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增长与宏观调控实录(北大常务副校长教授刘伟 初校)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日 文章中国经济增长与宏观调控实录(北大常务副校长教授刘伟 初校)更新完毕开始阅读7a3eff76ccbff121dd3683ef

文化冲突,首先是这些国家的经济不具有竞争力,不具有可持续发展的能力,因此在2008年,世界金融危机爆发,在金融危机的打击下,这些国家经济发生了深刻的危机,在经济发生深刻危机的情况下,他的政治危机、文化冲突发生全面爆发,所以我们把这个叫做中东北非危机。拉美漩涡也好,东亚泡沫也好,中的北非危机也好,表现形式各不一样,发生年代各有不同,但是他们就经济来说,他们陷入中等收入陷阱,他出不来。那么我们国家到了这个阶段,我们面临危机,刚才我们讲了,我们离现代化目标从来没有这样近过,但是我们同样面临中等收入陷阱的威胁,也就是我们发展这个阶段以后我们同样很多社会条件发生了深刻的变化,这对我们是一个挑战,是一个考验,你能不能根据这些变化的条件,调整你的发展方式,适应这些变化,保持经济的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的能力,那就要求我们认真分析一下,到上中等收入阶段国家究竟哪些社会条件发生了根本变化,归纳起来,是一下三个方面,一个是生产供给发生了深刻的变化,过去这个发展国家穷的时候,这些国家发展的时候核心竞争力是什么呢?是生产要素便宜,成本低,廉价劳动力,给点工资就给你做,土地也便宜,大量土地闲臵,没有进行现代工业化开发,还有环境便宜,污染不治理,环境的保障制度不明确等等,但是你到了上中等收入阶段这些就发生了变化首先人们生活水平提高了,人们有理由要求社会保障的水平,所以你的人工成本会越来越贵,我们经常讲的刘易斯拐点就是这个道理,所以你劳动力便宜,这个优势慢慢没了。

17

然后土地,你城市化建设越来越快,产业化、工业化推进越来越猛,因此你对土地的需求越来旺盛,所以土地的价格会越来越高。还有一个就是环境,人们对环境的认识和要求会越来越高,你如果污染的话,要求你承担的成本越来越高,这些优势就是你过去核心竞争力,要素成本低,现在没有了。那么这个时候,你过去经济增长方式是什么呢?是通过要素投入量,来加快经济增长,因为你要素多,到国际上也可以和人家打一番天下。现在你的情况是要素越来越小,越来越贵,你的经济增长方式就不能主要靠增大要素投入量来拉动经济增长,你就要积极转变为主要依靠要素效率的提高来拉动经济增长,而不是像过去那样。如果你转变的慢,短期你就遇到一个问题,什么问题?就是你的成本提高得快,效率提高的慢,这个成本消耗不掉,这样你的成本就调入产品的价格里,这样就形成了高通胀,这就民不聊生啊,社会就很难稳定。所以你看,成功穿越这个阶段的国家,他们的通胀水平很低、很温和,你看战后的联邦德国、日本,新加坡,韩国,甚至包括我们的香港和台湾,他们在经济起飞的过程中,他的物价很温和,虽说他们物价很温和,但是他们的劳动工资、社会福利上升非常快,然后他环保的要求提的非常高,他的地价上升的非常猛,但是在这个过程中,他们的物价一直很温和,根本原因就是他们的效率比成本提高得快,从主要依靠要素投入量转变为主要依靠要素提高。虽说工资上涨很猛,房价上涨很猛,环保的要求很高,但是物价并不高,关键不是他们物价管理得好,而是他们生产方式转变的

18

快。你看我们刚才说的那些陷入中高等收入陷阱的国家,他们有一个共同点,就是长期通货膨胀的居高不下,这些国家年通货膨胀率一般在30%,严重的到了60%,个别严重的甚至到了80%,一个国家通货膨胀率超过了30%、60%、80%,以为着什么,意味着物价天天在上涨,意味就是你今天卖的东西比昨天贵了,天天通货膨胀。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并不是这些国家不想管住通货膨胀,是成本问题,成本上升了以后,效率提高得慢,压不住成本,只有让这些成本进入物价。增长方式没有转变过来,经济很难均衡的增长,很难在经济高速增长的同时,保持低价格,这是一个突出的问题。这是一个变化,他的生产条件发生了变化,他的核心竞争力发生了根本的改变,他的优势发生了根本的改变,你能不能适应它,转变增长方式。另外一个变化,就是需求方面发生了变化,刚才讲的是供给,就是生产上发生的变化,现在是需求,也就是市场购买方发生了变化,发生了什么变化呢?过去这个穷国啊,他的需求是旺盛的,相对于供给来说,供给是不足的,而需求是强劲的,包括需求,包括投资。在穷的时候啊,他的投资增长是很快的,为什么呢?你要看一下,来这里投资的是谁,虽说这个国家穷,为什么这个国家投资增长很快,是谁在投呢?是发达国家,他们向这里转移了投资,转移了项目。为什么向你这里转移呢?你这里便宜啊,你这里劳动力、环境便宜,所以到你这儿来,投资增长,然后就业增加,带动了经济增长。经过一段时间以后呢,这个穷国步入了上中等收入国家,就业增加了,劳动力工资提高

19

了,国民收入增长了,这时候啊,国民的储蓄存款增多了,那银行的储蓄规模增大了,那么银行可以把更多的钱转化为投资,投资增长应该更加的强劲,但是他可能发生两外一种变化,什么变化呢?投资趋向疲软,投资没有过去强劲了。为什么变得疲软呢?根本原因在于看这个国家自主研发、自主创新的能力强不强。为什么这么说,他过去穷的时候,没有钱,投资主要是依靠外来的技术,外来的资本,外来的产品,但是你现在有钱了,劳动力成本提高了,发达国家就放慢或者停止向你这里转移新技术、新产品、新的投资项目。换句话说,这个世界上有比你更穷的国家,人家发达国家向他们转移技术、产品会更便宜,那么你这个时候,比过去有钱了,银行拿着这一部分钱能不能找到好的机会,把这些钱贷出去,关键在于这个国家自主研发和创新的能力。如果他自主研发能力强,一方面他的国民收入在增加,信贷能力在增加,一方面他的创新能力在提高,不断的开发出新的产品,寻找更多的产业机会,银行的钱就能在资本市场上就能找到有利可图的项目和投资的机会,把它贷出去,这样就形成投资需求的持续增长。反过来,如果一个自主研发和创新能力不够,这个时候他就会面临一个非常尴尬的局面,什么呢?发达国家往你转移新的项目,银行拿了钱呢,找不到投资机会,他就愣投,那只有在原有产品、技术、产业结构不变的基础下,扩大投资规模,这一扩大就是重复建设。这种低水平的重复建设,一旦遇到经济周期性危机,就是经济泡沫,就是过去的产能被淘汰掉。所以啊,即使你比过去有钱了,

20