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苏教版数学三年级下册《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不进位)》教学设计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六 文章最新苏教版数学三年级下册《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不进位)》教学设计更新完毕开始阅读7a0efa9ffbd6195f312b3169a45177232e60e42d

《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不进位)》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3~4页例3、“试一试”和随后的“想想做做”。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经历探索两位数乘两位数笔算方法的过程,理解并掌握计算的程序和各部分积的定位方法,能正确笔算不进位的两位数乘两位数。

2.使学生在探索计算方法的过程中,培养初步的分析、比较、抽象、概括能力,加深对乘法运算意义和运算特点的理解,体会数学思考的严谨性和简约性。

3.使学生在探索算法和应用所学计算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逐步增强自主探索意识和数学应用意识,培养初步的合作交流能力。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1.出示例3情境图,提出要求:幼儿园刚刚运来一批迷你南瓜,从图中你能知道哪些信息?

引导学生在交流中明确:这些南瓜由两部分组成,地上堆着的有10箱,工人捧来的还有2箱,一共有12箱,每箱24个。

2.追问:根据这些已知条件,你能求出什么问题? 3.进一步追问:要求这些南瓜一共有多少个,该怎样列式? 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24×12=_____( )。 二、合作探究,尝试计算

1.提出要求:24×12是一道两位数乘两位数的式题,你能联系上面的问题情境,算出它的得数吗?

2.提示:如果觉得算12箱的个数有困难,能不能先算出其中的一部分?学生思考后,进一步追问:你打算先算出几箱的个数?接下去又该怎样做?从而引导学生想到:

(1)先算6箱有多少个,再算12箱有多少个; (2)先算4箱有多少个,再算12箱有多少个; (3)先算10箱和2箱各有多少个,再合起来; (4)先算9箱和3箱各有多少个,再合起来;

3.提出要求:从上面的算法中选择一种,试着算出结果。

学生各自计算后,有选择地展示计算过程,注意突出上述第(3)种计算方法。

1/4

【设计说明:引出新的计算问题之后,着力启发学生利用已有的知识经验进行探索性思考,或把24×12转化为两步连乘,或把24×12转化为求两积之和。这样的经历,有利于学生体验成功的快乐,积累探索学习的经验,感受同一个问题可以有不同的解决方法,培养初步的分析、综合能力。同时,对“先算10箱和2箱各有多少个,再合起来”这一思路的适当强化,又能为接下来理解竖式计算的过程和方法奠定良好的基础。】

三、介绍笔算方法

1.指出:像24×12这样的两位数乘两位数的式题,也可以用竖式计算。教材为我们提供了竖式计算过程的分解图,请同学们随老师一起,依次进行研究。

2.出示第一个虚线框里的内容,组织讨论: (l)这一步算的是哪两个数的乘积? (2)你能具体说说24×2的计算过程吗? (3)这里算出的48也就表示多少箱南瓜的个数?

3.进一步启发:想一想,算出24×2的积之后,接下来应该做什么? 4.出示第二个虚线框里的内容,组织讨论: (l)这一步算的又是哪两个数的乘积?

(2)如果把240称为竖式巾的第二部分积,你认为第二部分积末尾的0为什么可以虚化处理?(因为24与10相乘的结果可以理解为24个十,所以只要把4写在十位上,把2写在百位上就可以了。)

(3)这里的240表示多少箱南瓜的个数?

5.猜一猜:算出24×2与24×10的积之后,接下来又应该做什么?

6.出示第三个虚线框里的内容,组织讨论:288是怎样得到的?它表示多少箱南瓜的个数?

7.引导反思:回顾刚才的竖式计算过程,谁来说说这个过程是分几步完成的?每一步分别算了什么?竖式计算的程序与前面想到的哪种算法大体相同?

8.出示竖式的一般写法,指出:计算24×12的竖式通常应写成这样。

进一步讨论:竖式中的第二部分积是多少?为什么说这里的“24”表示的是240?谁来具体说说竖式中第二步的计算过程?

9.明确:用竖式计算时,第一步用12个位上的“2”去乘24,乘得的数的末位要和“2”对齐;第二步用12十位上的“1”去乘24,乘得的数的末位要和“1”对齐;第三步要把两次

2/4

乘得的结果相加。

10.启发:如果把竖式中的两个乘数交换位置,你认为会得到怎样的结果? 学生交流后,要求他们调换竖式中24和12的位置,再乘一遍。

追问:得到的结果与大家开始的想法一样吗?从这个过程你还能想到什么? 指出:计算两位数乘两位数时,可以用调换乘数位置再乘一遍的方法进行验算。 【设计说明:充分利用教材提供的笔算过程分解图,引导学生联系例题的问题情境,在讨论中逐步明确“每一步算的是什么”以及“是怎样算出来的”,从而在理解算理的基础上掌握算法。在讨论每一步计算过程之后,让学生“想一想”或“猜一猜”:“接下来应该做什么?”既有利于启发他们在接受学习的过程中主动思考,又有利于保持教学的连贯性,提高教学效果。介绍竖式的一般写法时,侧重讨论第二部分积的计算过程,强调第二部分积在竖式中的位置特点,目的是将笔算方法进一步抽象,从而使它更具有操作性,也更便于学生在计算中运用。】

四、组织巩固练习

1.指导完成“想想做做”第1题。

要求学生按从左往右的顺序依次计算教材给出的3道题。 学生计算后,讨论:

(1)左边一题第二步算的是哪两个数相乘?算出的“44\的末位为什么要和乘数的十位对齐?

(2)中间一题最后一步算的是哪两个数相加?竖式上的“96”为什么要当作960? (3)右边一题是分几步计算的?每一步的计算结果各是多少? 2.指导完成“想想做做”第4题。

提出要求:这两题的计算过程都有错误。它们分别错在哪里?原因各是什么?

学生交流后指出:左边一题第二部分积的末位不应该与乘数的个位对齐,他把28个十当成了28个一;右边一题第一部分积应该是93,而不是63,他把3×3算成了3×2。

3.指导完成“想想做做”第5题。

先让学生在书上直接写出得数,再选择一两题指名说说口算的过程。 4.课内作业。

让学生独立完成“想想做做”第2、3、6题。 五、全课小结。

今天这节课,我们初步学会了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你觉得笔算两位数乘两位数时,

3/4

需要注意些什么?其中的关键又是什么?

【设计说明:让学生结合自己计算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体验,说说计算时需要注意些什么以及其中的关键是什么,既有利于他们主动反思学习过程,有针对性地总结学习要点,也为教师更加深入地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提供了机会。】

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