾中,它是一种营养增补剂。关于维生素P的

叙述错误的是 ( ) A.可以和溴水反应 B.可用有机溶剂萃取 C.分子中有三个苯环

D.1mol维生素P可以和4molNaOH反应

1315

10.C-NMR(核磁共振)、N-NMR可用于测定蛋白质、核酸等生物大分子的空间结构,Kurt

1315

Wu thrich等人为此获得2002年诺贝尔化学奖。下面有关C、N叙述正确的是( ) 131513

A.C与N有相同的中子数 B.C与C60互为同素异形体

151415

C.N与N互为同位素 D.N的核外电子数与中子数相同

11.可逆反应N2+3H2 2NH3的正、逆反应速率可用各反应物或生成物浓度的变化来

表示。下列各关系中能说明反应已达到平衡状态的是 ( )

A.3v正(N2)?v正(H2) C.2v正(H2)?3v正(NH3)

B.v正(N2)?v正(NH3) D.v正(N2)?3v正(H2)

+-++--

12.可用来鉴别乙烯、甲苯、乙酸乙酯、苯酚溶液的一组试剂是 ( ) A.氯化铁溶液、溴水 B.碳酸钠溶液、溴水 C.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溴水 D.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氯化钠溶液 13.现有三组混合液:①乙酸乙酯和乙酸钠溶液 ②乙醇和丁醇 ③溴化钠和单质溴的水溶

液,分离以上各混合液的正确方法依次是 ( ) A.分液、萃取、蒸馏 B.萃取、蒸馏、分液 C.分液、蒸馏、萃取 D.蒸馏、萃取、分液

14.NaH是一种离子化合物,它跟水反应的方程式:NaH+H2O→NaOH+H2↑,它也能跟液氨、

乙醇等发生类似的反应,并都产生氢气。下列有关NaH的叙述错误的是 ( )

-+

A.跟水反应时,水作氧化剂 B.NaH中H半径比Li半径小 C.跟液氨反应时,有NaNH2生成 D.跟乙醇反应时,NaH被氧化 15.在NH3、HNO3、H2SO4的工业生产中,具有的共同点是 ( ) A.使用吸收塔设备 B.使用尾气吸收装置 C.使用H2作原料 D.使用催化剂

16.右图是电解CuCl2溶液的装置,其中c、d

为石墨电极。则下列有关的判断正确的是( ) A.a为负极、b为正极 B.a为阳极、b为阴极

C.电解过程中、d电极质量增加 D.电解过程中,氯离子浓度不变

17.某温度下,甲、乙两个烧杯中各盛有100g相同浓度的KCl溶液,现将甲烧杯中的溶液

蒸发掉35gH2O,析出晶体5g;乙烧杯中溶液蒸发掉45gH2O,析出晶体10g。则原溶液的质量分数为 ( ) A.10% B.15% C.20% D.25% 三、选择题(本题共20分),每小题4分,每小题有一个或两个正确选项。只有一个正确选

项的,多选不给分;有两个正确选项的,选对一个给2分,选错一个该小题不给分,答

案涂写在答题纸上。

18.下列离子方程式中正确的是( ) A.过量的NaHSO4与Ba(OH)2溶液反应 B.NH4HCO3溶液与过量NaOH溶液反应 C.苯酚钠溶液中通入少量CO2 D.FeBr2溶液中通入过量Cl2

19.向NaBr、NaI、Na2SO3混合液中,通入一定量氯气后,将溶液蒸干并充分灼烧,得到固

体剩余物质的组成可能是 ( ) A.NaCl Na2SO4 B.NaCl NaBr Na2SO4 C.NaCl Na2SO4 I2 D.NaCl NaI Na2SO4

20.硝酸铜是制备Cu-Zn-Al系催化剂的重要原料。19.2g纯铜粉理上引可制得纯净硝酸铜

晶体的质量为 ( ) A.28.2g B.56.4g C.64.2g D.72.6g 21.下面是实验室制取氨气的装置和选用的试剂,其中错误的是 ( )

22.下列实验过程中产生的现象与对应的图形相符合的是 ( )

第Ⅱ卷(共66分)

考生注意:

1.答第Ⅱ卷前,考生务必将姓名、准考证号、校验码等填写清楚。

2.第Ⅱ卷从第23题到第31题,考生应用钢笔或圆珠笔将答案直接写在试卷上。 四、(本题共24分)

23.实验室为监测空气中汞蒸气的含量,往往悬挂涂有CuI的滤纸,根据滤纸是否变色或颜

色发生变化所用去的时间来判断空气中的含汞量,其反应为:4CuI+Hg→Cu2HgI4+2Cu (1)上述反应产物Cu2HgI4中,Cu元素显 价。

(2)以上反应中的氧化剂为 ,当有1molCuI参与反应时,转移电子

mol。

2+-(3)CuI可由Cu与I直接反应制得,请配平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24.钾是一种活泼的金属,工业上通常用金属钠和氯化钾在高温下反应制取。该反应为: Na(I)+KCl(I) NaCl(I)+K(g)-Q 该反应的平衡常数可表示为:K=C(K) 13.33 53.32 101.3 压强(kPa) 各物质的沸点与压强的关系见右表。 710 770 K的沸点(℃) 590 (1)在常压下金属钾转变为气态从反应830 890 Na的沸点(℃) 700 混合物中分离的最低温度约

1437 KCl的沸点(℃) 为 ,而反应的最高温

1465 NaCl的沸点(℃) 度应低于 。

(2)在制取钾的过程中,为了提高原料的转化率可以采取的措施是 。 (3)常压下,当反应温度升高至900℃时,该反应的平衡常数可表示为: K= 。

25.下表是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表中所列的字母分别代表某一化学元素。

(1)下列 (填写编号)组元素的单质可能都是电的良导体。 ①a、c、h ②b、g、k ③c、h、l ④d、e、f

(2)如果给核外电子足够的能量,这些电子便会摆脱原子核的束缚面离去。核外电子离开

该原子或离子所需要的能量主要受两大因素的影响: 1.原子核对核外电子的吸引力 2.形成稳定结构的倾向

-下表是一些气态原子失去核外不同电子所需的能量(KJ·mol): 失去第一个电子 失去第二个电子 失去第三个电子 失去第四个电子 锂 519 7296 11799 X 502 4570 6920 9550 Y 580 1820 2750 11600 ①通过上述信息和表中的数据分析为什么锂原子失去核外第二个电子时所需的能量要远远

大于失去第一个电子所需的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