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0年以来人民币汇率的演变特点与影响因素分析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四 文章1990年以来人民币汇率的演变特点与影响因素分析更新完毕开始阅读7a161a17f4335a8102d276a20029bd64783e62fb

作者 :  李建伟 王 彤

摘要:经过多次贬值与升值波动,特别是经过2005年7月份以后的持续单边升值,1994年以后人民币名义汇率和名义有效汇率的贬值幅度己大幅度收缩,且贬值部分已被我国物价的相对快速上涨全部稀释,实际有效汇率已回到1990年的实际汇率水平。2005年以来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的大幅度升值,已体现T人民币实际价值的提升,2008年1月以来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水平相对稳定,基本处于合理的均衡汇率状态。
关键词:人民币 有效汇率 影响因素

经过1994年1月的一次性大幅度贬值之后,1995年以来人民币有效汇率总体上呈升值趋势。1990年以来我国外汇管理体制和人民币汇率生成机制的两次重大改革,导致人民币兑美元名义汇率发生了两次大幅度变化:1994年1月的大幅度贬值和2005年7月以后的持续升值。但人民币兑欧元和日元名义汇率属于间接浮动汇率,人民币兑日元和欧元的名义汇率波动较大,且表现出明显的阶段性变化特征。从反映人民币对美元、欧元、日元和港币平均汇率水平的有效汇率看,1990年1月以来人民币名义有效汇率和实际有效汇率有了四次重大波动:1994年1月的一次性大幅度贬值、1995~2002年的大幅度升值、2002~2004年的短期贬值和2005年以后的持续升值。受国内物价涨幅高于国外物价涨幅的影响,

人民币有效汇率升值期间实际有效汇率的升值幅度大于名义有效汇率的升值幅度。

一、1990年以来人民币名义汇率的演变特点

1990年1月份以来,受人民币汇率管理体制改革影响,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发生两次重大变化:一是1994年1月实行汇率并轨引致的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大幅度贬值,二是2D05年7月实行汇率生成机制改革后,人民币对美元会处于持续升值状态。由于美元与欧元、日元汇兑关系均系浮动汇率,美元在人民币汇率生成机制改革后盯住的一揽子货币中权重较大,人民币对欧元汇率和对日元汇率基本反映了美元对欧元汇率和美元对日元汇率的走势,但从波动幅度看,2005年7月人民币汇率实行有管理幅度汇率体制以后,人民币对欧元或日元汇率的贬值幅度明显小于美元对欧元或日元的贬值幅度,而人民币对欧元或日元汇率的升值幅度则远大于美元对欧元或日元汇率的升值幅度。
(一)人民币兑美元名义汇率的阶段性变化特征
1990年1月以来,受人民币汇率管理体制改革影响,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发生两次重大变化:一是1994年1月实行汇率并轨引致的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大幅度贬值,二是2005年7月实行汇率生成机制改革后,人民币对美元会处于持续升值状态。具体看,人民币对美元名义汇率的变化大致可分为四个阶段:
1、1990年1月~1994年1月人民币持续大幅度贬值。1990年1月以后,人民币对美元名义汇率持续贬值,从1990年1月的4.724元人民币持续上升到1993年12月的5.8元人民币,人民币贬值22.8%。1994年1月人民币兑美元汇率并轨,当月人民币一次性贬值50%,人民币兑美元名义汇率大幅度上升到8.7元人民币。
2、1994年1月~1995年6月人民币持续升值。1994年1月以后,人民币兑美元汇率持续小幅度升值,到1995年6月名义汇率降为8.3元人民币,比1994年1月升值4.6%。
3、1995年6月~2005年6月人民币盯住美元。1995年6月份以后,人民币汇率实行盯住美元的汇率机制,人民币兑美元名义汇率在8.25元人民币~8.33元人民币之间波动,平均为8.27元人民币。
4、2005年6月以后人民币持续升值。2005年7月1日人民币汇率管理体制从盯住美元转为有管理的浮动汇率体制,对美元名义汇率进入持续升值阶段,从2005年6月的8.26元人民币持续提高到2010年2月的6.81元人民币,升值17.6%。

(二)人民币兑欧元名义汇率的阶段性变化特征
欧元与美元之间一直是浮动汇率,人民币兑欧元名义汇率基本反映了欧元兑美元名义汇率的变化特征,但在2005年7月人民币汇率实行有管理幅度汇率体制以后,人民币对欧元汇率贬值幅度明显小于美元对欧元贬值幅度,而升值幅度则大于美元对欧元升值幅度。1990年1月以来人民币兑欧元名义汇率大致经历了七个不同发展阶段:
1、1990年1月~1995年4月人

民币对欧元汇率大幅度贬值。1990年1月以后人民币兑欧元名义汇率持续上升,特别是1994年1月的人民币汇率并轨,导致人民币兑欧元名义汇率大幅度上升,人民币兑欧元汇率从1990年1月的5.75元人民币大幅度提高到1995年4月的11.3元人民币、贬值98.98%,远高于同期美元对欧元的贬值幅度(11.58%)。
2、1995年4月~2003年1月人民币对欧元汇率持续大幅度升值。1995年4月份以后,美元对欧元持续升值,人民币对欧元也持续升值,人民币兑欧元名义汇率从1995年4月的11.3元人民币下降到2003年1月的8.76元人民币、升值21.47%,同期美元对欧元的升值21.05%。
3、2003年2月~2004年12月人民币对欧元汇率较大幅度贬值。人民币兑欧元名义汇率从2003年1月的8.76元人民币下降到2004年12月的11.07元人民币、贬值26.37%,同期美元对欧元的升值26.1%。
4、2004年12月~2005年11月人民币对欧元汇率小幅度升值。2004年12月份以后,美元对欧元汇率先小幅度升值,但受2005年7月人民币汇率生成机制改革、实行有管理的浮动汇率体制影响,人民币对欧元汇率升值幅度大于美元对欧元汇率升值幅度。人民币兑欧元名义汇率从2004年12月的11.07元人民币降为2005年11月的9.54元人民币、升值16.8%,同期美元对欧元汇率分别升值11,85%。
5、2005年12月~2007年11月人民币汇率小幅度贬值阶段。2005年11月以后,人民币对欧元汇率小幅度贬值,到2007年11月提高到10.85元人民币、贬值13.7%,同期美元对欧元汇率贬值24.44%。这一时期人民币对欧元汇率贬值幅度波动幅度远小于美元对欧元贬值幅度,重要原因是受人民币汇率生成机制改革影响,人民币对美元汇率持续大幅度升值。
6、2007年11月~2009年9月人民币对欧元汇率持续升值阶段。2007年7月份人民币汇率生成机制改革、实行有管理的浮动汇率体制以后,由于美元在人民币汇率一揽子货币中权重较大,人民币对欧元汇率与美元对欧元汇率美元的走 势基本一致,但人民币对欧元汇率升值幅度大于美元对欧元汇率升值幅度:人民币对欧元汇率从2007年11月的10.85元人民币下降到2009年2月的8.81元人民币,升值18.82%,同期美元对欧元汇率仅升值12.79%。
7、2009年2月份以后人民币对欧元汇率进入较大幅度波动阶段。2009年2月份以后美元对欧元持续贬值,欧元兑美元汇率从2009年2月份的1.28上升到2009年11月份的1.49,贬值11.47%:同期人民币对欧元汇率从2009年2月份的8.81元人民币提高到2009年11月的10.16元人民币、贬值10.32%。2009年11月份以后人民币对欧元汇率再度小幅度升值,到2010年2月汇率下降到9.33元人民币,比2009年11月汇率大幅度升值813%:美元对欧元

汇率从2009年11月的1.49美元下降到2010年2月的1.37美元、升值8.16%。

(三)人民币兑日元名义汇率的阶段性变化特征
日元与美元之间也一直是浮动汇率,人民币兑日元名义汇率与兑欧元汇率一样,基本反映了日元兑美元名义汇率的变化特征,但2005年7月人民币汇率实行有管理浮动汇率体制以后,人民币对日元汇率贬值幅度明显小于美元对日元贬值幅度,而升值幅度则大于美元对日元升值幅度。1990年1月以来人民币兑日元名义汇率大致经历了五个不同发展阶段:
1、1990年1月~1995年4月人民币大幅度贬值。1990年1月以后人民币兑日元名义汇率(100日元兑人民币,下同)持续上升,特别是1994年1月的人民币汇率并轨,导致人民币兑日元名义汇率大幅度上升,从1990年1月的3 25元人民币大幅度提高到1995年4月的10.09元人民币、贬值210%,大幅度高于同期美元对日元的贬值幅度(73.83%)。
2、1995年4月~1998年8月人民币大幅度升值。1995年4月份以后,美元对日元持续升值,人民币对日元也持续升值,人民币兑日元名义汇率从1995年4月的10.09元人民币下降到1998年8月的5.73元人民币、升值43.22%,略高于同期美元对日元的升值幅度(42.21%)。
3、1998年8月~2005年1月人民币小幅度贬值。1998年8月份以后,随着美元对目元的小幅度贬值,人民币对日元也持续贬值,人民币兑日元名义汇率从1998年8月的5.73元人民币上升到2005年1月的8.01元人民币、贬值39.9%,与同期美元对日元的贬值幅度相同(40%)。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